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说:“刘禅不听话,便取而代之”?

刘备有心机,自知刘禅的才能平平,恐怕以后不能驾驭蜀汉政权。一句话可以让诸葛亮只有一条路可走,这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到底如何解读?我们通常解读为,他不行,你上。有没有可能是“他不行,你自己另选一个”?刘备的义子刘封、亲儿子刘禅我们都很熟悉,他其实还有两个儿子,刘永、刘理。那为什么诸葛亮马上叩首表决心呢?想自家人上位,废掉能力强的,换个羸弱的上去,给自己孩子扫清障碍,是惯用手段。所以也是刘备间接鼓励诸葛亮谋反,逼他表忠心。哈哈有点绕,其实结果是一样的[我想静静]


因为刘禅可能不是刘备的亲生骨肉,刘备可能真想让诸葛亮取而代之。

当年“煮酒论英雄”后,刘备借机逃离曹操,并趁机占了徐州。

曹操,随后率军讨伐,将刘备打了个大败,刘关张三兄弟逃散。

关羽顾着刘备家眷逃跑途中,被曹军俘获。一并俘获的还有刘备的甘夫人、糜夫人。

曹操的“那个癖好”人尽皆知,关羽帮助曹操去前线打仗。二位夫人则留在后方被曹操的人看护。这一待,就是小半年。

后来,关羽执意要走,曹操便放走了他们。面对强大的曹军,关羽武力值再怎么爆表,也很难过五关斩六将,这其中可能就有蹊跷。

再到后来,长坂坡之战,刘备溃败,赵云七进七出单骑救主,曹操严令不可放箭,为什么?因为怕误伤那个孩子。

赵云把刘禅救回来交给刘备,虎毒还不食子呢,刘备就能直接抱起往地上摔?因为他可能是算了算日子,一想,不对劲。

一直到最后,为什么邓艾的一支小部队就让刘禅很高兴的投降了呢,这时的刘禅,可能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高高兴兴的去了魏国,从此乐不思蜀,被封为安乐公,活了六十多岁。

以上纯属娱乐,不要当真!


刘备情商高说句场面话他也知道诸葛亮敞亮人


刘备原话是“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这句话当然有权术成分,主要是打感情牌,指望用道德约束诸葛亮走到篡逆这一步。从另一方面看,人死如灯灭,刘备其实也管不了身后事,于是他退而求其次,说这话留一个因果:假如事态真发展到那一步,诸葛亮可以摆明说先帝有言在先,这样大家对夺位的反弹会小一些,诸葛亮也就没有必要斩草除根做得太绝,更有可能保全刘家血脉。

至于说刘备暗自埋伏刀斧手,一旦诸葛亮回答不对,立即摔杯为号……那是想多了,病危的刘备绝不敢杀诸葛亮,那样荆襄集团会分崩离析的,排外思想严重的益州土著一定会闹事——“汉嘉太守黄元闻先主疾不豫,举兵拒守。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三月,黄元进兵攻临邛县。遣将军陈曶讨元,元军败,顺流下江,为其亲兵所缚,生致成都,斩之。”(《三国志·先主传》)

年轻没有经验又是孤家寡人的刘禅根本不可能压住大盘,只会死得更快。


试探诸葛亮的反应!


说这句话本意就是个诸葛亮敲响警钟,你要是敢取代,肯定没好下场。

能成为帝王的,肯定都是玩政治的高手,这句话正是个非常厉害的手段


动物世界里,越是大型的食肉动物,它们的领地意识越强烈。而乱世的群雄逐鹿的霸主,他们的权利意识也非常强烈。权利之下没有亲情骨肉,一切的纷争皆来源于利益。白帝城托孤是刘备败给江东孙权,损兵折将,士气低落。而刘婵羽翼未丰,整个蜀国权利交接的空窗期。而诸葛亮在蜀国君臣心目中的地位,如日中天。刘备不用闭上眼睛就可以知道,刘婵不过是傀儡罢了。刘备把话直截了当的说出来了,写进历史。不在乎两个立意,我的后代不行,你可以换,取而代之都可以,但不能让基业败光。同时也向诸葛亮表明,我们一起打江山不易,守住江山更不易。当家的人是关键。


