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考取功名外出做官后,怎么处置老家土地房产?

自有人帮忙打理

其实一般来说,古代人当官,接妻儿的多,接父母的少,因为一般当官都是任期几年又得换地方,对于老人来说舟车不便,而且老人身体不好,古代医疗条件也不好,跟着上任很可能“客死他乡”。

当然即使出现了题目中说的那种情况,土地也很好处置的,不用担心。

大家族会有族人在

古代的家族往往是大家族,并不像现在一样,一家一户就老人、父母、子女这样的聚居。在古代常常是以家族村落为单位聚居的,在这样的大家族中土地房产可以交给家族中人或者管家一类的代为打理。

土地只会多不会少

很多人觉得自己远在外地为官,土地交给下人打理,会不会出问题。事实上哪怕你就在本地古代很多大家族田产上万亩,你自己也看顾不过来,也必须交给下人打理。

而且一旦你真的获得功名为官,你的土地将不会有人来侵吞,只会变多不会变少。哪怕你以前是一个没有一寸土地的穷书生,只要获得功名,你的名下马上就会有土地的出现。

这就是“投献”,在古代官员考取功名有一个最大的福利,就是根据你获得的功名不同,可以使得一定大小的土地不用上税,获得免税的待遇。而这使得部分与官员相好的邻居同族,将自己的土地“投献”在官员名下,自己成为名义上的奴仆。这样一来,投献过来的土地,就可以获得不交税的待遇,而带土地的投献的人,只需要按约定交纳一部分比国家收税低的钱给官员就行。

这就是投献,所以你放心,只要你能获得功名,那么你的土地,只会增加不会降低,不管你在不在家都是一样的,因为固定的土地免税面积是很珍贵的。


古代人考取功名外出做官,最终也是要告老还乡的,有什么好处置的。

在过去,可不是人人都有资格读书的,要请老师,得有钱才行,下等人的子女往往还是当奴才丫鬟的命。有人会说,那小说影视剧中不是有很多穷书生吗,金榜题名衣锦还乡的故事不是鼓舞着大批贫寒子弟吗,过去有大量的穷秀才不假,虽然穷,也是大家族的子弟,宗族势力大,请来教书先生教育家族子弟,家族中贫穷的孩子也能受惠,这样的人考取功名后是要回报家族的,如果刚考取功名便把父母接走,把房产变卖,那不是被人骂做白眼狼吗,以后怎么做人,生前不在家乡住,死后也不打算葬在祖坟吗,在过去有这种勇气的人可不多。

古代大户人家通常有好几个孩子,每个孩子是有分工的,资质聪慧的才有资格读书,不会读书的在家服侍父母,操持家务。清朝名将曾国藩,兄弟五人,其中两个战死沙场,两个封侯拜相,还有一个弟弟没有功名,而曾国藩却对这位在家的弟弟最为客气,因为父母的生活起居需要弟弟照顾,家族的田产财富需要弟弟打理,等他们告老还乡,家中事务还是少不了弟弟帮忙。

古人考取功名外出做官地点可不是固定的,今天在江浙,下个任期可能就会去往广东,古代有没有飞机高铁,老人家经不起这么折腾,除非老家是在穷山恶水之地,否则当官的是不会带着父母的。

所以古人考取功名后是不会考虑变卖祖产的,大户人家自有兄弟姐妹在家操持,穷人家没什么产业,若是家中无人,也可请同族或者亲戚帮忙照看屋舍。


现在都是小家庭,很多年轻人大概理解不了过去的大家庭到底有多大以及怎么运作的。

举一个例子曾国藩。

一开始,曾国藩祖父只是一个农民,父亲才是一个秀才,从来也没有外出做过官,到曾国藩曾家才厚积薄发,曾国藩进士及第进了京城做官。

曾国藩亲兄弟五人,分别是曾国藩、曾国潢、曾国华、曾国荃、曾国葆。

曾国藩为老大,官做多大就不在这里详说了。

老三曾国华读书大不如大哥,所谓的监生是花钱捐来的。但曾国华打仗倒是悍不畏死,曾经招了五千湘兵去帮大哥救武昌,连克六县。后来做了浙江布政使李续宾的副手,在围攻安庆太平军的战斗中,犯了孤军深入的大错误,全军覆没,被杀,年仅36岁。清廷抚恤厚重,准他国史馆立传,赏骑都尉世职,谥愍烈,赠资政大夫。

老四曾国荃读书也是不行,花钱捐的功名,不过他打仗倒是有勇有谋,太平天国的天京就是他打下来的,清廷封他为太子少保,一等威毅侯,戴双眼花翎。

老五曾国葆于读书来说,也是个酒囊饭袋,一窍不通,不过真的爱打仗,才24岁,早在1853年就跟着曾国藩打过土匪(不是太平军),可是曾国藩考虑曾家不能都干血腥的活计,不准曾国葆参加湘军。后来曾国华战死,曾国葆悲愤至极,“誓要杀敌,以报兄仇而雪前耻”。随之跟着曾国荃攻克安庆,马不卸鞍人不解甲杀到了南京雨花台,和刘秀成大战了46天。湘军虽然胜了,可是曾国荃脸上中弹,曾国葆累至病卧在营,又染了瘟疫,一病而亡了,仅仅33岁。

有心的您可能看出来了,曾家老二呢?

