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这句话?

这句话出自《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的一部语录体著作。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请于浊,已屈为伸。”这句话原意是:一个人的做人宁可装得笨拙一点不可显得太聪明,宁可收敛一点不可锋芒毕露,宁可随和一点不可太自命清高,宁可退缩一点不可太积极前进。这才是立身处世最有用的救命法宝。

说一个人不要锋芒太露,不是教人伪装自己,而是办事要分清主次,讲究方法。常言道:“大智若愚”,是说一个人平时不咄咄逼人,到紧要关头自然会发生功效,这就是“中流失船,一壶千金”的含义吧。一个人一生要做的事很多,不可能件件都要劳心伤神,只有碌碌无为的人才会整天为琐事缠身,在世俗面前夸耀自己的才华。一个人要想拥有足以藏身的三窟以求平安,第一直藏巧于拙锋芒不露,第二还要有韬光养晦不使人知道自己才华的修养功夫。而且办什么事都应当留有余地才是。最关键的是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的纯洁。不露锋芒,韬光善晦并不影响洁身自好,相反,洁身自好是前二者的基础。

一个人的人生,有时是很无奈的,如果我们不注意自己的为人处世的方式,只是以想当然的心态来做事,没有严谨的思想头脑,反而自以为是,或者是自以为自己比别人高明,而不把别人的劝告放在眼里,更没有做事情要有三思而行的思想和思维,这样的做法,我们可以预见得到,这会给将来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是可想而知的。

这句话还在告诫我们,在人性丛林里,社会是纷繁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更加错综复杂,令人不可捉摸,如果我们不能够小心谨慎为人处世,就有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所以人们不要耍小聪明,自以为自己比别人高明,所以就为人狂妄自大,自以为是,这样必然会招致别人的轻视和怨恨,因此就会使自己处处被动,不能够与周边的人处好关系,从而使自己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不仅被别人孤立,而且也会给自己的事业造成障碍,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并不是少见的,所以我们要吸取教训。


对内做人做事低调点都是应该的,但是也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当前疫情之下,美国对我们国家赤裸裸的威胁,这是亡我之心不死,以前还有块遮羞布,现在就不要脸了,如果还是保持这种心态,这种处事方式就大错特错了,就得以牙还牙,坚决予以反击


人要懂得变通,会藏拙和会藏于拙是两个概念,现代人都选前者而弃后者。用不怎么明白的语言去启发一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浊在清中最为明显,但在浊中不可见。以屈为伸如人打拳,屈才能靠近,伸才能击败敌人。


一个人达到一定文化程度,且有一定阅历,有一定涵养并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通过不断的学习他就懂得了做人低调的好处。说好听点叫大智若愚,或不顺耳的说法叫揣着明白装糊涂。这种心态还是值得提倡,它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哗众取宠,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正好相反。所以古人提醒人们还是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去做人更好,显示了智慧。


这句话所想要表达的道理就是“大智若愚”,是说一个人平时不要锋芒太露,到紧要关头自然会发生功效,藏于巧拙锋芒不露之外,韬光养晦。


这句话是不应当被提倡的。厚黑学扭曲了整个中华古典文明的价值,而这些圆滑、世故的处世方法根本上便违背了儒家的基础教义。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这段话出自明代修身养性的语录体著作《菜根谭》,阐述的是一种明哲保身的处世技巧和以退为进的大智慧,其根本思想依然来源于春秋时思想家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家思想,对世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藏巧于拙”就是要将自己的机巧隐藏起来,混在普通的或是笨拙的行为中间,使外人从表面看不到其巧。巧是什么呢?巧就是超越常人的能力或技巧。为什么要把巧藏起来呢?因为人都有害怕和嫉妒心理,对于比自己强的人往往会增加敌意和防范之心。

一个人如果太聪明且被多数人认为太聪明,那么他的好日子也就不多了,很多人就会明里暗里与他为敌,给他“下绊子”,使他处处不顺利。相反一个人如果看上去木木的很老实的样子,人们还是愿意跟他交往也乐意帮助他的。