那是试探诸葛亮的,看刘备死后能不能辅助他的儿子


这就是高手之间的较量,电光火石之间,看似短短几句话及动作,已经决定了今后蜀国及刘禅、诸葛亮的命运。

一、三国志对刘备托孤时的记载

《三国志》是研究三国时期历史最权威的资料之一,而在《三国志》中对此事是这样记载的: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二、刘备试探、诸葛亮应对得体

我个人倾向“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是在试探诸葛亮是否忠心,是否会尽心竭力辅佐幼主刘禅。

有理有三:

第一、刘备虽然立了刘禅为太子,但他还有另外两个儿子:鲁王刘永、梁王刘理。

刘备的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如果刘禅不适合当皇帝,请诸葛亮从刘永、刘理再选一个做皇帝。而刘备还没有说出来的话就是:诸葛亮你还是好好做你的丞相,总揽全国朝政,别的你就不要多想了。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绝不是所谓的“诸葛亮可以自行取代刘禅称帝”,作为一代枭雄的刘备,刀头添血半生、九死一生打下的江山,怎么可能会拱手让给诸葛亮?换做是你你会同意吗?

第二、这句话里还提到了曹丕,而往往被大家忽视。刘备提到曹丕,肯定不是随便一说而已,这就已经在敲打诸葛亮了。

曹丕干了什么事全天下都知道,曹丕的江山怎么得来的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权倾天下、逼迫汉献帝“禅让”。刘备就是在警醒诸葛亮:我话都说到曹丕这里了,什么意思你应该知道了,你可别干这种事。同时也是告诉其他的大臣:我是托孤给了诸葛亮,但他如果有不臣之心,各位都可以作证。

丑话说完之后,刘备也就安抚了诸葛亮:只要你忠心对我刘家,你还可以当你的丞相,我把全国的大权都交给你都行。

第三、诸葛亮立即表忠心应对。向诸葛亮这么聪明、同时追随刘备多年的人,怎么会不知道刘备话中有话呢?于是马上向刘备表忠心:

“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让刘备安心的把大权交给诸葛亮,也向其他大臣说明:我诸葛亮是忠于刘家的,你们也不必猜疑我。

三、历史上类似的例子

也许还有朋友们不认可我的观点,认为刘备是真心想让诸葛亮当皇帝的,我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第一、历史上皇帝权力的交替从来都是血腥的:

王朝更替的时候就不用说了,看似和平时期的权力交替背后也是刀光剑影:秦二世假诏杀死哥哥扶苏、吕后为汉惠帝继位屠戮刘氏子弟无数、唐太宗的皇位也是杀兄逼父得来的,种种如此,数不胜数。

就算是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舜帝放逐尧帝、大禹夺帝位也是暴力手段得来的,完全不是神话中的和平美好。

第二、唐太宗托孤时,也是同样的例子,只不是李世民把话给李治说更清楚更明白:

徐世勣这个人本事很大,但我担心你继位后压不住他。我死之前,会找个机会把他贬到外地做官,你要看他的表现,如果他没有意见就去外地做官,你就重用他;如果他有意见发牢骚,你就杀了他。

果然,当李世民贬徐世勣时,徐世勣二话不说,连家都不回,从办公室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就直接去上任了。后来李治按照父亲的话,提拔徐世勣并更加重用。

这说明什么,说明帝王心术的可怕,在他们心中:君是君臣是臣,臣就应该为君服务,决不可有二心,我可以把权力给你,也可以让你顷刻间一无所有。

结尾时再说一句,刘备托孤时是在白帝城,把千里之外的诸葛亮只身一人找来,肯定是留有后手,诸葛亮要是回答不遂刘备的心意,很可能当场就身首异处。


《三国演义》中写道刘备在夷陵之战后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出于战略防守的需要也是没有颜面再回到益州,便在白帝城驻守。但是不久之后,刘备便病重以至不得不把诸葛亮和除太子之外的几个皇子召来安排自己的后事。

