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孔融?小时候就懂得让梨的孔融,后来怎么样了呢?

历史上有很多故事,随着岁月变迁而越来越长;有的故事却删繁就简,越来越短,短得近乎微不足道。比如大名士孔融的故事,在他的时代也许能说上三天三夜,但后来在我们的印象里,就只剩下这几个字:融四岁,能让梨。

而今可能连这也被简化,变作我们这个读图时代一种抽象画:一个萌小孩与一颗硕大的梨子并峙而立。

这不无荒诞的形象,作为存在的唯一证据,在向它的偶然路过者,昭示其内部某种隐秘的联系,以及一段被反复讲述而日渐稀薄的历史,听者的欲望,述者的企图。

“世人总是被名声迷惑,却不去以名核实,不知道孔融有多么的狂妄和狡诈。”魏武帝曹孟德这样说。

后世君子们记录了多条孔融的“狎侮太祖”的罪证。最著名的一条是,太祖打败袁绍把袁熙的老婆甄氏赏给曹丕,孔融写信给太祖说:“我想起当年周武王把妲己赏给了周公的事。”太祖于是很惊讶,择日当面询问典出何处,孔融说:如今想来,想当然耳。还有一次,太祖北征乌桓,孔融又跑去为三军壮行,他说:大将军远征海外,别忘了当年肃慎没有进攻楛箭,丁零还偷了苏武的牛羊,这次应该一并惩罚了。

其实,他并不是非要和曹操作对,他真正要反对的是劳师而征伐远人和夺人之妻,因为这会破坏他理想的政治和人伦秩序。

人们无法理解他,他也无法理解他所在的世界。

他不明白也不会明白为何大道凌迟。他所笃信的名教治国——以名核实和礼制界定等级秩序——却因其粗放、简单、非法治化的政务操作导致了名不副实、正邪颠倒的权力格局,终究促成国家的崩溃。而那套把“服从”隐藏在孝的名义之下,“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于是取士官、树楷模、奖美德,树立名教样板的治理理念,最终也造成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创造力枯竭和个体湮灭的社会。

他只能更加狂狷且孤独。据说他常常独自啜饮,怀念死掉的老朋友蔡邕,甚至不惜制造一种狂迷的白日梦,让貌似蔡邕的人与他对饮,以慰藉他的伯牙子期之恨。后来他盛赞祢衡是“颜回复生”,祢衡则高呼他是“仲尼不死”,仿佛天下读书人仅此二人。他频频写信给曹操,说祢衡是齐丽之观、非常之宝、宝马良驹。然而祢衡却在公堂上裸着膀子上擂着鼓羞辱了曹操,不久祢衡就被转手除掉了。一千多年后,清人谢章铤这样写道:“孔融四海,难觅新知。”

他的身上既存在着卫道者的忠诚和守旧,又存在着离经叛道者的怀疑和打破。他怀疑他曾经笃信的东西,但又找不出新的道路。他以一个狂者的形象进入历史,挑战既有世界的秩序,触动其背后的规训与惩罚。他的身上杂糅着难以把握的不规则性和不可理解的非理性。这给他的时代造成了冲击,也冲击了他自身。

最后的日子里,他写道:“门庭若闹市、樽中酒不空”。他常引此为人生快事。有识之士却看出,“才疏意广终无就,已兆清虚西晋风。”纵酒狂欢的背后是普遍空虚而痛苦的魏晋之风。在《绝命诗》中他这样吟咏:“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这同样是晋人式的生存焦虑。

毋庸置疑,他终结了一个时代,又开启了另一个时代,自此,人从群体中现身,嵇康、阮籍、刘伶……陶潜一个个由龙性难驯的个体,开始把目光从原来紧盯着的政治移开,他们谈心性、论生死、崇自然,尝试审美化人生,探索权力之外的可能世界。历史由此迈入“人的觉醒”时代。从这个角度说,他那些惊世骇俗的失败,却造就了一种“不驯服的艺术”,一种建立在审美基础上的、针对一切以压迫生命为宗旨的政治而进行的反叛的艺术。

然而人们终究忘记了“始作俑者”孔融。他们更愿意追溯那个温顺而谦卑的让梨小儿,一千年多年以来他们反复讲述且多加繁衍。其中四岁的孔融被这样诘难:

作为弟弟,你说拿小的是“法当取小”,但与此同时,你也作为哥哥拿了小的,这不是陷弟弟们于不义吗?

