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对于一名医学生的成长来说,解剖学是基础,是必经之路。
可能每一名医学生在第一次上解剖实验课前,内心都是十分忐忑的。但当我们真正看到躺在实验台上无语体师时,内心当中只有对无语体师尊敬和无尽的求知的欲望,在浓浓的福尔马林的味道中学习辨认人体的结构,器官。有人曾戏言“为何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在上解剖课。”实践是掌握理论最好的方式,也是我们以后成为好医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只要内心当中始终保持着对生命敬畏和对知识的追求,内心中短暂的恐惧是很容易克服的。
坐而论道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别人的经验方式对自己也未必适用。但有建议胜过无建议,所以无知在下厚颜一答。
我不信鬼神,但在无一点灯火的黑夜,脑中所浮现的影视剧中的恶鬼凶灵,会让我不由自主的恐惧。此时我会想,若世上有鬼则必有神,鬼在神的面前是微不足道的。而我会在心中把自己塑造成世上最厉害的神,一切神佛都只是我的仆役,鬼近不了我的身,如飞蛾扑火灰飞烟灭……
当然,医学生尝试解剖也可以这么想:我的职业是神赋予的职业,我的手是神之手,我所代表的是造福人类的不容侵犯的正义力量,一切邪恶不能撼动半分。影视剧中鬼是害怕警服的,理所当然,人害怕的一切,鬼应该害怕。医生的制服医生的刀,能救人亦能杀鬼……
如果是害怕解剖现场恶心反胃及其他人体不适,请恕在下不懂,没有实用的建议。
闭着眼睛摸上去,或者人家抓着你的手摸过去,来回几次就习惯了!
可能大家听到解剖馆、上解剖课就会觉得有些害怕,甚至还会觉得医学专业的学生经常去解剖馆学习是件很惊奇、令人佩服的事。同样,在高考志愿填报了医学后,我也偶尔忐忑、偶尔猜测以后的学习生活是否会像听说的那样经常和尸体打交道、而从小胆小的我又是否会害怕……但是当我终于作为一名医学生、穿上了白大衣、经历过解剖课,你会发现,可能福尔马林的味道会刺鼻、会难闻;可能初入实验室,你有些忐忑不安;可能你看到面前头部的大体标本,他的脸早已谈不上慈祥,但是你不会再有过多的恐惧,因为你知道,他们都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开学初,学校以院系为单位,组织同学到学校的遗体捐献纪念馆去参观学习,我的恐惧也是从那一刻彻底消失……
当你走入“仰止厅”,视线中出现了一排排慈祥的面庞,他们看起来或已耄耋、或刚刚强壮,他们在相框中看着你笑或者面无表情,他们曾经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有疼爱自己或自己疼爱的家人,在“死后要留全尸”的传统观念影响下,他们能说服自己和家人,在死后捐献出遗体,让医学生做实验,这是无法形容的大爱和奉献啊!“宁愿医学生在我身上千刀万剐,也不愿他们未来在病人身上错划一刀”,这是我们那天之后就一直记住的一位台湾捐献者的话,它道出了无语体师们的大爱,也让我们这些医学生们真切地明白了什么是奉献,什么是无私。
从此以后,再经过解剖馆,也不会有恐惧,而是油然而生的敬意,再当有同学问我“你不害怕吗”我也会肯定的说“不会啊,我的内心只剩下对他们的崇拜和尊敬了”。
人的尸体和动物的尸体在本质上来说是没有多大区别的!先从局部开始,切开的你就当它是其他动物的,时间长了,习惯了好了。后来解剖青蛙,解剖兔子,解剖狗的时候都都没多大区别的!
感谢推荐。
一是要提前进行暗示,因为人们的恐惧通常来自未知,因为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所以害怕。所以学生们要进行这样的课程之前,要适当的安排这样的视频观看、经验分享等等,让他们了解过程和结果。
二是强化环境影响,我觉得学校里课程安排都是统一的,可是人和人的心理状态不一样,有的人可能准备的好一些,有的人可能准备的差一些,所以也可以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先安排耐受力好的上课,回来之后同学之间一定会分享,那么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其他同学缓解这种恐惧。
三是事后跟踪应对,有得学生当时看不出来有什么反应,那是因为主观意识压制了恐惧情绪,但是事后可能会通过某种当时表现出来,如果不及时矫正引导,日后可能会越来越麻烦,所以还得关注一下学生上课后的情况,有问题及时疏导,就能帮助他克服恐惧。
当然,最有用的应该是心理治疗中的脱敏法,这个可以较快地帮助学生适应,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会有障碍。总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医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是一门治病救人的艺术。如何制定完善的诊疗计划,如何实施安全完美的手术,如何与患者及家属有效的沟通,都需要我们好好的学习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