《三国演义》写道,刘备先是总结了自己一生的功过,然后刘备肯定了诸葛亮对自己事业的贡献。最后刘备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自行取度。”诸葛亮听到此话后哭泣着说:“臣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报效忠贞的节气,直到死为止!”刘备又要求包括太子刘禅在内的皇子对诸葛亮视作亲父后才安心离去。

后人对这一段刘备托孤的事心存疑惑,刘备对诸葛亮说可取刘禅而代之,到底是什么意思?刘备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认为刘备这样做可能有三个原因:一、真的像刘备说的那样,刘备真心希望诸葛亮能够替自己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二、刘备这样说只是希望诸葛亮能够竭尽全力辅佐刘禅,事后证明诸葛亮的确做到了;三、像有些人猜测的那样,在刘备说出那句话的时候早已经提前埋伏好了刀斧手,一旦诸葛亮吐露出反意就立马诛杀。

当然,第三种情况是很多人的猜测,无论是正史还是《三国演义》中都没有丝毫的疑点证明刘备怀疑诸葛亮,而且还要提前埋伏刀斧手对付诸葛亮。所以,第三种情况可以忽略不计。那么,刘备为什么这么做呢?是真心吐露还是别有所图呢?

我个人认为刘备是别有所图的,他是不可能愿意一个外姓人取代刘家的天下的。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后裔,多年来刘备南征北战就是为了重振汉室。在不得已投靠曹操后,刘备发现曹操“名为汉相、实为反贼”,于是开始联合其它势力反对曹操。刘备的愿望就是能够中兴汉室,如果他没有拥护汉献帝的觉悟,又怎么会有禅让江山的境界呢?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的话是别有用心的。

刘备到底是用的什么心呢?我们知道刘备漂泊半生直到后来遇到了诸葛亮才开始真正拥有自己的势力、割据一方,刘备很清楚诸葛亮的实力。刘备本来有一手好牌,却因为自己夷陵之败而把好牌打成了烂牌。刘备不仅损失惨重,还把自己孤立起来。蜀汉情形危如累卵,此时也只有诸葛亮能够力挽狂澜。刘备此时只能依靠诸葛亮来守卫自己现有的果实,所以刘备用这些没有任何成本的好话去笼络诸葛亮的心。刘备知道诸葛亮的为人,所以他才敢这样说,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刘备临死前的无奈与悲哀。

诸葛亮用自己一生践行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也没有辜负刘备临终前的嘱托。

关注我,为您带来更多的历史故事。


知子莫如父,刘备知道刘禅是什么样的人,比起亲情,刘备估计更不想看到他辛苦一辈子创下的基业败掉!


如果你真正的细细品味三国中刘备的一生,你会发现,刘备是个没什么才能,又很阴沉的人。表面上看好像很大义凛然,实则很会游走于人际关系,事事都要依靠别人来达到目的。

临终前对诸葛亮说的话就是个试探性。不管诸葛亮有无心,都只会说不敢,不会,不存在。刘备的目的都只是在观察诸葛亮的表情神态来判断诸葛亮有无上位之心。如果看出了诸葛亮有上位之心,那么就可以安排后面的托孤大臣提防下。


答:刘备可没说刘禅不听话!

《三国志》中记载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君可自取,两层意思。其一,是说你可以自己立为成都之主;其二,是说我的几个儿子中,你可以自己选一个。都说的通!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看着办吧……


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刘备还有最后一口气在,还能指挥得动身边的将军们,这个时候就是在试探诸葛亮,诸葛亮吓得半死,如果诸葛亮答应了,马上就会人头落地,还好诸葛亮不傻,史书记载,刘禅也不是扶不起的,也一直在暗中制衡诸葛亮


对于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说的:如若不才,君可自取。对于这句话,我认为是刘备在试探诸葛亮,刘备知道诸葛亮的才能,也知道自己的儿子刘禅有几斤几两,因此便说出了这句话,很可能诸葛亮的回答如若有一丝的不坚决便会被杀死,刘禅的才能如若有诸葛亮的一半,让刘备早死十年他也安心,可惜他没有,这是第一种可能,第二种就是刘备真的心存汉室,根本没有一点私心,如若能够让汉室重整雄风,刘备宁愿将大位交给诸葛亮。

