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饿死也不投降的洪承畴,为何最终还是降了?真的是中了美人计吗?

因为回去了也是死,为了活命就想通了


据说,还在松山城中时,就曾经有人劝说洪承畴投降,被他坚决拒绝。因叛将献城而被俘后,清兵把他带到主帅面前,强迫他下跪,他轻蔑地说:“我乃天朝大臣,岂能在小邦王子面前下跪!”摆明了已将生死置之度外。那么这个铮铮铁汉为何后来又改了主意呢?史上最“桃色”的劝降幕后——庄妃色诱洪承畴究竟有几分可信度?

洪承畴被押解到盛京后,关在皇宫内的三官庙里。他已经下了必死的决心,每天披头散发,光着脚,不吃不喝,对皇太极骂不绝口。皇太极不仅不生气,还动员了盛京城中所有能动员的力量前去劝降,这其中大部分是洪承畴以往在明朝的同事们,让他们现身说法。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范文程。

在大多数人劝降无效的情况下,范文程出场了。名士就是有名士的风度,他面对洪承畴的暴跳如雷不但不恼怒,反而和风细雨与之谈古论今,让洪承畴不得不反思: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人就怕冷静,就怕想到值不值,一旦从牛角尖中钻出来,发现天地之大,就不会一心求死了。

恰在这时,积在房梁上的灰尘飘落下来,落在了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不由自主地用手轻轻掸去。这个细微的动作被范文程看在眼中,他暗自一笑,随即告辞出来,径直向皇太极禀报:“承畴不会死,这种时候,他连衣服尚且爱惜,何况生命呢。”

劝降洪承畴的三个版本

皇太极知冷知热搭台阶

《清史稿·洪承畴传》中记载,皇太极亲自来到三官庙看望洪承畴,并脱下身上的貂裘披在他的身上,亲切地说:“先生不会感到冷吧?”洪承畴望着皇太极许久,终于长叹了一口气,说:“你是真命天子啊!”归降了清朝。

到这里我们就该明白了洪承畴他不是不想投降,他是不能降!那一边大明王朝已经告诉世人,他是民族英烈,已经为国捐躯了!这个时候,如果我洪承畴要投降大清王朝,你大清王朝必须得给我一个很好很好的说法,得让我向全天下的汉族人有一个交代!

这个交代是什么呢?唯一的借口就是:皇太极是真命天子,我洪承畴是良臣终于遇到了明主,可以降了。

庄妃娘娘的“迷魂汤”

民间广泛流传的另一个版本是庄妃劝降了洪承畴,这个版本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洪承畴一动不动地躺在光板床上,忍受着饥渴的煎熬,只求速死。忽然闻到一股奇香扑鼻而来,弥漫在整个囚室中。他精神为之一振,微微张开双眼,面前竟站着一位满洲贵妇人,袅袅娜娜,一头乌黑油亮、光可鉴人的秀发,挽着高高耸起的云髻,衣袖下腕似嫩藕,手如葱白,窈窕的身材如风摆杨柳、出水芙蓉。洪承畴只觉得整个囚室变得亮堂起来,似乎连饥渴也忘了。

庄妃说:“听说洪将军有年过花甲的老母,你若走了,谁来孝敬她?听说洪将军闺房中有结发的妻子,偏房中有娇美的爱妾,你舍得让她们独守空闺吗?”洪承畴听后酸楚万分,一言不发。庄妃觉得时机来临,连忙从带来的竹篮中取出玉壶,两只酒盅,倒满人参汤说:“洪将军已决心一死,我不敢让洪将军坏了名节,这是送行酒,请将军饮下。”洪承畴沉默良久,一口喝了下去,谁知“酒”刚一入口洪承畴便觉出这不是酒是人参汤,心中不由一喜,不禁连饮数杯。庄妃又说:“洪将军已数日未进饮食,身子虚弱,再多饮几杯吧!”说着双手按住洪承畴的双肩,洪承畴似乎被雷电击了一下,不由伸出双手,紧紧握住了庄妃的手。庄妃故意娇滴滴地说:“洪将军还有什么话吗?”庄妃的所言所行,唤起了洪承畴对女人的思念,对生的留恋,他决心不再去死……

至于堂堂大清的皇妃怎么能随便委身他人?这个听来荒唐的传说之所以能够流传开来和历史上满蒙部族在对待两性关系上的观念、风俗不无关系。在那些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部族中,如果一位女性能够把一个英雄收服过来的话,不但不会受到族人的鄙视,相反,她也会像英雄一样受到大家的爱戴与尊敬。

另一种更可信的野史

相对来说,另外一种野史的说法更可信。据说洪承畴被俘后,绝食九日,只求速死。皇太极见劝降无效,又爱惜他是一个人才,就将他放了。但在洪承畴入关途中,遇见了一个家中的仆人,这位仆人告诉他:现在明朝上下都以为他已在松山会战中战死,如果他活着回去,而“所统三军俱没,地方俱失”,朝廷定会问罪,到时死的就不是他一个人了,他的妻子儿女都将受到牵连。洪承畴进退两难,犹豫再三,决定返回盛京,归降皇太极。

这个说法的可信度就在于,当时明朝对败军之将确是施以严惩。《清史稿》记载:洪承畴归降之后,皇太极对他说:“朕发现你们明朝君主,宗室人被俘获不施救。而将帅战败被擒获,若有人投降,君主要么诛杀他们的妻儿,要么将他们变卖罚为奴隶。这是旧制还是新制?”洪承畴回答说:“以前没有这种制度,是近年才有的。”皇太极十分感慨地说:“君主不贤明,臣子欺上瞒下,枉杀之事就会层出不穷。将帅死战被擒或者走投无路归降,为什么要加罪于他们的妻儿老小呢?他们残虐无辜也太厉害了!”洪承畴听到这里,泪流满面。

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九月,明太仆寺卿张春兵败被俘之时,也曾对前来劝降的达海、库光头缠等人说:“如果我现在死在你们手上,我的五个儿子和三个孙子就可以活下去了。”同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大凌河守将祖大寿因为心系远在京师的次子的安危,而对是否出降颇为犹豫。他在写给清军副将石廷柱的信中,有这样的字句:“若能设计,将在北京之二弟救出,此乃兄全我祖氏之大恩也。”

崇祯皇帝对于败军之将和他们的家人毫不手软地予以严惩,与皇太极招降优待明军降将的做法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历史走到今天,假如公正地评判,相信大多数人会原谅洪承畴们的背叛,因为他们所背叛的朝廷,已经失去了天道和民心。

两年后,清军大举入关。在平定中原、江南和西南地区的进程中,洪承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反证出皇太极宽广的心胸和敏锐的政治眼光。


不是,因为还是怕死,


洪承畴是大清需要的人才,皇太极舍不得杀他,只能慢慢地消磨他的气节,施恩感化他。洪本身也明白皇太极的用意,故意寻死不降,以提高他的身价和找台阶脸面。当然皇太极如果给他施刑他也会叛变,因为他怕死,但是尽管投降了他会卖真劲,所以不能使用硬的方法。皇太极软的方法终于奏效,洪承畴被诚意感动,死心塌地为大清卖命了。美人计只是手段之一。洪承畴的变节是他木身不想为大明死节。


