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有没有一心为国却不被君王信任的臣子?

周游列国十四载,推行仁政终不行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贾谊

少年闻鸡起舞,壮年北伐中原的祖逖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辛弃疾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

凡此种种,皆为心中的道而为,世事艰难,都无法阻挡他们爱国的赤诚之心,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不忘初心。


在古代有很多的臣子,他们或许不能够让自己的心意被统治者知道,但是他们一心都是想要为了自己的国家做出了贡献。虽然在这一时期之内,他们或许有一些举动在很多人眼中都非常的愚蠢,可能他们在当时没有看清楚局势。不过他们这些行为只不过是想要让自己的国家能够变得更加强大一些,虽然有些人认为他们这是愚忠,明知道自己的国君不喜欢自己,但却依然还是想要为自己的国君卖命,其实他们这样的行为,更是可以说明他们本身就是极为的忠诚。

在之前韩非子没有能够得到韩王的信任,不过到了后来秦王却十分的重视,可是韩非子对待秦王的讨好,却并没有表现出非常激动的情绪,他反而默默的拒绝了秦王的好意。因为他认为秦王这样的百般献殷勤,会让自己觉得十分的厌恶。而且他本身更是想要自己的国家变得富强起来,可是如今没有想到自己曾经写下的心血,却被秦始皇学了去,于是他肯定会有一些的郁闷。而且当时他在秦国的时候却还是明目张胆的偏向韩国,秦国官员对他十分厌恶。如今很多的人认为,韩非子这样的行为十分的愚蠢,因为他在当时没有能够弄清局面就一味的选择去报效自己的国家,其实当时很多的人都没有能够真正了解到韩非子的心意。

一、受家族影响,忠心卫国

韩非子出生的家族在之前就受到了韩王的重视,当时他们家族的人更是表现出来了自己的姿态。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受到了家族的影响,他们的家族历代都为了韩王朝在不断的作出了贡献,而且他的家人们更是曾经在韩王朝担任过很高的官职,于是韩非子更是希望像自己的先辈们一样。

或许是因为韩非子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就被灌输了这样的思想,所以后来韩非子更是想要一心为国,因为他希望自己的国家在之后可以变得更加富强起来。而且因为自己受到了先辈们的鼓舞,所以他更是想要在日后立下功名,可是没有想到随后他的家族却出现了一些变故,使得韩王对韩非子家族更是万般的疏远。在这一时期之内,韩非子更是想要挽回自己家族的颜面,于是开始不断的寻求一些新的出路,但是却始终还是没有能够挽回韩王的信任。可是一直以来,韩非子的一心只是在韩国身上,所以即使到了后来秦王对他百般讨好,却依然还是没有得到任何的用处。在这一时期之内,更是使得秦国君王逐渐失去耐心。

二、整理思想目的为了发展韩国

虽然法学思想能够在当时得到秦国的重用和喜爱,可是当初还为此整理自己思想,却是为了希望韩国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因为在这一时期之内,韩国正在逐渐的萧条,虽然在之前韩国确实非常的壮大,但是到了后来却因为韩王统治不当,所以使得民不聊生。在这一时期之内,韩国更是生出了很多的事端,于是在后来还没死就开始了自己的计划。在这一时期之内,他确实整理了自己曾经在很多事物上的思考,于是整理出来了法学。虽然很多的人可能会认为韩非子这样的行为有一些古怪,但其实他的最终目的只不过是想要让韩国谋求一条新的出路而已。

虽然当初很多的思想学家都希望自己的思想能够得到传扬,但是当时韩非子写法学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帮助韩国富强,于是到了后来发现自己的思想居然被秦国盗取,他更是有一些的愤怒。虽然他的思想能够在秦国得到很好的发扬,但是他却并没有一点自豪感,因为他当时的目的就不是这样。

三、守护自己气节,不肯向名利低头

其实一直以来很多的人都会发现,韩非子更是非常的重视自己的名声。他一心为国,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许,他本人对于这些占据非常的受用,于是到后来肯定不会做出来危害自己国家的事情。

韩非子总会看重自己的气节,所以即使是为了自己,他更是不会做出来背叛国家的事情。即使后来秦王对他百般重,但是他却依然还是选择不接受。虽然他这样的举动在很多人认为是比较愚蠢,但是他只不过为了守护自己国家而已。