1、刘备这句话的两种含义,我更加倾向于第一种

文章开始我便为大家解释了刘备说这句话的两种可能,个人观点认为刘备这句话就是为了威慑诸葛亮,诸葛亮何等聪明怎能看不出刘备的雕虫小技呢?立马跪倒地上说:臣就算是也会辅佐幼主。

这句话说完刘备的心最起码有一半是安定下来了,但刘禅的能力绝对让刘备产生了质疑,就算是自己潜龙刘备以及卧龙诸葛亮尽心竭力的配合都没有将天下夺下来,也只能偏安一方,刘禅与诸葛亮配合会不会将自己辛苦半生打下的江山丢了呢?

刘备这一个顾虑是有的,但我认为他的私心大于对大汉复兴的忠心,刘备就算是成功夺取天下,那么由谁来做皇帝呢?是飘飘半生的汉献帝还是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的刘皇叔,这些都是潜在的问题,实际面临的问题是刘备将要撒手人间。

刘备这一走,天下又要回答群雄割据的年代吗?诸葛亮肯定是不会同意的,甚至他在掌握蜀国各种大权后,屡次发动北伐,次次大胜却次次无果而归,这些都是诸葛亮一生都存在心里的愧疚。

首先他对刘备这句话的理解可能与我一样,包括他事后做出事情,穷兵黩武,就是想要在自己生前让天下重新实现一统,让后主刘禅无忧无虑的做上皇帝,刘备在九泉之下也就能瞑目。

2、刘禅就刘备这句话的理解

很可能刘禅对诸葛亮是有戒备之心的,不光刘备说的这种话,刘禅说过:军国大事全部交由诸葛相父处理,寡人只管祭祀等皇帝必须要做的事情,因此可见他对诸葛亮的信任程度还是非常高的。

但这都是表面现象,在诸葛亮死后,他大大的表现出对诸葛亮的不满,例如不准人祭祀诸葛亮,查抄诸葛亮的家产,这些都是对诸葛亮的报复,对诸葛亮掌管蜀国这么多年刘禅没有什么愧疚。

不过真正让刘禅生气的是,诸葛亮没次讨伐都会对刘禅提到先帝这两个字眼,不要说是刘禅就是一个人每天都说你的父亲何等的优秀,你没有什么建树时就会想到刘禅,你就会体会到刘禅的心里,他对刘备是非常尊敬的,但到了后来由于诸葛亮对刘备也没有什么好感,虽然他是刘禅的父亲。

总结来说:刘禅的能力不弱,只不过是被诸葛亮强大的光芒覆盖了,刘禅对于父亲刘备更多的是一种不满,包括这句话,毫无疑问的否决了刘禅的才能,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关注我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


在正史中刘备并没有对诸葛亮说过:“刘禅不听讲,你可取而代之”这样的话。题主所提这段话的来源应当是《三国演义》白帝城托孤,原文如下:

先主泣曰:“君才十倍与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岂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

据此,就有许多人说这对君臣真是历朝历代的典范,是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真是无以复加……

但事实好像不是这样。刘备得到益州之后,准备讨伐吴国,诸葛亮劝谏,但刘备不听,诸葛亮叹道:要是法正在这里就好了,法正一定能劝说住主公。很明显在夺得益州之后刘备更加宠幸法正,而刘备因为不听诸葛亮的劝,最终大败,他们之间难道不会心存芥蒂吗?刘备在临终之前如是说不是把蜀国拱手相让吗?