洪承畴是一位比较复杂的历史人物,历来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笔者认为,洪承畴在明清重大历史变革关头,能审事度势、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服从清廷统一中国的大局,在清初开疆定土,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国家统一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他虽在仕明时镇压过农民起义,但功大于过,应属可以基本肯定的人物。笔者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应以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为重;不应站在某一个狭隘的政治立场,为某种政治需要服务;对农民起义应作出具体分析;必须反对和摒弃封建“愚忠”思想。只要我们以中华民族利益为大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史观,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历史,实事求是、大胆探索、敢于冲破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就一定能够正确评价洪承畴,公正客观地评价一切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洪承畴文韬武略,权倾两朝,是中国明清时代一位比较复杂的历史人物。历来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大概有两种意见:一是认为其“大节有亏”,是汉奸,镇压过农民起义,应予否定;二是认为其在清初开疆定土,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国家统一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功大于过,应基本肯定。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代表着不同的历史史观和评价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大中华民族概念的架构,按照辩证唯物论史观正确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洪承畴应属于基本肯定的。本文谨就洪承畴的历史功过及评价所引发的种种思考,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

??首先,洪承畴在清初定鼎燕京、招抚江南、平定云贵方面建立了不可抹煞的历史功绩,为开清定土立下汗马功劳。

??顺治元年(1644),清廷“特令尔摄政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代统大军往定中原”(1),正遇李自成义军已推翻明朝统治的天赐良机,多尔衮踌躇不前。时随行参决帷幄的洪承畴急向多尔衮献策:流寇“今得京城,财足志骄,已无固志”,而“我兵之强,天下无敌,将帅同心,步伍整肃,流寇可一战而除,宇内可计日而定”(2)。并具体提出严肃军纪,“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掠财物”(3)三不政策,投降者封赏,抗拒者必诛,制订严密的行军路线和用兵方略。多尔衮采纳了洪承畴的建议和主张,向南进兵。同时,改变过去进关掠夺财物和任意屠城的恶习,“故中原人士无不悦服”(4),清军一到,几无反抗,顺利攻占北京。由于洪承畴引清军入关有功,被清廷授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同内院官佐理机务,“遂为秘书院大学士”(5),成为清初重臣。

??顺治二年(1645),清军南下受阻,命承畴总督江南军务。洪承畴秉承清廷旨意,采取以安抚为主、进剿为辅的策略,招抚张缙彦及江南诸府,擒杀林金声、黄道周,攻占闽浙等地。三年平息江南反清势力,对清朝安定江南局势起了重大作用。在平定闽地唐王朱隶键的隆武攻权时,采用招抚其权臣郑芝龙的做法,使清廷“不劳一矢”而得福建,避免了一场灾难性的战争,被时为平南大将军的多罗贝勒博洛称为“开清第一功”(6)。

??顺治八年(1651年),南明残部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诸人建立以云贵为中心的包括四川、湖南、广西部分州县的反清基地,合师北拒清军。顺治十年(1653),清廷授洪承畴“经略大学士”,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承畴详细分析敌我形势,严密屯兵布守,制订攻防战略;同时注意安定地方,选拔人才,训练军队,使“军威殊壮,招徕抚辑,民情安悦”(7)。顺治十二年(1655),洪承畴击败刘文秀,重创冯双礼,卢明臣坠水死。从此,清军控制湖广全境。顺治十四年(1657),洪承畴招降孙可望,三路军马入滇,规取贵州。顺治十八年(1661),桂王朱由榔为清军所俘。八年征战,经略五省,平定西南,彻底剿灭南明永历政权,洪承畴为清廷的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

??其次,洪承畴在安邦治国,发展经济,缓和民族矛盾方面,也为清朝的安定发展乃至历史上“康乾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清军入关,占据燕京,敲响了明朝灭亡丧钟。然而,明末人民群众同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却逐渐转化为汉满民族之间的矛盾。尤其在顺治二年,清军占领南京后,推行民族同化政策,颁布严行剃发令,“反对者,杀无赦”(8),激化了民族矛盾,爆发了遍及江南各地的反清斗争。除了明王室乘机反清复明外,江南广大农民、市民、商人和小手工业者,以及一些知识分子、地主士绅,纷纷掀起抗清斗争。面对这种紧张局面,洪承畴采取以招抚为主、剿灭为辅的策略,大力拉拢江南地主阶级,以削弱反清力量。他一面开科取士,网罗知识分子;一面疏列降顺之人,请命赴部录用。在平定江南和经略五省中,他不仅招徕了故明文臣武将,也招徕了农民军将领,一定程度缓和了民族矛盾,减少征战杀戮。

??为发展江南经济,洪承畴多次上疏清廷,要求宽民力、减税赋。如他要求将苏州崇明顺治二年的税银只征三分,免征盐课、马役等其他税徭(9)。顺治四年下旨,“免江南崇明盐课、马役等银两,允招抚江南大学士洪承畴请也”(10)。还有对江宁、池州、宁国、安庆、江西等地一些属县税徭实行减免,使江南的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在经略西南期间,洪承畴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提出“因俗而治”、“用安远人”的方针,不改变其服饰发式,说降土司,并及时上疏清廷,赈济饱受灾荒和战乱之苦的边民,有力地促进南疆的生产发展与社会稳定。在发展生产和巩固边防方面,他还向清帝提出修水利、尚俭朴、省徭役、定盐法、奖耕织、开海运及边防十二策等一系列主张(11),深得顺治帝赞赏,对清廷的封建统治决策起了很大作用。

??再次,洪承畴在弘扬汉族文化,促进满汉融合和民族和睦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佐理机务时,积极劝导满州贵族尤其是清朝皇帝,学习汉族封建文化。顺治初年,他奏请选派满汉词臣向顺治帝进讲六经,劝导皇帝学习汉语、汉书及儒家经典,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和典章制度,陈述施仁政的利害。在洪承畴和其他汉臣的推动下,清廷的统治者们日益重视和倡导学习汉族文化,尊孔崇儒,逐步融入到汉文化——中华先进文化的主体圈中来。

??洪承畴在明末清初历史大变革中,为统一中国、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二

??古人曰:人无完人。洪承畴在历史上也存在过失。他为维护明朝封建统治镇压过农民起义,仕明的历史并不值得肯定。他生活在朝代更替、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处于十分尖锐的特定环境,他的过失有的是不可原谅的,有的是可以理解的,有的是统治阶级出于某种目地强加而必须重新纠正的。我们应全面公正历史地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一分为二地评价他们的功过是非。

??长期以来,由于受儒家正统观念和大汉族主义的影响,洪承畴一直受到非议。对于洪承畴在清初历史地位的评价,统治阶级是出于不同政治目的而变化的。康熙时期,洪承畴病逝,满清贵族为巩固其封建统治,笼络降臣为其效命,称洪承畴为“贤良之臣”,“特授世及之荣,以示酬庸之典”(12);乾隆中期,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为宣传忠君思想,下令撰修《贰臣传》,极力贬低降清汉官,将洪承畴列入《贰臣传》,视为“大节有亏之人”。辛亥革命时,出于推翻满清的政治需要,更是将明末降清汉官视为民族败类,洪承畴成了家喻户晓的“汉奸”。

??关于洪承畴的降清问题。存在决定意识,评价历史人物,离不开他所存在的历史背景。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建立后真政权,并夺取辽东大片土地,逐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使满州成为一支较为进步的封建政治力量。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苛捐杂税繁重,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广大农民反对明朝封建统治阶级的农民起义不断发生,终于酿成1628年高迎祥、李自成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1644年,起义军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景山,明王朝宣告灭亡。1644年,明朝残余势力建立南明弘光政权,却只知饮酒作乐,派饷卖官,无所作为;1645年建立的鲁王、唐王小朝廷也互争真伪,腐败不堪。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代表新的政治力量,却在进城后追求享乐,丧失斗志,以至受挫山海关,撤出北京城,节节败退。

