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复习两年却只考了普通一本的高考生?

不看。


在你心中考一个一本就这么简单吗?


老穆认为,这要分情况讨论……

【情况一】由专科分数复读,两年后考入普通一本,这是超值的。

如果第一年高考没考好,只考了个专科,在这样的情况下,倘若你对自己有信心,还是可以复读的。

复读两年,由专科生成为一本生,这是非常值的。

大学毕业后,不论是参加企事业单位的考试,还是应聘其它公司(企业),都是非常有优势的。

倘若只是专科生,恐怕连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情况二】由二本分数复读,两年后考入普通一本,这也是值得的。

本二与本一,虽然都是本科,但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比如两个毕业生去竞聘同一个岗位,用人单位往往会优秀考虑本一学生。

再者,假如你将来考入研究生,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也是会先看研究生的第一学历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本一还是比本二有优势。

【情况三】倘若由普通一本分数复读,两年后还是考入普通一本,那就不值得了。

很简单道理,因为耽误了两年,推迟两年就业,故而损失了不少,同时也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

老穆想说,复读,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必须要经历一番权衡后,才能拿定主意。

倘若盲目地去复读,意义就不大了。

老穆之前有位同学,TA是学美术的,你们猜猜TA复读了几年?

四年!

因此,同学们都称TA为高七!

TA的目标是央美,奈何文化分数不够,只能一年又一年地去复读。

最终,TA还是没有考上央美……

老穆认为,TA就是属于典型的“盲目复读”者。

结束语

考上好大学,固然很重要,但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

倘若因为盲目追求好大学而失去了理智,选择连续性复读,那就意义不大了。

复读有风险,考生需谨慎!

朋友们,你们身边有盲目复读者吗?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为了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复读两年,精神可嘉,无可厚非,说明这个学生有钻劲。

经过自己两年的复读最后考上了普通一本大学,那就去上吧,再不要复读了,拼搏过了就无怨无悔。以后在大学里面再奋斗,再努力。


虽然说复读两年才考了一本,但有时候皇天也负有心人。能够考到普通一本已经不错了,你回头再看一看,还有那么多人在二本、三本、专科,甚至于没有上学。

一,要清楚自己的智商位次。

在一个封闭的区域里,比如说一个县,一个市,一个省,高智商、正常智商、低智商、弱智的比例基本上差不多,除非这个地方经济非常发达,流入的人口特别多,或者一个地方人走光了,留下的体智商比例出现严重的偏差。你在这个群体中,智商的水平如何?就决定了你可能考取的学校位次。

老师经常教导我们,后天努力是非常重要的,常常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但是再怎么努力是建立在天赋的基础上的。没有天赋,你再怎么努力都无法逾越那一道鸿沟。比如小时候得过脑膜炎的,你再怎么努力你都没办法?在学习上有起色,能够混到一个高中毕业就已不错了。

当然,也有后天不努力的,智商却很高。像现在的很多男生沉溺游戏之中,加上家长忙于挣钱,顾不上教育子女,一步一步的滑向深渊,其实他们的智力水平是很高的,否则连游戏都没办法打下去。

二,珍惜自己努力的成果。

复读了两年,可以想象你忍受了其他孩子所没有承受的舆论的压力和自身心理的压力。你能够坚持下来,说明你内心是强大的,这对于你将来到高校里面上学,将来走向社会,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和一段不可多得的人生经历。

举个例子,在我当年考大学的时候,就听说了我的同乡,有一位女生,连续考了八年,最终考了一个大专,而我呢?考了一个二本,总觉得不如意。那个时代如果不去学校报到,至少三年没有资格参加高考,可以想象三年之后,我们当年所学的知识,还记得多少,三年可以发生很多的故事,也可能再也不想去读书了。

你复读两年,可以上一个一本,尽管是普通一本,不是985、211,说明你尽力了,要珍惜这个机会,千万不要像狗熊掰玉米一样,总想最大的那一个在最后,最后万一是一个小的呢?

三,在大学绽放自己的青春。

上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机遇,但不是终点,后面还有很多改变命运的机会。

上了本科,毕业的时候可以去考公、考研、考编。只要你在大学四年里认认真真的去学习专业知识,积极的参加各项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你是完全充实的,甚至你都觉得自己太忙了。

大学也是个小社会,是我们青年学子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预备阶段。在这个预备期非常重要,我们要完成自己专业知识的吸收、储存、创造,也要锻炼自己,面向社会的各方面的能力,如待人接物的礼仪,如与人为善的沟通,如孜孜不倦的学习,如敢于争先的奉献……你如果不优秀,不强大,你走上社会以后,在激烈的竞争面前,同样可能需要去“复读”!

结论:因为我们年轻,所以我们就有资本,就经得起折腾。带着方向、目标,并且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随时进行修正,事不经过不知难,只有经历了,才知道生活原来并不全是鲜花,也有眼泪。这或许你再复读两年的期间,就已经感悟到了,好好珍惜捧在手里的才属于你自己。


原始地址:/faxian/45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