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来考虑问题。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潜力与价值是在每时每刻发掘和养成的,对于年龄的问题,在一张白纸上创造价值,比在一幅油画上更容易些,所以说不论对于孩子还是自己他人,生活就是不断地发掘潜力和创造价值过程,以此来获得更好的生活。
孩子的大脑在七八岁是发育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适度培养开发自然是好的。
但是过了七八岁也不是说就没发掘的可能了。因为儿童的大脑还没发育完全一切全是未知数。比如,孩子的专注力后期也是可以培养的,家长要注意保护孩子专注力,再结合一些提高专注力的小游戏,孩子就可以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今后孩子的生活学习都是有帮助的。
俗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这是有道理的:看人的秉赋,多在遗传;看人的行为习惯,是着眼后天的习惯的培养。如果没有大的变化,基本上,起点决定了结局。
起点来自哪里?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什么样的父母,决定了什么样的子女。有一妇人抱了两岁半的孩子问巴尔扎克:什么时候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好。巴尔扎克说,已经晚了两年半。空白的孩子的大脑中输入的所有信息,均来自父母及家庭其他成员。现在,来自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就更多。他们给孩子的就是娇惯,而这,就是孩子的最大杀手。再,科技发达了,电脑,手机,电视的普及,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什么帮助,负作用不小。又,生活的富裕,使孩子养尊处优,耽于享乐,没有挫折教育,没有艰难困苦的磨炼,会有什么才干?有点知识,也是书本上的间接的不一定准确的东西,离真才实学,差了十万八千里。
其实,我们的下一代,下几代,早已输在了起跑线上了!
孩子八岁以前是潜力挖掘最好时期,过了八岁潜力就基本上无挖掘的可能了,是这样吗?
这一说法并不准确。
现代心理研究指出,儿童头三年的发展可以造就人的一生;在生命的头四年会发展出50%的智力水平,在八岁之前又会发展出另外的30%,最后在8-17岁之间完成最后的20%。由此可以看出,孩子出生的前三年是最为重要的三年,这三年的时间,孩子是一张白纸,家长需要用自己的画笔引导孩子,在孩子这张白纸身上划出孩子的雏形,而这个雏形就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成长。这边是所谓的“三岁看老”。
而八岁以前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孩子各方面的潜力都逐渐往外冒,因此家长需抓住这一关键时期,挖掘孩子的潜力,促进孩子的积极成长。八岁以后孩子的智力发育减慢,但不代表没有潜力可挖,只是比起八岁以前稍显缓慢。
对家长来说,我们不应放弃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应多关注孩子的自身发展,引导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以上,如有不适,尽请指正。
如您喜欢,请点赞;如您希望持续收到更新,请点击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