??洪承畴降清之际,正处于满州政权、明王朝及其残余势力、农民起义军等三股政治势力构成明末清初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互相交织,错综复杂的大动荡年代。灾难深重的中国广大农民本来寄希望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推翻腐朽的明王朝统治者,建立一个崭新的能代表他们利益的国家。然而,李自成义军的失败使他们彻底失望了。此时的洪承畴身居“三边总督”,为挽救摇摇欲坠的明王朝,正在作最后的战斗。当明末农民义军风起云涌之际,明军处处败退,唯洪承畴屡败农民起义军。松山一战,却因受崇祯掣肘,丧失战机,导致退陷清军重围,兵败被俘。此时洪承畴深受皇太极礼待,若拒降则死,或可为后人奉为尽忠报国之英模;若降清,则依儒家封建传统文化,当涉失节而罗“汉奸”之名。身陷囹圄中的洪承畴,是降是死,一念之差。明王朝的腐朽无能,满清的初露锋芒及礼贤下士,洪承畴都是看在眼里的。当然,他不可能站在今天的“大中华民族“的高度认识汉满之争。对于明朝的汉民族来说,此时阶级矛盾是主要的,反抗统治压迫,推翻明朝的腐朽政权才是国内的主流民意,而汉满民族矛盾是次要的。洪承畴对于满清投降与否,从历史的角度看都并非大事,清廷照样统一中国,明朝照样灭亡;只是洪承畴本人的一种选择而已。但为何历来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呢?那是统治阶级将其作为反面教材宣扬的结果。斯时洪承畴如果选择拒降而英勇赴死,虽或成为民族流芳千古的壮举,但如果用科学的历史观点来分析,则大可不必为洪承畴忠于明室、充当封建统治者的殉葬品而叫好。承畴降清,《贰臣传》说“有亏大节”,他们的“节”就是儒家思想所指的“忠君”、“忠臣不事二主”,也就是说,洪承畴必须为腐朽的明朝而死,而不能为新生的政治力量——满清而生。但洪承畴却偏偏顺应历史潮流,不为行将灭亡的明朝作殉葬,愿为新兴的清廷效力。当然,彼时的洪承畴对明朝和满清不一定有这样深刻的认识。但他必竟是明朝重臣,当他权重“三边总督”时,尚有杨嗣昌、杨希旦等弹劾他“养寇稔乱”、“暮气难振”而求诛杀;当他松山之役的关键时刻,却受到兵部尚书阿新甲及崇祯皇帝的掣肘,以至受围被俘。对于明廷的腐败和无能,洪承畴不能没有感觉;对于满清皇太极的礼遇也不会无动于衷。在此关键时刻,洪承畴能分析利弊,把握时机,站到新的政治力量一边,才有后来成为开清重臣的机会,历史也证明走这一步是正确的。洪承畴的降清,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和睦,是无可非议的。

??洪承畴历史上也曾充当明朝的统治工具,残酷镇压过农民反抗统治阶级的斗争,这是他的过失的一面。从儒家传统而言,他是属于清正廉明的封建士大夫阶层中的官吏。1616年中进士之后,十三年奋斗才官至粮道参议,后来正由于他屡败农民起义军,才成为镇压农民起义军的重要将领,成为明王朝的重臣。洪承畴除镇压明末的李自成义军外,还镇压了清初的江南反清斗争,但两者性质完全不同。清军南下时,由于广大民众对明朝腐朽政权的痛恨,没有受到多少反抗。清廷的决策者多尔衮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颁布严行剃发令,严重侵犯了汉民族的尊严,激发民族矛盾,引发了江南各地的反清斗争。这场斗争中,既有以反清复明为目的南明遗留势力,也有农民、市民、商人、小手工业者和地主士绅、知识分子的参加。构成了良秀难分的复杂的统一战线。这场抗清斗争,对于纠正清朝某些政策上的失误是有帮助的,但阻碍了清朝统一中国的行动。洪承畴秉承顺治皇帝旨意,采取先招抚后进剿的方法是正确的,顺应历史发展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综上所述,洪承畴是清初开国重臣,其所作贡献对于清初的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民族和睦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虽然也曾镇压过明末的农民起义,但功劳是第一位的,功大于过,洪承畴应属基本肯定的历史人物。长期以来,由于儒家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统治阶级出于自身政治需要而强加给他的“汉奸”等罪名是不能成立的,不正确的评价应该推倒,还给洪承畴历史的本来面目。

??三

??关于洪承畴的功过评价,涉及到不少历史事件和人物,触及千百年来形成的儒家封建传统观念及史学界的某些禁区,因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思考。这里也就与洪承畴的评价几个有关问题提出商榷。

??一是评价历史人物,应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朝代的更迭是正常现象,新兴的政治力量必然取代腐朽的政权,这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斗争的最高表现,正是由于有这种矛盾的冲突与统一,再冲突再统一,促使政权的不断更迭和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任何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都应该放到这个大前提中去评价,才能经得起历史长河的考验。有了这个前提,洪承畴从腐败的明朝中审时度势,投身到另一个新兴的政权中去,何罪之有?他同其他旧朝廷旧政权中杀出、转为新朝廷新政权服务的官员一样,虽是旧朝廷旧政权的“叛逆”,却是新朝廷新政权的功臣,历史的功臣。洪承畴平定江南、经略五省,发展生产,有利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的安定,苻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二是评价历史人物,应以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为重。我们拥有56个民族,民族不分大小,均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民族岐视,以华夷之分评价历史人物只能走入大汉族主义的圈子,不利于社会安定和国家统一。不少人正是由于看不到这一点,视清朝为外族,凡是抗清者均为民族英雄,降清者均为民族败类,缺乏全局的、大中华民族的定位。

??三是评价历史人物,不应站在某一个狭隘的政治立场,为某种政治需要服务。历史不等同于政治,不应因某个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而任意篡改历史。乾隆时期的《贰臣传》正是为宣扬愚忠、防止造反、巩固其封建统治而出笼的。《贰臣传》中的降臣情况复杂,应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尽作“大节有亏”之人。王宏志教授的《论“贰臣”》对此作了详尽的剖析。《贰臣传》是一篇影响十分恶劣的宣扬封建思想的唯心史观的作品,应予批判。

??四是对农民起义应作出具体分析。农民起义是指农民组织起来反抗压迫和剥削的斗争,曾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但又是一种复杂的斗争形式,应作具体分析,不能一应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更不能说成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我认为可分为四个类型:一是以推翻统治阶级为目标的、组织严明的大规模农民运动;二是运用宗教、迷信等形式,为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组织农民进行推翻旧统治者的斗争;三是一些地方农民联合起来,反抗政府的贪官污吏和某些政策;四是个别农民不满地方官吏、恶霸、豪绅欺凌,啸聚山林成为“草头王”。第一种类型因其顺应国内尖锐阶级矛盾,一呼百应,形成全国性反抗浪潮,对历史的发展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第二种类型是一种被利用的变了颜色的“起义”,实质是政权的更换形式,对农民大众不可能带来根本的好处;第三种改良性质的起义,由于良莠不分、缺乏全局性的呼应和支持,必然被统治阶级利用、分化以至各个击破;第四种“义举”则纯属扰乱地方,虽劫富济贫,却也打家劫舍,对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有弊无利。

