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意味着不能再需要的时候,抑制尿液的排出。
尿失禁分两种:
一种,压力性尿失禁
二种,急迫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当腹压增加的情况下,尿液不自主溢出的现象。无论膀胱的充盈程度如何,这种尿失禁都会发生,不过当膀胱充盈时,情况会更糟糕。
这种尿失禁的发生通常是因为具有支撑功能的肌肉缺乏足够的力量,比如说尿道括约肌。在妊娠晚期以及分娩后的几周内可能会频繁发生压力性尿失禁,一般这种情况持续一段时间后会消失。但是更年期,激素的变化会引起肌肉力量的削弱,进而导致压力性尿失禁可能再次发生。
急迫性尿失禁是指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表现,或者是肌肉过度紧张和尿道括约肌的合作不当所引起的尿频尿急等症状。
憋尿几乎是一种本能的身体反应,但有的男性却发现自己在某一天突然开始憋不住尿了,出现了尿失禁的现象,这是一件比较严重的事,不仅可能是身体健康出了问题,还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大部分尿失禁症状主要出现在老年人身上,但有一些中、青年人也出现这种情况,这可能是一些疾病引起的,需要进行治疗。
01、尿失禁是一种症状:
指尿液失去控制而不由自主地流出。人正常的储尿及排尿都是在膀胱压力与尿道压力相互协调下进行的,所以,任何原因造成储尿期的膀胱压力过高或尿道阻力下降,都会造成尿失禁。
02、泌尿系统感染:
比如说老年男性由于前列腺增生,会造成尿路梗阻,继而引起膀胱炎膀胱炎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外阴部的细菌沿尿路逆行上去造成。
03、肾盂肾炎:
憋不住尿的患者可以考虑是肾盂肾炎。这种炎症属于身体深部的脏器感染,因此往往伴有全身的炎症反应或肾小管功能受损的表现。
04、生活习惯和季节:
受饮水量的影响,喝的多排的多,有可能出现尿频。如口渴不明显时,喝数百毫升水,可能数十分钟后即可出现排尿。
05、气候因素的影响:
冬天出汗少,体表丢失水分少,水分需通过肾脏排出,可能尿的次数就会增多。而夏天出汗多,尿量少,尿次数少。
06、心理原因:有的男性朋友在夜晚睡觉前为了不起夜总是强迫自己上厕所,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心理强迫疾病,也就慢慢地憋不住尿。
憋尿是每个人身体本能的反应,但是如果哪天你觉得自己憋不住尿了,这个时候你就要注意了。
前段时间在门诊遇到一位老太太很是痛苦的来到门诊,说自己尿失禁已经很多年了,以前的时候症状比较轻,仅仅是在用力咳嗽或者劳累后出现尿失禁,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哪怕是不运动,也会出现尿失禁,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严重影响她的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那么,尿失禁是怎么回事儿呢?
首先,在正常情况下,当尿液在膀胱中积聚到一定量时,就会通过神经传导到大脑,使人体产生尿意。尿失禁指的是膀胱不能自主排尿,尿液不受机体控制的自行排出。造成尿失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膀胱功能的异常,如肿瘤、结石、手术等造成膀胱损伤,引起尿失禁。另一方面是由于神经传导功能异常,如脑血管病变等引起神经源性膀胱,也会造成尿失禁。
其次,对于尿失禁的预防,要注意养成勤排尿,不憋尿的习惯。对于女性来说尤其需要注意盆地肌群的训练,这是因为女性在怀孕和生产过程会对盆地肌群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容易引起膀胱括约肌松弛,造成尿失禁。此外,预防尿失禁还需要注意预防泌尿系感染,多喝水,勤排尿。
最后,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患有尿失禁后要注意放松心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大部分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都能取得不错的效果,要相信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切莫相信其他的虚假宣传。尿失禁患者大都存在一定的焦虑心态,这对于疾病的恢复是不利的,家人要多包容、多关心患者。
本期答主:安丽丽,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杏花岛,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国际尿控协会将尿失禁定义为‘任何尿液不自主流出。’通俗说、尿失禁就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由于某种原因使膀胱不能保持正常的约束功能,尿液不由自主地流出,叫做尿失禁。从字面上看就是小便不受控制,自主流出来。对于生活来说,这是比较尴尬的,直接会影响到工作和生活。
尿失禁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导致排尿自控能力下降或丧失,使尿液不自主流出的一种泌尿系统症状。尿失禁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及性别,以女性及老年人多见。它的发生机制主要受以下五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1.尿道括约肌受损:正常男性的尿液控制依靠:①近端尿道括约肌,包括膀胱颈部及精阜以上的前列腺部尿道括约肌;②远端尿道括约肌,包括精阜以下的后尿道括约肌和尿道外括约肌。对于男性,近端尿道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如前列腺增生手术后)而远端尿道括约肌完好者,仍能控制排尿。如远端尿道括约肌功能同时受到损害,则依损害的轻重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尿失禁。不论男性或女性,膀胱颈部(交感神经所控制的尿道平滑肌)是制止尿液外流的主要力量。对于女性来说,当膀胱颈部功能完全丧失时会引起压力性尿失禁。糖尿病性膀胱也常伴有括约肌受损。