太多了。国和君在概念上并不等同,一心为国不等于一心为君。


信任,只是因为利益一致。不信才是常态


多才之士,才储八斗;博学之德,学富五车。《幼学琼林·卷四·文事》


很多。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有这么一个人

年少困苦皇帝好不容易在应天府

书院市察工作千万太学生围观

观赏龙颜此人两耳不闻窗外的繁华与喧嚣之处并且对诸位同窗言

我将来一定能考上第1名殿试之上再见龙颜的不过是早晚之事。

为官清廉如水君臣相和

在官家盛怒之下勇于直谏、甚至屡次被贬

初心不改

范仲淹父早亡,年少时随母改嫁

朱室人家有一日看到朱氏兄弟

浪费两指举办盛大的舞会铺张浪费等等被继兄弟狠戳肺管子

而后认祖归宗,说句不该说的,我觉得范氏根本配不上这样的伟人,tmd刚开始范氏宗亲以为他是来抢家产的是最后范文正答应一个子儿都不要,不争家产才最后任得以,认祖归宗或者宗亲長老承认

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他把一处风水极佳的地方别人铺张浪费盖私宅的时候娶小老婆纳小妾的时候

他直接建造民办事业机构。见了很多的民办学堂实乃第一流

忠士

大宋第一圣人伟人宋朝文正第一人


主要是认识上的偏差,君王认为自己就是国家。一心为国者认为国家包括法律、人民、土地。一心为维护君王的,而可以舍弃人民土地,法律,尊严的代表人物之一李鸿章。而把君王看成只是国家象征,重要的是人民,尊严,疆土。代表人物之一岳飞。说到底岳飞的做法取代了君王,那是不能被君王容忍的。


古代历史上一心为国却不受君王信任的忠臣有楚国忠臣屈原,一心为国却两次蒙冤惨遭流放,赵国名将廉颇和李牧,一位客死楚国、一个冤死昏君之手,西汉名臣晁错含冤被腰斩,一代名将周亚夫,因政治斗争蒙冤入狱绝食而死,唐朝名将黑齿常之遭酷吏陷害下狱自尽于狱中、名臣裴炎忠于李唐王朝,而死于一代女皇武则天之手,名将程务挺被杀于军中,名臣张柬之等五位帮中宗复位的功臣,惨遭流放而死,宋朝名将狄青被君王猜忌打压排挤、最终忧郁而死、岳飞含冤屈死风波亭,明朝忠臣于谦惨遭奸臣陷害含冤被杀、两位悲情名将熊延弼和袁崇焕都是含冤被杀、饮恨而亡。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石灰吟》是于谦12岁时写下的。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延益,杭州府钱塘县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于谦出生于杭州府钱塘县太平里。于谦少年时期刻苦读书,志向高远。他佩服仰慕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悬挂文天祥像于座位之测,几十年如一日。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考取进士,从此踏上仕途。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在乐安州起兵谋反,宣德帝朱瞻基御驾亲征。结果朱高煦不堪一击,举城投降。于谦被任命为御史,待朱高煦出降时,让于谦数落他的罪行。于谦声色震历,骂的朱高煦抬不起头来,伏地而栗。明宣宗大喜,觉得于谦人才初衷,以后可堪大用,于是认命他为外地官员进行历练。

至明英宗登基后,朝政逐渐被王振所把持,王振为了搜刮钱财,每每伸手向进京述职的官员吃拿卡要。但是于谦每次都是两袖清风去,这也让王振恨死了于谦。一直想要报复于谦,终于王振还是把于谦挤出了朝堂。

到了明英宗天统十四年,明英宗在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瓦剌也先。结果在土木堡上葬送了仁宣之治以来积攒的成果,明英宗朱祁镇也成为明朝唯一一位俘虏皇帝,导致了明朝开始由盛转衰。

土木堡之变后,大明朝廷群龙无首,又是于谦力排众议,使群臣放弃退守南京之念,竭尽全力守卫北京。为了防止也先以明英宗为要挟,于谦奏请孙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帝,是为明代宗景泰帝。朝堂之事处理完成后,于谦以兵部尚书之衔统领北京兵权,全力防范也先的大举进攻,并最终重伤瓦剌也先部,真正做到了挽大厦于将倾。

也先在捞不到好处的情况下,卖了个顺水人情给明朝,派人把太上皇明英宗朱祁镇送还给朝廷。而这时景泰帝也已感受到了皇权的魔力,不忍放手给哥哥。于是把太上皇朱祁镇软禁在南宫整整七年时间。

到了景泰八年,明代宗朱祁钰病危,朱祁镇在曹吉祥、石亨、徐有贞的谋划下宣布复位,史称“夺门之变”。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朱祁镇复位,正月二十一日改元天顺。