人们认为孔融是这样说的:对于弟弟们,我还是拿小的,这是爱护。

这已不是萌小孩孔融。这是左右逢源,虚伪自私的成人技术,是重阴谋而轻阳谋,重服从而轻反对,重机变而轻诚恳,重规训而轻反叛的那个中国,是我们要抛弃的旧世界。


孔融提出的父母无恩论“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

这个论调用白话文解释就是父母对子女没有恩情可言。假若你一出生就被生父母遗弃,养父母把你养大,你成年后会赡养生父母还是养父母?生恩不及养恩大。

曹操和孔融是政敌,孔融曾被黄巾军包围,刘备来解围了。刘备在新野时曹操派大军攻打,孔融反对被曹操以“不孝”的名义杀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就是当时孔融儿子说的。

胡适在《胡适答汪长禄的信》中,通篇阐述的都是父母无恩于子女。

信中说:

“我们糊里糊涂地替社会上添了一个人,这个人将来一生的苦乐祸,这个人将来在社会上的功罪,我们应该负一部分的责任。

说得偏激一点,我们生一个儿子,就好比替他种下了祸根,又替社会种下了祸根。他也许养成坏习惯,做一个短命浪子;他也许更堕落下去,做一个军阀派的走狗。

所以我们‘教他养他’,只是我们自己减轻罪过的法子,只是我们种下祸根之后自己补过弥缝的法子。这可以说是恩典吗?”


孔融让梨的最大贡献是从此多了“孔融让梨”这个成语,大家写文章时又多了一个自己做不到但是可以拿来教育别人的事例,至于孔融后来怎么样了,后来就死了呗,不然活到现在吗?


坑死了自己的哥哥,然后又坑死了自己


成绩太突出,卒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不过有意思的是曹操杀孔融的理由是不孝。

孔融的血统太重要了,作为正统的读书人,与当权者发生冲突,死的可惜,死的憋屈。


孔融,东汉末期人,因儿时让梨名声躁动,长大成人后,以贤者自居而其人品确差于当时社会平均值!因嘴贱被曹操所杀,结束其悲剧的一生


孔融让梨应该培养的是情商,孔融的父母只培养出表面功夫,真正的情商没有培养出来所以孔融是失败的例子


七岁就知道把梨礼让弟弟的孔融,成人后因为嘴贱,话传到曹操的耳朵里,招来杀身之祸,被满门抄斩,连累一家人跟着陪葬。

在杀人如砍瓜切菜的三国时代,只有习惯残忍,学会在刀尖上跳舞,时不时做出乐不思蜀的开心样,才能苟活。


孔融小时让梨,仅只是体现了家教的优良,并不能代表其后来的智慧很高。少年才俊,自古有之,比如了方中永。后天教育是关键,否则再聪敏的人也会沦为泛泛人辈。


孔融让梨大家太熟了,小时候的孔融是挺可爱的,长大后在学术上也是满腹经纶而且还做了北海太守,很不错,只不过他嘴有点贱,在政治上喜欢揭短曹操,和曹操做对。有一次写了篇大不敬父母的文章,被曹操逮个正着,以不孝的名义把他及其家人全部杀害!


孔融7岁能让梨,最后处死的罪名是不孝。将母亲称为承载自己的容器,我干嘛要对一个容器有感情。


我们小时候都学过“孔融让梨”的故事,讲的是孔融四岁时与诸位兄弟一起吃梨的故事。在拿梨的时候,其他兄弟都捡大的挑,唯独他拿了一个最小的。父亲问他原因时,他说:“我年龄最小,所以应该拿小的”。这个故事一直为我们所津津乐道,流传了上千年,并将其作为儿童教育的典型范例。《三字经》则明确记录了“融四岁,能让梨”的说法。

但是,我们如果熟悉三国史就会发现,孔融最后死的很惨,并且是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杀的,这是为什么呢?俗话不是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吗?孔融四岁时就已经懂得尊敬兄长的道理,我们也常说“孝悌”,能悌者自然能孝,那为何孔融会如此呢?我们还会疑问,孔融小时候如此聪明,被人们称为“神童”,为何长大后,却如此平庸,是不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呢?带着疑问,我们走进三国,走进孔融。

图1孔融让梨

这个孔融何许人也呢?他姓孔,是不是和孔子有某种联系呢?没错,孔融正是孔子的二十七代孙。他的家族也颇为显赫,其七世祖叫孔霸,是汉元帝的老师,官至侍中。孔融的父亲则叫孔宙,曾任太山都尉。如此说来,真可谓“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孔融少年时便已才华早露,名士李膺赞他“高明必为伟器”。

孔融十三岁这年,父亲孔宙去世,他哭得死去活来、悲痛过度,以致于别人搀扶才能站起来,州里因而称赞他的孝行。父亲去世,他哭得死去活来,并没有丝毫的矫饰,可见他对父亲的孝顺。那么后来,他为何又会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处死呢?这是一大疑问。