??五是必须反对和摒弃封建“愚忠”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封建传统文化,是几千年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基础,其中一部分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应予发扬光大;但一部分诸如倡导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愚忠”、“唯命是从”、“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等,却是统治阶级奴役属僚、愚弄人民的精神理论和麻醉剂。国人唯上唯书、不求自强的奴性即源于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不能由于其对统治阶级的不忠即予轻率否定,不能以封建统治者的好恶评价历史上的人和事;必须冲破儒家封建传统文化的束缚,摒弃儒家“愚忠”思想说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史观,把历史研究从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纠正被传统观念扭曲了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只要我们以中华民族利益为大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史观,以发展的眼光评判历史,实事求是,大胆探索,敢于冲破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就一定能够正确评价洪承畴,公正客观地评价一切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先说一下洪承畴的背景。洪承畴字亭九,福建南安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大家注意,万历四十四年就是1616年,也是天命元年,就是努尔哈赤在这一年建立后金,黄衣称朕,同明朝要分庭抗礼。恰恰在这一年,洪承畴中进士了,这也就意味着洪承畴的一生要同清朝结下不解之缘。洪承畴中了进士之后,万历、泰昌、天启这三朝洪承畴都没有受到重用,到了崇祯朝,洪承畴开始受到重用。为什么崇祯朝洪承畴受到重用?因为崇祯初期,西北农民军蜂起,崇祯知道洪承畴知道军事,就派他做三边总督,去同农民军作战,农民军的闯王高迎祥在同洪承畴作战当中,被洪承畴打死,高迎祥的部下李自成就接过闯王的旗帜也成闯王,他率着军队进入四川,洪承畴统帅军队同他作战,李自成不敌,就是败走陕西,洪承畴派他的部下叫曹变蛟统帅军队,李自成大败,李自成以十八骑遁走商洛,就是李自成最惨的时候仅仅有十八个骑兵,仅有十八个人骑着马,败走到商洛地区,从此农民军处于一种低潮的阶段。洪承畴大败农民军的同时,东北满洲已经征服了蒙古和朝鲜,并且当时没有沙俄势力深入到外兴安岭。从崇祯三年开始,满清多次绕过山海关,突破长城的不太险要的关口,攻入关内。名将曹文诏,督师卢象升等大将先后殉国。能挡住满清的人越来越少。天启末年,孙承宗,袁崇焕等人在关外训练出的关宁铁骑,构筑的宁锦防线是关外抵御满清的最后,也是最有效的屏障啦。在满清志得意满的又一次返回关内后,终于在1635年下定决心攻击宁锦防线。松山大战爆发。为了保住松锦,崇祯皇帝派洪承畴都督八总兵出关延敌,全明精锐集聚东北。但是最终清军又一次战胜了军心不齐的明军,大明箕裘隳散,洪督师也被俘啦。

洪承畴兵败被俘前坚决拒绝投降,因叛将献城而被俘后,清兵把他带到主帅面前,强迫他下跪,他轻蔑地说:“我乃天朝大臣,岂能在小邦王子面前下跪!”摆明了已将生死置之度外。那么这个铮铮铁汉为何后来又改了主意呢?史上最“桃色”的劝降幕后——庄妃色诱洪承畴究竟有几分可信度?洪承畴被押解到盛京后,关在皇宫内的三官庙里。他已经下了必死的决心,每天披头散发,光着脚,不吃不喝,对皇太极骂不绝口。皇太极不仅不生气,还动员了盛京城中所有能动员的力量前去劝降,这其中大部分是洪承畴以往在明朝的同事们,让他们现身说法。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范文程。在大多数人劝降无效的情况下,范文程出场了。名士就是有名士的风度,他面对洪承畴的暴跳如雷不但不恼怒,反而和风细雨与之谈古论今,让洪承畴不得不反思: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人就怕冷静,就怕想到值不值,一旦从牛角尖中钻出来,发现天地之大,就不会一心求死了。恰在这时,积在房梁上的灰尘飘落下来,落在了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不由自主地用手轻轻掸去。这个细微的动作被范文程看在眼中,他暗自一笑,随即告辞出来,径直向皇太极禀报:“承畴不会死,这种时候,他连衣服尚且爱惜,何况生命呢。”

最终洪承畴还是投降了清廷,坊间一直流传着洪承畴被庄妃色诱后投降的故事,但是其实庄妃劝降洪承畴不可信。

第一,文献没有记载。这么重大的事情,满文文献、汉文文献,朝鲜文文献,没有记载,经典没有记载,档案也没有记载,可以说,没有一条文献根据。第二,违反后宫制度。后宫是有制度的,一个皇帝的爱妃你怎么可以一个人出了宫,到一个俘虏将领的囚所,敌对方的将领的囚所,一个人,宫廷制度是不允许的。第三,安全没有保障,庄妃已经有了儿子了,福临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太极的儿子很少,个个视为珍宝。庄妃离开了皇宫,离开了儿子,单独一个人,也没有警卫,到洪承畴的囚所,洪承畴当时下决心我绝食,我要死,要殉大明皇朝。如果一个爱妃单独到那儿去,出了闪失,责任何等重大呀,皇太极怎么会做这种愚蠢的事情?第四,身许更属荒谬。皇太极是大清国的一国之君,庄妃是他的爱妃,而且还给他生了皇九子福临,他怎么会派他自己的爱妃到敌国的一个将领囚室里面,用色情来换取洪承畴的投降?洪承畴在皇太极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俘虏,我说庄妃身许洪承畴,劝说洪承畴投降,这不仅是戏说,而且是胡说。第五,双方语言不通。洪承畴说汉语,而且还是闽南的汉语(他是福建人),庄妃是蒙古族人,说蒙古语,到了皇太极的宫里头,学了满语,就是庄妃会说满语,也会说蒙古语,就是不会说汉语,当时关外的汉人不能进到后宫里边,她没有机会同汉人进行交谈,所以庄妃会说满语,会说蒙古语不会说汉语,那么庄妃到了洪承畴这儿,两个人语言不通,又不能有翻译第三者,有翻译第三者又不能发生那种感情的事情。所以,从语言来说,他们没法交流,不可能用色情和身许来劝说洪承畴投降,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庄妃劝说洪承畴投降,历史上没有这件事情,纯属戏说。


美人计只是一个台阶而已,说到底还是杀人如麻的洪承畴怕死。

洪承畴在大明可谓官至极品,荣华富贵享之不尽用之不竭,那么现在他被满清俘虏了,满清的皇帝会给他怎样的待遇呢?还有就是满清的皇帝对他洪承畴重视到何种地步呢?这些都是洪承畴本人拿捏不准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满清的皇帝是想入驻中原的,那么为了笼络汉人的心,皇太极是一定不会杀他的。现在洪承畴需要做的就是抬高自己的身价,以获得更加丰厚的回报,于是老洪开始了绝食,作出视死如归的姿态,证明自己是效忠大明的。接着便是皇太极的轮番劝降,最后连美人计都用上了,此时的老洪看着火候,也差不多了,于是便做了个顺水人情,投降满清了,充当满清入主中原的急先锋。


明末,狼烟四起,洪大帅充当了救火大队长,功不可灭,为大明帝国流血流汗,拼将一死,末了,败在了石榴裙下,400年来,今多少人嘘叹,又说不出滋味,《明史》有传,不过是贰臣传也。忠耶奸耶,莫衷于是也。当之时,明清两军对垒,洪领十万大军破阵,见清军强大,用守势,怪守而出,皇太极无计可旅,怎奈崇祯小儿耳根软,逼洪帅出战而全军败亡,身被俘,心颇坚,想死,死不了,柤活,就只能象条狗一样的话下去了,话在屈辱中,话在梦磨中,活在女人堆中,治在咒骂声中,活在万人戮脊背中,话在一家老小充军中,惨死中,他服软了,他放下了士大夫高责的头鲈,他一不做,二不休,邦大清出谋献策,将大明江山统统纳入大清版图,这就是他唯一的选择,没退路,或许用对新主子的忠来换回一点点自尊,一点点尊严吧。悲情人物也。


