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未来能完全取代固定电话吗?

固定电话是事实已经被手机取代,因为现在的固定电话也是使用网络通话,如果网络出现问题它也无法通话,固定电话受制于网络是毫无疑问的。而且固定电话除了打电话并无其他功能,现在每个人都有一部或者多部手机,手机的用途被使用者分为不同的用途各行其责,况且微信的视频通话已经被普遍应用,这是固化无论如何也无法实现的。最使人无法容忍的,由于固化电话号码使用时间长,被电信诈骗者利用也被一些无良企业者利用成为骚扰和诈骗的工具,使得用户们无法忍受,我就在两年前取消了固化,丝毫没有影响到我的生活。


现实是固定电话的人家不多了啊


您好:这个问题,无需讨论,手机的普及是方便人们出行的通信。但固定电话要想取缔也是很难的,因为它们是不相互影响的。也就是说,手机和固定电话是都可以存在的。尤其是家里有老人的家庭,我要是给家里的老人打电话,首先是拨打的是固定电话,因为这个就知道老人是否在家了,在没有人接听电话的时候,在拨打老人的手机号码。


个人认为这一点取决于固定电话是否能转型。论功能,电话机已经远远无法和移动电话相比了,且不说微信和电影、电视、音乐、抖音、拍照、上网、支付宝等,就是彩信和短信功能固定电话也不具备!那么,固定电话除了能通话还能干啥呢?

当然,固定电话也曾尝试过转型,那就是连接宽带。但随着各公司大打价格战,宽带的价格也是越来越低,网速则是越来越快!固定电话和宽带业务的合作已基本没有市场。

因此,如果固定电话不能开发出(或者“开拓”)一种移动电话所不具备的功能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话,那么被淘汰也是迟早的事情!


固定电话还是有他的小市场。不会完全替代


还是资费问题吧,手机已经取消长途费了,固话同市跨县按照每分钟5角钱,还有长途费,如果取消长途费,全国每分钟0.05元,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固话的。


早就不用固定电话了。


固定电话,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人类自诞生以来,从未停止过对通信技术的革新。从旧时瞭望塔上的烽火,到人工训练的信鸽,人们想尽一切办法加快通信速度。但直到近两百年,在逐渐懂得用电之后,人类在通信技术上的进步才可以用“突飞猛进”四字形容。

1793年,法国查佩兄弟在巴黎和里尔之间架设了一条230公里长的托架式线路,以信号塔接力的方式快速传递消息。1796年,休斯提出用话筒接力传送语音信息的办法,并且将这种通信方式称为Telephone,这一我们耳熟能详的单词就此诞生。

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设计出莫尔斯电码,利用“点”、“划”和“间隔”的不同组合来表示字母、数字、标点和符号。1844年5月24日,他在华盛顿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里,亲手操纵着电报机,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份电报。

1876年2月14日,贝尔在美国专利局申请了电话专利权。在之前的1875年6月2日,他在试验中将金属片连接在电磁开关上,声音奇妙地形成了电流。不过,关于电话的发明者,一向众说纷纭,直至2002年,美国国会又确认电话的发明人为安东尼奥·穆齐。

早期电话

在贝尔等人之后,各路发明家相继推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电话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进,大量专利被申请,比如自动拨号系统、干电池的应用、装载线圈的应用、电子三极管的发明等。1915年1月25日,第一条跨区电话线在纽约和旧金山之间开通。

1948年7月1日,晶体管发明,电话技术一日千里。1956年,英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大西洋海底铺设完成了电话电缆,使远距离的大陆之间电话通信成为现实。不过,此时中国的电信系统仍发展缓慢。

中国固定电话发展不过几十年

1881年,一位英籍电气技师在上海十六铺沿街架起一对露天电话,付36文制钱可通话一次,这是中国的第一部电话。1882年2月21日,丹高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外滩设立了电话交换所,是中国首个电话局。1900年,上海南京电报局开办市内电话,当时只有16部电话。1949年,电话普及率仅为0.05%,电话用户只有26万。1978年,全国电话普及率也仅为0.38%,不及世界水平的1/10。当时占世界1/5人口的中国,拥有的电话机总数还不到世界电话机总数的1%,每200人中拥有电话机还不到一部。

而且,当时长途传输主要靠明线和模拟微波,即使北京每天也有20%的长途电话打不通,15%要在1小时后才能接通。据说,去北京电报大楼打电话的人居然还要带着午饭去排队。