白帝城托孤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还要在正史中去找到答案。陈寿的《三国志》中关于白帝城托孤是这样记载的: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後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可以看到正史中并没有明确的说,若是刘禅扶不起来,诸葛亮可以做成都的主人。而是用了“君可自取”三个字。这四个字信息量就大了诸葛亮至少有三种处理方式:一,夺权篡位;二,先垂帘听政,待刘禅长大后还政给刘禅;三,立刘禅的弟弟刘永为太子,并培养之。

刘备说完这段话后,诸葛亮的回应并不像《三国演义》中写的大汗淋漓、手足无措,磕头磕到流血,似乎只要诸葛亮回答不好马上就要身首异处一样。相反,诸葛亮只是非常淡定的回应了一句:主公放心,我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具体干些什么事情,诸葛亮没说,刘备也没问。这段对话更像是对刘禅和那些大臣说的,弦外之意就是:刘禅,爸把江山交给你了,你可要好好干,要尊敬丞相,你要是不好好干丞相就废了你,这可不是谋权篡位,是父皇给他的权力;还有你们这些大臣别以为我死了就没人能够把你们怎么样,也不要想着搞什么党争,都给我安分点,诸葛亮可是连皇帝都能废。

刘备临死前,这对君臣心心相印,于无声处完成了交接,使得权力平稳过渡,让蜀国又多生存了一段时间。


我是史明,我来回答。

身前刘备曾对张飞关羽说,得孔明如鱼得水。为此张飞还针对过诸葛亮,但后来诸葛亮用实力证明自己的价值,让刘氏张飞等真正认可这位军师。像诸葛亮这样的人才能够屈居与刘备麾下又怎么可能会贪图权力。

诸葛亮本来就是一个不屑于谋权篡位的人物,他也有自己的高傲,不然他当初也不会选择投靠刘备,他可不选择当时势力非常强大的袁绍呢?或者说投靠枭雄曹操也可以。所以诸葛亮在回答刘备的话语也有一部分真心的存在,并且我们可以从诸葛亮在后世当中所做的事情也可以发现,他完全就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反而他一直在问刘备兴复汉室的口号在努力。

诸葛亮身前为刘备打下江山称帝立下汉马功劳,刘备对诸葛亮也是特别倚重,两人相交到刘备死时已经经历数十年,身为开过功勋的诸葛亮,刘备十分看中,正因为看中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才有此言,既是对诸葛亮的信任又是为后来的蜀汉江山考虑,如果自己的儿子无法管理江山,可以考虑让位于诸葛亮,这样可以保住江山,不至于让东吴魏国得逞。

诸葛亮追谁刘备为的就是可以证明自己的才能,再说他根本就不屑于皇帝之位,相反作为一位大军师,运筹帷幄,一计破万法不就是他才能的最高提现吗?况且如果他真的篡位,后世他的名声狼藉,但这真的是他想要的吗?要知道古人是非常注重名义的,诸葛亮已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没必要冒风险去做没意义的事。


刘备托孤诸葛亮是一场阴谋论,这种说法在近十来年被提起太多次,人们在争论的时候也自然分成两派,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一说法最初起源于何处我不知道,但近年被多数人提起,影响最大的当然是易中天先生所讲的《品三国》。

品三国

易中天在《品三国》中对曹操的洗白和推崇大家都能看得到。当然,其观点大多数是针对《三国演义》,而非三国历史本身,但很多时候也对真实历史不枉不顾,强行扭转。

有人说,准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尊刘贬曹,就不准易中天《品三国》尊曹贬刘,这不是盲目崇古么?很显然,持这种观点的人,是从根本上就没搞清《三国演义》和《品三国》两部作品的不同。

《三国演义》在书名中就清清楚楚写了演义,对这个词的权威解释是这样的:

“根据史传、融合野史经艺术加工敷演而成的小说”。

也就是说,演义是一种小说体裁,罗贯中在创作这部书的时候,就已经明确了这并非记录历史,而是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根据一定逻辑性假设出来的作品。

《品三国》就不一样了,去掉演义二字,就去掉了戏说成分,加上一个品字,更有细细品味的意思,品三国很容易给人细品三国历史的第一印象,那么,其中所讲内容,当是以史实为主的。

且《品三国》最初为人所知,是在《百家讲坛》节目中,要知道,这是一档讲座式栏目,宗旨是建构时代常识、科普历史知识,即便是对虚构的文学作品,也是深入点评讲解,而非戏说。

所以,《三国演义》和《品三国》根本上就不是同一种类型的作品,《品三国》最重要的是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普通老百姓普及历史知识,这一点上,易中天先生显然做到了,《品三国》一书读来趣味横生,哪怕没有什么文化的人,也能读懂,但问题在于,这本书中有太多历史发明,这就不免让人对历史的认识产生偏差。

刘备托孤,是不是阴谋?

