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自己晚上画的世界地图。
中国喜欢张大千的,国外喜欢梵高的
丰子恺,简单,易懂,朴实。
我最喜欢八大山人的绘画。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他出生在明代王孙世家,家学渊博,祖辈和父辈都擅长诗文书画。家境的殷实使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诗文书画无所不精,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看到过历代绘画精品,也认真地临摹和细细地揣摩过,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底。当时明代绘画模古一度成风,少年时期的朱耷临摹董其昌的作品几乎可以乱真,他后来的山水画作品在用笔用墨上也带有董其昌的痕迹。
明朝的灭亡是八大山人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他由一个王孙贵族变成了一个僧人、道士,政治的变乱使他失去了一切,国破家亡之痛影响了他的终生。他如果不是有躲避清政府的追杀,也不会遁入空门;他如果不是遁入空门,也就不会潜心学道。常言道:“时势造英雄”,时势将一个聪明敏慧之人逼进寺院,使他只可能将时间用在学禅习艺上,从而造就了一个画坛上颇具传奇色彩的、独特的、怪诞的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早年的贵族生活使他一直把自己摆在一个王孙的位置,虽然地位变了,生活变了,但是贵族意识却一直影响着他,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再回到以前…在他的绘画中,有一种他特别喜欢的样式,就是在整幅白纸上只画一条鱼,一只猫,一只鸟,有时稍稍画几笔衬景,有时则另有一行题字或一个签名。有人统画中的鸟、鱼、猫,不单是数量上的孤独,而是表现精神上的孤独,表现的是八大山人独来独往、不与常人为伍的贵族意识,因此,八大山人的绘画有着天地纳于心的大美。
1、虚静中和之美
八大山人的人生旅程曲折,行为变化多端,思想情感复杂,但是我们从他的作品中看到的不是锋芒毕露、剑拔弩张,而是虚静中和之美。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以及儒家的中庸思想,时时影响并指导着他的绘画创作。他的画面处处透着空灵,常常有大面积的空白,庄子说:“虚室生白。”又说:“唯道集虚。”在白、虚处都寄予着无限的深意、无边的深情。我们看他的绘画,一花一草,一树一石,都是那么的简洁、秀美、宁静、高雅、大方,与中国传统的中和之美——绘画的情节不宜喧闹,形象不宜媚俗,构图不宜繁复,用笔不宜圆滑,色彩不宜浓艳,而且美感要适中,情感表现上要适度,悲痛哀婉也不至于无限感伤。他虽有满腔悲愤,但是“哀而不伤”,八大是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用绘画抒写自己的心声,用绘画排遣内心的苦闷,应该说在他作画的时候是不受什么约束的,虚静中和之美是他笔端的自然流露。
2、清高孤傲之美
八大山人的作品中,处处隐藏着清高孤傲之美,这是他的性格使然。就拿他画中的鱼来说吧,八大山人画中的鱼常作仰视,眼睛常画有硬硬的方形,那黑黑的瞳孔有力地点在眼眶的上方,恨恨地翻着白眼望着青天,冷冷逼人,有无可名状的孤傲之气。有人说他的鱼是“张口无声瞪眼鱼”。更为有意思的是,他不为清贫苦恼,画鱼解谗,画鱼解愁,实足一个风流名士的派头,他有一首诗《题画鱼》:“夜窗宾主话,秋浦鳙鱼肥,配饮无钱买,思将画换归。”
他不愿用画换鱼,更不愿用画卖钱,来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他画鱼是为了摆脱现实的贫困,追求超脱世俗的快乐。他画中的小鸟,有的低着头,翻着白眼,一种逼视;有的侧着头,瞟着眼睛,一种傲视;有的直梗着脖子,半闭着眼睛,一种蔑视;有的抬着头,瞪着双眼,一种怒视;有的缩着脖子,闭目养神,全然漠视;有的只顾自己梳理羽毛,则是地道的目中无人,这些孤傲的神情,一般的文人画家的笔下是没有的。
3、奇古怪诞之美
八大山人作品中物象的夸张变形、题名的独特新颖、用笔的奇特高古、构图的大胆别致、鱼鸟神情的奇古怪诞等,无一不体现他的艺术与众不同。他画中的题字“八大山人”,既像“哭之”又像“笑之”,他曾自题咏怀诗:“无聊哭笑漫流传。”哭之笑之是他精神生活的表现,哭之笑之最能表达他的心迹,哭之笑之也最能表达他的无奈。现实中的鸟是有两只脚的,但在八大山人许多画面中的小鸟都是单腿而立,这里面道出了他画单腿鸟的理由——势不两立,也就是说,他将与清朝势不两立,表现了他反清复明的思想。
