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自己作死,再一个,看看崇祯日后折腾手下的手段就很清楚魏的结局了。
说明九千岁不是那么强大,他没有完全掌控朝庭!
这还要说到天启帝是有多么厉害了,上位之初,啥都不懂,被那些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仅用两年就学会了帝王之术,玩明白了政治,然后就找了魏忠贤来分化东林党人,然他们狗咬狗,事实上也成功了。说到底魏忠贤不过是天启帝养的一条狗,而崇祯帝被东林党那些人给忽悠瘸了,本来是阉党、东林党、皇帝三足鼎立的局面,他倒好一上来就就搞掉了魏忠贤,那他就难受了,一上来就要独自面对整个东林党。
那可是一群人精啊,你说你个16岁的小娃娃,不通人情世故,啥也不知道,还不被人家玩弄于股掌之间。你以为是崇祯帝把魏忠贤搞死了很厉害,他不过是东林党人手中的一把刀,用来除掉阉党和魏忠贤的。
晚明毁于党争,崇祯最大障碍是东林党
16岁的皇帝背后能没有高人吗?
不掌军的宦官斗不过皇帝。
他就是聰明的昏君。推翻明朝的是楊冰
要看看明史,简史不行。
皇权的作用
天启七年(1627)秋八月,朱由校驾崩,信王朱由检即位。魏忠贤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客氏,这个客氏是原皇帝的奶娘,能力很大。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一与皇帝并列,二蔑视皇后,三搬弄兵权,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王封爵,六目无圣人,七滥加爵赏,八掩盖边功,九剥削百姓,十交通关节。奏疏呈上后,朱由检召见魏忠贤,让内官读给他听。魏忠贤非常恐惧,急忙用重宝贿赂信邸的太监徐应元,求他解救。徐应元是魏忠贤从前的赌友。朱由检知道这事,便斥责徐应元。十一月,便将魏忠贤发往凤阳安置,魏忠贤在去凤阳的途中,仍豢养一批亡命之徒,朱由检闻悉后大怒,命锦衣卫前去逮捕,押回北京审判。李永贞得知消息,连忙派人密报魏忠贤。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行到阜城时,听到后一项命令,便与同伙李朝钦在阜城南关客氏旅店痛饮至四更,最后一起上吊自杀。朱由检诏令将魏忠贤肢解,悬头于河间府。将客氏鞭死于浣衣局。
资治通鉴,卷五十九,曹操谓宦者之官,古今谊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卒足矣。
明朝废丞相、设厂卫机构等措施导致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不论是内阁还是宦官都是皇帝的依附者,他们手中的权力的大小同样依附于皇帝手中的权力。只不过明朝后期皇帝多懒政者,不大过问政事,相当于默认了内阁和宦官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所以才会出现张居正、魏忠贤等一手遮天的内阁和宦官,但只要皇帝愿意,随时可以把自己放出去的权力收回来!
美人计了解一下
数历代帝王无能非崇祯莫属,魏忠贤有帝王之才,没有帝王之命,崇祯狗屁不通……
明朝时候权臣已经不敢犯上作乱了,像严嵩在朝臣面前威风跋扈,但在皇帝嘉靖面前跟只小猫一样,被拿捏的死死得,说拿下就拿下。后面的张居正也是仗着皇帝年纪小,作威作福威风了一阵,等小皇帝亲政还不是把之前的所有推倒。
魏忠贤再厉害也只是一介阉人,更何况他的权力还是天启皇帝授予的,等皇帝一换,他没有了权力根基,朝堂有东林党虎视眈眈,内廷有崇祯夺权亲政,自然就完蛋了!!