图2孔融(153年-208年),字文举

在孔融十六岁时,名士张俭为中常侍侯览所记恨,侯览密令州郡捉拿张俭。张俭因为与孔融兄长孔褒是好友,于是逃到孔褒家中,不巧这时孔褒不在家中。孔融时年十六岁,张俭以为孔融年轻,故未曾告诉他自己的处境。孔融看见张俭窘迫的样子,对张俭说:“兄虽在外,吾独不能为君主邪?因留舍之。”后来事情泄露,自国相以下的人,都秘密的压下此事,张俭得以逃脱。

而孔褒、孔融兄弟则被捕入狱。官府不知他们二人究竟是谁获罪。不料,孔融争着认罪到:“保纳舍藏者,融也,当坐之。”孔褒却说:“彼来求我,非弟之过,请甘其罪。”官吏没有办法,于是便去问他们的母亲,孔母说:“家事任长,妾当其辜。”就这样,孔氏一门都争着赴死,郡县迟疑不能决断,便向朝廷请示。诏书最后定了孔褒的罪,孔融因此事而闻名乡里。这时候孔融十六岁,年龄也算不小了,在生死危机的关头还想着替兄长承担罪责,可见他的孝悌不是假的,这又一次让我们产生疑惑,曹操为何会以“不孝”之名处死他?

图3张俭狱中题字

我们再来看一则故事,根据《御览》二百六十二引《秦子》记载说:“孔文举为北海相,有遭父丧,哭泣墓侧、色无憔悴,文举杀之。”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当年孔融父亲死的时候,孔融哭得死去活来,以致于别人的搀扶才能行动。所以,孔融一直认为真孝之人,面对至亲的去世,一定会非常痛苦,以致于不能自已。而这个人在父亲的坟前,却丝毫没有憔悴的颜色,故而杀了他。

这恰巧说明孔融是一个大孝子,他之所以进入官场,也是因为“孝廉”而闻名乡里。这时,我们又困惑了,既然他是一个大孝子,天下皆知,曹操怎么会以“不孝”的罪名杀了他呢?

图4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

这个问题我们搁置一边,先说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事情吧!

在我们的印象中孔融在小时候就是一个“神童”。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为何孔融长大后会如此平庸呢?其实这是我们的一种“偏见”,长大后的孔融并不平庸。我们看看时人的评价就知道了,陈登说他“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祢衡更是称赞他“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我们之所以会有这种看法,是因为他生在三国时代,这个时代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我们所推崇的都是些谋士、武将之类的人,如诸葛亮、关羽等人。而孔融呢?他是一个文学家,还是“建安七子”之一。曹丕评价他“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可见他并不平庸,那我们为什么觉得他平庸呢?

很简单,我们之所以记住曹操,绝对不是因为他是一个诗人,而是乱世枭雄。文学在盛世很受推崇,在乱世则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我们看曹操就知道了,我们首先看到是他的军事才能、政治才能,最后才发现他还是一个诗人。这时候,我们会觉得锦上添花,对他的崇拜就会又多了几分。

图5曹操(155年-220年)

接下来,我们就揭秘,曹操为何会以“不孝”的罪名杀害孔融。原因在于一篇文章,他提了一个观点:“亲子无亲论”。讲了一个什么意思呢?我们看看原文,根据《后汉书·孔融传》记载,“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我们单看这一段话,觉得孔融这是在为不孝找借口,简直就是“名教罪人”,实在是该杀。但如果我们熟悉汉末三国时代的社会风气的话,就不会这样说了。那么,当时是什么样的社会风气呢?正如当时有一句童谣叫“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当时朝廷所提倡的“孝”已经成为了一种假名节了。

图6举孝廉

这时候,我们就明白了,在东汉时期实行“举孝廉”的选官制度,儒学变得越来越形式化,本来是以“孝廉”选官的,但“孝廉”变成了一种名声。而这种名声是可以被世家大族所操纵的,所以选了一批“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假名节之辈。这种虚伪的名节是对名节最大的破坏,而孔融则对这提出反抗,他要撕毁这层假面具。正是因为“尚真”的主张,所以要在根源上摧毁这一假名节的根据,于是在理论上便提出了“亲子无亲论”。对于统治者来说,这无疑是“惑世诬民”,不容于“礼法”(用来麻醉民众的假礼法),所以孔融就被杀害了。他虽然被以“不孝”的罪名杀害了,但他恰恰是真孝。

我们再看看稍后的嵇康等人就明白了,“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表面看起来是反对名教,而在鲁迅看来,他们正是把名教当宝贝,所以容不得半点虚伪。