八大山人作画,是为了发泄内心的苦闷,他的作品不去迎合别人的口味,更不去想怎么样画才美,一切随他的意而来。他的愤怒、他的宣泄、他的无奈、他的徘徊、他的苦闷……不但超越了艺术既有的规范,更是以他特有的艺术撞击力给人们的心灵以永久性的震撼。
最喜欢张大千的作品,他的《长江万里图》、《墨竹图》、《荷塘》、《来人吴中三隐》举世闻名,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有他的《石涛山水》和《梅清山水》,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他的《巨然茂林叠嶂图》等。特别是他《长江万里图》,布局宏大,气脉流贯,繁复变化却又浑然天成。作品以四川为起笔,开卷是都江堰的铁索桥,接着,长江奔流而下,越三峡,过江陵,纳百川,最后投入大海的怀抱。充分再现了祖国山河之壮美,歌颂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表达了作者钟情于长江山水的情感。
梵高的向日葵,看过梵高传,他兄弟情深,他历尽贫穷,永不放弃,他画了很多自画像,他还割掉了自己的耳朵,并且也画了自画像,是一个天才画家。
国内画家喜欢徐悲鸿,国外画家喜欢德拉克洛瓦,画面有视觉冲击率,让人震撼!
看到这个话题,我首先就想到小的时候看到师范教材里的一幅油画:古铜色的老脸,缺了牙的嘴巴,艰辛岁月耕耘出的那一条条车辙似的皱纹,身后是经过辛勤劳动换来的一片金色的丰收景象,而他犁钯一样的手中端着的却是一个破旧的粗瓷碗。我被这个画面深深吸引了,震撼了。
后来我知道这幅1980年完成的超写实主义作品叫《父亲》,作者是罗中立,1982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来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学院院长。该作品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的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也由此被誉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
作者谈到做画的经历是75年的除夕之夜,雨夹着雪粒不断地向人们扑来,冷极了。在我家附近的厕所旁边,守候着一位中年的农民,早晨我就注意到他在雪水中僵直的动态,他用农
民特有的姿势,将扁担竖在粪池坑边的墙上,身体靠在上面,双手放在袖里,麻木、呆滞,默默无声叼着一支旱烟。一直到晚上,他都呆在那儿,不同的只是变换着各种姿势。夜深了,除夕欢闹的声逐渐安静下来,我最后一次去厕所,只见昏灯之下他仍在那儿,夜来的寒冷将他挤到粪池边的一个墙角里,身体缩成了一个团,而眼睛,一双牛羊般的眼睛却死死地盯着粪池,如同一个被迫到死角里,除了保护自己之外,绝不准备作任何反抗的人一样。这时,我心里一阵猛烈的震动,同情、怜悯、感慨……一起狂乱地向我袭来,杨白劳、祥林嫂、闰土、阿Q……生活中的、作品中的、外国的,乱糟糟地挤了我的眼前。我不曾知道他今天吃了些什么度过的,我回家取了两块月饼给他送去,好久他说不出一句话,真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定因他太老实,才叫他来干这份苦差。事情常常是这样的,老实的农民总
是吃亏,这,我知道。我要为他们喊叫!这就是我构思这幅画的最初冲动,站在父亲巨大的头像面前,就会产生强烈的视觉上的效果,这是我尽量地把画幅加大的原因,如果这幅画缩小一半,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大,也是我的语言之一。只有这样,在这巨大的头像面前,才使我感受到牛羊般的慈善目光的逼
视,听到他沉重的喘息,青筋的暴跳,血液的奔流,嗅出他特有烟叶味和汗腥味,感到他皮肤的抖动,看到从细小的毛孔里渗出汗珠,以及干裂焦灼的嘴唇,仅剩下的一颗牙齿。可以想见那张嘴一辈子究竟吃了些啥东西,是多少黄连?还是多少白米?……父亲--这就是生育、养我的父亲,站在这样一位如此淳厚、善良、辛苦的父亲面前,谁又能无动于衷呢?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又是哪些人不了解、不热爱这样的父亲呢?!