《红楼梦》里的刘姥姥就是一个典型的“藏巧于拙”的农村妇女。她很有头脑,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事计划。为了与当时地位显赫的远亲贾府搭上关系,她不惜长途跋涉带着土特产去拜访;为了成为贾府的座上宾,与府中权贵加深关系,她一而再再而三地继续拜访,不惜自扮丑角逗他们快乐;为了营救王熙凤的女儿巧姐,她更是思虑周详。

刘姥姥把大巧寓于大拙,使人既喜欢与她交往又乐意帮助她,对她几乎没有半分防范和敌意,又会讨巧说话,所以基本上办什么事成什么事。她用贾府资助的钱在村里购地盖房过上了好日子,又在关键时刻把房地变卖了一大部分从妓院赎回了巧姐给自己孙子当了媳妇。别看人家是一个农村老太太,可是见多识广,办啥事啥事成,这就是“藏巧于拙”的大智慧。

“藏巧于拙”适用于绝大多数人,但尤其适用于自身力量薄弱、相对弱势而人际环境又比较复杂的人。只有藏巧于拙才能不被人抵制,才会减少生活阻力,事半功倍。

二、“用晦而明”就是要将自己的本真都隐蔽起来,韬光养晦,同时用和周围大众无二的假象迷惑世人,以保存自身力量,等待“天明”的那一天到来。此论最初出自于《易经》明夷卦,“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光明被埋在地里受到伤害,君子利于在艰难中坚守正道,以待天时。

君子在人事昏暗的情况下,要将自己的光明德行隐藏起来,用大智若愚、难得糊涂的态度来与众人打成一片,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以待时机,但切不可同流合污就此沉沦。在大环境不利于己的情况下,只有用隐晦的方法保存有生力量,才能等待时机最终实现光明前景。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就是一个“用晦而明”的典型代表,他年纪轻轻即位而面对的却是异常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把不准、看不好、能力不强的情况下,他选择了“装蒜”。假装整天沉迷于酒色而不理朝政,将政权交给朝中有势力的几个大臣管理,暗中却在研究和查探朝内外的一切。当他终于看清楚朝局并基本辨清忠奸善恶后,便立即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重新收拾江山成为一代雄主,为楚国立下不世之功业。

三国时期的刘备更是将“用晦而明”这一招用到了极致。他在和吕布的斗争中失去徐州根据地,于是去许都转投曹操。但曹操是一位大奸雄,他是绝对不容许世上有另一个有能力与他一较高低的英雄在他眼皮底下存活的。

刘备自镇压黄巾起兵以来,几经周折而有徐州之地,仁义之名播于四海,宇内视为英雄人物。因此他十分害怕曹操的猜忌,用种菜打发时光示人以无大志向。经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检验之后此计终于获得成功,曹操从此对刘备稍微放心了,为他此后从曹操处逃出再立天地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用晦而明”适用于身处困难局面,强敌环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惹祸遭殃的情况。君子处此恶劣情况,只有韬光养晦,示人以庸俗气象,方可避祸自保,并在以后时机成熟时重新“出山”再夺失地、重整宏图。但前提是,君子必须在内心深处坚守正道,并且在行为上不助纣为虐、沆瀣一气、失去光明德行,否则在时机转变后将因恶行太多而失信于人,不仅失去东山再起的机会,还会因作恶多端而受到道义的惩罚。把握这个度非常重要。

三、“寓清于浊”就是要将清正的、光明的、高尚的德行和实质处世准则,混淆或隐藏在看似浑浊的、昏暗的、低俗的言行之中,从而达到“以俗人面目办圣人之事”的目的。就像太极图所描绘世界真相一样,世界本来就是两种因素对立和统一而存在的。有阴就有阳,有清就有浊,有忠就有奸,有善就有恶,谁也无法彻底灭了谁弄成黑或白一个色,只有共存。