我们先看看正史中,对刘备白帝城托孤这段是怎样记载的,见《三国志·诸葛亮传》: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三国演义》里白帝城托孤这一段,基本是《三国志》的翻版,就不单独例举了,总之,我们按“均可自取”这句核心来分析。

刘备短短几句话,就成了一段公案,我们且不说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情谊,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有多少可以与之相比的,阴谋论可以说人心隔肚皮,君臣二人一辈子都是在演戏,就憋着对方死,好实现自己的野心呢。

要按这种论调,这段公案就没法了解了。

脱离阴谋论,这个案子无非就两种情况,一是刘备诚心让贤,而是刘备有意试探,我们别分来说。

诚心让贤

实际上,了解汉末三国的社会背景,就知道让贤根本不可能。不是说刘备对诸葛亮的心意不诚,而是在那个时代,门第背景实在太重要了。最初,像袁术这种四世三公的家庭背景,拿到个传国玉玺就称帝,最后被打得妈都不认识;往后,曹老板雄踞北方,对整个三国时期的正直、文化形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依旧不敢贸然称帝,只敢做个周文王;曹老板时候,儿子曹丕急着称帝,以当时曹家的势力,那还不是说称就称,孙刘两家相反对也有心无力,但曹丕依然要三推三让,做出一副迫不得已的样子,才敢正式称帝。

这还是有实力、有背景的曹家。

刘备一个织席贩履之徒,偏居益州一隅,论背景、论实力,都是三国中最弱的,他凭什么称帝?就凭一个“刘”姓,就凭一句“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不论是不是真的,反正老子姓刘,你们不相信却也没有证据,刘备从起事一来,一直抓住这根稻草,《演义》中汉献帝翻族谱官方认定,《三国志》中也采信了这一说法,这样一来,刘备血统纯正,称帝的合法性就有了,别人也不敢有什么说法。

连集团老总称帝之路都这么困难,集团二把手诸葛亮又凭什么自取呢,刘备不可能让,诸葛亮也不可能取,两个人都是政治场上的人精,这点破事儿还看不透吗?

蜀汉偏居益州,手中的王牌就是刘氏正统,北伐曹操可以打折“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政治旗号,名正言顺,堂而皇之,在后世的传说中,《三国演义》的故事中,蜀汉集团往往容易获得好感,曹操被贬称白脸奸雄,无不是站在这张王牌上。

刘备说诸葛亮才干胜曹丕十倍,但诸葛亮也只有才干,古往今来能排进前十的天纵奇才,但政治场上,只有才干是远远不够的,诸葛亮自取的话,他凭什么跟曹丕争?

所以说,蜀汉集团必须姓刘,否则不论换关、张,还是诸葛亮,都不好使,没有正统名分,分分钟就会被赶下台。

疑心试探

这一论点同样站不住脚,刘备和诸葛亮两个人精心中都明白蜀汉必须姓刘,所以诸葛亮无论如何不会在此时自取,刘备更不用多此一举去试探。

话说回来,刘备一生最大的能力就在于识人之明,他看人一看一个准,所以诸葛亮假设真有狼子野心,对于一个将死之人来说,一句话的试探,真有什么警示性吗?并没有,说不定还会适得其反,给诸葛亮日后篡位留下口实(假设诸葛亮真有僭越之心)。

所以说,刘备如果真的怀疑诸葛亮,不如趁死前一刀给砍了稳当,就像诸葛亮死前对待魏延那样。

何为“均可自取”?

那么,既然诚心让贤和疑心试探都不可能,刘备说这句“均可自取”到底处于何意呢?