虽然说我们现在觉得魏忠贤很厉害,有着非常多的亲随,甚至可以说有很多对他忠心耿耿的人,包括在皇帝旁边伺候的那些太监宫女,甚至于很多的禁卫军都是魏忠贤的人,所以说我们感觉到16岁的崇祯皇帝刚上任肯定是不敢对魏忠贤下手的,但实际情况上并不是这样。
其实魏忠贤权力再大,他的权力也仅仅是来自于皇帝的信任,如果是皇帝不太信任他,那么他的这些所谓的权力也就是化作了虚影,那么对于魏忠贤和崇祯皇帝两个人来说,他们两个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是一个完全对立的敌人,因为崇祯要想掌握自己的政权,那么魏忠贤肯定要除掉,而魏忠贤要想继续把控自己的权势,那么就不得不继续让崇祯皇帝听他的。所以除掉魏忠贤,是崇祯皇帝亲自掌权最重要的一步,而这一步最关键的就是在于能够让别人知道,他对魏忠贤已经没有了上一任皇帝那样的信任。
现在我们所说明朝末期的时候有东厂西厂和锦衣卫,是特别令人讨厌的组织和机构,而这些组织其实他们背后所用来的也是皇帝的信任,如果是没有皇帝的支持,那么这些组织肯定会被别人打到,所以说最重要的还是在于皇帝的支持,如果说一旦没有了皇帝的支持的话,那么再厉害的爪牙也会变成一个空架子。
同样的道理对于魏忠贤来说也是如此,一旦皇帝向大臣们表达出一个自己对魏忠贤不再信任的信号,那么底下的大臣们肯定就会群起而攻之,把魏忠贤给踩在脚下。事实上他们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在崇祯皇帝刚上任的时候利用对魏忠贤进行封官进爵的方式来打消他的一些疑虑,然后再指使自己的一些言官对魏忠贤发起攻击,接着自己再采用一些模棱两可的态度让魏忠贤和他的那些亲随们都放松了警惕,这个崇祯皇帝又抽掉了魏忠贤阵营里面的一些精兵战将,那么接下来就是群起而攻之的程度了。
所以说对于皇权,并不是在于这个人有多么厉害,而在于真正的掌权者是想依赖谁,或者说是想去利用谁,一旦他觉得这个人没有什么作用了,那么再厉害的人,也会被抛弃掉。
1627年,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登基以后,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状:一并帝;二蔑后;三弄兵;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无圣;七滥爵;八掩边功;九伤民财;十通关节。朱由检召魏忠贤至殿上,命一宦官当众宣读钱嘉征奏疏,忠贤面如土色,以重金托一位皇帝身边的老侍徐应元求情。
同年十一月一日,诏忠贤至凤阳看坟,魏忠贤在凤阳途中,仍豢养一批亡命之徒,崇祯闻悉后大怒,命锦衣卫前去逮捕,押回京师审判。李永贞得知消息,连忙派人密报魏忠贤。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在阜城南关尤氏旅店与同伙李朝钦痛饮至四更,最后上吊自杀。
崇祯登基为17岁,在崇祯继为后,明朝已经在风雨飘摇当中,逐渐倾倒。当时国内民不聊生,全国饥荒海难,接连不断。而且在北方以皇太极所率领的清兵又不断的入侵边境,这已经让崇祯非常的头疼,同时还要面对来自国内爆发的农民起义,以主为首的就是兵马强大的李自成了,同时对抗两个敌人,这使明朝苦不堪言,不仅要增强壮大兵马,而且每年的军费三饷就高达两千万两之多,而此时的明朝国库早就空空如也了,能拿出这么多,也已经是熬肠刮肚了。这里我想说的是明朝之所以能留到如此地步,完完全全就是从万历年间开始一代一代所积累下来的弊端,怪不得崇祯,只是他生不逢时罢了。
明朝中期以后,朝中政治日益腐败,宦官横行,而开始导致皇权落旁,以当时最大的朝中政权为首的,莫过于以魏忠贤为代表阉党集团,自从崇祯上位以来,第一件事就是铲除阉党,而崇祯这么做是有他的原因的。