美人计在清史稿上并没有记载,我觉得洪承畴首先心里还是害怕死亡的,舍身成仁毕竟需要很大的勇气,非常人所不能为也!我觉得洪承畴确实是动摇了。另外清廷对洪承畴的心理攻势也非常高明,使用了温水煮青蛙的方法,从降臣到皇太极本人轮番劝说,不停的对其发动心理攻势。大家来看看清代宗室昭涟的《啸亭杂录》,在《用洪文襄》一文中就反应了这个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篇章中,昭涟引用了毛奇龄的说法:洪承畴确实受到了诱惑,所谓“继命优人诱惑。洪故闽人,夙习好男宠,因之失节”。里面并没有孝庄诱惑一说,而是优人。


毁誉叁半的洪九老!洪降清非中美人计耳,乃惜命也。贪生怕死人之天性,蝼蚁尚惜命何况人乎?以明末清初之境况看,在明朝洪乃不忠不义不仁不信……N个不的罪人,罪大恶极当诛九族。而在清朝却是若干个好的功臣,功大至极当重赏。故洪是个阴阳脸,半红半黑。

晚年应归依佛门,在青灯古佛颂经中寻求心灵的鸡汤。


因为洪承畴太怕死,又非常清楚像自己这样的文官,不是跪下投降就能活命的。即使某个清朝王爷愿意受降,也难免被其它不买这个帐的王爷杀死。只有皇太极这个级别的来受降,才能确保清朝其他人都买帐,保住自己一条小命。


面对拒不投降的洪承畴,清朝女人只是用了这种手段便让他乖乖的投降。

当时的吴三桂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帮助金兵攻打李自成的大顺军,最终在两军都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金兵杀出,大败李自成。但是在面对洪承畴的时候,清朝却犯了难,因为洪承畴是个宁死不屈的种,大义凛然,不愿投降清军。

皇太极为了招降洪承畴,想尽了一切办法。皇太极是软硬兼施,软的方面,要么许以绝色美人,要么是许以高官,还送去众多的财宝,可是洪承畴不为所动。急眼的皇太极又对洪承畴施加严刑拷打,打得洪承畴是遍体鳞伤。但是洪承畴依然没有退步,他还是不愿意背叛大明、投降大清,为大清卖命。但是后来清朝一个女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洪承畴的人生,这个女人便是当时皇太极的一个妃子,叫庄妃。

这个庄妃可不是简单的人物,她就是大名鼎鼎的、被鳌拜称为“能顶十万兵马”的孝庄太后。不过这里要说明一下,“孝庄”是在她死后由康熙追封的,是谥号,而不是在电视剧中那样还活着的时候就用自己谥号。那她究竟是用了什么手段才招降洪承畴的呢?

在《满清外史》中,洪承畴作为兵马都督,威震一方,在明朝的地位很高,在听到洪承畴“战死”的误传之后,明朝皇帝甚至为此辍朝。因此能让这样的重要人物投降自然成了清朝上下的一致公关工作,而作为皇太极的爱妃庄妃也自告奋勇,终于用她“绕指柔”般的温情瓦解了洪承畴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庄妃见洪承畴的时候,洪承畴已经是奄奄一息了,要是他再咬紧牙关,挺个一两天,也许就是名垂青史的中医之士了,可惜就可惜在最后这一关没有挺过去,尤其遇到了如此有心机的女人。

庄妃先是让人把参汤装在小茶壶里,见到洪承畴的时候并没有急着劝降,而是称他为“将军”,还说即使“就义”,也可以先饮下酒再赴死,而且“情态婉嫣,意致凄愁”,那娇滴滴的凄婉表情,再加上庄妃把酒壶都送到洪承畴的嘴边了,洪承畴能拒绝得了吗?况且自己是个将军,喝点酒再死又有何妨呢?于是便喝了一些。他以为是酒,其实是参汤。等了一会没死,庄妃又劝了一点,喝了还没死,反倒是愈来愈精神了。

再后来,庄妃每日伺候,还送来美食,并且晓以利害,估计也就从明朝的黑暗、崇祯的专断、袁崇焕的凄惨下场、清朝未来的光明前景等等细细分析,终于把洪承畴说得心动了,饮食上也正常了,心里也想开了,再后来皇太极见洪承畴衣单,亲自给洪承畴穿上裘衣,洪承畴顺势下跪投降清朝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只可惜明朝一代名将,最终未能保住气节,被富有心机的庄妃给降服了,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来孝庄太后的手段。清军重用明朝的将领也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一是可以瓦解明军的士气,让明朝士兵看到自己国家的将军,居然在替敌国卖命,士气顿时低落。二是收买民心,让明朝的百姓看到自己曾经崇拜的将领在金国任职,会觉得金国更值得信任。三是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先让明军和明军厮杀,等到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出来渔翁得利。


洪承畴之所以投降,是因为他不想死!

虽然洪承畴被抓的时候,表现的很有气节,绝食明志。

这不过是儒家社会,士大夫阶层的传统价值观。也就是说中华文化,有自己的一套行为标准。

在这种文化环境之下,任何人都要遵循此道。若是违背,就会被万人唾弃,臭名昭著!

这个时候洪承畴内心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他身为人臣,必须得忠君爱国、肝脑涂地;另一方面,他又想活命!

所以他需要一个台阶下,他不想站在为国为民、死而后已的制高点上。

于是皇太极出手了。。。。。。据史料记载,其云“解衣衣我,叩首请降”。

也就是说洪承畴认为,他之所以投降不是因为没有民族气节,只是因为被皇太极的胸襟和气度感化了。

他也同时希望所有人都这么认为!!!

这就是他为什么要杀夏完淳的原因!因为夏完淳那番慷慨激昂,对于洪承畴来说,简直句句诛心。

至于什么美人计,不过是民间添油加醋的想象,皇太极哪里会傻到给自己带绿帽子!


在问答里,关于洪承畴降清事件及其原因及孝庄是不是施展“美人计”等问题不少。

我在近日的文章《洪承畴降清最新解读:这就是一出政治戏,戏中没有庄妃色诱的桥段》中有一个新的解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具体了解一下。

这里简要归纳总结有关洪承畴降清事件的观点:

第一,洪承畴被俘之初,保持气节、绝食相抗、坚决不降是事实。

如果在松山被俘的时候,大清将洪承畴与巡抚丘民仰、总兵王廷相、曹变蛟等一起斩杀,洪承畴在历史上就是明之文天祥,一样“留取丹心照汗青”。

洪承畴松山城陷落后,皇太极下令把洪承畴及祖大乐等祖家之人送往沈阳,大明巡抚丘民仰及总兵曹变蛟、王廷臣等官员百余人及兵丁3063人就地被杀。皇太极不杀洪承畴,是因为“欲收承畴为用”,留下祖大乐等祖家之人是为了招降锦州守将祖大寿。

《明季北略》里说他被俘后,不屈,命之跪,承畴曰:“吾天朝大臣,岂拜小邦王子乎!”押解到沈阳后,《沈馆录》里说,洪承畴绝食相抗,“米浆不入口者七日”,但“求死不得”(估计采取了强制措施)。

第二,在洪承畴被俘后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从松山到盛京,从最初的坚贞不屈到求死不得,从畏死幸生、心思浮动到最终降清,洪承畴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和艰难选择。