天津邮电局的电话窗口

直到80年代,中国开始大力发展基础电信设施的建设。1982年,中国第一批投币式公用电话在北京市出现。1982年12月,从日本引进的首个万门程控市话交换系统在福州市电信局投产使用,建成中国首个引进的程控电话局。到2003年3月,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25亿。“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句俗语渐渐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当然,早期固定电话还需要一笔数千元的初装费,后来才逐渐取消这一资费。

大概在2006年到2008年,国内固定电话率达到峰值。以沈阳为例,2008年全市固定电话用户385.2万户。

但随着手机的普及,网络的完善,固定电话渐渐从许多人家庭中消失。前几年就有数据显示,在70年代有90%以上家庭安装固定电话的美国,如今只有一半家庭依然保留固定电话,中国比例更低。2015年第二季度数据显示,中国固定电话普及率已经远低于手机,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固定电话普及率都在20%到30%,手机则高达60%以上。2016年,曾经在2008年拥有385.2万户固定电话用户的沈阳,仅剩226.1万户,换言之,八年时间就蒸发了159.1万户。同样是那一年,宿迁的手机用户数量已是固定电话数量的7倍之多。

2017年,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固定电话用户一年就流失了2437万人,仅剩2亿人仍在使用固定电话,而手机用户达到13.2亿户,一人拥有两三个手机号码不在少数。

可以作为佐证的是各单位的通讯录,细心留意即可发现,二十年前的通讯录,罕有手机出现,寻呼机都不是标配,家庭电话一栏则密密麻麻。可现在的通讯录,寻呼机不见踪影,家庭电话出现大量空白,手机倒是人人都有。尤其是年轻人装修新房子,罕有专门去装个固定电话的。毕竟,固定电话的月租费和来电显示费,即使放着不用,资费也随时超过手机。

固定电话自身也在改变,近年来,各省市都在关停程控电话,传统固定电话网被融合固定电话、移动和数据于一体的新系统取代。但这对固定电话安装没有什么利好,反倒造成影响。因为光纤入户的推进,使得办理宽带不再需要捆绑固定电话,反而促使更多老用户放弃固定电话。

后发的中国,“固定电话时光”更短

去年读过一篇文章,很有意思,标题是《为什么中国人30年从不用座机留言》。

看港剧和美剧,都经常会见到剧中人启用固定电话的留言功能,回到家就顺手打开留言信箱,一条条听下去,随时有一条可以推动剧情。但这样的场景,在中国人家庭生态中很少会出现。

原因很简单,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以三四十年的高速增长完成了大跨越发展。这种跨越也使得中国直接“忽略”了诸多产业和过程。

固定电话就是这样,主流发达国家实现固定电话家庭普及,早的有近百年时光,少的也有五六十年。但在中国,即使是致富最早、经济最发达的珠三角区域,实现固定电话家庭普及也是1995年左右的事情。

《绝命毒师》里平克曼家的电话留言是该剧亮点之一

对于西方国家而言,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固定电话是唯一的主流即时通讯工具,因此人们对固定电话依赖度高,使用频密,在这个过程中也开发出各种使用习惯。相比之下,中国人还没培育出固定电话的使用习惯,就已经赶上了移动网络的崛起。在一些相对发达地区,固定电话的普及甚至与手机的相对普及同步。也正因此,固定电话留言信箱这个西方人重要的联系沟通渠道,在中国根本没有培育成为习惯的机会。

在如今的南美和非洲地区,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政府会一再缩减固定电话网络的投入,加大移动通讯的投入。许多人还没用过固定电话,就已经用上了手机。

但无论是在先发的发达国家,还是在后发的中国,尽管固定电话的用户一再流失,但剩余用户的组成,却隐藏着固定电话的生机。

固定电话会变成智能固定电话吗?

美国曾有一个调查,其中包含了“哪些人不再适用固定电话”的数据。其中,“不与家人同住的人”中有75.9%放弃了固定电话,城市租屋居住者则有58.2%放弃了固定电话,低收入群体中也有超过半数放弃了固定电话。

这些群体的共同特点就是居住不稳定,需要经常搬家。相比之下,固定电话的现存用户普遍家庭稳定。另外有数据显示,收入较高的群体中,家庭固定电话率明显高于低收入群体。

这些数据说明了两点:一是固定电话背后隐藏着家的稳定概念,二是固定电话表面上看是一个过时的工具,但它却不像其他事物那样,首先被富人淘汰,而是恰恰相反。

家的概念,其实也印证了固定电话使用群体年龄偏大的特点。老年人之所以更看重固定电话,是因为很多人还无法适应智能手机。而且他们在家时间较多,固定电话信号更好、辐射小、保密性也更好。