在当时的天启年间,魏忠贤获宠,逐渐专擅跋扈,大肆诛除异己,朝廷地方遍插党羽,而明熹宗整日乐不思蜀,游山玩水,由于国家大事小事全权都由了魏忠贤所处理。这导致了魏忠贤在朝中专权,而皇帝也不过是一个傀儡罢了,以当时来说明朝以属于魏忠贤所有了,从而一大批官员依附到旗下,就次达到了宦官在明朝历代的地位猛然窜升。不仅如此,在当时的努尔哈赤的进攻下,辽远地区战况日益严峻,为稳固战争局面,不得不在次重用熊廷弼,但在宦官的精心策谋下,熊廷弼被杀,也最终导致了战局的失败,种种原因下,这使得与其敌对派的东林党势力对魏忠贤等人及其厌恶,不断的向崇祯诉苦,而崇祯也明白,不用东林党人所说,自己也会尽快铲除阉党,对于崇祯来讲,这不仅是为了明朝未来的江山社稷,更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铲除魏忠贤必是崇祯心中的头等大事。
可以说崇祯在刚开始对于魏忠贤的态度还是比较随意的,你说什么,我听什么,看在先帝的面子上,先给你留点面子,等时机成熟,再动手也不迟,所以崇祯刚开始对魏忠贤还是比较恭恭敬敬的,但这也让魏忠贤开始起了疑心。归根而地来讲,魏忠贤还是有点小心的,按理说新皇登基,不得一改变革,开始整顿朝廷纪律的吗,为何崇祯却显得不忙不爆?这就让魏忠贤比较头疼了。所以魏忠贤开始小心谨慎,到处安插在皇帝边上的眼线,保证以不被发现自己的把柄,并且通过向崇祯贡献美女的方式,试图让崇祯每天沉迷在醉生梦死的生活当中,让他纵情纵色,但崇祯却对这些毫无兴趣,这样一来,魏忠贤一时还真找不到方法应对。
其实朱元璋也急了,他早就希望朝中有人能弹劾他,虽然确实有那么几个人弹劾魏忠贤,但作用不大,崇祯也是了了表态了一下,为了先不打草惊蛇,让他铤而走险,贸然行动。还开始嘉奖起来了魏忠贤,这使得魏忠贤悄悄的放下了一点戒备之心。
但在天启十月初四,朱由检检敕一批信邸內侍,同时找准机会,开始大规模的罢免魏忠贤亲信内监。在罢免魏忠贤的亲信同时,朱由检又同时提拔其他宦官迅速填补空缺。同时又保留了一批魏忠贤同党,如王体乾、王敏政、王朝用等。
在崇祯看到时机成熟后,崇祯立即诏见魏忠贤,并以十大重重罪弹劾魏忠贤,魏忠贤大惊,急忙用重宝贿赂信邸的太监徐应元,求他解救。徐应元是魏忠贤从前的赌友。朱由检听闻后,大怒,便斥责徐应元。之后便将魏忠贤发放至凤阳安置。但在途中的魏忠贤自知已难逃一死,在行运到阜城时,在一家客店中上吊自杀了。
其实说到这,我觉得崇祯这一点做的是非常对的,对于当时的明朝来讲,首当其要的就是铲除阉党,虽然说阉党在打仗时也出了一点力,但其实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比起东林党一些爱国人士来讲,阉党一日不除,明朝一日不见曙光。崇祯也证实了这一点,可惜,这曙光还没照亮整个大明,就已经迅速的被淹没在茫茫的四面楚歌当中,崇祯已经做的够好了,但即使他日理万机、夜以继日、不辞辛劳的来面对已然崩塌明朝时,一切作为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明朝有几个在后世看来特别坏的皇帝,分别是正德、万历和天启。正德朝的刘瑾也是权势滔天说杀也就杀了,天启朝的魏忠贤更是号称九千岁,新皇登基也是说根除就根除,唯独这天天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昏庸无比但是就拿那帮大臣一点法都没有。
唐朝闹太监明朝也闹太监,但是唐朝的太监手里是有军队的,用大太监鱼朝恩那句话把只要皇帝玩得开心这个国家就由我来掌控。但明朝不一样,从朱元璋事事都是自己亲力亲为,但后代慢慢都依赖太监,这里边看似是太监可以为所欲为,但是太监很难走出北京。
明朝大多数皇帝都有收拾大臣的方法,说在金殿上打板子就打板子,但是从万历开始这明朝的皇帝突然就不会做了,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大臣和皇帝对储君的教法他不一样。从万历开始大臣和皇帝对着干就是对吧,不管皇帝的政策正确与否。九千岁魏忠贤为什么能被一个刚登基的小皇帝说杀就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明朝的太监没有皇帝的支持什么也不是,但大臣可就不一样了。严嵩倒台,徐阶他们这样立刻就是打入敌人内部的卧底。魏忠贤倒台,给他教生祠的那帮大臣依旧还是新朝的权贵。
作为皇帝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