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学旅行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要去的地方让他们回答特色,这样他们就会去了解,安全第一


这个问题已经被放置了有一段时间了,今天决定回答一下。

从我个人对你问题的理解来说,问题意识,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问题这样几个方面。

发现问题,这个要求相对简单,对人物事情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就能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发现其中不和谐的地方,用日漫翻译里一个经常遇到的词来说就是“违和感”,总感觉哪里不对劲,不舒服,也就是存在问题了,这时候就是要找出这种不协调的点就是发现问题了。

提出问题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的总结,包括这种不协调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协调?怎么样才能使其协调起来?

提出问题其实已经是在分析问题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做到这些,问题基本就可以解决了。

最后的总结问题是对问题的进一步抽象,而不是说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就可以了,问题中多透露着哲学概念,能从其中有所感悟并且举一反三,这样才算是完整了。


扩展视野、丰富知识、增加旅游文化。


首先,问题意识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问题。

其次,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因此,对于培养意识问题可分三步:

1、旅行前,学校或老师开展讲座或会议,告知旅行的目的地,研学主题,研学原因,让学生们做到心中有数,因为这是一场特地为他们设计的一次旅行。也可以开展讨论会,让学生们自由表达对这次旅行的想象和期待,为研学旅行的发现问题做铺垫。

2、旅行中,在老师的带领下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的进行集体活动,一方面有助于互相分享所见所闻,另一方面有助于老师及时补充研学课题的相关知识。鼓励学生们记录下研学旅游中与课题相关的内容,以照片、视频、音频、文字等形式,有助于学生们有意识地发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问题。

3、旅行后,经过学生们的亲身体验,引导他们结合最初的想象和旅行中的实际见闻分析问题,再指导学生以头脑风暴或各抒己见的方法提出解决方法,最后,举一反三,总结归类相关问题。

由此,培养学生在研学旅游的问题意识,好的习惯事半功倍。


主要是安全知识。安全放在首位。学习地理历史文化。


首先,有目的研学才是真正的研学,研学前的规划,路线和要关注的核心点要解决好,分为研学前准备,研学种落实,研学后回顾三个部分。

其次,研学可以把核心目的进行延展,比如去西安参观兵马俑,可以让学生思考,第一西安属于中国行政分区的哪个部分(西北),西安属于哪个平原(关中平原),西安周边的山脉(秦岭),西安的河流(渭河,泾河)。

西安周边相邻省份省会(银川,成都,兰州,郑州,武汉,太原),西安属于哪个高原(黄土高原),陕西矿产资源(煤炭,天然气),等等相关联的知识点。

最后,研学围绕核心目的,可以进行思维导图的知识脉络拓展,可以培养孩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多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到一起,学会用通识教育的方式考虑问题,多学科之间不是孤立的,是融合的,是通识教育!


原始地址:/tuijian/44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