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斤没问题,达到七十五万株才能有一千斤!
产量=45万株*一平方米测算的单株籽粒数*该品种的千粒重*0.85
由上面公式你可以看出,目前能改变的就是千粒重!增施钾肥和水分管理,让籽粒更饱满,干物质含量更高!
小麦每亩达到45万株的密度,应该是长势很好的高产田了。小麦估产只是根据小麦的长势,品种的优势,单位面积的平均株数(每平方米株数),小麦单株籽粒数和它的千粒重来预测,这样就能估算出亩产量。每亩达到45株,不管什么品种的小麦,只要是无病无灾,风调雨顺的年景,我估计最低也在600公斤以上,如果是好的品种,千粒重高的,单产会达到700公斤。
小麦的产量如何提高,作为老农民都知道“麦在种”。小麦要高产,播种是关键。播种前的整地,施足底肥,平整土地,精耕细作,足墒下种,种子要用杀菌杀虫剂拌种,要确保全苗,断垄缺苗要补种。由于近几年实施了玉米秸秆还田和旋耕机耙地,大量秸秆混在土中,影响了小麦的出苗率,人们都普遍加大了播种,播种量一般都在25公斤左右。如果是没有秸秆的地块,播种在10公斤——15公斤·就可以了。我们河南北部在10月5号以后开始播种。适时播种,小麦大量分蘖,播种量要适量减少,播种较晚的,要适当加大播种量。
小麦的年前管理。年前除草,根据墒情浇封冻水。过年后开春要及时喷洒杀菌杀虫农药,预防病虫害。浇返青水和追肥。拔节抽穗灌浆期也要及时浇水,确保麦田足墒。做到这些工作,老天帮忙,小麦肯定会高产稳产。
土地的品质决定小麦的收成
提问题的网友你是真不懂,还是假不知,即然你每亩能达到四十五万株,按每亩667平方米计算,那最高产和最低产一计算数据就出来了,别听网上有三农网友给咱农民唱高调,亩产能产1500斤。小麦亩产能达到1500斤,除非收割后不晾晒,不烘干,湿着枰。
我的身份是农民,职业是种植业,曾经种过几十年的小麦,亩产始终没投破800斤。
有一年,我曾把小麦种每亩增加到50斤,小麦分蘖后我测算了一下,每平方米超过了1000多株,可次年亩产量没增,反而还比上年下降200斤,增加密度适得其反啊!真理让我悟出来了,原来,任何东西都有极限,种子有,地力也一样,过度消耗和撂夺会适得其反。
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比较普遍种植的禾科作物,它也是著名的3大谷物粮食之一。现在除少数地区小麦已经成熟,绝大多数的地区种植中晚熟品种的还处于抽穗扬花期。
45万株/亩的密度种植小麦可以预产多少小麦呢?这是一个很考验种植技术和预算方法的问题。再过一个多月小麦都相继要收割了,农民朋友们对丰收喜悦场景的期盼我们都是可以理解的。说到小麦亩产量,我们还是基本可以忽略种植面积与数量来估算,按照一般的土壤墒情和地势,每亩的播种数量应该为15~18斤左右,最多不超过30斤;以播种密度分析,每亩大约230万株左右,整体产量约为每亩900~1000斤左右。
一、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
小麦的种植管理普遍是比较粗放型的,但是通过施肥与后期的田间管理并不一定会对小麦的千粒重和产量产生太大的影响。正常情况下,种植小麦我们需要从品种、土壤、光热和肥水管理等众多因素去做好调节和抚育措施。选择抗逆性好、抗倒伏能力强和产量高的优良品种,在适宜气温、湿度等情况下播种,合理的播种密度和后期科学配比的养分补充,都是影响小麦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总的来说,小麦的产量与产量还是与密度息息相关的。
二、并不建议按照45万株/亩的种植密度来播种。
前面说到的播种密度大约为每亩18斤种子撒播为30万株左右,这是一个比较中肯的初步规划。农业种植的效益并不是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而一定会提高,这是大家普遍已经发现了的种植经验。为了保障小麦根系吸收水分和肥料,植株之间有较好的通风透气,减少叶面交叉、重叠的情况,并不建议亩种45万株的高密度种植模式。适当减小种植密度对于避免小麦争水、争肥和提高叶面光合作用都是非常有利的,并且能够减少恶劣气候下倒伏的情况。
