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这要看地方领导的水平,眼光跟手段。从地里环境上来说,合肥有很多优势。杭州因为地方小,可供发展的土地不多,只能靠拆,把富阳,临安,余杭合并起来。杭州除了旅游产业优势,还在大力发展高新产业,淘汰劳动密集型企业。合肥可以大力发展一些配套产业,把制造业吸引到合肥,把控好污染关。凭借劳动力,以及安徽高速公路,高铁的大力发展,不说赶超,肯定不会被杭州甩太远的。
作为江浙沪皖包邮区的三大省会城市,南京、杭州、合肥三者被中央钦定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
而相对于宁杭的传统影响力,合肥无疑是长三角的一个新贵,这座网络上以“霸都”出名的城市,真实的实力究竟如何呢?
或者换句话说,与长三角发达城市相比,合肥究竟差在哪里?
城市对比,数据是最直接的证据,而数据千万种,以下选取有代表性的7个方面来对比城市发展水平:
01
综合经济实力
说到底,城市定位再高,没有经济也不行。
综合经济实力代表的是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未来发展的基础,因此综合经济实力的较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如马克思大大所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衡量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四个重要指标是GDP、财政收入、资金总量、三产占比,下面将三个城市一一进行PK。
GDP
GDP,相信绝大多数人耳熟能详,小编要重申一句:GDP不是万能的,但没有GDP是万万不能的。
那么南京、杭州、合肥在GDP方面的成绩是怎样的呢?
由图可知,2000年—2016年这16年间合肥的GDP增幅达到了惊人18.36倍,厉害了,word大合肥!
相比较而言,南京增幅9.29倍,杭州增幅7倍。
点评:从发展速度上看,合肥无疑完胜。
合肥GDP增幅快,与基数低有关,用句老生常谈的话叫底子薄、基础差。那么基础差的小个子合肥,如今的身高达到了南京、杭州什么程度了?
如图,这16年间,合肥的GDP从相当于南京、杭州的32%、23%,到如今占比达到60%、57%,个子长高了一倍。
点评:
如果说南京、杭州是成年人,那以前合肥就是七八岁小孩,而如今合肥已进入青春期,敢于一较高下。
三产比重
第一(农业)、第二(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比重,反映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阶段,一般来说,三产占比越大,城市越发达,发展越成熟。
根据2016年的经济数据,三产占比,杭州、南京、合肥分别为: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杭州2.8:36.0:61.2
南京2.4:39.2:58.4
合肥10.6:48.4:41
结果高下立判,合肥目前仍然是二产,即以工业为主导,发展阶段落后于杭州、南京。
其中与杭州的第三产业占比相差近20%,差距不可谓不大。
点评:
我大合肥可要加油了,发展工业的同时,别忘了服务业的差距可是大大的!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是城市规划付诸实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基础,有钱了才好办事,才能去建设。没财政收入,政府就揭不开锅,什么道路、公园、学校建设,统统歇菜。
一张图奉上
颠覆一般人想象的是,2016年合肥市财政收入达到1114亿元,几乎与南京持平,达到了杭州80%,远高于三者之间GDP的对比。
敲黑板!很多人都以为卖地收入也算进财政收入,其实并没有哦…
所以,从财政收入方面来说,合肥与南京、杭州并列为长三角副中心,妥妥的!
PS:wuli合肥市政府真是个有钱的土豪
资金总量
所谓资金总量也即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是比较城市金融能力强弱的重要参数,也是衡量城市经济活跃度的数据,一个城市能汇聚多少资金,显示出这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
合肥滨湖金融后台服务基地
专业名词太晦涩?说白了,你家是开银行的,肯定希望存款越来越多,这样才能更多地放贷和投资,赚取更多利润。
2016年合肥市资金总量相当于南京的47.5%、杭州的40.3%,可以说差距很明显。
于是问题来了,合肥这门课拖后腿反映了啥问题呢?