文:甪里先生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孔融让梨的故事自小熟悉,但是长大后的孔融怎么死的呢?孔融是被曹操杀的,因为孔融和曹操政治理念上不同,而且屡次揭穿对立曹操,才使曹操动了杀机。曹操说过: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可惜,这么一个道貌傲岸、才华横溢的正人君子,却不得善终,让曹操杀了,让人痛惜。


孔融,字文举,是东汉末年的名士。值得一提的是,孔融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孔子的二十四孙。

“孔融让梨”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懂得谦让,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可就是孔融这样的人,最终却被曹操以“不孝”的名义给处死了。也就是说,孔融后来惨死曹操刀下。

那么,孔融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根据演义及正史的记载,分析如下。

第一,孔融才华横溢,博古通今。

毫无疑问,孔融是一个才子,他自幼聪明过人,勤奋好学,很早就闻名乡里,是东汉末年一代大儒。孔融十岁左右的时候,就受到了当时名士李膺的称赞。李膺称赞孔融为“异童子也”。孔融会写文章,善歌赋,受到了魏文帝曹丕的赏识,被列为“建安七子”之一。当时的人,对孔融文学成就的评价是:

体气高妙,奋笔直书,以气运词。

这样的评价,不可谓不高。

裴松之在为《三国志·崔琰传》作注时,说孔融是“逸才宏博”之人。再据《九州春秋》记载,孔融才华盖世,当时的青年才俊都比不上他。

第二,孔融高傲狂妄,不懂得谦让。

孔融少年时,多次让梨给哥哥,很久以来,这被奉人们奉为尊敬长兄的典范。可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孔融其实并不是个谦让之人,他实则是个生性狂妄、恃才傲物之人,跟杨修极为相似。正如前文所言,当时名士李膺称赞孔融是“异童子也”。旁边有个叫陈炜的,就挖苦孔融,说:你现在虽然厉害,但是长大了就不一定了。谁知孔融却说,如果真如你说的那样,你年幼的时候,岂不是很聪慧?孔融的弦外之音是,你陈炜现在不过是个庸俗之人,怎么能跟我孔融相比呢?

确实如此,孔融以为自己很了不起,经常高谈阔论,言辞激烈。因此对别人的缺点,他是不加保留地指出来,为此得罪了不少人,其中就包括曹操。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奉天子以令不臣)后,很快就迁都许昌。孔融于是向朝廷谏言:

宜略依旧制,定王畿,正司隶所部为千里之封,乃引公卿上书言其义。

孔融建议要依照古制,显然对曹操不利。就连《汉纪》对此,也说孔融那样做,有点不识时务。原因很简单,曹操已经把持朝政,他制定各种制度和法规的目的,就是要将“汉天下”变成“曹天下”。再加上孔融性格豪爽,口无遮拦,经常冒犯曹操。有一次,曹操下达了禁酒令。孔融却说:

天有酒旗之星,地列酒泉之郡,人有旨酒之德,故尧不饮前锺,无以成其圣。

意思是说:天上有酒星,地上有酒郡,每个人都可以喝酒,尧如果不喝酒,就不可能成为圣人。简而言之,在孔融看来,禁止什么都行,就是不能禁止喝酒。这显然违背了曹操的禁令。曹操考虑到自己的敌人众多,也就没有对孔融采取措施,但他内心是很气愤的。

袁术称帝后,曹操将太尉杨彪下狱,并打算处死他。原因则很简单,杨彪和袁术有姻亲。孔融就去劝阻曹操:杨彪是个有德之人,有罪之人,尚不能及于父母兄弟,况且他只是和袁术有姻亲关系呢?

曹操自知理屈,就放了杨彪一马。但是我们站在曹操的立场想一下,他作为统治者,有生杀予夺之大权,岂容孔融干涉?此外,曹操生性多疑,他能不因此而怀疑孔融吗?

之后孔融又一而再,再而三地冒犯曹操,让他下不了台。曹操就逐渐萌生了杀意。后来恰巧传出了孔融有不孝的言论,曹操借此就将他杀死了,罪名是“不孝”。杀死孔融后,曹操还张贴出告示,罗列出了孔融一系列罪行,具体内容如下:

融违天反道,败伦乱理,虽肆市朝,犹恨其晚。

第三,孔融有远见,会看人。

陶谦将徐州让给刘备时,刘备是坚决不肯接受的,并且还说,袁公路四世三公,闻名海内,不如让他来接管徐州。谁知孔融却说,袁术那个人,早已是冢中枯骨,成不了大事。事实上,证明了孔融说对了。袁术就是个昏庸无能,而又自命不凡的人,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称帝,最后落得个惨死的下场。

那么,大家怎么看待孔融呢?

专注三国史,喜欢三国的朋友,欢迎关注、转发和评论!


原始地址:/wenti/16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