三、施肥、控旺与病虫害防治相结合,科学提高小麦的产量。
小麦品种与特效有较大的差异,并不建议盲目追求早熟和高产,根据实地气候、土壤及消费市场等情况选择适宜的品种种植才是保障整体种植效益的根本。小麦的生长发育周期普遍长达4个月左右,一般在春、秋两季播种。要提高小麦产量,除了上述中的合理调配播种数量密度以外,还要根据需肥、需水和病虫害的规律来加强田间管理。种植小麦首先需要考虑到土壤墒情适宜和充足的光热条件,再按照3:1:3的比例来做好氮、磷、钾肥规划,幼苗期至孕穗期要保障足够的氮肥施入,后期做好磷钾肥的追施。但是也要根据土壤肥沃度和实际长势的差异,适当的调整施肥,以免出现旺长或倒伏的情况。在合理调节肥水摄入的同时,及时做好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及蚜虫等病虫害的防治也是非常关键的。
这过吗:我不能回答你:因为一辈子在外:对种田很不懂
中国小麦的平均亩产已经处于世界最高水平,最近几年,这一数值都是在360公斤,也就是720斤左右。远远超过,俄罗斯等世界小麦生产和出口大国。要知道,小麦每年出口量要么是第一,要么是第二,可是其亩产量这些年一直都是在500斤以下,明显不如中国小麦的亩产水平表现那么高。
但是在我看来,国产小麦平均亩产700来斤这一数值还有继续提高的空间和可能,随着我国小麦育种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我国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机械化水平提升以及抗风险能力的提高,中国小麦亩产逐步提高至400公斤也就是800斤还是非常有希望的。中国小麦市场常年保持稳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24268(千公顷),也就是3.6亿亩,最终获得了13143(万吨)的总产量,也就是1.31亿吨,在单位面积产量方面也达到了5416(公斤/公顷),折合361公斤每亩。而据笔者观察,以上三大数据已经连续多年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小麦作为中国产量第三大粮食作物以及第二大口粮作物,其表现还是非常的稳定。而根据农业农村部分析预警中心发布的预测数据,2019年度,我国小麦的整体产量和平均亩产将会比去年表现更高一些,因为相对而言,今年各大小麦主产区更加的“风调雨顺”,产量和质量情况有肉眼可见的改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在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规律基本相似。一般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是从出苗到拔节阶段,吸收氮量占总吸收量的40%左右;二是拔节到孕穗开花阶段,吸收氮量占总量的30-40%。在小麦苗期,初生根小,需要适量的氮素营养和一定的磷钾肥,促使麦苗早分UU、早发根,形成壮苗。小麦拔节至孕穗、抽穗期,植株从营养生长过渡到营养和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是小麦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也是决定麦穗大小和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小麦在抽穗至乳熟期仍应保持良好的氮、磷、钾营养,以延长上部叶片的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有利于小麦籽粒灌浆、饱满和增重。小麦后期缺肥,可采取根外追肥。
小麦缺素症状