东方朔有大才,足以当宰相,从他给汉武帝进献3000多片竹简的奏章的量和质就可以看出来。但是如此大才却始终是个不大的陪侍官,被汉武帝作为“优伶”一般人物看待,这不是没有原因的,主要原因在于东方朔自己的“假不正经”。他的言语总是诙谐逗笑几乎没有一句正经话,行为更是放浪形骸。他不仅爱喝酒有一次还在酒后给朝堂上撒尿,不仅爱美女还三天两头娶美女过段时间后再把人家休回家(这在古代封建社会是允许的,但也有点过分)等。

所以在朝廷官员的眼里东方朔是疯子,在汉武帝眼里东方朔是“弄臣”,常叫他陪侍左右以给生活增添些乐趣。正是如此荒诞不经的一个人却总是在关键时刻给汉武帝出好主意,比如劝谏不要侵占大量农田修“上林苑”,对汉武帝遵守法令处决自己的外甥昭平君的行为予以肯定和鼓励,临死时劝谏武帝不要听信谗言祸害忠良等,可见其本质的纯良清正。

东方朔自称是隐居在朝堂的大隐士,既可以拥有荣华富贵又可以保证自己的安全。他常常在酒后歌词:“隐居在世俗中,避世在金马门”,表现出一种世外高人超凡脱俗的气度,可谓是“寓清于浊”的代表。他明白,要在当时复杂的朝廷立住脚,要在“伴君如伴虎”的时代保住命,就得用非常的手段。

他“疯疯癫癫”便无人愿与他为伍,就形不成或参与不到朋党势力里,从而不被皇帝忌惮。他故意不“正经”也不刻意去谋求大的官职,使人们便不以他为威胁。他以好色和乖戾的言行给人们故意留下不少“把柄”,使人们不以他为“清流”,如此才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四、“以屈为伸”指的是在形势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君子舍小而求大,暂时退避三舍,委屈自己,以便于将来条件具备时能伸张正义、实现胸中抱负。《孙子兵法》云,“不若则能避之”,“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当自身处于劣势,硬钢所面对的困难没有胜算时不如暂时退却,不作无谓的牺牲,而是先予退让不断强化自身能量,待机而后出。

“尺蠖”是一种越长两三寸的小虫子,它每要前进一步就要先让身体弯曲回去用力扭动一下才能实现。每次曲起时身体便获得了势能推动其前部肢体向前移动,这对于身躯较长而又无很多利爪和腿脚的爬虫类生物来说,简直成了一种加速神技。蛇类的行动与此类似,它们更是将这种技能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有的蛇通过快速向后弯曲身体甚至可以飞起来。

尺蠖先曲而后伸,人类也一样可以先屈而后伸、先退而后进。晋文公重耳就是一位将此策略运用得十分高妙的古代君主。他在未做晋国国君前因受到政治迫害过了很多年的流亡生活,当他流亡到楚国时,当时的楚国国君成王热情地接待了他,他许诺日后如两国交战以“退避三舍”报答楚国。这本是一句外交辞令,没有实质内容却显得真诚,但日后却派上大用场。

终于有一天,重耳在秦国帮助下回到晋国做了国君。不久之后,楚国进攻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面对同样有大恩于自己的宋国,以及唇亡齿寒、边境安全的考虑,重耳最终决定出兵救宋。针对楚军数量众多、训练有素、气势强盛,重耳便打着“退避三舍”以报当年大恩的名义命令晋军大步向后撤退九十里,使楚军由谨慎变得异常骄横并深入晋军准备充分的预设战场。之后,以逸待劳先击破楚军力量较弱的左右两军,后席卷中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巨大胜利。

晋文公重耳是如此,“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也是如此。韩信是秦末一位著名的军事家,本出身贵族后来家道败落后便成为城中浪子无所事事。他虽然有深厚的军事才学,却对日常谋生乏善可陈,只好整天四处求助混吃混喝。

