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秀在历史上存在感不强,是因为仗打的太顺,没有什么让人津津乐道的事迹吗?

说起东汉,一下子就想到的事这位开国皇帝——刘秀。

为什么说刘秀存在感不强呢?

咱们中华上下历史数百位皇帝比起刘秀有传奇经历的人有很多的。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哪个没有刘秀更有传奇性。

再者就是,东汉没有西汉的强盛,完全盖住了东汉,也就没有知名度了。

东汉建国后是比较平稳的,没有发生特殊的事件。西汉刚开始楚汉之争、后又有七国之乱、北征匈奴、文景之治等等。,增加了知名度。

在文化、政治、经济上没有什么独特的创新性。

东汉王朝过于平庸,除了刘秀之外,也没有什么杰出的皇帝了。

所以,刘秀就远不如其他帝王有名。但是,毕竟是开国皇帝,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大国家。

而且,前期六十多年的光武中兴和,亦是中国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一位厉害的角色。

王莽篡立新朝,刘秀随兄起兵南阳,之后大战昆阳,新莽政权崩塌。

刚开始,装备很差,刘秀骑牛上阵,也被后世称为“牛背上的开国皇帝”。

更始即为后,因刘秀两兄弟势力强盛,他设计杀害刘秀兄长。之后,刘秀韬光养晦,忍辱负重。

出巡河北后,日益壮大,与更始帝决裂。

公元25年,“跨州据土,带甲百万”的刘秀被拥为皇帝。初登帝位,击灭赤眉,扫平关东。六年东征西讨,最终得陇望蜀,一统天下。

东汉又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分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

刘秀,也被称为“位面之子”,也就是说是天选之子,就是他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当然这也只是一种说法而已。

刘秀与阴丽华的爱情故事也是著名的,他年少是,曾言“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图片来源于网站)


皇帝也跟明星一样,做点大事件(开疆扩土、筑长城、挖运河之类),“搞点大新闻”(焚书坑儒、杀功臣等),才会有知名度。汉光武帝性格太低调(闷骚),行事太缺乏话题性,以致于默默无闻。

其他杰出帝王都是雄心勃勃、豪情万丈。看到秦始皇的排场,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此也!”刘秀却是个爱好干农活的忠厚青年(“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这实在有点“屌丝”。。。

其他皇帝都好大喜功,好开拓疆土。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都对匈奴大打出手,唐太宗也征高丽、灭突厥。这些都是极具话题性的大事件,小说家、影视剧编剧都爱写。爱国青年想起“封狼居胥”,想起“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也会热血澎湃。而光武皇帝就太让人“失望”了。建武二十七年,将领们请求趁匈奴分裂、遭遇天灾人祸之际,派兵远征北匈奴。刘秀却讲了一堆以柔克刚、以德服人的大道理,拒绝了将领们的请求。刘秀还教育太子刘庄不要擅动兵戈。窦宪征匈奴之前,东汉都没有大规模用兵。缺少对外军功,让刘秀失去了提高知名度的机会。

刘秀军事能力很“碉堡”,但是对手都是些虾兵蟹将,少了曝光度。刘邦VS项羽,刘备VS曹操(孙权),李世民VS王世充(李密、窦建德),都是巴西VS德国级别的精彩对决。而刘秀VS刘玄(王郎、刘盆子、刘永、彭宠、张步、公孙述等),大概相当于巴西VS中国队,太没悬念以致于没多少人关注。

不少开国皇帝都杀过功臣。像刘邦杀韩信、彭越,朱元璋搞功臣大屠杀,都是大家“喜闻乐道”的话题,给这些皇帝增加了不少知名度。可是我们老实厚道的刘秀同学,居然一个功臣也没杀过。“云台二十八将”除了战死之外,都得以善终。。。

刘秀的儿子们也“不争气”,没给老爸增加点知名度。玄武门之变、九王夺嫡之类的,都是多精彩的历史故事呀,不知道被作家、编剧们写了多少遍。刘秀的儿子们,却很是和睦、谦逊。大儿子刘强居然“孔融让梨”,主动把太子之位让给了弟弟刘庄。。。。

我们的刘秀同学,是一位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劳模皇帝。他不大兴土木,不穷兵黩武,不搞绯闻,不贪名不贪利,只是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他每天孜孜不倦的处理繁琐的政务;最大的业余爱好,是与文武大臣们一起研究儒学经典(够闷骚的)。他没有干过让我们民族自豪感爆棚的大事,却依然是一位值得我们崇敬的皇帝。