小麦虽然吸收锌、硼、锰、铜、钼等微量元素的绝对需求数量少,但微量元素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麦苗期和籽粒成熟期,应补充锌营养,否则会影响小麦的粒粒和籽粒饱满度;锰对小麦的叶片、茎的生长影响较大。硼主要分布在叶片和茎顶端,缺硼的植株生育期推迟,雌雄蕊发育不良,不能正常授粉,最后枯萎不结实。
缺氮:植株矮小、茎短而纤细,叶片稀少,叶色发黄,粒粒少而不成穗,主茎穗亦短小。
缺磷:出苗后延迟或不长次生根,植株矮瘦,生长迟缓。叶色暗绿,叶尖紫红色,叶鞘发紫,不分株或少分蘖,抽穗成熟延迟,穗小粒少。
缺钾:新叶呈蓝绿色,叶质柔弱并卷曲,老叶由黄变棕以致枯死,呈烧焦状。茎杆短而细弱,易倒伏,隙隙不规则,成穗少,籽粒不饱满。
缺锰:小麦缺锰缺钼症状相似,不同的是缺锰时病斑发生在叶片中部,病叶干枯后使叶片卷曲或折断下垂,而叶前部基本完好。
缺硼:分量不正常,有时不出穗或只开花不结实。
生育期管理
1、施足基肥和种肥“麦喜胎里富,底肥是基础”。一般高产小麦田一亩地施有机肥3500-5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30-50公斤,或2/3氮、磷、钾化肥撒施地表后,立即深耕,再随即耙入土中。
2、浸种、拌种小麦播种前,用锌、锰肥拌种、浸种,如嘉美金点可补充小麦整个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微量营养元素、杀菌催芽,显著提高出苗率。
3、根外喷肥根外喷肥是补充小麦后期营养不足的最有效施肥方法之一。由于麦田后期不便根部追肥,并且根系的吸收能力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日趋降低。因此,小麦生育后期追施肥料时,可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这是小麦增产的一项最有效的应急措施。
(1)出苗期小麦的第针叶针叶露出地表2-小小时小时为出苗,田间有50%以上麦苗达到出苗标准时的日期,为出苗期。
(2)三叶期田间50%以上的麦苗,主茎第3片绿叶伸出2㎝左右的日期,为三叶期。这个时期可以适当追施氮、磷、钾、中微量营养元素肥和黄腐酸类肥料如嘉美金点,为小麦提高抗寒力和免疫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分歧分歧分歧期田间有50%以上的麦苗,第一分蘖露出分分分分左右时,为分蘖期。
追肥的施用。巧施追肥是获得小麦高产的重要措施。追肥的时间宜早,多在冬前追施,常有“年外不如年里”的说法。追施氮肥的同时,应适当追施磷肥和钾肥可以喷施嘉美金利、红利。对于前期供钾不足的高产田,也可在冬前撒施150kg左右的草木灰。对供肥充足的麦田,切忌单一大量追施氮肥,且追肥时间不宜偏晚,否则,易引起贪青晚熟,招致减产。
(4)越冬期冬麦区冬前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3℃以下,麦苗基本停止生长,到次年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至3℃以上,麦苗恢复生长,这段停止生长的时间称为越冬期。安徽省淮北及江淮地区小麦有一定时间的越冬期,但在越冬期间,随气温回升,麦苗仍缓慢生长。越冬期一般从12月20日开始,至次年的2月10日结束。
①抓紧冬季碾麦麦田镇压可以破碎土坷垃,压实土壤、弥补裂缝,防止冬季因地表板结龟裂所造成的麦苗死亡。尤其是秋旱严重时,整地不细,对小麦越冬不利,所以冬季一定要抓紧碾麦,并视为重要措施去落实。
②搞好盖土盖肥:盖土盖肥是保证麦苗安全越冬的一条有效措施。具体做法:一是盖土,对一些播种质量差或播种过浅的麦田可以采取盖土的办法,选择晴朗天气把地表浮土用铁耙等覆在沟内,避免根茎裸露,减少小麦死苗。另外可在撒撒撒撒一些坑土或老房土,也同样起到防冻效果。二是盖肥,在没施粉肥或施得少的麦田内,冬季撒上一层粗肥,或用嘉美赢利来、金利拌细土撒施到麦田内,以提高地表温度,减轻冻害,保护麦苗。
