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合是供公众从事社会生活的各种场所。
公共场合禁止大声喧哗,禁止抽烟,禁止乱扔垃圾,禁止吐痰等不文明行为。抽烟更是明令禁止的,在公共场合抽烟的人,就是无视大家的存在,素质低下,不顾别人感受,自私自利,把公共场合当做自己的家,愿意干啥就干啥,实属欠揍。
自私自利的表现。这种人脑海中不会考虑到你考虑的这一点,,,,即是考虑到了,那么就是执行力有问题的人。这涉及到一个人的素质,修养,教育,环境,意识。改变自己,从认识自己的错误做起
吸烟者的口腔里最臭,但它们自己却以为很香——这说明:它们已经失去了判断香臭的能力!我就纳闷:这些瘾君子的丈夫或妻子,难道也喜欢这种臭味吗?
吸烟让高铁降速,吸烟让客机报警——这说明:这些无赖已经到了违法乱纪的地步了,必须严加惩处!
有以下可能。
第一种是无意识行为,这种行为在他吸烟的时候并没有察觉到属于公共场所,自我是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中。这种行为跟人的精神状态有关,是一种偶发行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过这种时刻,在这里不做具体分析。
第二种是知道有公共规则,但依然有“我可以”的心态。这样的人一般很难在这个事情里面意识到他人的态度,对自己当下所做事情的反馈。也可以认为是自我意识构建不够完整。无法良好感知自己与他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另外一种就是在这种场合,故意破坏规则以凸显自我,特立独行,这是内心价值感低和自卑的一个外在表现。
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劳伦斯·科尔伯格对一些6~16岁的孩子做了调查,他发现儿童的道德发展依循一个普适的过程:
7~10岁,处在道德成规前期,他们会顺从成年人的权威,并遵守规矩,因为对赏罚具有了预期判断。
10~13岁,进入道德成规期,他们对权威有了抽象的概念,有了服从的意愿。
13岁以上,处于道德成规后期,形成抽象的道德原则,并按其行事以满足自己的良知,而非他人的认可。
而在以上的年龄段如果自我成长和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了阻碍,那么就会出现以上的情况,甚至会有一部分呈现反人格的倾向。
第三种可能就是反社会人格的表现。
首先反社会人格是如何炼成的?
①基因:
反社会人格特征最多可能有50%的影响来自先天。不过,这种极为复杂的性格特征不太可能由单一基因决定,而是由许多基因共同作用所致。
②早期情感依附障碍:
婴儿期时,总是独处而破坏了情感依附,便会罹患此类障碍,长大后无法与人建立情感依附。但目前尚无法确证早期情感依附障碍是形成反社会人格的成因。
③社会文化:
强调集体文化的一些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和日本),反社会人格者相对稀少,但在更强调“个人”、“独立”的西方文化中,反而出现了更多反社会人格者。
对反社会人格的自我保护的法则
①最高法则,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我们必须承认——某些人就是没有良知的。
②做判断时,岁从自己的直觉出发,不要受到别人身份地位的影响。
③当考虑跟某人建立新关系时,拿“事不过三”原则检验对方的主张、承诺和责任。
④分清尊敬和害怕的区别。
⑤避开无良症者,拒绝与他们接触和沟通。
⑥不要尝试弥补已经无法弥补的事情,咽下这口气,及时止损。
⑦千万不要出于同情或其他原因,而帮他们隐瞒其真实性格。
⑧捍卫自己的心智,不要让他们说服你相信人性是一种失败,大多数人是有良知的。
⑨好好生活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报复。
这个很正常啊,需要有什么心态呢?
对于有烟瘾的人来说,才不管是不是公共场合呢.
面对着人又怎么样,照样来一根.
哪怕在厕所对着一泡屎,也一样抽一根.
这个还要心态吗?
你太讲究了吧.
首先,声明我是烟民,我认为抽烟人有两种,一种勇敢,另一种无知。我的理论,所有人都知道抽烟有害健康,明明知道损坏自己健康还抽烟,难道还不算勇敢吗?但这种勇敢要建立在尊重和不损坏不抽烟人健康的基础上,我的原则,不在公共场所抽烟,不在车里抽烟,不在房间里抽烟,走路不抽烟,电梯里不抽烟…其目的,就是不要让烟侵害不抽烟人的健康权益,我认为这就是勇敢,因为,这种抽烟人清楚的知道吸烟的危害。另一种吸烟人,不考虑任何环境,走路抽烟,电梯抽烟…经常影响不抽烟人的利益,这种吸烟人,根本不懂烟有危害,只知道烟是自己的喜欢,这种人就是无知的表现,希望每个烟民,文明吸烟,这才证明你勇敢。
我们冬季在不足10㎡室内聊天,有的人抽烟一支接一支,满屋烟雾呛的喘不过气来,公共场所有烟瘾忍着点,要么去外面过完烟瘾再回来,我感觉公共场合连续抽烟人,只顾自己享受很不道德,人品有问题,缺乏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