刘秀的知名度低,除了自身原因外,跟整个东汉王朝的黯淡无光也有一定的关系。东汉政治制度继承西汉,并没有进行改革创新。文化思想上,儒家一统天下。老套的制度、保守的思想,让东汉历史很是乏味。


刘秀自古以来就被称之为“位面之子”,说到底太过于巧合了!王莽篡位夺汉后建立新朝,自然而然也推翻了旧朝的规定并颁布一些发令条文,这些条文很多都有复古的倾向。尤其在钱币的改革上更为突出,比如小泉值一,大泉五十,黄布五千,王莽货布等等。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给人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

而同时期的“位面之子”则显得事迹很少,这主要是有个同期的对比。一位可以称之为“天才改革家”,一位则是天命所顾的“位面之子”。

但刘秀能够从基层一步一步的迈向皇帝的宝座一定也有他的过人之处,其中有些事迹还是需要大书特书的。地皇三年刘秀开始领兵,这也成了他的一股重要的支撑力量。但这支舂陵兵起初则完完全全是一股农民起义军的形态。装备落后,兵少将寡,甚至在初期,刘秀只能骑牛去作战,后来人称“牛背上的开国皇帝”。从西汉武帝的时候,中原开始大量的驯养战马,所以以牛作战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但在这一场实力悬殊的对比之中,刘秀却能成功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当然,这不是在吹嘘刘秀。相对于刘秀,王莽在历史上确实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一生有过太多太多的奇闻,甚至有人认为他就是那条被刘邦斩断的白蛇,将汉朝一分为二。足可见,王莽在历史上的定位。但每一个英雄人物他都有对手,比如:刘邦vs项羽,诸葛亮vs司马懿。在刘秀与王莽的对比中,不是刘秀不出彩而是王莽在历史的长河中过于耀眼,使人遗忘了那个在阳光照耀下的巨星。刘秀成功了,但人们往往却记住了失败者——一位超越时代的人物。刘秀成功了,他是可喜的。王莽失败了,但他也是可喜的。

以现在人的角度来看,刘秀与王莽的斗争其实就是一场“bug修复战”。一场激烈又有趣的攻防。只不过一方超越时代,另一方不费吹灰之力。这或许也是老天安排的一场大戏吧!每个人都把自己发挥到了极致!


刘秀的一生,是波澜壮阔、顽强拼搏的一生。

年轻时的刘秀,顶着刘姓宗室之后的名义,却未享受到宗室的福利,过着普通百姓的生活。读过几年太学,心中也有“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的梦想,农忙种地闲时贩粮,踏踏实实过日子。

王莽执政后期,社会矛盾激化,刘秀跟着大哥刘縯趁势而起,后加入绿林军,立下不世功勋,却遭受绿林内部排挤,大哥刘縯被杀,他隐忍屈辱,终于得到到河北一展身手的机会。在河北,他经历了初期顺利,不久后被称帝的王朗追拿如丧家之犬,幸得任光保留有一县之地,在邓禹、冯异等的帮助下逐渐扭转局势。与郭圣通的政治联姻帮助他彻底掌控河北,逐步平复天下。

东汉建国后,刘秀并未大肆诛杀功臣,而是百般优待,云台二十八将及其家族势力逐步形成地方豪强势力,埋下了往后六百年豪强大族左右政局的伏笔。

在中国古代四百多位帝王中,刘秀的功绩可媲美秦皇汉武,也因不杀功臣而留下近乎完美的名声,却始终未留下深刻的历史印记,其原因有三:

1.性格特点不鲜明,无独特的辩识点,无独特的历史功绩。秦皇扫六合统一中国,刘邦以无赖之身战胜楚霸王而开国,李世民逼父弑兄被塑造成千古明君,朱元璋和尚当天子扫除鞑虏,都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刘秀除了“仕宦、娶妻”和昆阳之战,并无独特的历史事例供人传唱,所以声明不显。

2.同时代对手太弱,无令人神往的英雄事迹。强人之间的PK往往留下诸多故事,比如项羽刘邦楚汉相争、李世民灭王世充、朱元璋大战陈友谅、三国魏蜀吴争霸,对手的强大更能衬托主角的强大,成为各种文学的素材。刘秀最出名的是“位面之子”,他的对手是“穿越者”王莽,事实上自昆阳之战后不久,王莽就被起义军杀死,并非死于刘秀之手。在建国的过程中,刘秀的对手是赤眉、绿林之类的农民起义军及地方势力,不是一个层级的对手,让人感觉建国太易。

