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德国同是战败国,为何日本人人喊打?

关键在于两国战后的态度不同。德国承认自身的过错,懂得反思,而日本则是美化侵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人全面和深刻地反省了纳粹犯下的罪行,使德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德国人与日本人截然不同。

战争结束后最初几年,德国社会对二战的反思主要还局限在少数知识分子范围内。但社会舆论很少揭露纳粹罪行。战后初年,许多德国人认为自己只是“受害者”,而较少考虑本民族给其他国家造成了多大伤害,也较少思考这场人类浩劫的因果关系。

1945年4月1日,驻魏玛美军组织当地一千多名居民参观了臭名昭著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许多德国人受到了极大的震动。

1945年至1946年,“纽伦堡国际战犯法庭”对纳粹战犯进行了审判,德国举国关注。

1946年10月,德国导演沃尔夫冈·施陶特斯执导的影片《杀人犯就在我们中间》上映,首次反映了德军在苏德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在德国引起了巨大反响。

1958年11月,德国建立了“追查纳粹罪行总部”,开始对数以10万计的案件进行调查……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访问华沙。在纳粹受害者纪念碑前,勃兰特突然双膝跪下。这一举动震撼了全世界。

美国电视连续剧《大屠杀》在德国上映,引起了巨大反响。2000多万德国人含着热泪在电视机前观看了这部片子。由此,德国社会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讨论,经过公开和广泛的讨论,德国社会真正意识到了德国在二战中的罪责。转折性的标志是,在1985年纪念二战结束40周年之际,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明确表态:“5月8日是解放之日,我们大家(在这一天)从纳粹独裁统治下解放出来。”

德国没有纳粹纪念物。

德国对二战的反思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认罪、忏悔和道歉上,它在战争赔偿问题上态度也很明确,先后向波兰、俄罗斯、原捷克斯洛伐克等受害国家和受害的犹太民族进行了巨额赔偿。它每年还继续向10万受害者赔偿养老金。

德国人的反思真正触及到了民族的灵魂。正如德国总理施罗德所说:“对纳粹主义及其发动的战争、种族屠杀和其他暴行的记忆,已经成为我们民族自身认同的一个组成部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社会各阶层每年都要在集中营旧址、主要战场、博物馆、西方盟军和苏军的墓地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提醒德国人不要忘记和忽视纳粹犯下的罪行。政府还采取积极措施,通过修订历史教科书等方式教育青少年。

绝大多数日本民众对二战持反省和反对的态度,不希望再进行任何战争,而日本政府的态度我们自己可以看的见。

原因便是如此。

(政治问题不便多言)


因为日本惨无人道,无论侵略在哪个国家,都实行三光政策,投放有毒有害细菌,强奸妇女,小到几岁女童,老到八十妇女都不放过,而德国虽是侵略他国,但最起码都没灭绝人性,所以说,曰本鬼子国家沉有,才巴不得快一点,日本人都是畜类转行,不值得救助,记住,可洒下的水珠,不可忘记血的教训啊!


因为德国的二战最高领导人已经被认定是侵略犯罪,并且被杀死了。而曰本的二战最高领导人却能无罪逃脱法律及道德的处罚。因些德国能彻底反省侵略犯罪并且向各受害国赔赏及道歉怒力化解仇恨,并且立法严防历史重现最终受到各国认可。而曰本则相反,战争头于天皇无罪。那下面的臣子臣民则更加不会认罪,只会认为个人遭遇不好。在美帝的冷战需求下更加深了非罪认识。从而随后就渐渐的为无罪美化侵略历史而走了。这为亚洲各受害国甚为不满。这边曰本越来越公开美化侵略,那边受害者更恨曰本无耻,越来越恨曰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德日为主导的协约国对其它国家战争,但这两个国家发动的战争受到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的一致反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两个国家都进行了清算,但两国的战后可用价值的不同,导致了战争的清算方式和力度相差极大。

德国是抵抗的比较顽抗的国家,相对于日本他们被苏联从东边进攻,被以美英为主的军队从西边攻入,几乎每一寸土地都经过了战斗的洗礼,纳粹在俄国的恶性,导致苏联士兵在德国也不是很有纪律,英美虽然相对温和,但对于纳粹分子却仍然严苛。所以战后德国几乎和站前完全不同。

而二战后的日本和德国受到的待遇要相对优厚多了,首先,虽然挨了两颗原子弹,也被美国的轰炸机连续的轰炸,但战时并没有美国或者苏联攻击日本本岛作战的情况,因而战后清算变成了变相保护,除了那几个罪大恶极的被正法外,其他的基本上都被保留,尤其是负有极大责任的天皇被免于追究,并且保留了作为国家元首的权利。

可以这么说,德国人但凡有些责任的都被在心灵和肉体上受到谴责,而日本或许只是一次对外扩张没有完成的面壁思过,但施罗德的震惊世界的下跪,并不能代表德国整个社会对战争的认识,或许谦恭的表面之下有更多的不甘和隐忍。而日本只是表现的太过直接了,或许猎犬后边的铁链的另一端的主人的意志才是真实的表现!