金融业发展较为滞后,缺少大金融企业总部;
各类企业实力仍不够强(说白了,企业有钱的不多呗);
吸纳吸纳安徽全省资金的能力还不够强(当然这方面南京有一份“功劳”,谁让人家是徽京呢,吸了安徽多少资金)。
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的数量反映了一座城市企业的活力和实力,上市公司越多则说明城市经济实力越强,那么上市公司这块咱合肥表现又如何呢?
乍一看,合肥上市公司的数量与南京、杭州差距有点大,相当于南京的60%、杭州的38%,说明合肥的企业与南京、杭州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但平心而论,合肥44家上市公司的数量在全国省会排名第七,成绩并不差,高于郑州、济南、西安、福州等周边省会城市。
只能说,周边列强林立,合肥一刻都不能停歇,不能自满哦。
02
人口竞争力
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基石,一个人口活跃的城市其经济也必然活力四射。因此,比较人口竞争力是城市发展潜力比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回合。
比较人口有两个重要的数据,即常住人口及小学生在校人口。
从上图可知,2010年—2016年合肥市常住人口增长了42万,增长率5.63%,高于南京,与杭州基本持平。
点评:
这说明咱合肥吸纳人口能力还可以,换句话说,大家还是比较愿意往合肥跑的。
相对于常住人口,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在校人口的变化更能真实反映城市的人口变化。(小学是100%入学,基本为常住人口,数据真实性更高)
2010年—2016年,合肥市小学生在校人口增加47.3%,绝对人数超过南京近11万,与杭州差距6万,反映了合肥市人口流入数明显高于南京。
点评:
说明了合肥的人口竞争力还是蛮厉害的,一句话总结:咱合肥不缺人。
03
交通
高铁
高铁车次,如今高铁代表了一座城市的通达度,代表了经济活力,那么合肥的高铁交通发达吗?
如图所知,合肥的高铁车次仅为南京的一半不到,也只达到杭州的53%,差距很大。
点评:
虽然我们常说合肥是米字型高铁,但目前的高铁通达度太需要提升了。
好在商和杭高铁、合安九高铁等项目正在建设,相信很快合肥高铁通达度就会赶上,两三年之后情况就会有很大改观。
民航吞吐量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合肥机场客流量仅为杭州机场的23%,南京机场的33%,满打满算也才两三成的水平!
这也难怪合肥驴友抱怨合肥机场的机票贵、航班少,甚至诸如到拉萨、香港等地还没有直达航班。
轨道交通
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已计入通车里程和运营数量
南京可谓一骑绝尘,不愧为中国大陆地铁第五城。
合肥轨道交通里程仅为南京的20%,相当于杭州的一半多一点,差距仍然较大,就算加上已开工的3、4、5号线,等开通的时候,合肥轨道交通的建设依然赶不上南京、杭州。
所以,合肥地铁可得加油咯,千万不能自满,第三轮轨道交通建设得速度开建。
04
房价
如今房价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尤其2016年合肥房价暴涨之后,合肥市民对房价更是相当敏感。
那么经过“暴涨”后的合肥房价是不是跟南京、杭州看齐了?
参考“米宅米宅”发布的全国热门城市9月房价地图,一看便知:
南京房价地图
杭州房价地图
合肥房价地图
通过房价地图可以看出,合肥政务区均价最高,为20997元/㎡,南京鼓楼区均价最高,为38016元/㎡,杭州上城区均价最高,为42689元元/㎡。
so也就是说在房价最高的区域中,合肥相当于南京的55%,杭州的49%,差不多都只是两座城市的一半价格!
以后再有人说合肥房价贵,不如去南京买,可以直接拿这篇文章啪啪啪打他脸了
05
就业、工资
为什么加个就业项?
毕竟选择一个城市很重要的是工作,工作好不好找?工资怎么样?
而说到就业,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工资了!
那么合肥的工资跟南京、杭州比,有什么差距呢?
先别急着吐槽自己被“平均”,拖大合肥后腿了!这份数据与大家想象中可能有一定出入。
但这个“工资”可是包含了社保、公积金等数据,且统计各城市都是一个标准,所以还是可以作为对比参照的。
从这份数据中,我们可看出合肥的工资相当于杭州的81%、南京90%,别看少几百块钱,这可是全市几百万人平均下来的数据,工资差距还是有点大,尤其跟杭州相比。
杭州钱江新城CBD夜景
看完工资,那合肥的工作好找吗?
