天天挨打,如果有一天没挨打就感激,这种在心理学上怎么讲?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心理上表现就是一种受虐心理,渴望被征服,崇拜强者,就像成吉思汗的那些女人一样,除了他的原配夫人,剩下的都是被他打败后俘虏过来的部落首领的女人,这些女人的命运是悲惨的,她们也习惯了,她们内心恨得不是成吉思汗这样的强者,而是被他杀死的丈夫,因为他们的弱小,才会被征服,想反抗她们又没能力和那胆子,慢慢的她们内心就发生变化,很矛盾的变化,她们不担心自己被蹂躏,被征服,最担心的是被冷落,被抛弃,天天被的那个人就是这个心理,你对他越狠,他就越惧怕,当虐待已经成为常态,突然有一天不打他了,他就会觉得你是个好人!


这就是社会层次现象,相反,比如你年年给领导送礼,如果有一年忘了送,他就会对你恨之入骨。


不管打的人是谁都会给被打的人心理和身体上带来创伤,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心理上会越来越自卑。严重的会引被打的人误入歧途,走上极端!


受害者已经失去了基本判断,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症,需要心理医生开导和引导。


驯化心理,就像人类对野生动物进行驯化,长期的驯化有时会让受害人逆来顺受


如同坏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个道理!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和斗米恩升米仇,一直对一个人好,他就会潜移默化的感觉是应该的,时间长了还会不知感恩,说又说不得,把自己弄的很被动,所以不如刚开始就把握好原则,不能无原则的付出,否则到头来受指责的还是自己


不好意思,我不懂。


被打还有瘾呀?[捂脸][捂脸]


天天挨打,如果有一天没有被打就感激,这种在心理学上怎么讲?

这是典型的抑郁症在生物方面的反应,就是指的是遗传。

通常情况下,导致一个人患抑郁症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生物、社会、心理。生物因素指的是遗传、神经生化及内分泌;社会因素主要指环境、生活事件及压力程度等;心理因素则指的是一个人的人格、认知模式等。

比较抽象?那听听名人经历过的故事吧:

丘吉尔是个早产儿,据说,家人连他的衣裳都还没准备好,母亲也由于是头胎的缘故,缺乏照顾婴儿的经验,完全将他交给了保姆。父亲忙于政治,母亲忙于社交应酬,同时冷落了他们的孩子,奶妈是丘吉尔唯一的情感来源。母亲对丘吉尔冷淡到什么程度呢?据说,丘吉尔在学校念书的时候,无论怎么写信给母亲要求回信或探望,都没有收到过任何回应;在印度服役三年期间,母亲只有在祖父和奶妈去世时写过两封报丧信。父母冷落疏忽的结果,就是丘吉尔一直没有能够建立内在的自信资源。

晚年时丘吉尔已名满天下,他却对妹妹说:“我的成就极多,到头来却一事无成。”他的奶妈很爱他,他却在写作中表达了对这种爱的惊讶,仿佛自己不应该被爱。

丘吉尔习惯了不被爱,当他接受到爱的时候就觉得惊讶,认为自己不应该被爱。同样的道理,一个因家庭遗传因素而生的抑郁症患者,习惯于天天挨打,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正常的事,不挨打就是不正常,甚至心存感激。


挨打是他理解的关系存在模式,只要挨打,就还在一起,一旦不打了,关系就不见了,那被挨打的人就认为自己被对方抛弃了,一般来讲,被抛弃要比挨打可怕的多!


两个人过日子,相处久了,谋擦是有的,请不要动手,只就是好人,我希望不吵,不打,好好过日子,为孩子们做出榜样!好人一生平安


噢!消极的幸福!

就是说,有人一直承受着某种痛苦,然后有一天,当他没有这种痛苦的时候,就会觉得非常幸福和满足。哈哈,人都会这样

第一次听到这个理念就记住了,太透彻[打脸]


惰性心理,人的依赖程度取决于你的心态,一个人在危难之际,如果你帮了他,他会感激你一辈子,一个人如果你长期资助他,他慢慢的会觉得理所当然。挨打也一样,如果一个女人受家暴一次就离开他,也许就停止了苦难,如果你承受了太多的家暴也会习己为常,所以偶尔一次没打你会认为他对你好了!其实人的惰性的强大是你无法理解的东西,它会毁了一个人的尊严,非常要不得!


我是祥子医生,我来回答:

这个问题有一个经典案例可以解释。1973年8月23日两名罪犯抢劫并劫持了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最大的银行的四位员工。在和警察对峙的130个小时里,劫匪对四位员工进行了恐吓、殴打等精神和肉体的摧残。这四位员工被解救后,结果都表示劫匪对自己很友好,在法庭上帮助劫匪,甚至有一个员工爱上了其中一个劫匪。

有点像过去的北派传销,天天洗脑,不听话就殴打虐待,听话就给口饭吃。大概就是这种心态。

打字不易,谢谢采纳,互粉。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

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他们的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他们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于是,他们采取了“我们反对他们”的态度,把解救者当成了敌人。

比如在爱情上,你会不断的被冷漠,受到伤害、打击。你会越来越痛苦,同时又感觉越来越爱对方,甚至发展到你会屏蔽掉所有的痛苦的记忆。我们以上面人质事件的条件构成模式:你随时都可能失去爱情,被对方抛弃;对方偶会会关心你,甚至你会用回忆过去对方的好,来安慰自己,感觉对方就是你的爱情。


好人难做啊,你对别人好,他就会习以为常,只要有一点不好,就会抹掉你对他所有的好


除了上面提到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一种行为的负强化,举个例子,为了让孩子做作业,家长就会说如果做完了,我就不打你。这打人就是一种惩罚,孩子是害怕这种惩罚。所以当没有这种惩罚的时候,他对应的行为也会增加。