《父亲》原画约2米多高,近2米宽,这么大的一幅画画的就是一位手捧大海碗,准备喝水的老农民的头像。虽然他表现的是一个似乎普普通通的农民形象,可从作品表面就可以感觉到作者用非常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精致的技法来创作的。画家以深沉的感情,用巨幅画的形式,借助超写实主义手法,表现了生活在贫困
中的老农形象,其画面具有一种悲剧性的震撼力。
父亲的形象咄咄逼人,发人深省。画家以深沉的感情,用巨幅画的形式,借超写实主义手法,刻画出一个勤劳、朴实、善良、贫穷的老农的形象。多少人曾在他面前黯然神伤。因为这位老农的形象已经远远超出了生活原型,他所代表的是中华民族千千万万的农民。正是他们辛勤的劳动,才养育出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他是我们精神上的父亲!
此画问世后,便引起强烈反响。尤其是在我们整个民族经历了十年浩劫这个重大灾难之后,它所激起的不只是观者对老农个人身世的悬想,更是对整个中华民族这个农业大国命运的深深思索。
古今中外。那就分古外,古中,今外,今中说说吧。
1.古外:《星夜》是梵高最为著名的作品,也是最具神秘感的作品。如果你知道照相技术中的“延时摄影”,就会发现《星夜》对于天空中星星和月亮的处理是多么超前——将一段时间内天体的动态,描绘在同一个画面中。(见图一)ps小时候会觉得星空像漩涡随时要把人吸走的感觉而现在已是许久许久未见过浩瀚的星夜了可叹的是我们放佛一直行走在星空之下⭐
印象派也是中国人最喜欢的外国画派的风格,最近国外艺术品拍卖市场莫奈的睡莲系列大受中国人追捧,价格居高不下。
2.古中:苏轼《木石图》,学习过中国艺术史的小伙伴大多对此画情有独钟,苏轼开启了中国文人画的新时代,其诗有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文人画追求的是脱离了匠气的艺术。寄托表达了作者的人格素养与气韵。使中国绘画艺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ps:本人觉得西方印象派和中国文人画很有可比较研究的价值。(见图2)
3.接下来说说今中。我最喜欢的画家就是八大山人和齐白石了。观八大山人的画,有一种逍遥物外的感觉,让人虽然身处一方小天地,但却心怀广阔宙宇。但是做人还是得务实,还好有白石老人,把人拉回柴米油盐的现实中,放佛在温暖的午后,摇着扇子,吹着微风,赏画,赏草。静享安逸。
4.今外,我似乎就不太了解了,好似越是远古艺术越是不分中外,而今眼花缭乱的各种艺术形式我已无暇关顾,有没有小伙伴给补充一下,说说你最爱的当今西方艺术
古今中外的话,那就是达芬奇的画了,不管是机械发明手绘,人体的研究手绘,建筑手绘,堪称一绝,已经把手绘纯属当成表达自己想法的工具,而不像现在的写实冷军人物仅仅只是花花本身,而没有灵魂,创意想法才是画画手绘的本质,手绘只是一个表达工具,表达思想的,所以,我最喜欢达芬奇的画喽!
我喜欢梵高的画。
梵高的画可以说是西方的中国画。意境平凡深刻!画出了每个人的心声。
小时后就经常躺着草地上仰望星空,各种幻象,宇宙,人生,烦恼,快乐。忽有忽无的星星,月亮穿梭在云层里。或者什么都不想,欣赏着各种宝石般的星星,玉盘似的月亮,享受着微风轻抚着脸盘。
梵高的画颜色运用的最有感情。金黄色的麦田,大人们紧张的忙碌着,我负责递茶送水送饭,负责在草堆上打滚嬉戏。梵高的画最有生活气息,和伙伴们吃饭喝酒,吹天说地。和恋人一起压马路,了解这个世界另外一半人的思想和感情。
他的世界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世界!
虽然现在的画作普遍都是“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百里挑一”,但是看看过去中西方的画作,几乎都可以称得上是杰作,有些还是旷世名作,那是因为过去的画家都是非常真诚对待自己的作品,那么古今中外,你最喜欢谁的画呢?