第三,皇太极“解衣衣我”、洪承畴“叩头请降”应该只是双方达成协议后的一出经典政治戏。

洪承畴降清主要有三种说法,即太宗感化说、太后诱降说、释放后回降说。这些解释或过于简单,或没有根据。目前,比较靠谱的说法是太宗感化说。我认为,这一说法只是符合一部分事实,真实情况可能是皇太极与洪承畴达成了某种协议,而并非单方面的感化。其实,皇太极“解衣衣我”、洪承畴“叩头请降”只是双方达成协议后的一出经典政治戏,洪承畴降清的真正原因无非是“畏死幸生”、功名心重。

《清史稿·洪承畴传》中“承畴方科跣谩骂,文程徐与语,泛及今古事,梁间尘偶落,著承畴衣,承畴拂去之。文程遽归,告上曰:‘承畴必不死,惜其衣,况其身乎?’”这一段话,可以进行新的解读。其中,最关键的是三个关键词:“泛及今古事”、“拂去之”、“遽归”。

双方借“泛及今古事”、“拂去之”,相互暗示沟通了投降条件和方式。洪承畴可能有意说到了楚汉相争时朝信与刘邦、项羽的典故,中国历史上一些降臣不战旧主等之类的故事。洪承畴被囚之后,不可能是因为洁癖症犯了才对衣服上的灰尘“屡拂拭之”,而是暗示降清的条件:“你主当视我为士大夫,如汉王刘邦一样重用于我,解衣衣我。”实际上,范文程对同为士大夫的洪承畴“拂尘拭衣”之举,肯定不仅看出了“承畴必不死,惜其衣,况其身乎?”这一层最表层的含意,而且悟到了洪承畴传递出的真实意图。因为,儒家之士自然知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衣冠”的特殊内涵。为什么范文程要赶紧回去禀报皇太极?因为,他已经知道了皇太极需要的答案和洪承畴的条件。

范程相会,这一天是五月三日。隔日(五月四日),就是皇太极表演“解衣衣我”的日子。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文程遽归告上曰”之后,皇太极当即同意了洪承畴降清的条件和方案,随后范文程再与洪承畴商议具体细节。如果没有达成投降意见,皇太极怎么隔日就敢去“临视”,不怕洪承畴仍然破口大骂,有辱圣誉?当时,皇太极正在想方设法招降洪承畴,怎么可能让洪承畴衣服单薄?只有一种解释,作戏。

至于皇太极与洪承畴到底达成了什么协议,我们肯定无法尽知。但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至少有两点是确实的:一是“解衣衣我”的投降方式,实际就是要体现皇太极对洪承畴的信重。二是降臣不战旧主。皇太极极力招降洪承畴,为什么只是将洪承畴编入汉军镶黄旗下,却没有任命具体官职?为什么直到崇祯自缢、大明灭亡,洪承畴才真正出山,开始为多尔衮、顺治皇帝出谋划策、四处奔走,成为清朝入主中国的“引路人”。只说皇太极对洪承畴有所防范,解释不通,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双方已有约定,崇祯皇帝未亡,洪承畴不出山(当然双方都心知肚明崇祯的大明大限将至)。

第四,太后诱降说,纯属无稽之谈,绝无可能。

因为,道理很简单,于理不合。皇太极、庄妃根本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也没有这样做的可能和必要。也有人说,庄妃不懂汉语,双方无法沟通。再说,满人与汉人的审美观是有很大差异的。如果真有色诱这样的事,后来与庄妃有密切关系的多尔衮、顺治皇帝怎么可能那么重用洪承畴。后世之人评判历史人物之功过,不必再着眼于流传甚广的各种八卦传闻(主要出自文学作品、民间传说),洪承畴降清事件中的艳情、传奇色彩可以去矣!

第五,释放后回降说,也难以成立。

皇太极怎么可能释放洪承畴这么重要的人物。洪承畴在此时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死,要么降。

作者:花开时节思春秋。坚持原创,独立思考;反思历史,启示未来。喜欢的,请点赞、关注、转发;有感想、有异议的,请写下你的评论,参与讨论和交流。


明朝末期贪官污吏横行,各地官逼民反烽烟四起。明崇祯帝身处各路起义军与皇太极满洲铁骑夹缝中举步维艰,只得依靠猛将洪承畴左支右绌苦撑天下。

洪承畴出身耕读之家,祖母曾是被明朝表彰的节孝烈女,母亲亦是名门闺秀教子甚严,日常皆以忠孝理念言传身教。

他秉家训自幼读书勤苦,一举得中进士后仕途顺遂,后因镇压农民起义深得崇祯器重,不但被封为兵部尚书还兼任蓟辽总督。洪承畴既得崇祯如此重用,只想一腔热血报君恩。

那日皇太极率兵攻打锦州,洪承畴闻战报亲率兵前去救援,却被皇太极断其粮草后围困于松山达半年之久。

洪承畴手下有将士难捱饥饿倒戈,皇太极趁机一举击溃明军,并将洪承畴擒于马下。洪承畴刚被擒住时誓死效忠明朝,并以绝食明志。

由此洪承畴被俘誓不降清而亡的消息传到京城,崇祯感其忠诚下令为其设坛祭祀,同时也藉此鼓舞明军士气。谁料崇祯祭祀尚未完成,竟又传来洪承畴已降清消息,崇祯之举一时传为笑谈。

被乌龙的崇祯怎会料到,皇太极因爱惜洪承畴才华,并想利用他作为日后染指中原向导,最终设法将其收为己有。

忠孝家庭熏染孕育,宁愿饿死以示忠诚的洪承畴,最终为何降清呢?难道他真如民间所说中美人计而降吗?且听有书君为你梳理分解。

一,庄妃色诱洪承畴纯属野史叟闻。

皇太极自知面对只求速死的洪承畴不能硬逼,他听闻洪承畴有好色短板,那就投其所好令爱妃庄妃色诱洪承畴。

说起庄妃,我们应该耳熟能详,她就是日后大清赫赫有名的孝庄太后。她本是来自科尔沁草原的蒙古格格,自幼才貌双全,冲龄之年就嫁给皇太极为侧福晋。后随皇太极称帝成其一后四妃之一,并为其育有一子,也就是未来的顺治帝。

话说庄妃略施粉黛,自带一壶人参汤孤身来到洪承畴处。只见庄妃启朱唇婉言劝其进食,洪承畴见一气质美女飘然而至,暗自克制不予理睬。也许是庄妃身上散发的幽幽香气,竟使洪承畴沉醉进入梦乡。

可等他猛然惊醒时,陡然发现美人躺在身边。庄妃见其醒来爽言道,倾慕将军英才愿以身相许。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更别说洪承畴还有好色弱点,其心思逐渐松动。

庄妃颇懂攻心术,她又趁机自称大清皇后,再晓之以理明析利害关系。洪承畴怎能抵住如此蕙质兰心的女人侃侃而谈?更何况还是身份尊贵的皇后投怀送抱,其意乱神迷饮下庄妃端到唇间的人参汤,意欲克制坐怀不乱的意志顿失,甘作庄妃裙下之臣,转日清晨就投降了清廷。

这就是世人熟知的庄妃劝降洪承畴的经典桥段。虽然它在民间流传甚广,可是各种文献甚至保括明史,都找不到只言片语的记载,而且整个故事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

首先皇太极只有一后四妃,虽然他身为一代英主以霸业为重,可天下美女千千万,他纵可选她人施美人计,岂肯舍自己妃嫔做出如此有失帝王尊严之事?

