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关系。另外,欧阳询的《虞恭公碑》是晚年杰作,比《九成宫》更成熟。
大家热衷《九成宫》是因为此碑容易上手,适合初学。就如颜真卿的《多宝塔》一样。其实,代表颜体风格的并不是多宝塔。
有
九成宫是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写,记载唐太宗下榻九成宫的事,有皇权威严对他心灵上的冲击,但也有奇趣对他灵魂的启迪,也有欧阳询和魏征的骨鲠正气。
《九成宫》是欧阳询的代表名作,但是,他只是书写者,而非撰稿人。撰稿人是唐代著名的名臣魏征撰写。所以,《九成宫》与欧阳询的政治思想无关。
说到欧阳询的政治生涯,可以说是命运多舛!欧阳询生于五五七年,卒于六四一年。官至太子率更令。在他少年时代,因父亲谋反,全家老小上下统统被斩,年仅十三岁的欧阳询一个逃脱出来,被父亲的好友收养。
在隋炀帝时期,任太常博士,因宇文化及谋反,欧阳询被宇文化及所掳持。第二年,窦建德攻破聊城,窦建德授予欧阳询太常卿。
过了两年,李世民率兵攻破虎牢关,欧阳询又一次面临生死关头。这一次,却是托了他高祖父的福。他高祖父与李渊在隋朝是交情深厚的朋友。
进入唐代,他并没有一帆风顺。一开始是在太子李建成府上做事。他的官职最大的太子率更令,也就是在跟随李建成时获得的。后来的玄武门之变,欧阳询又一次陷入困境。幸得李世民爱惜欧阳询的书法,才逃脱了厄难。
以欧阳询多灾多难的人生历程,他时政治上的风云变化,早已如惊弓之鸟,哪里还有热情可言。一生之中,谨小慎微的行事,从未有过出格的举动。在跟随李世民以后,供职于弘文馆,主持编辑了《艺文类聚》。洋洋洒洒百万余言。再也没有涉足政事,一直到终。
感谢的邀请,这个问题有点无中生有。欧阳询非常有政治热情,不知道这个结论怎么来的。恰恰相反的是,欧阳询有没有政治热情不知道,但是仕途不顺倒是真的。
欧阳询在隋朝的时候就是个一般的官职,只不过因为书法好,大家还都比较敬重他。后来作为降臣归入唐朝,他因为在隋时是李渊的旧友,因此入唐之后,被李渊封了一个五品的给事中,这个官职算是欧阳询一生中最有权力的官职了。
欧阳询《皇甫诞碑》
成为给事中后,他可以在监察、监考、人事审查等方面都有权力,是一个集谏、宪、注于一身的门下省常务长官。奉召领修《陈书》和《艺文类聚》,特别是《艺文类聚》这本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欧阳询运气不好,那个时候是李建民太子集团的人,因此李世民即位后,他虽然上了一个台阶,成了太子率更令,后世人们也称欧阳询为“欧阳率更”,晚年的时候也曾封爵,成为三品银青光禄大夫。虽然欧阳询也被李世民重视,但主要还是他的书法和学识,这些官职基本上都是负责文儒、礼教类的闲职,所以在政治上也没有做出过多大的贡献,而且因为长相不好像只猴子,经常被朝臣笑话。
欧阳询《化度寺碑》
所以说欧阳询在政治仕途上也就一般般,因此说他非常有政治热情,不知道从何而来。
《九成宫》成为千古名作跟他的政治热情毫无关系,主要还是因为他的书法好。欧阳询在隋的时候就因书法名世。
在唐初的时候,欧阳询是书法影响很大,据记载称他的书法:
“为一时之绝,人得其尺牍文字,咸以为楷范焉。高丽甚重其书,尝遣使求之。高祖叹曰:‘不意询之书名,远播夷狄,彼观其迹,固谓其形魁梧耶!’”玄武门之变后,欧阳询作为太子李建成集团的人,仍能被李世民重视,和虞世南一起去弘文馆教书法。当时王公大臣的墓志,即使是宰相杜如晦之碑,都是欧阳询所书。由此可见,当时欧阳询书法之声名是多么大的。
《九成宫》作为欧阳询“欧楷”的代表作,被后世书家颇为重视,成为千古名作,这完全是因为欧阳询是书法的缘故,没有任何的政治因素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