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要学天文地理吗?

这要看想学到什么程度了,如果要成为一代大医肯定要懂天文地理。如果只是混口飯吃最要有一二门雕虫小枝就可以了


你说的太宽泛了,你是说大学中医专业,还是说私下的学中医知识呢?大学的课程开设有英语、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选读、温病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人体解剖学等等,如果你对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比较感兴趣,可以通过自己平时个人学习习得。


中医学认为,认识一个有机整体,人和自然是相适应的,这就叫“身心合一”“天人合一”。所以《黄帝内经》对学中医的人有个基本要求,就是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事”。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有天人一致的思想在。现经医学表明,人体内的神经结点超过5亿个,比银河系的恒星加行星还要多。从这个角度看,天文学与中医学倒是有些关系,一个是微观,一个是宏观。

再举一个例子:中医学的二十四节气,天人相应理论是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应用的思想基础。以人的生理结构而论,人体的肋骨有24根,这正好对应二十四节气的数。另外人体的四肢大节共有12个,每一个关节由两个组成,合起来共是24个面,而关节于节气相关,与天气变化有关,这被医学实践所证实的。这也正是天人相应的体现。

所以,要学的!


前文所述的日月交替,以天文学的说法,就是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一周带来了白天黑夜之分,所经历的时间,为一日。今人知道的一日有24小时,这是古人的发明。

我们知道地球自转是绕地轴,地轴并不是南北向的,而是与南北垂直线形成了23°26′的夹角。

古人只能从地球的角度观测,发现同一纬度日照的情况是相同的。所有日照温度最高的地方,练成一条线,便是东西向的赤道。古人无法解释地轴倾斜的现象,便创造了共工怒撞不周山,导致天倾西北的神话。

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漫长的岁月里,古人发现,太阳虽然都是自东向西绕地运行(实际是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运行),但位置、大小和亮度都会发生微小的变化,串联这些位点,便能形成一个近似椭圆的轨迹。

这条轨迹,便是黄道。正因太阳对古人生活的巨大影响,所以选择“黄道吉日”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据此观测,黄道运行一周为365日,故定365日为一年,因此便形成了古代历法的阳历。

月球与地球一样,既有公转又有自转。其中公转轨迹为“白道”,公转一周是30日,为一月。《开元占经》记载,“月行九道:春行东方青道二,夏行南方赤道二,秋行西方白道二,冬行北方黑道二,四季还行黄道,故月行有亏盈。”(也是五色)

阴历,就是根据月的运行轨迹和变化而形成的历法。

由于年、月和日之间都没有整数倍数的关系,必须设置闰月来调整季节。规律是,每十九年有七闰,现在常说的闰九月就是指当年有两个闰月。《尚书》记载,“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这便是“闰余成岁”,而岁的意思则是十二个月。

祖先发现,“木星”公转一周天大约12年,而且其位置与地上的气候、年景等也有明显关系。于是,便将木星的运行轨道自西向东分成“十二次”,一次一岁,故木星便为“岁星”。

十二次分别是,“星纪、析木、大火、寿星、鹑尾、鹑火、鹑首、实沈、大梁、降娄、娵訾、玄枵”,这些名字都取得很有内涵,如析木,表示树木发出新芽、长出嫩枝,可能意味着草木生长比较茂盛,导致食草动物数量迅速增加,因此食肉动物也大量繁殖。

如果木星运行到星纪位置,这一年就是“岁在星纪”,这是古人早期的纪年方法。很多古籍中都有类似的记载,如《国语·晋语四》曰,“君之行也,岁在大火”。

除木星外,其余金、木、水、土四星对地球也有重要影响,故古人同样重视。《尚书》记载,“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

荧惑星,因颜色火红及飘忽不定的位置而得名。

镇星,28年运行一周天,一年镇守一宿(前文提及天空四方有二十八星宿)。

太白星,光彩夺目,是全天最亮的星。

辰星,最靠近太阳,在太阳左右摆动的幅度,不超过一辰(30度)。

古人将五大行星合称五星,再加上日月,便为七曜。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曰,“东方……上为岁星。南方……上为荧惑星。中央……上为镇星,西方……上为太白星。北方……上为辰星。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古人观察入微,体悟至深,能从天象变化推断出其对地和人有何种影响的规律。这些规律,并非每个人人能沉下心去探索研究的,不是对的人,教了也是白教。《黄帝内经》里讲了很多天文的东西,而由此我们也能知道,古时的中医,都要“上知天文、下至地理”。

现在我们要再次从天上回到地上。

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日照直射点不断发生变化,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形成了分明的四时春夏秋冬。

