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是两个方向的问题,就好比问方言会不会被普通话取代。平水韵是根据古代语言编写的韵书,现在仍有少数方言保留了古韵的特征,所以以方言入诗用平水韵,在朗诵时可以领会到其声韵的美感。而用普通话入诗,则推荐用新韵。用平水韵还是新韵跟作品的好坏没有直接关系,用韵主要考虑的是在朗诵时的体验。
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很有见解。可以毫无疑问地说:平水韵必然被新韵替代,只是时间问题,并且不会太久了。
平水韵已是“鹤寿千年”的耄耋老叟,“不合时宜”之处众多,确实该退居二线了!
诗、词所用的韵,是以当时社会的“官话”,或是流行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语音为依据的。平水韵诞生以来,我国已历经多个朝代变迁。语言变化之大,是尽人皆知的事实。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到今天的几十年,由于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加之广播、电视、音象资料…无孔不入的影响,各地人员交流的便捷、广泛。使今天中国的语言高度统一。普通话成了使用最广的中国官方语言。因此,诗词的韵,改用普通话的语音为基础,是没有任何争议的社会需求!
由于古代的科技、信息水平低下,人们认知的局限性很大。平水韵的作者只是整理了当时流行的“古韵,”剔除了与当时流行语语音差别太大的“音韵”,合并了一些当时认为“繁复”的韵部。使平水韵比古韵更加简捷、科学。尽管如此,平水韵呱呱墜地时,就带有多处先天不足。又经历了千年的历史变迁,平水韵已经乖离时韵,越去越远了。今天的一些古诗词爱好者在偿试写诗、填词时,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押韵。一翻开平水韵,百分之百要发蒙:我们今天读音没有什何差异的“东”和“冬”竟然不是一个韵。同样:风、枫、疯、丰,(上平一东韵)和逢、峰、锋、蜂(上平二冬韵)也要严格区别开,不能通押。而佳、街、鞋、牌、霾、谐、涯…这些读音迥异的字,却是同一韵部(上平九佳韵)。更不要说,还有好多今天普通话中已经无迹可循的“入声字”。如:色、墨、职、国、黑、食、仄、德…这些今天读起来毫不相干的字竟是同一韵部(入声十三职)。就是这样一部与今天语音,多相龃龉,且无规律可循的“工具”书,怎能不使初学者“陷于五里雾中”所以,它被更科学、更合理、更简便的[中华新韵]取代,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至于使用新韵,会不会影响诗、词的质量,则是一种毫无道理的担忧!
一首优秀的仿古诗、词作品,一定是立意新颖、想像力丰富、切入视角独特、语言优美、精炼(相同字数信息含量大),熟炼运用古文语汇,意境优美、隽永。具有以上特点,一定就是好作品。和它使用什么韵,没有任何关系。希望诗词爱好者们,在創作时不必拘尼于千年陈规,大胆使用[中华新韵]!
关于新韵也不知道是谁发明的。你发明了新韵也是件好事。但是,新韵就不要标上七绝,七律了等,是吧?如标,就要较严格地去按其平仄韵律去做。如不标,可自由些。如鲁迅所说,……顺口就好……古诗词的平仄韵律要求较严格,但在平仄顺序上适当做一些调整是可以的。但整体上要符合其平仄韵律,且不要标上七绝,七律等。
回答此问题,也简单,即格律诗之格律者,即为圭皋,故奉之为应有之义。本人认为写格律诗用新韵当然可以,但认为有取代旧韵之势则未必。因为旧韵之韵字有其固有之长、短、高、低、抑、扬丶顿、挫之音及气流特点,由之产生特有的音韵之感,进而由此感受文辞之跌岩缓急悠促之古意,则其里之意彰之于外,其表之形显于饰,则美溢表里矣!
我很气愤,居然有人提出这个愚蠢的问题。平水韵流传了一千多年,港台澳及华人多一点的地方,写格律诗都是平水韵,。新韵只在大陆通行,且不盛行。而且凡是大陆比赛的诗,须用平水韵。新韵只是诗的一个种类,诚如自由诗和散文诗。
变化是事物的基本规律,语言也是尊循这个变化的规律,律诗有他不变的规律,那就是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韵律美也就是平仄的规律,平水韵是很久以前语言读音规律,新韵是现在的语言读音规律,我们应该尊循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的规律,而不是生搬硬套的用平水韵,或一味的新韵!它们都有不妥的地方!请仔细分析语言的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也就是平仄最基本的意义,这才是最对的!