再选取时下最具发展潜力、薪资待遇较高的互联网行业为例:
杭州可谓跻身一线城市水平,而合肥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较为落后,不仅就业岗位不多,可选择性不大,且薪资待遇与杭州差距也蛮大的。
不过也别太灰心,中西部省会城市互联网行业都是半斤八两。
点评:
合肥的工资水平与南京、杭州相比较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尤其是对比杭州。
在普通就业岗位,合肥与宁杭差距并不是很大,但在互联网、金融等新兴和高薪行业,合肥的就业岗位和薪资差距就蛮大了的,怪不得这些行业的小伙伴愿意回合肥并不多。
06
三甲医院
三甲医院的数量,代表了一座城市医疗水平如何,与社会发展程度紧密联系,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此项对比,合肥依然落后于南京、杭州,其中仅相当于南京的三分之一,也难怪那么多安徽人跑去南京看病,咱合肥的三甲医院建设可得加紧了!
好消息是,合肥滨湖、新站区、北城等地区三甲医院正在规划和建设,相信三甲医院的短板合肥很快能补齐。
07
高等院校
无论是211,还是双一流,南京都强于杭州、合肥,科教实力国内第三城。
但合肥拥有中科大、合工大、安大三所211,其中中科大还是顶尖985,相比较而言,杭州就只有浙大一所985、211独苗,科教实力拖了后腿。
点评:
从高等院校角度来说,合肥虽然不及南京,但对于杭州还是有科教优势的,何况合肥还有中科大这个神奇的存在,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后如虎添翼。
总结
看了以上各数据对比的内容,你是否更清楚了合肥目前在长三角中的地位?
总的来说,合肥的经济总量增速迅猛,与南京、杭州的差距越来越小,政府的钱袋子也是鼓鼓的,跟南京、杭州差距不大,而且合肥人口增长也是快速,甚至盖过南京,吸纳人口能力强,说明了越来越多的人同样看好合肥,未来潜力大。
但在交通方面,合肥高铁网还未完全建成,高铁车次和通达度与南京、杭州还有一定的差距,不过也别担心,随着各主干高铁线路建成,合肥的高铁车次和通达度会越来越高,只是时间问题。
至于航空交通,合肥的差距就大得很了,需要合肥机场多增加航线,培育客流,增加基地航空公司数量,另一方面也要多多吸引机场腹地客流。
回头再看市内的轨道交通,合肥地铁起步晚,差距显著,需要客观认清落后的现状,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步伐,多开通新线。
显然可见,合肥的交通是一大短板,高铁、航空、轨道交通皆如此,需要好好补足功课咯。
房价、就业数据、三甲医院、高等院校等,这反映了城市的发展程度和活力,合肥的科教资源是有一定优势的,需要好好发扬,并多引进一流高校,如北航、北外合肥校区就已建设或启动。
房价,在全国来说,合肥并不低,但相对于南京、杭州来说,只相当于一半左右,并非高的非常离谱,希望合肥房价还能留住年轻人。
就业数据直接反映合肥经济发展的阶段,目前还达不到发达的程度,需要好好夯实内功。
而三甲医院的不足,反映了合肥市民乃至安徽人民就医难,与人民的幸福感息息相关,也从侧面反映经过十几年大发展,合肥固然在宏观数据方面很亮眼,但具体到市民生活,还有很多方面有待完善。
总而言之,合肥是一座迅速崛起的城市,机会众多,与此相伴的是,崛起的新兴城市同样面临着很多问题,这需要在发展中去解决。
(关注合肥生活妹,查看更多答案!)