2.逼尿肌无反射:这类病人的逼尿肌收缩力及尿道闭合压力(即尿道阻力)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逼尿肌不能完全主动地将尿液排出,排尿须依靠增加腹压。当残余尿量过多尿道阻力很低时会发生压力性尿失禁;尿潴留时会发生充溢性尿失禁。
3.逼尿肌反射亢进:脑桥上中枢神经对排尿反射主要起抑制作用,此处病变常导致抑制不足,逼尿肌反射亢进的发生率为75%~100%,一般不伴有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糖尿病等引起骶髓周围神经病变,也有出现逼尿肌反射亢进的现象,这可能与其病变的多灶性有关。另外,膀胱出口梗阻会引起不稳定膀胱,病人在膀胱贮尿期,出现膀胱逼尿肌不自主收缩,引起膀胱内压升高使逼尿肌过度活动活动最终也可引起逼尿肌兴奋性增加而发生尿失禁症状。
4.逼尿肌和括约肌功能协同失调:是在逼尿肌收缩过程中外括约肌出现持续性痉挛而导致尿潴留,随后引起充溢性尿失禁。另一类是由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的尿道外括约肌突然发生无抑制性松弛(伴或不伴逼尿肌的收缩)而引起尿失禁。这类尿失禁病人常没有残余尿。脑桥-骶髓间病变,多表现为逼尿肌反射亢进和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这种尿失禁特点是尿急,有或无急迫性尿失禁,常伴有尿频和夜尿。也见于糖尿病性膀胱。
5.膀胱膨出:女性生殖系统损伤的一种,膀胱向阴道前壁膨出。最常见的原因是产伤造成维持膀胱正常位置的骨盆底筋膜及肌肉的损伤而又未及时修复。严重时尿道也膨出。轻的治疗没有症状,严重时常感到腰酸下坠,自觉有东西从阴道脱出,排尿后肿物会缩小。常伴有排尿困难及尿不干净的感觉。多伴有张力性尿失禁,就是在腹压增加时如咳嗽、用力时可有尿液溢出,绝经后症状加重。
尿失禁通常表现为尿液不受主观控制的从尿道口处点滴溢出或流出。轻度尿失禁仅在咳嗽、打喷嚏、抬重物时出现尿溢出;中度尿失禁会在走路、站立、轻度用力时出现尿失禁;重度尿失禁无论直立或卧位时都会发生尿失禁。根据症状表现形式和持续时间的不同一般分为以下类型。
1.持续性溢尿:多见于完全性尿失禁,尿道阻力完全丧失,膀胱内不能储存尿液而连续从膀胱中流出,膀胱呈空虚状态。常见于外伤、手术或先天性疾病引起的膀胱颈和尿道括约肌的损伤。还可见于尿道口异位和女性膀胱阴道瘘的人。
2.间歇性溢尿:膀胱过度充盈而造成尿不断溢出,是由于下尿路有较严重的机械性(如前列腺增生)或功能性梗阻引起慢性尿潴留,当膀胱内压上升到一定程度并超过尿道阻力时,尿液不断地自尿道中滴出。这种病人的膀胱呈膨胀状态。因排尿依靠脊髓反射,上运动神经元发生病变时,病人也会出现不自主地间歇溢尿,病人排尿时没有感觉。
3.急迫性溢尿:病人尿意感强烈,有迫不及待排尿感,尿液自动流出。流出的尿量较多。有的可以完全排空;多伴有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和下腹部胀痛;多见于由部分性上运动神经元病变或急性膀胱炎等因强烈的局部刺激引起,由于逼尿肌强烈的收缩而发生尿失禁。
4.压力性溢尿:是当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上楼梯或跑步时)即有尿液自尿道流出。主要见于女性,特别是多次分娩或产伤者,偶尔也见于还未生育的女性。
关注天天医学,了解更多健康知识。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补充。
谢谢阅读!
尿失禁,简单来讲就是无法控制排尿,不排尿时尿溢出,具体表现为咳嗽、打喷嚏、运动、大笑时不自主排尿。从医学角度讲,尿失禁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压力性尿失禁,在增加腹压时小便不自主流出。第二类是急迫性尿失禁,有尿就要赶快去厕所。第三类是混合性尿失禁,既有腹压感又存在尿急的症状。
导致尿失禁的原因很多,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手术、尿潴留、不稳定性膀胱、妇女绝经期后雌激素缺乏引起尿道壁和盆底肌肉张力减退、分娩损伤等引起的括约肌功能减弱等。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先天性疾患,如尿道上裂。
二、创伤,如妇女生产时的创伤、骨盆骨折等。
三、手术,成人多是前列腺手术、尿道狭窄修补术等;儿童多是后尿道瓣膜手术等。
四、各种因引起的神经原性膀胱。
轻度的尿失禁,一般加强锻炼,通过夹球、吸气等动作会恢复。中度或重度的尿失禁,要通过手术干预,增加尿道括约肌的力量来治疗尿失禁。对于急迫性尿失禁,需要先查找到诱因,如果是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活动,要先进行药物控制。充溢性尿失禁是因为尿路梗阻、排尿不通畅导致的,需要先解除梗阻的症状,让膀胱恢复正常有节律的充盈和收缩来控制尿液。
预防尿失禁,平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平时要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保持有规律的性生活。
二、防止尿道感染,养成大小便后由前往后擦手纸的习惯,避免尿道口感染。
三、加强体育锻炼,积极治疗各种慢性疾病。
四、妇女生小孩后要注意休息,不要过早负重和劳累,每天应坚持收缩肛门5~10分钟。
点击页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