平水韵到现在已经不能读了,为什么非要固守平水韵?古人为什么创造律诗?是为了声韵和谐!现在还读平水韵吗?谁还会古代的读音?还非要坚持已经读不出来的平水韵?用现在的声韵来读平水韵,那来的声韵和谐?知古是必须的,用今是必然的。让那些老守旧去坚持非平水韵不用吧!今韵必然会替代平水韵,只是早晚而已。
我刚刚学习写诗词的时候,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指点过一句话,孩子,你要想在诗词上有所建树,一定要用平水韵、词林正韵,不要用新韵。当时,刚刚开始学,不是很懂,经过两个月的学习,略有所懂,古诗词讲究的就是古音、古韵,不是说排斥新韵,也不是说抵触新韵,新韵在读音上占优势,与现代拼音相近嘛,古韵里有很多韵字是不相近的,不然怎么叫古韵,所以,用古韵的时候必须要学会选韵脚字,如果选不好,可能这首诗/词就差强人意了。
个人觉得,新韵跟平水韵没什么多大的区别,就是新韵的韵脚字范围广些,古韵的韵脚字范围窄些,其实,我想说的是:只要水平到家,宽窄又何妨?遣词造句、谋篇立意、起承转合、情景交融,押韵,对仗,粘对合律,只要做到这些基本的就算入门了,接下来无非是熟练程度罢了。
我一贯推崇平水韵和词林正韵,不主张用中华新韵。既然是写古诗词,当然是要用古韵了,当然,我也会用新韵,取其精华,推陈出新!
在律诗的韵律上,“平水韵”是“传统”,“中华新韵”是“创新”。“平水韵”当是刘渊综合当时的字韵,加上自己的认同把常用的韵字划分为106韵,就像现代人起初编写《新华字典》一样,肯定有错误的地方,但它成为大家共认的“诗韵法典”流传下来,又被当做标准来检验今人的作品,必然产生冲突。社会在变革,人类在进步,文化也不再是少数人奢侈品,普通话以“压倒之势”占领了中华疆土,“平水韵”分韵之不科学必将显现出来,以汉语拼音的“韵母”作韵的归类也会被文化后生认同和接受,所以“中华新韵”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用此韵的队伍在壮大。然而我不主张过早地用“替代”、“取代”之词,让它们有一段“共存”时间,让广大诗词爱好者自已选用,就像老人喜穿布鞋,职场青年喜穿皮鞋,儿童学生喜穿运动鞋一样。只要在诗后加上说明---“平水韵”--“新韵”,以防他人误评就可以了。总之,平水韵就像格律一样短时间内不可能取消,又阻碍不了新韵的发展应用。
正如诸友所说,古韵是时代的产物,那就一定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如今普通话一统中国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文学史的进步,所以在普通话定型后才出现了新韵,新韵己被诗家及大众认可,古韵亦能欣赏古诗继承传统,完全可新旧並存,为什么一定要消灭古韵呢?又为什么一定要抵制新韵呢?古韵有必要性,新韵有合理性,诗家也有门派之别,何必从走极端纠结新韵旧韵,只要是好诗就会被人们所喜爱,注明新韵旧韵就行,历史就是在继承中发展的,古为今用,喜新不厌旧,才能诗坛兴盛。
清平乐。野菊花抛家傍路,香在无人处。见惯冷月共秋露,谁怜寒与暑。山涧野陌瘠土,沐风栉雨冷雾。不慕艳粉娇红,自是清丽雅素。这个是什么韵?
近体诗毕竟是那个年代的产物,当时遵从平水韵。
古风韵宽,远代久远。没有固定模式,喜欢的人有时无从下手,就不写了。
我们今天学的唐诗,好多初学者诗人也看不懂。这是为什么呢?虽然学了平仄,韵,平水韵,但是对于正格的平仄格式理解,也看明白一部分诗。至于唐代大神诗人,故意不按套路走,故意失替,有人就看不懂了。
因为你学的是正规军。至于正格以外的格式,一般人不过多了解。对于这些知识点,还需要学习拗句,拗救。什么三平尾,三仄尾,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等等。
知道了以上,你就明白为什么古人的诗失替。同时,通过平水韵,你也了解了上去入声字。
对于唐诗的难懂,除了字词匮乏,基本白话的诗也有。你可能大概懂得诗人写的意思。丰富的内涵不得而知。有时,还怀疑一首诗出错了,平仄不对,一个李白大神的诗,怎么会出错了呢?