就近几年来合肥是不可能赶上或者超越杭州的,杭州历来就是渔民之乡,这于它的地理位置有着关系。亚运会国际峰会等一些重要项目都在杭州,也给杭州带来了巨大的经济链,也给整个浙江省带来经济链。所以目前看来杭州发展趋势远超合肥。。。合肥加油,,,
已经赶上了,杭州已成死成
只是时间问题
既然有了这样的问题,合肥一定可以赶上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合肥以后把统计数据统一由美元代替人民币,这样就轻松超越了,不要以为我在出什么馊主意,主要是这个问题本来就很馊,无所谓馊上加馊了
合肥是宇宙第一,秒天秒地秒空气
乞丐追井盖首府一档次
能!就象问杭州何时赶上上海一样
我是合肥人,合肥在发展,杭州同样也在发展,人家还是副省级城市,还有亚运会2022年要召开,更能拉动经济,杭州属于国家政策倾斜城市,而且民营经济发展也很好,国家政策上也比合肥好,大家都在发展,合肥想要追上估计需要很多年,绝不是十年的事情,合肥还是要务实一点,发现自己的特色产业,培育自己的新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吸引高端人才来合肥就业定居,发展给老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比什么都强,房价物价,降低点,上学难看病难等公共服务在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笑话,赶上,先把人的素质赶上。在谈经济!
难!合肥虽然科研教育方面突出,但是……很多人总是拿拥有多少名校和科研机构来说事,有名校自然重要,不过不能过于迷信名校能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说真的,一个城市培养了很多人才,但是如果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只会给别人做菜。这就像你千辛万苦找到了一把倚天剑,可是你武功水平只是三流水平,那你面临整个武林的一流高手,最终结果可想而知,倚天剑是别人的了。深圳就是最好的例子,深圳一个211都没有,照样吸引全国的名牌大学毕业生争相来投。科研机构更不用说了,国家的科研机构是为全国利益全国人民服务的,其他科研机构和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他们的科技成果和发明创造只会被更发达的城市中的企业服务,因为利润更丰厚市场更好。而且杭州在教育科技方面不比合肥差,所以合肥很难在二十年内超越杭州。
暂时不可能,合肥市区发展还可以,合肥周边比如绕城高速以外经济还比较落后,这是合肥市蜀山区小庙镇朱岗村,相信未来有可能会慢慢好的,没有工业所以很难发展,田地大部分都荒了,以前一年种两季,现在只种一季水稻,够吃,相信未来会慢慢好的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看农村就知道潜力,浙江杭州一带的农村工业企业特别多,基本每个村都有无数企业,加工厂,农村建设的好,农村基本上都是别墅,或者是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建设早,基本上每个镇都有与城市无缝对接,分不出城市与农村,城市农村经济发展均匀,包括绍兴,嘉兴,宁波等等城市,而合肥周边农村基本上没多少企业,只有镇上有少数工业,乡村基本没有工业,基本上都靠种植,所以赶上杭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祝愿安徽越来越好,希望合肥未来也越来越好
创建于2018.6.17编辑
现在这么流行谁赶超谁的话题吗?今天是成都五年内能不能赶上广州,明天是合肥能不能赶上杭州,过几天又是深圳能不能赶上上海这类的话题。
针对合肥经济能不能赶上杭州的话题,我想说的是,在经济规模上合肥有追上杭州的可能性,但总体经济实力和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杭州很难被合肥超越。
目前而言,杭州在经济实力上还是明显强于合肥的,包括在经济总量和产业的发展上,杭州都是领先于合肥。合肥要想在经济上赶上杭州,唯一的办法就是速度超过杭州。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则两者之间的差距永远存在。
在华东地区来说,合肥确实是一座经济实力被低估的城市,未来发展潜力很大。合肥做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国家三大科学中心城市、国家四大科教中心城市、全国重要交通枢纽中心城市,无疑把合肥抬上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给合肥带来了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当前合肥与杭州的经济差距集中在金融、科技等代表未来发展的产业。
2000年—2016年这16年间合肥的GDP增幅达到了惊人18.36倍,相比较而言,杭州增幅7倍,合肥发展势头迅猛但差距任然存在不小。
我们来看合肥都市圈的定位:发挥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中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和创新资源富集优势,加快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提升合肥辐射带动功能,打造区域增长新引擎。
从资源禀赋来说,杭州未必有合肥好。杭州之所以能够先发展起来,主要原因就是对外开放,这也是沿海地区能够发展起来的原因。现在内陆地区的开发程度也不亚于沿海,一旦开放的格局做大,力度上来了,合肥有极大的潜力赶上杭州。
合肥的经济绝对会赶上杭州的经济,而且一定会超过它。
短时间几年内难,因为杭州有亚运会,能拉动不少经济增长,再一方面抗州基础雄厚!