日本直接侵略中国造成中国人民大量的伤亡,中国也是世界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当时的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相反德意日法西斯联盟德国在二战中比日军更凶残几百万犹太人被残杀同时希特勒把战火烧遍了全欧洲但是没有和中国军队直接交战也就是说德军没有直接构成中国人员的伤亡,当然中国人要恨日本人而不是德国人,“为何日本人却人人喊打”这句话是不对的!只有现在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中国人喜欢人人喊打!因为只要喊打就是爱国!


在八十年代,咱的主题可不是喊打,而是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世代友好。歌颂中日友好的电影,也拍了好几个,比如一盘没下完的棋。


这和美国有直接关系,美国按照自己的利益来改造日本,使日本现在的军国主义已经复活,武装起来的日本更好的为美国充当马前卒。而德国的改造是有欧洲人为主体改造的美国的话语权最多占一半,就算他想也不一定能办的。所以德国的改造比较彻底,而日本战犯却能当首相,把日本为自己所用。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与传统,其文化与传统的不同,他们所对待问题的观念就不同。

德国人奉行基督教,对于是要持惭愧的态度。对于二战时犯下的错误不再躲避,而是深深地检讨自己。他们的做法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原谅!

而日本则刚刚相反,对于自己的错误从未深刻反醒,对于被侵略的国家从未真心的道欠。所谓的罪恶都被称为自己才得被害者。如此的行为必须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坚决反对,其后果必将在未来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


谢邀!!二战后,德、意、日三国虽同属战败国,然而这三个国家对自己的侵略行径认罪态度不同。态度不同,导致其行为不同。

其中以德国认错态度最好,不仅向各受害国道歉,还对各受害国及受害家属进行积极赔偿。并且,把二战相关真实历史写在教科书上,向青少年普及。另外,上至总理,下至百姓都认识到自己国家在侵略战争中所犯罪行。德国社会各阶层每年都会在二战各集中营、战场等进行忏悔等活动,为的是提醒自己及后人当年所犯罪行。在二战后,反映德国纳粹战争罪行的纪录片、电影等,都在德国上映过,这更有助于百姓了解真实的历史!!

德国二战后,其纳粹主义被连根拔除,连生存空间也不存在了。而日本,在美国保护之下(为对抗前苏联或者说是共产主义),其军国主义始终不曾消亡。

再来看看日本,且不说道歉、赔偿问题,仅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日本自从二战后就一直没断过供奉。历史教科书问题、慰安妇问题、美化侵略罪行、甚至包括幼儿教育等等都源于军国主义。关于日本问题,实在是太多了,从政府要员到普通百姓,真正认识到侵略罪行的,少之又少,否则右翼又怎会执政?军国主义只要存在一天,日本就不会认清历史,就是亚洲各国之敌,也是和平之敌。

美国为一己之私,纵容日本,无疑养虎为患!!至于意大利,与本问题无关,就不介绍了。

两个国家相比较,日本永远无法让人原谅。


谢邀。应该说在所有国家中,中韩朝对日本是最反感的,这主要是因为那段众所周知的历史造成的,国恨家仇。而与日本没有这些历史纠葛的国家,并不至于对日本人人喊打。

为什么会对日本和德国会有不同的态度?最重要原因还是两国战后对战争的反省程度不同吧。

前不久两位中国游客在德国旅游时被怀疑行纳粹礼而被捉起来了,足以证明德国人对纳粹斩草除根的意志和决心。而在日本,从政客到普通平民,每年却有很多人为供奉许多战犯的靖国神社举行隆重的参拜仪式。

两相比较,反差太大,也难怪让人怀疑日本人对战争反省的诚意。

曾与人讨论过日本人参拜所谓靖国神社的问题。说“参拜”属于日本的文化,外人不宜横加干涉。

不能接受这样的说辞。

如果你所谓的“文化”只是自娱自乐而与别人不相干,自然没有干涉的理由。但当你的文化会造成对别人的情感伤害,而且这种伤害是因为你的过错,就应该反省和修正。一个国家就和一个人一样,如果一个人只图自己的痛快而不顾忌别人的感受,是会没朋友的。

日本人的那种遮遮掩掩的态度,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谢邀。应该说在所有国家中,中韩朝对日本是最反感的,这主要是因为那段众所周知的历史造成的,国恨家仇。而与日本没有这些历史纠葛的国家,并不至于对日本人人喊打。

为什么会对日本和德国会有不同的态度?最重要原因还是两国战后对战争的反省程度不同吧。

前不久两位中国游客在德国旅游时被怀疑行纳粹礼而被捉起来了,足以证明德国人对纳粹斩草除根的意志和决心。而在日本,从政客到普通平民,每年却有很多人为供奉许多战犯的靖国神社举行隆重的参拜仪式。

两相比较,反差太大,也难怪让人怀疑日本人对战争反省的诚意。

曾与人讨论过日本人参拜所谓靖国神社的问题。说“参拜”属于日本的文化,外人不宜横加干涉。

不能接受这样的说辞。

如果你所谓的“文化”只是自娱自乐而与别人不相干,自然没有干涉的理由。但当你的文化会造成对别人的情感伤害,而且这种伤害是因为你的过错,就应该反省和修正。一个国家就和一个人一样,如果一个人只图自己的痛快而不顾忌别人的感受,是会没朋友的。

日本人的那种遮遮掩掩的态度,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原始地址:/xinwen/30311.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