3.东汉最终被曹魏篡夺,曹魏被西晋篡夺,晋后是三百年的乱世,无权威人士为东汉建史,刘秀的英雄事迹也无文学著作演绎,故声名不显。反而汉末三国乱世,因三国演义等传世著作的文学演绎,各种故事典故层出不穷,各路人物故事广为人知。

总而言之,刘秀的故事就像NBA超巨打小学生,没有跌宕起伏的过程,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典故,也没有文人墨客为其创作,所以没有津津乐道的故事。


事实并非如此而是因为东汉本身的整体存在感都不强,所以导致这位开国君主一直也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还有就是因为西汉皇帝的光芒实在太过于耀眼,这就造成了刘秀处于了阴影之中。就好像唐高宗李治的永徽之治从各方面去评估也是非常发达的时代,但就是因为在贞观之治的阴影之中,再加上武后的影响,所以,李治的评价也被降低了。

刘秀本身应该说是历代开国君主中非常出色的一位,因为他的个性是最温和的,没有什么激烈的举动。以柔术治国也堪称一绝,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国家的大政方针上没有什么太过于明显的面子工程。以至于被后人渐渐遗忘,正如同后世史官对于他的评价:“神旌乃顾,递行天讨。金汤失险,车书共道。灵庆既启,人谋咸赞。明明庙谟,赳赳雄断。于赫有命,系隆我汉。”

此外,刘秀被埋没的原因还有就是东汉其他的皇帝存在感也不强,和帝之后还有一串小皇帝,这就使得皇权的力量不断衰减。宦官,外戚,军阀,清流各方的势力交织在一起,这就使得整个国家的历史记述非常的凌乱,让后世的读者没有阅读的兴趣。这也是他影响力不强的原因。


刘秀,汉光武帝,东汉的建立者。感觉得他的存在感还是蛮强的吧,他被当代很多人称为“位面之子”,就是说是天选的人。他的对手王莽一般被称为“穿越者”。

在历史上存在感不强,是很正常的,尤其东汉的皇帝好像存在感都不强。我觉得和一个牛B的记录人有关系。观整个汉朝,西汉有司马迁,三国有陈寿的《三国志》以及《三国演义》。这些文笔导致感觉时代能人辈出。而东汉好像没啥宣传。

刘秀一生过于顺利,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他的功绩没有刘邦、刘彻等人伟大。

当然他的一生充满传奇:

1、出生传奇:出生的当晚没有灯火,却有赤光照耀整个房间;而且这边在其父亲种植盆栽的地方长了3个不同寻常的小米,所以起名叫刘秀。

2、替死鬼:西汉末年,谶书极为流行,王莽代汉就是谶语,王莽当政时,有谶语:“刘秀当为天子”。这个时候王莽新朝的国师刘歆刚刚改名字叫刘秀,大家都以为是他,王莽诛杀了国师,后来昆阳之战才发觉杀错人了。

3、昆阳之战:刘秀以少胜多,据说3000人兑付40万人和野兽,连老天爷都帮他,天降陨石于王莽军中,造成王莽失败,接着打入长安,王莽被杀。

4、爱情故事:“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句话流传了很久。刘秀也顺利的娶了阴丽华为妻子。

5、强项令董宣:刘秀之姊阳湖公主的家奴杀了人,京城洛阳行政长官董宣不畏权贵,乘公主出行,从车上抓下随行的案犯,处以死刑。阳湖公哭诉大闹,刘秀让董宣赔罪,董宣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宁死不向盛怒的公主赔礼道歉。刘秀最终无奈放了董宣,并说董宣是一位强项令。

刘秀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皇帝,有能力,有手段,做事圆滑聪明,但是他没有解决很多实际性的问题,比如说地域豪强问题没有解决,给东汉埋下隐患。他的功绩在于统一了乱世,没有开疆拓土,稳定了国家局面。


刘秀相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人,相对存在感是不强。

很大一个原因是编写中学历史教材书时就形成了。

东汉没有太多政治上的有益创新和建树,但是却首先开创了很多黑暗的一面,比如大规模的宦官干政,长期的外戚专权,清流们的党人议政,末期的藩镇割据,一个又一个的孩童皇帝。