合肥新型国家试点城市,定位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科技,科教,科研,制造为一体的新型城市!未来是中国科技科教中心城市,也将打造成为世界科技,科教中心城市!
科技兴国应该是没有争议的,科技兴城更没有争议!
未来科技时代!合肥具备这些条件!这座城市经济能不好吗?看眼前谁都可,看未来的人可就不是太多哟。
作为江浙沪皖包邮区的三大省会城市,南京、杭州、合肥三者被中央钦定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
而相对于宁杭的传统影响力,合肥无疑是长三角的一个新贵,这座网络上以“霸都”出名的城市,真实的实力究竟如何呢?
或者换句话说,与长三角发达城市相比,合肥究竟差在哪里?
城市对比,数据是最直接的证据,而数据千万种,以下选取有代表性的7个方面来对比城市发展水平:
01
综合经济实力
说到底,城市定位再高,没有经济也不行。
综合经济实力代表的是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未来发展的基础,因此综合经济实力的较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如马克思大大所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衡量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四个重要指标是GDP、财政收入、资金总量、三产占比,下面将三个城市一一进行PK。
GDP
GDP,相信绝大多数人耳熟能详,小编要重申一句:GDP不是万能的,但没有GDP是万万不能的。
那么南京、杭州、合肥在GDP方面的成绩是怎样的呢?
由图可知,2000年—2016年这16年间合肥的GDP增幅达到了惊人18.36倍,厉害了,word大合肥!
相比较而言,南京增幅9.29倍,杭州增幅7倍。
点评:从发展速度上看,合肥无疑完胜。
合肥GDP增幅快,与基数低有关,用句老生常谈的话叫底子薄、基础差。那么基础差的小个子合肥,如今的身高达到了南京、杭州什么程度了?
如图,这16年间,合肥的GDP从相当于南京、杭州的32%、23%,到如今占比达到60%、57%,个子长高了一倍。
点评:
如果说南京、杭州是成年人,那以前合肥就是七八岁小孩,而如今合肥已进入青春期,敢于一较高下。
三产比重
第一(农业)、第二(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比重,反映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阶段,一般来说,三产占比越大,城市越发达,发展越成熟。
根据2016年的经济数据,三产占比,杭州、南京、合肥分别为: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杭州2.8:36.0:61.2
南京2.4:39.2:58.4
合肥10.6:48.4:41
结果高下立判,合肥目前仍然是二产,即以工业为主导,发展阶段落后于杭州、南京。
其中与杭州的第三产业占比相差近20%,差距不可谓不大。
点评:
我大合肥可要加油了,发展工业的同时,别忘了服务业的差距可是大大的!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是城市规划付诸实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基础,有钱了才好办事,才能去建设。没财政收入,政府就揭不开锅,什么道路、公园、学校建设,统统歇菜。
一张图奉上
颠覆一般人想象的是,2016年合肥市财政收入达到1114亿元,几乎与南京持平,达到了杭州80%,远高于三者之间GDP的对比。
敲黑板!很多人都以为卖地收入也算进财政收入,其实并没有哦…
所以,从财政收入方面来说,合肥与南京、杭州并列为长三角副中心,妥妥的!
PS:wuli合肥市政府真是个有钱的土豪
资金总量
所谓资金总量也即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是比较城市金融能力强弱的重要参数,也是衡量城市经济活跃度的数据,一个城市能汇聚多少资金,显示出这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
合肥滨湖金融后台服务基地
专业名词太晦涩?说白了,你家是开银行的,肯定希望存款越来越多,这样才能更多地放贷和投资,赚取更多利润。
2016年合肥市资金总量相当于南京的47.5%、杭州的40.3%,可以说差距很明显。
于是问题来了,合肥这门课拖后腿反映了啥问题呢?