有一次,一个地痞看韩信整天背一把剑游来游去不顺眼便想恶心他一下。他领着一堆人堵住韩信的道路说:“要么你一剑刺死我踩着尸体过去,要么你就从我裤裆底下爬过去。”韩信看着这个人想了很久,最终出人意料地趴下身体地从这个人胯底下钻过去了,在众人的耻笑中默然离去。

韩信应该是这样想的:要杀死这个地痞那只是一刀的事,但是杀死他以后自己也会被官府治罪,这样就辜负了自己的一身本领和抱负,所以还是先忍一忍吧。后世苏东坡这样评价此忍辱负重的惊人之举:“古人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是啊!正是因为韩信能以退为进,以曲为直,忍一时之辱,所以才保存自身,待机而出后终于大展抱负,平定天下,自身也成为拥有高官厚禄和无数财富的诸侯王,名垂青史。若是当时便因小忿而做出过激之举,哪里还有后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带兵出巴蜀、据秦地、席卷中原、“背水一战”最后“十面埋伏”消灭项羽的韩大将军。

根据以上四个方面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这句话确实有着深厚的大智慧在里面,是一脉相承的处世法则,是实力较弱的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备良策,和身处不利环境时保存实力、转败为胜的高明法则。

这个策略和法则不仅适用于古代还适用于当代以及今后千秋万代,不仅适用于高端也适用于普通阶层,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国家。我们如果很好地理解它,灵活地运用它,将会使自己的人生道路更加宽广。

粗浅回答,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您对其中的不足提出建设性意见,谢谢!

(独特视角,说文解史;奇思妙想,寻根溯源。关注我,更多新颖不断推送给您)


因为太优秀处处冒尖,不给他人留空间的人,是会遭到大家的排斥。所以很多时候要表现的跟大家一样,当情况真的变得非你不可来发挥作用拯救大家时,再表现出来反而得到大家的认可。即使你把情况看的很透彻,世人皆醉你独醒,也不可太清高,适应它并摸索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就算以退为进,中庸原则。


龟息吐纳,鼍鳖甲鱼。O为一叶,O作十全


不做作,接地气,骨在内,心永清。


.原文“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之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藏精巧于笨拙之中,即使精巧也表现的笨拙,即使非常清楚明白也不宜过于表现,宁可用谦虚来收敛自己。把清楚的东西寄于浑浊当中,用屈服来当做伸展,这就是处世的秘诀,隐藏身形就像狡兔三窟一样。

原文出自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菜根谭》这句话所想要表达的道理就是“大智若愚”,是说一个人平时不要锋芒太露,到紧要关头自然会发生功效。一个人想拥有足以藏身得三窟,作为自己的渡世的安全之道,第一除了要藏于巧拙锋芒不露之外,第二还要有韬光养晦不使人知道自己的才华的修养功夫。


“藏巧于拙”,这里的巧不是指投机取巧,而是熟能生巧,是熟而精、精而化的意思,拙只是表像而已;“用晦而明”,这里的晦不是晦暗无光,而是表面看起来不明白,其实只是在别人面前表示谦虚,是低调的态度;而“寓清而浊”、“以屈为伸”也是以退为进之意。


大智如愚,能屈能伸。

人还是要低调谦虚一点吧,枪打出头鸟也不是没道理的。


建议你去把“剑雨”这部电影看一遍就会明白,实在不行就多看几遍。


半醉半醒,能屈能伸。


题主大概是看过《剑雨》,我把电影的这一段剪出来,挂在这里,也方便大家看。

这句话出自哪?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这句话出自《菜根谭》,作者是明朝的洪应明,又号还初道人。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十分有益。《菜根谭》与《小窗幽记》《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三大经典读本、三大处世奇书。

这句话的原文是:“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巧的是,《小窗幽记》中也收录了这句话。这句话能被三大奇书之二收录,可见当时社会对其蕴含哲理的认可。

这句话如何理解?