老二曾国潢就是在曾国藩湖南老家守家的那个人,一生没有做官。

你看,曾家兄弟五人,四个人都外出做官了,只有老二没出去做官。

老二在干什么?为什么不出去做官?

曾国潢是实际上的曾家老大,他在湖南老家替兄弟五人料理家务,赡养父母,管教子弟,经营家族土地以及家族商业。

古代大家族是不分家的,要是一个人考取了功名外出做官,去做官就好了,家中自然有其他兄弟料理。

就是没有兄弟也有忠心能干的管家料理,肯定不会变卖祖产的。

有些读书人外出做官不要说会把父母留在家中了,有时候把妻子也会留在家中管理家庭,带走的是小妾。

曾国藩也是如此,戎马征战之计,他的妻子欧阳氏留在湖南老家料理家务,跟着曾国藩随身侍候的是一个小妾。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不知道你怎么会关心这些,我个人认为,他们会找长工,或短工,来给他们种地。古代穷人好多都没有地,所以地是一切,是命。他们会租给一些人种,他们来收租子,。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古代通过科举考试做官的,我认为房屋会雇佣人定期打扫检查维护。田产会租给农户,收取一定费用。因为古代人有很浓的思乡意识,通过科举中举的一般都是寒门子弟,所以他们在朝中做官者都会在家乡置办一些房屋田产,等老了辞官告老还乡以解日后生活所需。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很少有人卖掉老家的土地房产,反而会把在外面做官所得的钱财不断扩充老家的产业。这是为何?

这种现象跟封建社会统治的根基有很大关系。

在封建社会,知识分子阶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地主阶级是地方社会统治的根基,尤其是宋明清时期,地方乡绅在地方的话语权很大,地方父母官一般是不敢拿乡绅怎么样的。这些乡绅的家族庞大,往往是一个大村甚至一个乡无形的管理者,甚至很大一部分或者有父母兄弟、叔叔大爷、儿子女婿,或者其他宗族中的人在外为官,甚至在京为官,所以虽然你作为一方父母,这些乡绅是万万得罪不起的,反而地方父母官一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到地方有名望的乡绅家里拜见,希望这些乡绅日后在自己为政期间能够支持自己。

说到这里,其实大部分人都应该明白了,为什么自己在外做官,却不能卖掉老家的产业。总结起来:

第一条原因,在古代,做官只是临时性工作,而不是终身性工作,在古代也没有退休工资一说,除了极个别人能在离开朝堂后享受恩俸,大部分官员是没有这个待遇的,退休之后的养老还是要靠自己老家的土地收入。而且在古代做官也是一个高危职业(一样要考核政绩,要接受监察),而且太平盛世的时候,往往供大于求,有很多人在后面后补排队。所以要想平平稳稳做官,争取多做几年官,地方上的乡绅是不能轻易得罪的,你哪里知道人家上面的人不比你官大,不比你有出息,说不定一脚就能踩死你。

第二条原因,在古代,土地是比人命还金贵的东西,如果不是灾荒年景,农民也不会轻易出卖自己的土地,所以置办产业也不是像现在这样容易,拿着钱就能很快买到。地主手中土地的积累也是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的,经过世代相传,最终积少成多。所以,轻易出卖土地的地主几乎没有。

第三条原因,在古代,社会统治的根基是以地主阶级为中心的宗族,宗族就是大家族,有几十口甚至几百口人生活在一起。不同于现代社会的小家庭,宗族是利益共同体,宗族里的地主,要担负着宗族的生产生活事务管理,丰年存量,荒年赈灾,家族里面抓教育,婚丧嫁娶等都要参与。这么多人,也不可能是一人做官都能带走的,所以古代在外做官,除了妻子儿女,反而很少带家人一起,有时甚至妻子儿女都不带。成年子女更会在家耕读,父母兄弟等统统在家,成为地方乡绅。典型的如曾国藩,很晚才把家人接到北京,后来镇压太平军,家人直接就留在家里了,为了方便有人照顾,又纳了个妾跟着自己。


外出做官退休后也会回到故乡、死后也要埋到祖坟,所以故乡的土地房产也是需要好好经营的。当族内有一个人考取功名外出做官时,因为被派到什么地方做官并不确定、而且交通不方便,又因为古人安土重迁,所以一般自己出去做官,父母留在故乡,由其他兄弟侍奉,还有的会将自己的妻子留下照顾父母,所以会有人管理老家的土地房产。古代是非常重视宗族的,具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人聚族而居,内部用宗法实行一定的自治。即使父母妻子也到了任地,也有自己宗族的人代为照料。