③及时浇好封冻水:浇小麦封冻水,能使麦田土壤增蓄水分、稳定地温、减轻冻害。封冻水浇得过早过晚都不好。浇得过早,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地表容易板结龟裂,对麦苗越冬不利;过晚浇水地已封冻,水不易下渗,地面积水结冰,会闷死麦苗。因此,封冻水一定要适时浇才好。浇封冻水最适宜的时间是“夜冻昼消”时,俗话说得好“夜冻昼消,浇冻水正好”。具体时间,以立冬开始到小雪浇完为适宜。
(5)返青、起身期有越冬期的冬麦区次年春季气温回升时,麦苗叶片由青紫色转为鲜绿色,部分心叶露头时,为返青期。安徽省小麦返青期大约在2月10日。以氮肥、有机肥为主,磷钾肥为辅,撒施和叶面喷施同时进行。
返青肥麦苗开始返青时追肥,能巩固小麦冬前分蘖,增进春季分蘖,相应增加每亩穗数,并能增大中部叶片,促进小花分化。生产上大面积瘦地、晚麦、弱苗,往往群体偏小,穗数不足,这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应早施返青肥,促进春发。一般每亩追施磷铵30公斤或尿素15公斤和50公斤有机肥。前期肥料较足,生长较好的麦田,可直接叶面喷施有机肥、氮、磷、钾、中微量营养元素肥。
在返青期浇水,切忌大水漫灌,麦田尽量做到不积水,以免降温造成冻害。浇后并及时施用嘉美金利,可撒施或叶面喷施,提高地温,以促进根系生长和分枝分枝分枝分枝,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亩穗数;已进行冬灌,墒情较好的麦田适时浇好拔节关键水,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2至15公斤或10至15公斤复合肥,同时叶面施入中微量营养元素。
(6)拔节期全田50%以上植株茎部第一节间露出地面1.5-2㎝时,为拔节期。
拔节肥和灌浆肥是小麦施肥最关键的两个时期重施小麦拔节肥,同时兼有促花的作用,有显著减少退化小穗和退化小花数,是提高每穗籽粒数的关键肥。这样还能巩差差差差差,促进上位次生根生长和茎秆粗壮,使穗下节间伸长,增强和延长上三叶的功能期,以施磷钾肥为主,可叶面喷施嘉美金点、金利2-3次,有利籽粒形成和灌浆。追施拔节肥的时间要看苗确定一般在群体叶色退淡,分圃高峰已过,基部第一节间定长时施用;若群体苗数不足,拔节前叶色已经落黄时,应适当提前施肥。
(7)孕穗期全田50%的小麦旗叶叶片抽出叶鞘并完全展开,旗叶叶鞘包着的幼穗明显膨大,为孕穗期。
在小麦孕穗至开花期间,叶面喷洒0.3%磷酸二氢钾溶液、草木灰液及黄腐酸盐、中微量营养元素等(如嘉美金点、金利等)能抑制植物蒸腾,为孕穗提供充足的营养,同时对预防干热风有较好的效果。
(8)抽穗期全田50%以上麦穗由叶鞘中露出穗长的1/2时,为抽穗期。
适时浇好灌浆水。小麦抽穗后,气温较高,株间蒸发和叶面蒸腾较大,需水量急剧增加,所以抽穗后10-15天浇灌浆水,灌水量70立方米/亩左右为好,浇水时要避开大风天气,以免倒伏。水分是光合产物向籽粒转运的溶媒和载体,通过酶的作用,将所积累的物质转化为水溶性的糖类和氨基酸转运到籽粒中去,然后再合成淀粉、蛋白质等。因此,及时浇灌水能扩充籽粒容积,加快灌浆速度,减少小花退化,起到增粒增重,提高品质的目的。多年试验证明,小麦灌浆期浇水愈晚,效果愈差。高产田浇麦黄水常导致地温下降,植株早衰,面筋含量不高。叶面施肥,主攻品质,增加粒重。抽穗期叶色变淡,旗叶含氮量低于干重3%,叶绿素低于0.5%,呈现出早衰趋势的麦田,开花--灌浆期用含有氮磷钾中微量元素的营养液(如嘉美金点、金利等)50公斤/亩左右叶面喷洒1-2次,能增加粒重,改善品质,大幅度减轻干热风的危害。
①病害防治方法小麦抽穗—灌浆期是赤霉病、白粉病、条、叶锈病等病害交叉感染的时期。于小麦扬花期用嘉美金点10克/亩左右,兑水40-50公斤叶面喷洒,综合防治。②麦蚜虫防治方法:用金点金利红利+100克洗衣粉+煤油+软水(河水或自来水或凉开水)上午喷施,正背面均要喷施,蚜虫一般在背面,每隔5-7天喷一次,连续喷3-5次,防治蚜虫效果达到95%以上。当穗蚜大面积发生时,即百穗蚜量达500头时用10%吡虫啉可湿粉60克/亩左右,兑水40-50公斤叶面喷洒,间隔10-15天重喷1次,效果显著。麦蜘蛛:当麦田单行33厘米长麦蜘蛛达500头时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毫升/亩左右兑水40-50公斤叶面喷洒。另外,当小麦粘虫和麦叶蜂发生时,也可用菊脂类农药和氧化乐果进行防治。