所以,学习平水韵。有好多好处。了解古人的发音,文言文,还有其他平仄规矩等。
如果你开始就写新韵,不接触平水韵,你怎么能懂得古诗?怎么看明白古诗?别只会背诵呀!
所以,先学学平水韵有好处。至于说,被新韵代替,广大诗词爱好者也不同意。毕竟,平水韵是一瑰宝。你舍得舍弃吗?
不过。现代人写诗,不懂古文,经常不古不今的,也是一个让人思考的问题。但是,你用新韵代替了平水韵。平水韵不会埋没,依然熠熠发光。唐诗三百首就告诉了你什么是真正的诗。
個人見解,這也牽扯到另一個問題,方言的不同,有時韻腳也不同!其實這個問題也是一樣,新韻和平水韻並不衝突!既然用平水韻,那麼就該用古漢語的讀音去理解呀!這樣才能完整理解和表達了詩歌的美!
汉族的语言,文字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直处在变化之中,无论字形,字义,读音。所谓平水韵也只是格律创始之初,当时的语音而已,因为读起来好听。随着时间的推移,朝代的更迭,语音也在变化之中,用现在的读音去朗读当时的诗词,就会产生障碍。相反,如果用平水韵来写作现代诗歌,会产生朗读困难的问题,同时也让人难以理解和推广。所以使用今韵来写作新的格律诗,必然是大势所趋。
诗词首推意境,意境好即便不甚押韵也是好诗词,意境不好即便押韵周正也还是平庸之作没甚趣味。这一点古代名家已经用大量的作品来印证说明了,至于平水韵还是音韵,契合诗词就好,不必拘泥。
平水韵的出笼,在当时是一项成功的改革。它也依据当时的官话语音,摒弃了先古音韵和当时地域语音的差别,在已有的音韵著作的基础上,修正整理出来的一部音韵著作。无庸讳言,它在800多年以来,为我国格律诗的创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800多年后的今天,使用的官话即普通话,使用范围更广,语音有更规范的要求。那么普通话为什么就不能效平水韵,取代以前的,已经严重制约格律诗词创作的平水韵.词林正韵呢?这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势所趋和必然要求。如果还让已经落后千年的音韵要求来束缚我们的手脚,格律诗创作只能成为极少数人掌握的技能。那么传统文化又何谈发扬光大呢?
你直接问。有人懂平水韵的正确发音吗?这样既简单又不会引起双方对骂!多好。
世上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平水韵曾经代替了他以前的所有韵律,他也会被发展的事物所代替,这是规律,任何人想阻挡都是不可能的。人间乃至宇宙间,任何现象在历史长河中,都只是一瞬,没有永恒。世间称得上永恒的,只有发展变化,哲学上叫做运动。
应该是。
他妈的,这里好多白痴!简单的说,普通话成音,十三辙,妈的,乱死了平水韵,四声。注意,普通话是伪四声,变成音符,哆,咪,发,啦(简谱1、3、4、6),一个自然调都没有,所谓五音不全。平水韵,阴阳平上去入,(简谱1234567i)一个自然调,五音加文武二弦即七音(1234567多瑞秘法所拉起),再加老子字等半音转调,合起来即(1234567i)请问你普通话五音都不全还意淫唱格律,格律对应公尺,编音乐用的,还管节奏,你普通话创造出来都不是写诗填词搞吟唱编音乐的,所以,自古五弦七弦等多种乐器都是对应公尺格律四声,普通话的用不上啊,所以,平水适合格律诗词,如果硬用五音不全的普通话,不但贻笑大方,而且让懂的一头黑线,看你在那里理直气壮的瞎弄简直观之欲呕。其实,普通话可以自我编一个格律,适合普通话的,或叫新律,用普通话韵。但是从普通话最初的雏形《中原音韵》到现在,都没有人搞出来过,本来有人想将普通话作北曲速成韵,但是还是切不进音乐里,现在普通话填唱歌的歌词都是普通话自动变声变调,它勉强可以唱四个音,其他三个唱不了,跛脚鸭,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