藏巧于拙:要将机敏藏在笨拙之中。

用晦而明:即使已然明白也不宜过于表现。

寓清于浊:要将自己的这份清醒藏于浊世之中。

以屈为伸:要能屈能伸,以退为进。

连起来就是:要学会藏拙,切忌锋芒毕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要大智若愚,用谦虚收敛自身,不可太清高自傲。要能屈能伸、以退为进,方能在浊世之中安身立命。

“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意思是,这样才是立身处世最有用的法宝,明哲保身最有用的狡兔三窟之法。

那怎么看待这句话?

一个字——“苟”!额不......一个字——“稳”!

这句话有何现实意义?

这句话在当今社会仍有重要意义,大智若愚、虚怀若谷、能屈能伸,这都是亘古不变的优良品质。

有人说,“现代社会遍地是舞台,有才能就要去展示,这句话并不适用”。

这个说法就偏颇了,“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的主旨要义是不可自视清高,不宜锋芒太露,而不是让人成为畏缩不前的旁观者。

有才华当然可以展示,但也分如何展示。不顾情势、不分场合,肆意卖弄一些小聪明,最后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就拿现在的一些名人来讲,往往谦虚者方得始终。而一些自恃流量、锋芒太露的人,就如同滩头浪花,迅速消逝在人们视野之中。

“以屈为伸”告诫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能屈能伸,以退为进。“刚则易折,柔则长存”,事物的发展往往不是线性的,而是螺旋上升的。一味高歌猛进往往受阻,退一步才能发现更多可能。

最后归纳总结成一个字,还是:稳!,稳才是王道!

全文完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出自《菜根谭》,意思是:人再聪明也不宜锋芒毕露,不妨装得笨拙一点;即使非常清楚明白也不宜过于表现,宁可用谦虚来收敛自己;志节很高也不要孤芳自赏,宁可随和一点也不要自命清高;在有能力时也不宜过于激进,宁可以退为进,也不要太过于冒进。

千百年来,这句话被无数人当成至理名言,可以说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至于说如何看待这句话,我想一定会有批评者认为这话过于消极、保守,没有积极,乐观的向上精神,也无“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战斗意志。与我们这个时代的开创、拼搏、力争上游的精神有些格格不入,故不可取等等。对此我便来浅谈一二。

一、评价古人、古文、古句,要做到“知人论世”,不可随意妄加评议。

清朝史学批评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篇中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世,亦不可以谬其文也”。所以,当我们能做到“知人论世”时,也便能明白苏轼说“大智若愚”,郑板桥说“难得糊涂”的真实含义,以及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某些“不实”记载和不得已而为之心态也可以予以理解。

二、万事须讲“度”,率性而为不可取。

中国人讲究中庸,即待人接物需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而这些个“制宜”便是一个“度”,过犹而不及,欲速则不达,多了少了都不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便是这个道理。明白了这个道理,则“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这句话所把握的这个“度”也就知晓了。

三、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的应用与诠释。

历史上对这句话的理解、应用、体会最深刻的人,我认为是司马懿,别看魏、蜀、吴争得头破血流,那都是浮云,别看曹操戎马一生费尽心机才打下江山,那只不过是在给司马懿做嫁衣。而司马懿所应用的不争不抢,谦恭内敛,隐忍不发,顺势而为,待机而动的策略源泉,便是对“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最有力的诠释。

四、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钱钟书《围城》:“人全贪小利;‘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就算了罢。”就是这一句“就算了罢”,钱老一念放下,他释然了,从而万般自在。可有些人到死都放不下,拒不考虑“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的问题,还总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忧国忧民,结果呢?如岳飞、文天祥、范仲淹、陆游、杜甫等等,不是活的不痛快就是死的凄惨,奈若何啊!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虽有消极之意,但却是明哲保身,绝顶聪明之人看破红尘后的“大智若愚”之言,是感受炎凉世态后的内独白。虽不可足取,但却也是我等当代人所需的。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不管什么情况,看破不要说破,就这样吧!(答题完毕)


老子以退为进的价值观


能伸能屈!


知其阳守其阴是要我们凡事留有余地,不要竭泽而渔的中道智慧!


原始地址:/rebang/11855.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