其次,当日清宫效仿古训宫规甚严。庄妃既使是蒙古格格性情豪放,亦要恪守宫规,她孤身出宫根本不合制度。

还有皇太极未安排侍卫保护,怎能放心庄妃单独面见洪承畴?难道他不怕以死相抗的洪承畴杀心迸发伤害爱妃吗?

再有当日清兵还未入关,庄妃只懂满蒙语言还未通晓汉语,她与洪承畴语言不通,又怎样交流沟通呢?

有书君觉得,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庄妃育有一子,爱子必为之计深远。她素有帝王心计,其谋求的是儿子承继大统。以庄妃之心术,绝不会给儿子留下母亲色诱明将的污点,以致危及儿子一生前途。身许之说应属无稽之谈。

由此可见,洪承畴降清与美人计并无关系,庄妃劝降说纯属小说家编撰的野史叟闻。

二,范文程巧析洪承畴心理,发现劝降契机。

其实汉臣范文程才是皇太极派出劝降之人。他出身名门,其祖先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宋代名臣范仲淹。他本是居住辽东的汉人,后归皇太极麾下做了大学士。有书君觉得,也许皇太极就是想利用范文程家世这一点,觉得容易与洪承畴沟通对话,才用范文程做劝降之人吧。

范文程来到牢房,洪承畴依然是忠于大明舍得一身剐的视死如归之态。范文程对此并不在意,其耐心以礼相劝之时,却在暗中观察洪承畴的一举一动。

突然房梁上掉下一缕灰尘,落在洪承畴衣服上,只见洪承畴皱皱眉头,用手将灰尘弹落又将衣服抚平。范文程见此举心中窃喜,不再赘言旋即告辞。

范文程面见皇太极告之,洪承畴必降只是时间问题。他向皇太极剖析了洪承畴弹灰尘细节,一个连衣服尚且如此爱惜之人,岂肯放弃生命呢?洪承畴现在需要的只是一个台阶而已。难道改变洪承畴之志真的这么简单吗?且听有书君接着分解。

三,皇太极以情感人,洪承畴审时度势择明主背明降清。

皇太极对范文程之言深以为然,他又亲自来到牢房探望洪承畴。皇太极并未多言,只是嘘寒问暖担心天气寒冷,洪承畴衣单体寒,并将自己身上大氅脱下亲自为洪承畴披上。

这个小小举动令洪承畴惊讶之余,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每个人心中皆有杆秤,洪承畴回思崇祯是如何对待臣属,斥责廷杖是常事,随时还会有杀头风险,自己每天如履薄冰又何曾享受过如此温暖待遇。

有书君觉得,皇太极懂得以柔克刚巧妙送给洪承畴一个台阶,有时硬汉只需一点情就可顺势而下。洪承畴就是如此逐渐卸下强硬铠甲,对大明忠诚有所松动。

洪承畴心中纠结也在权衡利弊。他身为明臣自知明朝大厦早已腐朽不堪,他镇压过起义军,也知各路义军皆是乌合之众成不了气候,只有满洲铁骑真正锐不可挡。他再次对比崇祯与皇太极之谋略,自觉皇太极终是高出一筹才是真龙天子,遂决定剃发降清俯首称臣。

观洪承畴降清过程,皇太极动之以情只是一步台阶,满清的高官厚禄对曾经位极人臣的洪承畴也构不成诱惑。也许良禽择木而栖,择明主才是洪承畴背明降清的根本原因。

洪承畴降清成了明清对峙局势转折点,他为大清出谋划策成其定国重臣,也许这亦是洪承畴自认的忠诚。

可是世人心中价值观多以明朝为正统,大明遗民不但口头谩骂,甚至编撰庄妃施美人计劝降洪承畴成书,利用百姓猎奇心理,丑化洪承畴使其汉奸之名远扬,只是连带庄妃亦成为丑化清廷的目标。洪承畴自认明智之举,却落得身败名裂,就连母亲都断亲情将其拒之门外。

他真的深陷忠奸两难的尴尬境地,几百年时间皆未能洗去其降清污点,纵使褒贬不一,还是骂声居多。其降清是非对错还是由各人评说吧。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关于洪承畴降清的问题,从洪承畴投降清朝的那一天开始关于他的讨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作为崇祯朝的重要支柱之一,洪承畴南征北战,为明朝扫平农民起义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一场松山之战的惨败让洪承畴的人生轨迹出现了巨大的转变。

从此,一个兢兢业业为大明社稷奔波的忠臣不见了,一个甘为侵略者鹰犬,向同胞举起屠刀的刽子手出现了。

那么,为什么洪承畴最终还是投降了?难道真的是因为孝庄的美人计?静夜史认为不是,理由如下:

1、洪承畴想要建功立业

怕死是人的天性,但洪承畴明显比一般人更怕死,因为,他的理想还没有实现!

虽然身在王朝末世,但洪承畴还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一番功业,换句话说,他是一个有理想的人!

在明朝末年这个所有人撞钟瞎混的大环境中,洪承畴无疑是非常另类的,也是非常可贵的!

但是,明朝末年的环境和其他朝代还有很大不同,除了关内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关外的后金也在不断壮大,东南沿海还有西方殖民者跃跃欲试。

最可怕的是,此时的最高领导崇祯还是个二杆子,特点就是瞎指挥还不担责任,行事急躁且不计后果。干掉魏忠贤雷厉风行,但是对后面的政权建设一脸懵逼,这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明朝朝廷乌烟瘴气!

1628年,崇祯裁撤了驿站,剩下了80万两的开支,然后换来一个李自成!

而在手下的武将们跑断腿才把农民军扑灭,崇祯又讲起了仁义,明摆着养虎为患。对于这样的领导,洪承畴没有怨言,因为文官出身的他,直到如何忠君,做一个好员工!

洪承畴一直很努力,在剿灭农民起义军的过程中,镇守陕西,农民起义军一度很消停。

然后,皇太极开始进攻。无将可用的崇祯只好将洪承畴调到辽东,然后将洪承畴送上了绝路!

松山之战失败后,洪承畴被皇太极所俘。

洪承畴大义凛然,坚决不投降皇太极。但是他的内心不甘心,也许内心真的不是怕死,而是想着自己未尽的功业。

洪承畴幻想着皇太极能像诸葛亮七擒孟获那样,因为敬佩他的正气将他放回去。但是皇太极正在扩张,正是用人之际。所以皇太极不惜一切要劝降洪承畴!

关于是不是用了美人计。很多野史写得绘声绘色,还说孝庄和洪承畴睡了一觉,然后洪承畴终于被枕头风拿下了。这不仅是在侮辱洪承畴无志,也是在侮辱清朝无能!

况且,从科尔沁来的孝庄,和中原的妹子根本就不是一个美法,洪承畴真的认为孝庄比关内水灵灵的妹子更能吸引自己?静夜史认为可能性很小。况且作为皇太极的侧福晋,就是孝庄肯献身,皇太极肯戴帽,洪承畴也未必敢接。因为秋后算账洪承畴肯定第一个被拍死!

所以洪承畴最后投降,不是美人计,也不是《明朝那些事儿》中说的他意志力薄弱。

从他之后的举动来看,他确实是想建立一番功业。

只不过,己方变敌方,越是卖力,敌人就越看不起。而且,罪孽就越深重!

2、洪承畴对明朝彻底失望

在松山之战前,洪承畴镇守陕西,起义军一向很消停,作为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的他,忠实完成了崇祯交给的任务!