在老龄化到来的中国,固定电话存在的意义并不仅仅是简单的通话。它的稳定性和无需担心没电的特点,更有利于应付突发事件。而在空巢老人家中,将固定电话与平安钟等设施相连,也是未来趋势。另外,固定电话与智能家居和安保设施连在一起,也是目前很常见的尝试。

其实,这种复合型的固定电话,并不仅仅是未来趋势,还是固定电话诞生时的样子。

固定电话在诞生后,并没有马上进入家庭生活,它的主要应用场域是政界和商业领域。换言之,它的最初目标群体相对高端。也正因此,作为一个传播领域的新鲜事物,固定电话立刻承载了社交功能。

1881年的巴黎国际电气博览会上,人们排成长队,用电话听一英里外传来的音乐。巴黎还曾有过“戏剧电话”,人们可以打到剧院“听戏”。

电话新闻也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证劵交易所,每天上午会反复重播股票价格。此外,还会每小时有一次新闻快报,提供给错过早报的人。下午还会有体育消息、故事和填字游戏等,晚上则有戏剧、诗朗诵、音乐会和演讲。甚至许多人会在电话里上语言课程。当时,如布达佩斯等城市的电话新闻业务,居然基本实现了日报的所有功能。有人认为,“一个人可以将耳朵贴在设备上坐上一整天,等着收听某些专门新闻或者证券交易价格”。

当然,固定电话最牢靠的阵地还是办公室。固定电话意味着更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更容易让人信赖。这当然跟固定电话自身的特点有关,也跟现代社会的隐私危机有关。

直至今日,在社交礼仪中,固定电话仍然承载着礼仪功能。尽管手机已经普及,但在工作中,与对方第一次沟通时直接拨打手机仍然显得不那么礼貌,毕竟手机更为私人化。但以固定电话开启第一次联系与沟通,就更有正式色彩。

这种看似老土的交际方式,在现代社会反而呈现出更为牢固的一面,也时常被人提起。毕竟,社交软件的普及使得隐私被侵犯的可能性大增。固定电话相对简陋的功能,反而维护了个人信息。

当然,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人们对社交软件的恐惧是过度紧张。他们举了个有趣的例子:电话刚刚发明时,一向注重传统的英国人也关注隐私问题,认为电话是一种过于直接的交流工具,会侵犯隐私,登门拜访才是最适合的人际交往方式。

但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现代人的观念也在转变。首先,登门拜访早已成了最不礼貌的方式。至于手机和固定电话的对比,后者的优势也许只在办公室里,如果是家中,随时可以关机的手机有时比固定电话更能确保隐私。

换言之,人类的隐私保护和交往方式,始终处于变化之中。这有可能是固定电话的劣势,也有可能是它的生机。


私人电话可能被取代,单位,公司,办公电话暂无可能,设想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总机是个手机号码。。。。


无需长篇大论,废话连篇,固话市场会一直萎缩,到了一定程度就会相对稳定,结论是手机取代不了固话。虽然固话基本退出了家庭市场,但在企事业单位还必须要有的。


取代不了,就简单的国防,作战指挥所,都是专线座机电话。


暂时不会取代固定电话,好像手机还收不了传真吧,所以很难取代固定电话。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就本人而言,完全无法取消固定电话,估计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样。

现在我家里是有固定的电话的,虽然也是光猫连接的,停电也无法使用,但是现在毕竟是停电的时间是很少的。

使我始终无法取消固定电话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我实在是太丢三拉四了,我会经常的不记得自己把手机放在什么位置了,所以要拿固话去拨号找手机。这个时候,固定电话这个不能移动就变成了一个优点,至少我可以找到它。估计现在很多家里有固定电话的原因是和我一样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妈妈会打这个电话,对于一些上年纪的人来说,还是比较喜欢打固定电话,由于固定电话在家里,如果接电话了说明在家而没有在外边忙碌。现在我家里的电话铃响,基本不是打错的,就是我妈妈打来的。这个虽然我和她说过许多次,现在接电话不要钱,但是好像始终没有什么效果。

固定电话依然是办公需求里比较重要的一个地方。就一些企业和事业单位而言,固定电话依然是外联的主要手段。

现在固定电话在普通用户的支出之中是一直处于下降状态的,个人很少使用固定电话了。但是做为办公使用,还是固定电话使用的更多一些,这个办公需求的存在,也始终使得固定电话无法被取消。

实际上,即使是现在,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固定办公电话的话,也是比较少见的事情。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原始地址:/zixun/18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