总之,小麦抽穗—灌浆期易出现突发性病虫害和灾害性天做好做好做好做好好病虫害预测和天气预报工作,及时预防和防治,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9)开花期全田50%以上麦穗中上部小伸张伸张伸张伸张张张开花丝伸长,花药外露,花粉粒散出时为开花期。
小麦在开花期对钾的需求量最大,对磷和中微量营养元素的需要量次之,因此在开花前后要重施磷钾肥和硼肥(如嘉美金点、金利等),满足花期的养分需求,为花多、果多打下良好的基础。
(10)灌浆期灌浆期也叫籽粒形成期,小麦开花受精后,子房迅速膨大,首先形成籽粒的框架,这大约要经过10天左右的时间,麦粒可达最大长度的四分之三,但此时麦粒的内含物主要为清浆,含水率可达80%左右。麦粒框架初步形成后,小麦迅速进入“灌浆”阶段,主要表现为麦粒中的淀粉迅速积累,干物质急剧增加。小麦灌浆期的温度和光照对小麦籽粒的灌浆强度和时间影响很大,该时期的最适温度为20-22℃,超过25℃,则会使灌浆过程缩短,一般年份的灌浆时间约为20天左右。同时天气晴朗,光照充足,会增加灌浆强度,有利于形成大粒、饱粒。
灌浆肥和拔节肥是小麦施肥最关键的两个时期,灌浆期小麦对氮、磷、钾和中微量营养元素的需求量很大,因此灌浆期要重施氮、磷、钾肥和硼肥(如嘉美金点、金利等),满足小麦灌浆期的养分需求,为粒大、粒重丰产、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11)成熟期成熟期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乳熟、蜡熟期又分为初、中、末三个阶段,根据植株和籽粒的色泽、含水量等来确定。乳熟期的茎叶由绿逐渐变黄绿,籽粒有乳汁状内含物。乳熟末期籽粒的体积与鲜重都达到最大值,粒色转淡黄、腹沟呈绿色;蜡熟期籽粒的内含物呈蜡状,硬度随熟期进程由软变硬。蜡熟初期叶片黄而未干,籽粒呈浅黄色,腹沟褪绿,粒内无浆。蜡熟中期下部叶片干黄,茎秆有弹性,籽粒转黄色,饱满而湿润。蜡熟末期,全株变黄,茎秆仍有弹性,籽粒黄色稍硬。完熟期叶片枯黄,籽粒变硬,呈品种本色。
最适宜的收获阶段是蜡熟末期到完熟期。适期收获产量高、质量好、发芽率高的种子。但是种植小麦面积大时,不可能全部在最适期收完,必须适当早收,这样可使大部分小麦在适期内收获。过早收获,籽粒不饱满,产量低,品质差。收获过晚,籽粒因呼吸及雨水淋溶作用使蛋白质含量降低,碳水化合物减少,千粒重、容重、出粉率降低,在田间易落粒,遇雨易穗上发芽,有些品种还易折秆、掉穗。人工收割和机械分段收获宜在蜡熟中期到末期进行;使用联合收获机直接收获时,宜在蜡熟末至完熟期进行。留种用的麦田在完熟期收获。若由于雨季迫近,或急需抢种下茬作物,或品种易落粒、折秆、折穗、穗发芽等原因,则应适当提前收获。
哈哈哈哈,你统计过啦?这个要找专门的农业专家,他们才能给你个系统的数据[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从小麦每亩四十五万株的种植密度来看,个人感觉种植密度有些大了,当然每个地区和每个地区的小麦种植情况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地区的小麦种植,种植时间的早晚上不同,小麦种植的播种量也会不同,今年的十月八号寒露,二十三号霜降,估计二十三号前我们本地的玉米才能收割完,小麦晚播种一天要多播种半斤籽种,一般情况下我们本地的小麦种植时播种量在三十来斤,不会超过三十六七八斤。
小麦播种有个说法,是“斤籽万苗”,什么意思呢,就是一斤小麦种子估计有近万数的小麦苗。当然这种说法本身也不是很严谨,毕竟没有人亲自测量计算,但是从侧面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小麦播种量在结合本地降水、土壤肥力、往年种植经验等诸多因素情况下是可以简单估算种子数量的,不过有一点儿要说明,就是小麦后期会有分蘖出现。