然后,皇太极进犯,洪承畴被调往辽东。

和24年前的萨尔浒之战一样,敌人进犯,明朝匆匆组织防御,临时拼凑了一支杂牌军前往前线,然后配一个大将指挥。上次是杨镐,这次是洪承畴。

不同的是,上次杨镐真的是在瞎搞。而这次洪承畴是能力出众,有备而来!

不过,不变的,永远是明朝军队那一击就溃的低迷战斗力!这一点,杨镐没法,洪承畴也没法!

所以洪承畴玩起了廉颇的套路,固守阵地,等到城外的皇太极弹尽粮绝了自己就撤退了。

可是崇祯真的就是赵孝成王!因为明朝的当时的赵国一样,确实无力支撑一场规模并不大的消耗战!

所以,崇祯等不了。和催促孙传庭出潼关和李自成决战一样,洪承畴也在崇祯的不断催促中匆匆出战!

800多年前的唐玄宗也是催促哥舒翰出战,最后丢掉了长安。800多年后,崇祯再次催促,于是潼关失守,松山之战惨败!

孙传庭死后,崇祯没有任何抚恤的表示,好像一个完全不相干的人!洪承畴好一点,松山之战刚刚失败,崇祯就急急忙忙辍朝特赐祭九坛,在明朝属于国葬的级别!

你是多希望我死啊!当洪承畴从仆人口中得到这一消息时,内心是有多心寒啊!

虽然无兵可用,虽然可以聚拢民心,但是崇祯的做法,确实让人十分不爽!洪承畴终于明白,跟着这样的皇帝,注定是没有希望的!

所以洪承畴投降了!

洪承畴的投降,对其个人而言,是一次普通的选择,但是对于当时的明清大环境而言,他的行为比范文程更加恶劣。范文程身为明朝人投降清朝,成为清朝鹰犬十分可恨。但是他毕竟不成器,在明朝最多就是个生员。而洪承畴是明朝的一品大员,是掌握着明朝最高机密的封疆大吏。他的变节,对明朝造成的影响是毁灭性的。果然,洪承畴投降不到两年,大明灭亡!

在先前的文章中,静夜史曾经分析过:虽然自己的祖国有千般不是,万般不好,都不应该是一个臣子投降外族将屠刀对准同胞的理由!历史没有赋予你重整江山的使命,你补助纣为虐最起码可以做一个徐庶!

可惜,洪承畴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为了他的理想,他并不在乎自己的名节!这样的人才是最可怕的人!

所以,洪承畴是一个无法洗白的汉奸!

今天的很多人,以洪氏后人的名义,大肆为洪承畴树碑立传,名为祭祀先祖,实为扰乱思想,颠倒是非,这种行为,注定会遭到人民的不齿和唾弃!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洪承畴投降,与美人计没有任何关系。

洪承畴被清军俘获后,自始至终坚决不投降,不但大骂皇太极,还绝食。但是当有个叫范文程的人去看了他一眼后,便肯定地告诉皇太极,洪承畴肯定会投降。他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洪承畴)

崇祯十五年,松锦大战几乎让明军全军覆没,坚守松山半年的洪承畴兵败被俘。

当时的皇太极一心想要统一中原。因此他对明将多方拉拢,并许以高官厚禄。因此在明末时期,不少明朝官员主动归降皇太极,比如满腹才学的范文程和明朝参将鲍承先等人,都因为归降皇太极受到了重用。

洪承畴时任蓟辽总督,是当时降将中官职最高的一个,再加上他文武双全,因此对他的劝降,皇太极特别重视。

毕竟能得到洪承畴,一方面是统一全国的战略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出于爱惜人才,希望能收为己用。

据《明季北略》记载,清军把洪承畴带到皇太极面前,强迫他下跪。他轻蔑地说:“吾天朝大臣,岂拜小邦王子乎!”摆明了将生死已置之度外,要杀要剐随便你的态度。那么他又是怎么改变主意的呢?

皇太极屡次派人去劝降,都被洪承畴骂得狗血淋头。清廷见他太过刚硬,就将他关押在皇宫里的三官庙中,不给饭吃,只给菽水喝。

洪承畴干脆披头散发,鞋也不穿,做绝食抗争。不仅如此,还大骂皇太极,颇有要和清廷对抗到底的气魄。

皇太极并不动怒,反而钦佩他的勇气,于是发动已经归降的洪承畴旧同僚轮流去劝降,结果也被骂得狼狈而逃。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范文程决定去试一试。

(范文程)

范文程是个很会做思想工作的文官,他不像别的汉官见到洪承畴就直奔主题,要洪承畴投降。他坐在那里,慢条斯理地谈古论今,讲些仁义道理。洪承畴躺在床上,只是闭目养神,对他不理不睬。

洪承畴可不是大老粗,他最先就是凭着才华考中进士,做了朝廷文官。所以范文程讲的道理他都懂,他也深觉有道理,于是睁开眼来看了一眼范文程。

就在这时,梁上掉下一块燕泥,正落在洪承畴的衣襟上。洪承畴看到了,便将燕泥轻轻掸掉,然后又闭上了眼睛。

范文程见此,心里有了眉目。结束造访后,便向皇太极禀报说:“洪承畴不死矣。承畴对敝袍犹爱惜若此,况其身耶?”

的确,洪承畴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自入仕以来,历任三朝皇帝,最后才得到崇祯器重,成为边关大将。没想到宏图未展就成了阶下囚,心里自然很不甘心,之所以求死成名,也是有原因的。

当时的明朝已是大厦将倾之势,内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如火如荼,一路势如破竹,攻陷军事重镇和城池无数;外有皇太极已平定北方,又和蒙古结盟,全心攻打明朝边境,准备攻入中原。

内忧外困的明廷也是一穷二白,连军饷都发不出。官员各打各的算盘。崇祯也疑神疑鬼,凡是前线吃了败仗,将领必定会受到严厉的军法制裁,严重者还要株连家族。因此许多边将顶不住压力,纷纷投降了清廷。

早在松山时,就有人劝洪承畴投降清廷,被洪承畴一口回绝。他之所以不肯投降,是因为崇祯待他恩遇有加。因此,他在成为俘虏后,是抱着“殉国”的打算回报崇祯的。

范文程见过洪承畴后,皇太极决定采用进一步的行动。在洪承畴绝食的第9天,皇太极表示,洪承畴不投降算了,把他给放了。

这事儿颠覆了洪承畴的看法。他在内心对皇太极有了一丝好感,再加上在三官庙呆得这些天,也让他重新认识了皇太极,所以他对皇太极没有当初那么抵触了。不过,他还是打算尽早回到明朝。

(皇太极)

就在洪承畴入关后急急忙忙往家赶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人,让他改变了主意,这个人是谁呢?

原来这个人是他府上的一个仆人。这个仆人见到他大吃一惊,告诉他说,朝廷以为他已经战死沙场了,崇祯还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烈士追悼会,并将他的家人列为烈士家属,给予种种厚遇。

得到这个消息后,洪承畴顿时又陷入两难之境,如果他此时回去,必定会背负松锦之战全军覆没的罪责,到时不光他被崇祯处死,他的家人也会受到株连。

思来想去,洪承畴决定归降皇太极,待日后再想办法救出家人。就这样,洪承畴又回到了盛京。

据《清史稿·洪承畴传》中记载,当他回到盛京,皇太极亲自出来迎接他,见他衣衫单薄,急忙脱下身上的貂裘披到他的身上,关心地说:“天气甚冷,要爱护身体。”

洪承畴听闻,长叹一声:“汝真命天子也!”

(参考资料:《清史稿》)


原始地址:/wenti/16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