金融业发展较为滞后,缺少大金融企业总部;
各类企业实力仍不够强(说白了,企业有钱的不多呗);
吸纳吸纳安徽全省资金的能力还不够强(当然这方面南京有一份“功劳”,谁让人家是徽京呢,吸了安徽多少资金)。
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的数量反映了一座城市企业的活力和实力,上市公司越多则说明城市经济实力越强,那么上市公司这块咱合肥表现又如何呢?
乍一看,合肥上市公司的数量与南京、杭州差距有点大,相当于南京的60%、杭州的38%,说明合肥的企业与南京、杭州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但平心而论,合肥44家上市公司的数量在全国省会排名第七,成绩并不差,高于郑州、济南、西安、福州等周边省会城市。
只能说,周边列强林立,合肥一刻都不能停歇,不能自满哦。
02
人口竞争力
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基石,一个人口活跃的城市其经济也必然活力四射。因此,比较人口竞争力是城市发展潜力比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回合。
比较人口有两个重要的数据,即常住人口及小学生在校人口。
从上图可知,2010年—2016年合肥市常住人口增长了42万,增长率5.63%,高于南京,与杭州基本持平。
点评:
这说明咱合肥吸纳人口能力还可以,换句话说,大家还是比较愿意往合肥跑的。
相对于常住人口,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在校人口的变化更能真实反映城市的人口变化。(小学是100%入学,基本为常住人口,数据真实性更高)
2010年—2016年,合肥市小学生在校人口增加47.3%,绝对人数超过南京近11万,与杭州差距6万,反映了合肥市人口流入数明显高于南京。
点评:
说明了合肥的人口竞争力还是蛮厉害的,一句话总结:咱合肥不缺人。
03
交通
高铁
高铁车次,如今高铁代表了一座城市的通达度,代表了经济活力,那么合肥的高铁交通发达吗?
如图所知,合肥的高铁车次仅为南京的一半不到,也只达到杭州的53%,差距很大。
点评:
虽然我们常说合肥是米字型高铁,但目前的高铁通达度太需要提升了。
好在商和杭高铁、合安九高铁等项目正在建设,相信很快合肥高铁通达度就会赶上,两三年之后情况就会有很大改观。
民航吞吐量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合肥机场客流量仅为杭州机场的23%,南京机场的33%,满打满算也才两三成的水平!
这也难怪合肥驴友抱怨合肥机场的机票贵、航班少,甚至诸如到拉萨、香港等地还没有直达航班。
轨道交通
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已计入通车里程和运营数量
南京可谓一骑绝尘,不愧为中国大陆地铁第五城。
合肥轨道交通里程仅为南京的20%,相当于杭州的一半多一点,差距仍然较大,就算加上已开工的3、4、5号线,等开通的时候,合肥轨道交通的建设依然赶不上南京、杭州。
所以,合肥地铁可得加油咯,千万不能自满,第三轮轨道交通建设得速度开建。
04
房价
如今房价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尤其2016年合肥房价暴涨之后,合肥市民对房价更是相当敏感。
那么经过“暴涨”后的合肥房价是不是跟南京、杭州看齐了?
参考“米宅米宅”发布的全国热门城市9月房价地图,一看便知:
南京房价地图
杭州房价地图
合肥房价地图
通过房价地图可以看出,合肥政务区均价最高,为20997元/㎡,南京鼓楼区均价最高,为38016元/㎡,杭州上城区均价最高,为42689元元/㎡。
so也就是说在房价最高的区域中,合肥相当于南京的55%,杭州的49%,差不多都只是两座城市的一半价格!
以后再有人说合肥房价贵,不如去南京买,可以直接拿这篇文章啪啪啪打他脸了
05
就业、工资
为什么加个就业项?
毕竟选择一个城市很重要的是工作,工作好不好找?工资怎么样?
而说到就业,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工资了!
那么合肥的工资跟南京、杭州比,有什么差距呢?