古代官员没有人觉得城市比乡村更美好,他们不但不会卖掉家里的田产,而且会用做官时挣到的银子大量购买,钱太少就贪污。大贪官和珅贪污的田产面积相当一个杭州市。

我国历史上很长一个阶段以农耕经济为主,土地是命脉,而且封建统治者重农轻商,从而形成浓重的“安土重迁”的思想。

加之大多封建帝王以儒治国,儒家尤为重视宗族,古人几乎都是聚族而居,回家也就意味着回归到自己的宗族之中,晚年最光荣、最骄傲、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荣归故里。即使在其他地方去世,一定要将自己尸骨运回老家,葬在祖坟,落叶归根。

因此,古人考取功名后,不但不会放弃家中的祖屋、田产,而且在做官期间,将多余的俸禄都用来在家乡置办田地房产,等年纪大了,他们不会留恋城市的生活,都回隐居田园。这些在做官期间购买的田产,就成为他们退休后生活的来源。

当年和珅为官时,购置了房产3000间,田产8000顷,田产换算成公制多达53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杭州市。

这种思想在民国期间依然存在,在战火连天的时期,军阀和官僚趁乱大量侵吞土地。北洋军阀张敬尧和倪嗣冲各拥有七八万亩以上的土地;张作霖在东北占有土地150万亩田地。民国时期的军阀冯国璋是河北省河间人,在自己当代理大总统后,在家乡大量抢购田产,《新青年》揭露说:“(由于冯国璋疯狂购买),河间府的田地再也买不到了。”除河北的田产外,冯国璋在苏北还占有田地七十五万亩。

因此中国古代把有钱的官僚称作土皇帝、土豪、土财主、土地主、土军阀……

古代官员做官不放弃土地,除了给自己养老外,也是后世子孙抢资源,这是家族均分继承制度的恶果,@聋王异史在【“奸生子”也可分割家产,传统的均分继承制是否消磨进取精神?-】i6855517964276335117/一文中有详细讲述了这一制度。

辛弃疾准备辞官时,儿子不让他退休,觉得没给他准备足够的田产。辛弃疾大怒,觉得儿子太没出息,写了一首《最高楼吾衰矣》,“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痛斥啃老的儿子贪得无厌。

那么这么多田地谁来打点,一般是父母、兄弟,以及族人帮助料理。

官做的越大,置办的田产越多,几十万亩田地能种过来吗?这不用人担心,因为官僚是不会自己去种地的,他们会购买奴隶,或把地租给佃户耕种。

“唐代贵族阶级,多养奴隶。庄园中之田地,当然使之耕种,然以地面辽阔,田多至千顷,自家奴隶,不敷应用,不能不利用佃户,耕种田地,收其租税,以供挥霍。此种佃户,称为客户,或庄客......”——黄现璠《唐代社会概略》

皇帝还会替大臣着想。到了耕种季节,皇帝会给官员放“田假”,让他们回家监督种田。怕人手不够,皇帝还会安排人替他们耕种。

《明史》记载:正统四年(1439年)奉圣旨,准存全户五百户,共凑人二千丁,见丁百亩,免其一应杂泛差役,称钦拨佃户。

赐给大臣佃户,还免去这些佃户差役,为了让大臣安心工作,皇帝心都操碎了。


中国古代,许多人依靠科举考试取得功名,然后出仕,但是古代人考取功名携全家外出做官后,那么老家土地房产该怎样处置呢?古代人处置老家土地房产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代理,保留和增持。

1.代理,继续收益

全家外出当官,老家无人照料,于是古代职业经理人应运而生,外出当官的人把家中土地房产委托代理人全权负责打理,继续创造收益。

在《红楼梦》中,贾府和宁国府每年的年租是其重要收入,而年租是由乌庄头上缴,乌庄头就是贾府和宁国府在千里之外的土地房产的代理人。

2.保留,用于养老

中国人有着浓厚的乡愁,传统“落叶归根”的情结使得外出当官的人保留老家土地房产,用于养老。

即便是西楚霸王项羽,心里也想“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何况普通的外出当官之人,因此,保留老家产业,等待衣锦还乡。

另外,古代人的家族祠堂、祖坟都在老家,致仕后返回老家养老是必须的,因此,在传统观念中,外出为官保留家中产业是古人不二之选。

3.增持,扩大产业

古代人外出当官积攒银子后,大多数人都会在老家置办田产,增持老家产业。

古代的土地是私有的,允许土地买卖,地契可以易主,因此,古代人是离家不离土,虽然人在外地当官,但是老家的土地及房产还是自己的资产,既可直接变现,又可出租收益。

因此,古代增持老家产业的当官人比比皆是。在汉朝,凿壁偷光的匡衡当官后占据了家乡31万亩的良田,成为一方土豪。而清朝的李鸿章更是利害,据统计,李鸿章及其兄弟在安徽的田产竟然达到了60多万亩!

总之,由于古代人对老家的特殊感情,加上古代土地房产私有化可以创造收益,因此,古代人考取功名后,即使外出当官,对于老家产业,也会选择保留养老,代理创收或增持。


原始地址:/jingpin/16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