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可以。
我虽然没有跨专业考研,但我有一个研究生同学是跨考进来的。她是从机电跨考进我们英语语言学专业。相当于是理工科跨考到文科。
当时,我们那些研究生导师都还挺欣赏她的。
一方面,她虽然是工科,但英语能力还挺强的,并不比本科英语专业的学生差,甚至比好些人还优秀许多。另一方面,导师们也说,需要这种跨专业性的人才,因为能带来新思想的碰撞,不同学科背景的人,会有不同看待问题的方法,因为,读研究生是很注重科研的,而科研需要一些创新。
她现在在申请到国外读博,优秀的人,真的在哪儿都能发光。真正有能力的人,选择和被选择的范围都很广。他们不会局限在自己得专业,不会被一些外在的条条框框限制住。
所以,你有跨专业的想法,不妨一试。有想法,然后就付诸行动。执行力加强,努力准备,读研期间认认真真,真的未来可期~
你好,我是陕西省目前唯一正规注册的,经国家有关行政机关审批的专业权威机构一一西安市户县金牌高考志愿填报志愿服务中心的首席专家张老师,很高兴接受您的邀请,回答您的问题。你本科是历史学专业,在考研究生时想跨考新闻学专业,你的这个想法非常好。因为历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涉及的领域比较狭窄,发展的前景没有新闻学硕士研究生的发展前景广阔,特别是在融媒体蓬勃兴起的今天,新闻学专业更是彰显出其独特的玫瑰色的光芒和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所以说,你的选择还是值得肯定的。
历史学专业的本科生要跨考新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和写作能力,要对古汉语现代汉语的相关基础知识有比较熟练的掌握。因为新闻学专业和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有着很大的交集,在新闻语言的锤炼,新闻角度的观察,新闻写作技巧的运用等方面,和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其次,你还需要掌握新闻写作的方式,新闻敏感的培养,要掌握各种新闻体裁的写作技巧和新闻的五个要素。要对新文学的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训练。要加深自己对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的理解,对各种消息结构。有比较深刻的剖析,对长篇通信的写作结构要有比较娴熟的把握,因为这些都是在硕士研究生考试时非常侧重考察的方面。
第三个方面,要对目标志愿院校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章程》有比较透彻的研究,还要和相关专业的学长学姐以及导师取得联系,加深沟通,要了解跨考新闻学硕士研究生时题型的变化,以及注意的事项,做到有备无患,才能一举成功。
历史学跨考新闻学可以,但成功几率很低
应该是三年以前,周末给函授班学员上课。教室只有一个学生,我近前了解,原来是中文系大三一个学生,正在学习备考硕士研究生。但是该同学不知道选报什么专业,正在外国文学、新闻学、比较文学等专业之间犹豫不决。
该同学求助于我,我给她的建议是,跨专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等专业来选择,并详细说明理由和原因:@张雪峰老师所谈云云。
该同学听从我的建议,考上我国一所211大学,不仅如此,她所在的宿舍六个女生,全部由中文跨专业报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且全部考上。
还有一个不成功的案例。我亲自带的一个学生,历史学专业,跨专业考新闻学,我曾经劝过她几次,告诉她难度很大,不可以跨考新闻,该同学比较任性,最终找了刺激。
以上就是本人建议。详细关注@名都阳光发的考研报考策略等相关文章,有很多具体案例,可以浏览一下。
感谢邀请!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跨考新闻学成为一名记者,其实这只是新闻学的就业方向之一;历史学专业的考生跨考新闻学还是挺不错的选择,通常来说,学历史学的同学不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于文化历史底蕴沉淀是非常深厚的,这是比较有优势的一点。
跨考新闻学或是其专硕新闻传播硕士,其实都是有一定难度的,新闻传播相关的专业算是比较热门,且比较容易跨考的专业,竞争压力和分数相对较高,尤其是对英语的要求普遍都偏高,在报考之前建议考虑清楚几个问题。
首先,考虑清楚跨考的难度,毕竟选择跨考意味着选择学习全新的一门学科,所有的专业知识上,都需要重新学习,在这方面建议先把新闻学实务、传播学理论等方面书籍先学习,看看适不适合。
其次,考虑学硕和专硕的区分,新闻学、传播学、新闻传播硕士等几个专业区分和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学硕主要是好学校的名额少,推免比例高,而专硕报考人数多分数高,竞争压力大,但招生人数也多,专业课难度相对较小,总体来说,各有利弊吧。
最后,考虑清楚报考院校的层次,选择传统名校如中传、人大、复旦等院校,竞争压力非常大,对考生自身的要求也比较高,当然对应的是以后发展资源和就业非常好,其他院校比较倾向于地域性地区性,在当地发展是非常不错的,比如像辽宁大学、暨南大学、苏州大学等等。
总之,跨考必须要做好心理准备,以全心全力状态去复习,收获自己的胜利!
如果大家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也欢迎评论区提问~
点击头像关注我,查看更多专业考研回答,总有跟你情况相近的
你的转发,我的10w+
我是张雪峰,一个让学习变得更快乐的考研老师
大家出门一定要记得戴口罩,勤洗手,尽量不去人多的地方,减少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