这一切都说明了东汉实在没得好写的,也没得好夸赞的。

我们看中学历史书,多数都是中华历史的高光时刻,不甚体面的不写或者轻描淡写。这也就导致了诸如西汉武帝以后,东汉,两晋南北朝,中晚唐,五代十国,南宋,辽金,元,朱棣后的明代存在感普遍都不强。

要不是有三国演义,三国能不能为人熟知也还是未知数。

至于清代,很特殊。一是离我们很近,二是清代前期波澜壮阔,又跟失去了最后一个汉人王朝的历史紧密相连,三是后期又是我们中华民族百年苦难的源泉,这些都值得大书特书。

值得一提的是,所谓的存在感弱,也是由于我们国家的历史教育决定的,大部分人的历史水平也就是中学历史而已。


没有结论说刘秀的存在感不强啊,一个诛杀王莽,东汉帝国的建立者,怎么会存在感不强呢?历史上称其统治时期为光武中兴。,他统治期间与民生息,国力逐渐强盛,被称为“建武盛世”。刘秀在史书上的口碑一直不错,槽点也不多。他的这句“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广为流传,成了千古名言,他与阴丽华的爱情故事也千古传颂。影视作品和评书作品中以刘秀为主角的很多。苏轼和苏辙都有过关于光武帝刘秀的评论,分别是:

苏轼:予观汉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杀人者致之,其余杀人愈多,而天下愈乱。

苏辙:东汉光武,才备文武,破寻邑,取赵、魏,鞭笞群盗,算无遗策,计其武功若优于高帝。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曾说过:惟汉光武皇帝延揽英雄,励精图治,载兴炎运,四海咸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朱元璋对刘秀的评价是很高的。

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诗人、武术家、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在中国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上,比较值得称道,能够做到齐家治国的榜样,大概算来,只有东汉中兴之主的光武帝刘秀一人。

历代名人关于刘秀的评论很多,基本都是正面且评价很高的,如果刘秀的存在感不强,就不会引起这么多名人的关注了。


号称击败时空穿越王者的位面之子刘秀怎么可能存在感低呢?他津津乐道的事迹不比任何一位君王少,且听我来分析他为什么会被认为在历史上缺乏存在感。

刘秀时期,西汉王朝事实上已经被王莽灭亡,那个时期严格意义上是新朝统治时期。刘秀的崛起堪称对拥有绝对势力的新朝的颠覆,他固然托了姓刘的福,但他所遇见的困难并不比任何一位开国之君差。

起事之初,母亲去世,小长安大败,姐姐、兄弟、宗族被杀。

昆阳之战,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击败王莽百万大军,被人称之为“不可战胜的位面之子”。

更始帝忌惮刘秀兄长刘縯的威望,将其杀害,刘秀又被派去经略河北,却不幸遇到风头正盛的王郎而落荒而逃。

为了取得真定王刘杨的帮助,刘秀不得不在阴丽华之外又娶了刘杨的外甥女郭氏(未来的皇后)之后,才有能力击败王郎,并且平定了势力繁杂的铜马等流窜势力,成功平定河北。

占据河北的刘秀如同兄长一样被更始帝忌惮,更始帝以封其萧王为诱饵召其回京,刘秀置之不理,在河北称帝。

刘秀称帝后实力也不占据优势,除他外还有占据正统地位的更始政权,农民大军赤眉军,陇西隗嚣,蜀地的公孙述以及河西走廊的窦融,刘秀相继击败了这些势力完成了统一。

以上的每一件事都能被史书说出花来,那为什么刘秀存在感那么低呢?

我们先来看看,存在感比较高诸如史记中的沙丘政变、秦二世乱政、张耳陈余反目成仇、刘邦吕雉等等,就算对历史不是很了解的人都能拎出来侃上几句,为什么呢?

原因在于《史记》作者司马迁并没有生硬地记录这些史料,而是三分传说七分真实,给读者呈现出了一幅幅有血有肉的画面,读者读史记就如同看史诗大剧一般,对这些人的事迹如数家珍,故而印象十分深刻。《汉书》对秦以来的描述大部分以《史记》为主,延续了司马迁的写法。

反观《后汉书》的作者范晔编纂时,已经是越过三国、两晋的南朝时期,距离东汉灭亡已经有两百多年,虽然借鉴了袁宏、司马彪等人的著作,但为了准确记录史实,更多地以记录性的描述为主,故而整个东汉时期的人和事总给人一种生硬死板的感觉,缺乏讨论的欲望,而至于被认为存在感低。


原始地址:/resou/10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