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因为虚荣而卖弄失败的人和事?

说一说中国最后一位圣人王阳明装逼失败的事儿吧!

朱厚照是明朝奇葩皇帝中的奇葩,养了一帮以刘瑾为首的太监供其玩耍。这些太监们在皇帝的授命下掌握了团营、司礼监和东厂、西厂,掌握了北京城的实权。三位阁臣看到皇帝这样胡闹就出来说话,不敢直说皇帝就骂这些太监,但朱厚照把三位大臣办了两个,剩了一个。

这种情况下,又有二十一名大臣上奏请求留下两位阁老,但是任性的皇帝朱厚照在幕后操纵,刘瑾们又下令逮捕了以戴铣、薄彦徽为首的二十一名上奏的言官,每人责打三十廷杖,下了诏狱。

驱逐内阁重臣,逮捕御史言官,皇帝朱厚照就是这么任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这个小小的兵部武选清吏司六品主事因过于相信正直和忠诚的力量,给皇帝上了一道《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请求皇帝释放被收押的御史言官们,贸然上奏抨击朝政,为被冤枉的御史言官求情。

本以为凭着一颗忠心给皇帝献上一勺清冽的甘泉,可以让僵持的朝局降降温,哪想到这疯狂的朝廷却是一口滚油锅,一瓢凉水浇上去,即时就炸了。这位朝廷下层官员的一片忠心不被接受,反而被正德皇帝朱厚照下令重重责打了五十廷杖,关进诏狱里等死。

这就是圣人王阳明装逼失败的最奇葩事件之一。


我来说个例子吧,不当之处勿喷。

此人就是宋襄公(?~公元前637年),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公元前650~637年宋襄公在位,此人志大才疏,宋国本是个小国,综合国力有限,而宋襄公却一直幻想称霸中原。当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齐桓公死后,他以为机会来临,做事讲究面子、正统,处处因循旧礼、食古不化。都知道中国人最好“面子”,而宋襄公的做法与春秋时期实利主义思潮却恰恰相违背,沉浸于以礼乐文明为核心的理想主义外交观,违背平衡外交策略,使得身处国际关系中心地带的宋国成为四战之地。

《左传》中记载,春秋时期,宋襄公和楚国作战于泓水,宋国的军队已经摆好了阵势,而楚国的军队却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有人就劝宋襄公发起进攻,而襄公答曰:“不可以”。当楚军已经全部渡过泓水但还没有摆好阵势的时候,又有人劝襄公攻击敌人,襄公又答:“不可以”。而当楚人摆好了阵势以后,宋襄公下令进攻,结果宋军大败,襄公自己也受了重伤。后来,国人都责备宋襄公,襄公却说:“古时作战,不凭借险阻的地势取胜,我是商王的后代,决不进攻还没摆好阵势的敌人”。次年宋襄公伤重而死,后葬于襄陵。宋襄公处处以德服人,爱面子到了不惜性命和国家的地步,毛主席曾经评价他:“蠢猪式的仁义”。


苻坚,总所周知的历史人物。但是下文说的装逼失败的人和事却不是他,而是他曾经养过的一条白眼狼,姚苌。这家伙被苻坚从刑场下救下,淝水之战时他又被苻坚提拔为水军总指挥,恩比天高。他呢?一条白绫送了苻坚上了极乐世界!此时的姚苌捡了一个大便宜,关中的慕容鲜卑在慕容垂和慕容冲带领下分别离开关中之地,而把这个帝王温床白送了姚苌。

姚苌占了长安,又干掉了正统皇帝苻坚,遂即称帝建国。开国要有气氛,所以姚苌搞了一个开国大典。大宴群臣之际,这位白脸曹操喝的醉眼朦胧,浑身站不住脚。酒醉说胡话,控制不住嘴巴的姚苌问了群臣一句哭笑不得,也让人无比尴尬的问题。

“卿等曾与我同朝为臣,今日你我忽为君臣,请问众位觉不觉得羞耻?”

我去,这句话问的!在座哪位不是当初前秦苻坚的臣子!群臣有人脸红,有人尴尬不语,大堂顿时鸦雀无声。是啊,前秦刚亡国,苻坚尸骨未寒,这些大臣就像狗一样向新朝摇尾!

此时,一位名叫赵迁的大臣,吐出了一句可以招致自己灭九族的话,“陛下是天子,上天尚且不耻以陛下为子,臣等何耻为臣!”咣当,一句话噎的姚苌脸红脖子粗!


说到装逼失败的人,就不得不提晋武帝的舅舅王恺了。

话说这个王恺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疯狂敛财,成为京城巨富。可他有个死对头石崇,令他很不开心。为了彰显自己比石崇更富有,就经常和石崇比富。可总是比不过石崇。

王恺家用糖水洗锅,石崇就用蜡烛烧火;王恺在门外设四十里紫丝屏障,石崇就在家门口设五十里比紫丝屏障更珍贵的彩缎屏障;王恺家涂墙用红石脂,石崇就用妃子使用的香料抹墙……

后来皇帝为了不让自己的舅舅落了下风,就赏赐给王恺一个二尺多长的珊瑚树。王恺心想,你石崇这下子比不过我了吧,就拿着这个珊瑚树去给石崇看,没想到石崇竟然用铁如意把它给敲碎了,王恺很生气,你比不过我,就直说,干什么把我的珊瑚树敲碎。其实他心里很开心,哈哈哈,我赢了。

没想到,石崇说“不用可惜,我赔你就是了。”

说着叫手下抬出来一大批珊瑚树,有三尺的,四尺的,光彩夺目,独一无二的就有六七个,想王恺那种的就更多了。


原始地址:/redian/36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