这是一种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效应,社会科学家们从一些绑架案中发现这种现象,那些被绑架的群体在极端绑架事件下,会对加害者产生一种依赖和感激,当被解救之后,反过来想要为加害者脱罪而作证,有些被害者还拒绝被解救。

这是由于在极特殊的加害场景中,受害者完全确信自己的一切,包括性命和未来已经完全被加害者所掌握,难以抗争和逃离。在这种认知下,受害者内心的脆弱底线已被突破,于是把希望完全依托在加害者身上,产生一种畸形的依赖。当加害者偶尔施加一些小恩小惠时,受害者在加害场景中产生的心理反差,会让他们产生额外的“感恩”。

越容易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效应的人,越说明ta内心相对脆弱,在幼年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就像题主询问的场景一样,天天被人打嘴巴,一般人都不会接受这个设定,在法治社会,如果被打的人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和强大的内心,正常条件下都会选择逃离,甚至是报警处理。之所以不逃离,天天忍受这种关系,除非这是一种长期绑架的特殊场景,否则被打者的个人能量非常脆弱。当加害者有一天没有加害对方,被害者反而觉得这是加害者对自己的一种“仁慈”。

希望题主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不要处于这种极端关系中,祝好!


伊凡·彼得洛维奇·巴甫洛夫是前苏联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同时,他也是一位实验生理学家。

早些年,巴甫洛夫以研究消化生理学而闻名,在他的研究中,多以狗作为被试。

有一次,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研究人员给狗喂食时,狗会分泌唾液。这本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但反复多次后,狗只要看到食物,即使没有吃到,也会分泌唾液,甚至有时候只要听到研究人员的脚步声,就会分泌唾液。

这个现象引起了巴甫洛夫的好奇,他为此专门设计了一个实验,这就是后来著名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经典条件反射,也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指的是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惩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的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射。

在条件反射中,包含了可重复的中性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其中,非条件刺激能够引起非条件反应,且不需要经过学习,这种非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反应的关系,被称之为非条件反射;而条件刺激则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初始中性刺激,是需要学习的,与心理学上的立即性和长期性的期待、满足、恐惧等有关,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的这种关系被称为条件反射。当非条件刺激重复性地或猛烈地伴随着某种中性刺激,这个中性刺激就会成为一个条件刺激,从而产生条件反射。

也就是说,当两个刺激在空间和时间上相近,反复地出现,就会形成条件反射。无条件刺激通常紧跟着条件刺激出现,而条件刺激寄生于无条件刺激。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相随出现数次后,条件刺激就逐渐引发了条件反应,继而,一个中性条件刺激单独出现,即可引起条件反应。

例如,题中的所言的其中一个场景,有一个人,你天天对他不好,甚至虐他,在他心里就会形成一种你就是对他不好的想法,如果你比较强势,或者你比较硬气,他就会默认是自己不敢反抗或改变;而一个人如果你总是对他很好,经常给他东西,他一开始会觉得你是单纯的对他好,会感恩,这就形成了一个条件反应。

为什么是会产生这样的反应,这就需要解释经典条件反射里的另一个概念:强化

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称之为强化。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就越牢固。

而条件反射并不仅仅限于听觉刺激,还可以是其他一切来自个体内外的有效刺激,包括复合刺激、刺激物之间的关系及时间因素等等,只要跟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结合,就可能形成条件刺激,再形成条件反射。

因此,当一个人不断的给另一个人施加压力,对另一个人不好,他就会慢慢的形成一种自己无能为力的思维模式,从而不知反抗,或者不思改变。

而如果一个人不断给另一个人送东西,救济他,帮助他,另一个人就会慢慢的形成一种“这个人就是来帮助我”的思想,甚至会觉得这个人对自己所有的好,所有的帮助都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要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就需要了解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赫西、布兰查德等人提出了一种以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的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一种学说,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当这种行为对他不利,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用这种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这就是行为修正理论,也称强化理论。

所谓强化,从其最基本的形式而言,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

强化模式主要由前因、行为和后果三个部分组成。前因是指在行为产生前确定的具有刺激作用的客观目标,行为是指为了达到目标所采取的行动,后果是指行为达到目标时,给予肯定或否定,奖励或惩罚。

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又称为积极强化,当人们采取某种行为时,能从他人那里得到某种令其感到愉快的结果,这种结果又反过来成为推进人们趋向或重复这种行为的力量;负强化又称为消极强化,是指通过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所引起的不愉快后果,对该行为予以否定。

从负强化的角度讲,如果你天天打一个人几个巴掌或几下棍子,某天突然减少了次数,他就会觉得自己捡了个便宜;如果你持续减少次数一段时间,他就会觉得是自己最近表现比以前好了,如果你此时停了,他就会觉得自己不再犯错了;如果你再送个药膏,他就会感恩戴德,从此你怎么打他都会认为是自己错了,你的大棒加萝卜成了他趋向这种相处模式的动力。

这也可以用来解释“斗米养恩,升米养仇”,如果一个人经常从你那里得到好处,他一开始会感恩,但时间久了,就会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某一天你给东西少了,或者他发现你给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他就会你看不起他,欺负他。因为他固有的接收者思维受到了打击,便对你之前的行为进行了否定。

不过,这个其实还是从人性哲学比较好解释,“恃强凌弱”、“欺软怕硬”。

以上是我的回答,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共同探讨。

这里是心理咨询师里外雅堂,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点个赞;如果我的回答对您和您的朋友有帮助,请转发给他们。谢谢!


原始地址:/qinggan/16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