浪漫的古人又据此创造出四位天神,分别主管四时,也是四方四帝的辅佐之神。

春神,也是木神,句芒。太阳每天早上从扶桑树上升起,这棵神树便归句芒管,东方也归他管(其它三神同管一方)。现在的年画还能看到他,就是春天骑牛的牧童,亦称芒童。

夏神,也是火神,祝融。

秋神,也是金神,蓐收。

冬神,也是水神,禺疆。

落单的黄帝,没有四时之神,但有土神后土辅佐。恐怕是为了凑齐五之数,《黄帝内经》里又在夏秋之间分出了长夏这个季节,与五行、五脏相匹配。(五是一个很神奇的数字,我们的手指脚趾都是五个,难怪古人作此联想。)

其中,日照最足,也即阳最盛的那天,为夏至;日照最不足的也即阴最盛的那天,为冬至。从夏至到冬至,天地有一百八十度的大变化,这变化自然是靠一个个小变化积累起来的。古人发现,每五天就有一个明显的小变化。所以中医一般开药,就是五服,五天后再回来复诊。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篇第九》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这五日,就是一候;三候十五日,就是一气;六气九十日,就是一时;四时三百六十日,就是一岁。不一岁当中,有二十四气,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二十四节气,夏至、冬至便是其二。

古人进入农业社会后,二十四节气对劳动人民来说便十分重要,又以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节最为重要。“立”表示每个季节的开始,“分”“至”表示正处在这个季节的中间。实际上,每个节气之间并不是严格的十五日,这就是为什么要设置闰月的原因了。


学中医九条:

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辨清阴阳关系是学习中医的第一要务,不解阴阳寸步难行。

二、《伤寒论》:但见肝病,则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中医需时刻牢记“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上工思维,务求见病知源。

三、《黄帝内经》:欲为医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医理学习需与自然、生活中的现象、道理结合,否则医理为死理。汉代以前的经典理论,今人大多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因此,学习经典著作就必须与天文相结合,与地理相结合,与人事相结合。做到相互呼应,相辅相成,内外佐证,否则始终糊涂。

四、凡为医者,必须明阴阳五行,六淫六气,五脏六腑,十二经络,标本虚实,诊法治则等,这是中医入门的基础。

五、欲求理论须读《内经》,欲求辩证须读《伤寒论》,欲求方术须查《汤液经》,欲求药性须识《神农本草》,这是汉代以前理、法、方、药的四大经典著作。尽管伊尹的《汤液经》大多失传,但遗留的方剂多在《伤寒杂病论》中,例如麻黄汤、桂枝汤、青龙汤、白虎汤,承气汤,真武汤等等。因为自《神农本经》以后,中国的《汤液经》逐渐形成,汗、吐、攻、和、温、清、消、补的代表方剂,不应该俱为张仲景所创。这就有理由推测:《汤液经》距《伤寒论》的时代较近,张仲景继承了它的方剂内容,所以学仲景也是学伊尹。

六、初学中医,要以汉代以前的文献为准,因为唐宋以后的中医理论多讹!少见优者。一旦坠入“三人为虎”的学说,纵有三头六臂也难逃它们的唯心论。

七、学《伤寒论》必须突破两点,一是六经的生化原理,二是六气的演变关系。不知六经实质,便不知脏腑承制;不知六气演变,便不知寒热进退。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在汉代以前发展完善,但由于文意深奥,理解困难,以致后世注家各随己见,经典著作由此愈演愈乱。以《伤寒论》为例,古今注家有成千上万,至今未见六经的实质,未有一注能破解六经的生化原理和风、寒、暑、湿、燥、火的相互关系。

八、学中医理论,要识别什么是唯物?什么是唯心?切勿鱼目混珠,全盘接受,否则越学越蠢。一般来说,正确的中医理论应该让中医听懂,西医听懂,其它领域的人也能听懂,因为唯物辩证法的原理是一致的,所以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相互呼应、相辅相成。假如某一理论只能自圆自说,其他领域根本无法接受,那么这个理论就不是唯物,而是唯心,最终结局只能是自相矛盾。

九、学中医要从最基本的理、法、方、药做起,要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勿被某些“创新绝学”引入歧途,因为当前中医理论在退化,无继承何来创新?


学习中医,天象即四时八节要掌握一点,如四时八节不正(该热不热,该冷乍暖),五谷也不应,六畜及人就发病,是雨水多或少,对人体的影响。而地理呢:寒北燥在处而脏腹暖。中原则四时变化中土燥,江南则脾燥土湿。故知地理就知其何脏腹,并不是天文地理一锅端,这只是窥一孔观全豹的说法而已。莫要死搬硬套。


天文,地理对初学者太难了,还是了解自然气候变化开始,地理就是水地,还有各地人俗习惯。


原始地址:/jingpin/43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