如果小麦种植播种量大,会造成小麦苗株数多而拥挤,导致小麦后期分蘖比较少,最后的影响就是小麦抗倒伏能力差,十有八九会减产,闹不好减产还厉害,所以有经验的小麦种植户一般都是播种量比较少,特别是一代种子种植的时候,播种量更少,其目的就是让小麦分蘖增产,提高抗倒伏能力。小麦的亩产量不需要太多的苗株数,看土壤肥效和种植过程中的管理,例如浇灌水次数多、底肥追肥好,亩产量自然高,反之浇水跟不上肥效跟不上,亩产量自然就低,闹不好六七百斤是它,千斤以上也是它。
谢谢邀请,我们这里种小麦并没有按每亩地株计算,按季节使用麦种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時,阳历9月下旬22号秋分時期种小麦每亩用麦种8-10斤,因整地晚到霜降种麦就多用些麦种13-15斤。种麦前要浇灌土地,并下肥深翻把地耙平秋分后要及時种上小麦,到立冬后要冬灌浇水,封地后千万不要浇麦了到明年春天及時浇返青水并上尿素并浇水,灌浆時再浇灌浆水,小麦丰收没有问题。
小麦在四十五万株左右,在我们这一带大约产900斤到1000斤左右,如果提高产量,只有喷增加千粒重的叶面肥,最主要的在开花过后一星期,浇上一次水。
我是个种地人,从理论上讲是说不过三农专家的,但我是从事种粮翻补地球表面为主体的工作。在这个露天工厂里上班收入高低,完全是要看老天爷的脸色来增收。
今天只说点马上要干的工作吧,在这个高湿多雨水的秋播环境中。首先要搞好四沟配套,即出水沟、韦沟、中沟和箱沟,水是庄稼的命脉。多与少水都是决定粮食收成的命运。抓住季节及时播种,搞好氮磷钾的配合施肥,专家所讲的维量元素,老百姓一般是不会用的,也不懂是什么肥料。
一般的施肥方式都是重氮:偏磷:还用钾,也有单独使用〈复合肥〉的,总之都要根据各地的土壤结构和施肥习惯,选择好氮磷钾的配比即可。即是亩有45万株基本苗子,是小麦生长及生植期中合数据,产量高低很难评估,有年成和人为的中后期管理因素是最重要的。
种粮食难啊难,天帮忙人努力。
四沟通是命脉,田管高产之重。
政策好靠年成,价格优产量高。
百姓喜市场足,桌约空盘在即。
餐胶具变铁碗,高兴年复一年。
谢谢邀请:
提到麦子倒是让人怀念,怀念大麦甜酒的醇香味道,有小麦香味的面条。
我们从分田到户还种了几年,那时有大麦小麦,种麦子那是解决温饱问题的日子了。
八几年过后,麦子在我们这早已消声灭迹多十年了,还有谁知道每亩多少株又能预产多少斤,更不知道如何提高小麦产量?
如今:就算是本地农科站专家也无从何地考察和计算了,何况是多十年不种麦子的老农民呢,也更加无从谈起…。
问:小麦四十五万株每亩地预产多少斤,怎么提高产量?
小麦每亩四十五万株是标准不稀不密的株数,超过五十万株就太密,太密了会长蝇头小穗,低于四十万株就是稀了,那又会是稀苗大穗,太密和太稀都不会达到最理想的产量。
小麦如果不分蘖百分之九十的发芽率需播种五十多万粒种子,分蘖的小麦播种三十万左右种子。小麦的千粒重约为三十五克到四十克,那么,适时种麦就是每亩播种二十多斤,种的太晚每亩就要四十多斤了。
每亩小麦四十五万株,每穗平均如五十粒饱满种子,一亩地就能预产打下一千五百斤粮食。如果产不下平均五十粒种子,或种子不饱满,预产就达不到每亩一千五百斤。
为了提高亩产量,就要在亩四十五万株的理想株数上,努力提高籽粒数,更在籽粒数的基础上提高它的饱满度。
过去,老农有句话是,麦六十,棒八百,谷三千″,说的就是极端麦籽粒最多能达六十。小麦大穗上还有小穗,最次小穗只一粒,稍强才二粒,这叫沟一沟二,好的小麦小穗有三粒或四粒,这就叫沟三沟四,能够达沟三沟四的小穗每大穗就能收四五十粒。
如果我们精心管理的小麦能够达到沟五沟六,甚至沟七沟八,那我的麦子每大穗就不仅是六十粒八十粒,甚至是一百粒,
四十五万株麦穗,平均每穗六十粒或八十粒,那就不是一千五百斤,那是亩产超吨了。
如果小麦生长正常的话,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650--700公斤左右。这是比较准确的。
当然了,特殊情况例外。
如图片上的小麦应该在750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