先别急着吐槽自己被“平均”,拖大合肥后腿了!这份数据与大家想象中可能有一定出入。
但这个“工资”可是包含了社保、公积金等数据,且统计各城市都是一个标准,所以还是可以作为对比参照的。
从这份数据中,我们可看出合肥的工资相当于杭州的81%、南京90%,别看少几百块钱,这可是全市几百万人平均下来的数据,工资差距还是有点大,尤其跟杭州相比。
杭州钱江新城CBD夜景
看完工资,那合肥的工作好找吗?
再选取时下最具发展潜力、薪资待遇较高的互联网行业为例:
杭州可谓跻身一线城市水平,而合肥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较为落后,不仅就业岗位不多,可选择性不大,且薪资待遇与杭州差距也蛮大的。
不过也别太灰心,中西部省会城市互联网行业都是半斤八两。
点评:
合肥的工资水平与南京、杭州相比较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尤其是对比杭州。
在普通就业岗位,合肥与宁杭差距并不是很大,但在互联网、金融等新兴和高薪行业,合肥的就业岗位和薪资差距就蛮大了的,怪不得这些行业的小伙伴愿意回合肥并不多。
06
三甲医院
三甲医院的数量,代表了一座城市医疗水平如何,与社会发展程度紧密联系,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此项对比,合肥依然落后于南京、杭州,其中仅相当于南京的三分之一,也难怪那么多安徽人跑去南京看病,咱合肥的三甲医院建设可得加紧了!
好消息是,合肥滨湖、新站区、北城等地区三甲医院正在规划和建设,相信三甲医院的短板合肥很快能补齐。
07
高等院校
无论是211,还是双一流,南京都强于杭州、合肥,科教实力国内第三城。
但合肥拥有中科大、合工大、安大三所211,其中中科大还是顶尖985,相比较而言,杭州就只有浙大一所985、211独苗,科教实力拖了后腿。
点评:
从高等院校角度来说,合肥虽然不及南京,但对于杭州还是有科教优势的,何况合肥还有中科大这个神奇的存在,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后如虎添翼。
总结
看了以上各数据对比的内容,你是否更清楚了合肥目前在长三角中的地位?
总的来说,合肥的经济总量增速迅猛,与南京、杭州的差距越来越小,政府的钱袋子也是鼓鼓的,跟南京、杭州差距不大,而且合肥人口增长也是快速,甚至盖过南京,吸纳人口能力强,说明了越来越多的人同样看好合肥,未来潜力大。
但在交通方面,合肥高铁网还未完全建成,高铁车次和通达度与南京、杭州还有一定的差距,不过也别担心,随着各主干高铁线路建成,合肥的高铁车次和通达度会越来越高,只是时间问题。
至于航空交通,合肥的差距就大得很了,需要合肥机场多增加航线,培育客流,增加基地航空公司数量,另一方面也要多多吸引机场腹地客流。
回头再看市内的轨道交通,合肥地铁起步晚,差距显著,需要客观认清落后的现状,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步伐,多开通新线。
显然可见,合肥的交通是一大短板,高铁、航空、轨道交通皆如此,需要好好补足功课咯。
房价、就业数据、三甲医院、高等院校等,这反映了城市的发展程度和活力,合肥的科教资源是有一定优势的,需要好好发扬,并多引进一流高校,如北航、北外合肥校区就已建设或启动。
房价,在全国来说,合肥并不低,但相对于南京、杭州来说,只相当于一半左右,并非高的非常离谱,希望合肥房价还能留住年轻人。
就业数据直接反映合肥经济发展的阶段,目前还达不到发达的程度,需要好好夯实内功。
而三甲医院的不足,反映了合肥市民乃至安徽人民就医难,与人民的幸福感息息相关,也从侧面反映经过十几年大发展,合肥固然在宏观数据方面很亮眼,但具体到市民生活,还有很多方面有待完善。
总而言之,合肥是一座迅速崛起的城市,机会众多,与此相伴的是,崛起的新兴城市同样面临着很多问题,这需要在发展中去解决。
(关注合肥生活妹,查看更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