我认为,更多的是在打感情牌。

刘备对诸葛亮的君臣情义是感动千古的,刘备对诸葛亮的忠心和能力,也是毫无怀疑的,但刘备不放心的是,在自己死后,诸葛亮对刘禅是会否像对自己一样尽心尽力?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浴血奋战、共同创业多年的先主去世了,你一个破阿斗,凭什么凌驾于我之上,我又凭什么像对待先主那样对待你,我是元老,我是股肱之臣,你是新君,没资格。

刘备有识人之明,就在于他对人性的把控非常精妙,所以他让诸葛亮自取,是给诸葛亮莫大的权力,让他的才干有机会继续发挥,同时,让刘禅认诸葛亮为相父,是为了让刘禅直到,眼前这个男人,不仅是你的臣,你该视之若父。

对诸葛亮来说,先主对自己的信任已经达到了无限放权、身为相父的程度,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

另外,刘备这段话不是说给诸葛亮一个人听的,托孤的对象除了诸葛亮和刘禅,还有李严等朝中大臣,刘备对诸葛亮是出于几十年君臣情而打感情牌,对其他人则是一种敲打、警示,意思就是告诉其他人:别以为你们对国家有功,比起丞相如何?别以为我死了,少主年幼,就可以欺压君主,有丞相在,你们就别想为所欲为。

君可自取,不是你可以取而代之,而是你可以自行定夺。

可以说,刘备托孤时对诸葛亮这段话,震慑了群臣、感动了丞相,也奠定了之后几十年蜀国的安定局面。

这是多么杰出的政治家才会说出来的话,以阴谋论来看待先主和丞相之间的君主情,不但是对刘备和诸葛亮的玷污,更是对自己内心纯善的侮辱。


正史上,刘备不是这样说的

公元223年,刘备在永安病重,急召诸葛亮。刘备在病榻上,对诸葛亮说:

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说诸葛亮你才干是曹丕的十倍,将来一定可以成就大事。我的儿子刘禅如果值得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无法辅佐,君可自取。

注意这个君可自取,区别于取而代之。取而代之说的很明白,就是你诸葛亮可以篡位为蜀汉皇帝,这样一来,蜀汉政权就彻底改变,从兴复汉室的刘姓变成了诸葛姓。如果真的是这样,蜀汉的旗号再也无法取信于天下臣民,讨贼兴刘就成了一句大空话,大谎话。

所以刘备口中的君可自取,意思应该是如果刘禅不中用,诸葛亮可以代行霍光当初的权力,另立其他皇子为帝,比如刘禅的亲弟弟刘永和刘理,这两人都是刘备的儿子,血统上没问题。

取而代之为什么不可能?

上文提到,刘备不可能把辛辛苦苦打下的蜀汉政权拱手相让于诸葛亮,至于诸葛亮也不太可能篡位,原因就是蜀汉的建立,就是建立在兴复汉室,攘除奸凶的基础之上的,随意更改,谁都不可能把皇位做安稳了。

那么刘备其实也留了后手。比如刘备特召诸葛亮赶来永安,是在公元223年的2月,而刘备此前1年,越级提拔李严为尚书令。

章武二年,先主征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

尚书令的官职,可以说仅次于丞相。刘备显然非常看重李严,一方面李严是刘璋的旧臣代表,另一方面,刘备担心诸葛亮一人独大,特意安排李严作为牵制。

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注意了,李严可以统内外军事,诸葛亮则是主抓内政,两人分工明确,一里一外。但是诸葛亮威望实在太大,李严后来在权力争斗中渐渐落于下风。更何况,明面上,托孤大臣诸葛亮是正李严为副。

诸葛亮终究不是司马懿

我们从《隆中对》和《出师表》这两篇诸葛亮亲自写就的文章中,可以揣测,诸葛亮忠于汉室,一心为国的毕生志向。这不是说说的,刘备晚年自己都忘了解救困于许昌的汉献帝,只有诸葛亮矢志不渝,哪怕是刘备死后,诸葛亮依然是鞠躬尽瘁。

诸葛孔明千古!


原始地址:/zixun/9656.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