有灵魂的画作
开篇已经提到了,现在的画作普遍都是只有华丽的表象,没有实在的内涵,所以没有多大的欣赏价值,最主要是现在的画都和摄影照片一样,然而却又无法超过摄影照片,手工是永远无法和摄影器材相提并论的,人家可是高科技,画笔怎会有办法相比较呢?对吧,
古今中外,从不缺乏一些用真诚对待绘画艺术的画家,自然少不了会有高品质的画作,只要我们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尽情阅览,虽然那些名画有时候难以看懂,但容易引起我们去思考画作所要表达的意思,从而也提升了我们的艺术品味,
我稍微仔细回顾了一下自己所看过的画作,如果执意要说最喜欢谁的画,我还是最喜欢19世纪法国写实主义艺术大师库尔贝的画,其实喜欢库尔贝的画,理由也很简单,其一:油画注重写实,库尔贝的画作是从内到外都极度写实了,情感非常丰富真实,
一幅画作要做到情感丰富或许很简单,要做到真实就很难了,因为创作的过程中难免会添加想象出来的情节,想象的情节有多少,这是依靠艺术家自身来把握,但这把握的过程也没有那么简单,毕竟欲望是很难控制的;其二:库尔贝的画作还原的是一个真实的人物世界,都非常贴近现实生活,比如,尺度巨大的《世界的起源》用女性的生殖器来寓意万物生命的来源,世界的形成。
西方的:
文艺复兴三杰中的拉斐尔;印象派的莫奈,梵高;野兽派代表亨利·马蒂斯;立体派代表毕加索和布拉克;现代艺术代表胡安·米罗,蒙德里安……
东方:
宋朝郭煕,范宽
元代赵孟頫,倪瓒
明代沈周
清四僧中的八大山人,石涛
……
古今中外,拉斐尔的油画确实值得让人喜爱。
读汉语言文学专业,一接触外国文学,就挚爱巴尔扎克的小说。因为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太吸引人了,便应读尽读,以致于购买了《巴尔扎克全集》。
巴尔扎克的名著中描写最多的艺术品有两种,一是中国的陶瓷花瓶,一是拉斐尔的油画。
我因此成为两种艺术的崇拜者。进入钧瓷领域深入研究。再者经常欣赏拉斐尔创作的世界名画。
因为拉斐尔的画饱含美意,为文艺复兴时期所创作的饱含思想解放寓意的画作,所以越看越有味道,越读越有感悟,加上网络之便利,开始从欣赏到研究拉斐尔的画作了。
因为有思想解放的寓意,更有艺术美的集中体现,可以说是油画美的代表杰作。拉斐尔的圣母画在西方思想解放的大背景下可以说是代表作,是艺术中的艺术。
在衡量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我作了一个试验来验证。在创作美文时,选用拉斐尔的油画作为压题图片,不标明谁的作品,而同样的美文,用拉斐尔的画作和不用,点击率大不一样。用拉斐尔的画作的美文点击率大增。再一次证明拉斐尔的画作确属魅力十足的世界名画。
巴尔扎克的审美观念再一次被证灾是客观的正确的。
世界名著就是世界名著,世界名画就是世界名画(认同请关注)。
古今中外,我喜欢的画家比较多。
一、外国的画家,我比较喜欢布格罗,特别是布格罗的人体油画作品。如《听海螺的女人》《维纳斯的诞生》《宁芙与萨提尔》等等,布格罗的诸多人物油画集圣洁、唯美与神话传说于一体。每次心绪不宁的时候,看看布格罗的油画,总会让人忘记现实中的烦恼。虽然,布格罗的人物油画多为女性,但欣赏他的油画,却没有一点私心杂念,反而给人以圣洁、高雅、静美的感觉。
二、中国的画家,我比较喜欢赵国经、王美芳夫妇和他夫妻俩的仕女图。
喜欢赵国经、王美芳夫妇,原因有二:
【A】赵国经、王美芳夫妇是中国画坛上著名的伉俪。
二人相识于上个世纪60-70年代。当时,赵国经、王美芳在北大荒当知青,两人在共同的劳动中相知相识相恋,最后走到一起,风雨几十载,始终相濡以沫。在换伴侣比换衣服还快的艺术届,赵国经、王美芳夫妇二人不仅没有半点绯闻,而且还琴瑟共鸣,互相提携,实属珍贵至极。
(赵国经、王美芳夫妇共同创作的仕女图)
(赵国经、王美芳夫妇共同创作的仕女图)
【A】赵国经、王美芳夫妇仕女图艺术风格独树一帜。
赵国经、王美芳夫妇探索工笔画几十年,夫妻二人不断地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使得夫妻二人笔下的仕女图,或古朴典雅,或现代灵动,或青春貌美,或神采飞扬,或姿态端庄,或格调高雅,或若有所思,或轻愁浅笑。细细品味,别样一番神韵。
(赵国经、王美芳夫妇合影)(以下皆为赵国经、王美芳夫妇共同创作的仕女图)
其实,画坛有灵性的画家很多,有灵性的画作也很多,为了配合提问,这里只能割爱列举一中一外两位画家及其他们的作品。您喜欢哪位画家呢?并简单说说原因吧!
我最喜欢徐悲鸿画的马!骏马奔驰,静动自如,肥壮瘦劲,线条优美,纵放淋漓,维妙维肖,给人以激扬豪放积极进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