复位当日,就传旨逮捕兵部尚书于谦。正月二十二日以谋逆罪处死于谦。

一代忠臣,挽大明帝国之大厦将倾的民族英雄于谦还是倒下了,留下了“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信念,也成为吾辈敬仰的英雄。


唐卫国公李靖,不忠于帝王,一心为国,不结党营私,不贪恋权势,每次打完仗回师之后主动上交军权,每次国家被外敌侵犯都会主动请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岳飞,


当然有喽。

有一个叫萧懿的人,甚至比《说岳》中的岳飞(不是真实岳飞)更愚忠。

《南史·梁宗室传》:

永元二年,裴叔业据豫州反,懿以豫州刺史领历阳、南谯二郡太守讨之,叔业惧,遂降魏。武帝时在雍州,遣典签赵景悦说懿兴晋阳之甲,诛君侧之罪。懿不答。既而平西将军崔慧景入寇,奉江夏王宝玄围台城,齐室大乱,驰信召懿。懿时方食,投箸而起,率锐卒三千人入援。武帝驰遣虞安福下都说懿曰:“诛贼之后,则有不赏之功,当明君贤主,尚或难立;况于乱朝,何以自免。若贼灭之后,仍勒兵入宫,行伊、霍故事,此万世一时。若不欲尔,便放表还历阳,托以外拒爲事,则威振内外,谁敢不从。一朝放兵,受其厚爵,高而无人,必生后悔。”长史徐曜甫亦苦劝,并不从。慧景遣其子觉来拒,懿击大破之,乘胜而进,慧景众溃,追斩之。授尚书令、都督征讨水陆诸军事。

时东昏肆虐,茹法珍、王咺之等执政,宿臣旧将,并见诛夷。懿既勋高,独居朝右,深爲法珍等所惮,乃说东昏,将加酷害。徐曜甫知之,密具舟江渚,劝令西奔。懿不从,曰:“古皆有死,岂有叛走尚书令邪?”寻见留省赐药,与弟融俱殒。谓使者曰:“家弟在雍,深爲朝廷忧之。”

萧懿是萧衍长兄,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梁武帝萧衍。兄弟俩作风完全不同,萧衍后来篡齐建梁,而萧懿却尽忠于齐。

为昏君出生入死也就罢了,但看他临终遗言“家弟在雍,深爲朝廷忧之”,简直是说你们杀了我不够啊,别忘了我还有个弟!简直令人不寒而栗。


屈原!


袁崇焕


海瑞算一个吧。

对明朝历史有所了解的应该都知晓,大明王朝自明英宗朱祁镇(1427-1464)始,国势便日渐凋敝,其具体体现是明朝中晚期的皇权孱弱、宦官专权及权臣谋私之乱象丛生。

说起晚明官场,不得不提的人就是清官海瑞。海瑞(1514-1587)作为明朝历史上“图腾式”的人物,无疑是当时官场的一股清流。其所处时代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进一步反衬了海瑞之清廉的格格不入。

所谓清官,虽没有明确的释义,但其基本标准都是“清”。

浅层的“清”可以是个人生活清廉俭朴,为官清正廉明,不贪不腐,洁身自好。

而深层的“清”可以是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勇于打击贪官污吏,为百姓出头伸冤。

可以说,无论以上哪一层,海瑞都当之无愧。

出任右监督御史巡抚应天的海瑞,打击地主土豪,救扶平民百姓,当地豪强曾为此闻风逃去他乡,将原本漆成红色的大门一夜之间改为黑色。

对待首辅张居正派来的御史,清贫的海瑞只能用“鸡黍”来招待,看到他寒酸的住处,本欲来找麻烦的御史只能“灰溜溜”地原路返回。

更甚至,海瑞耿直到能够不畏圣怒,上疏当时被诟病为“心惑”、“苛断”和“情偏”的嘉靖皇帝,直言嘉靖的虚荣自私、昏庸无能,劝谏皇帝不能只顾自己的安逸而置百姓于不顾。最终触及龙须,引得皇帝震怒,险些丢了小命。

很多人会说,像海瑞这般刚正不阿,为民争利且清廉自持的道德典范,却成为了当时那个时代的“异类”,受到官场的集体抵制和孤立,终落得现实生活中的悲剧结局,实在令人唏嘘。

但事实上,海瑞的失意在当时那种官场的生态之下,大概是不可避免的。

晚明的文官集团,存在典型的二重性,说白了就是,大家都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且彼此之间心照不宣,谁也不愿打破“规矩”。而形成上述二重性的根本原因,实际上还是受到了君臣政治这一基本体制的制约。

在君臣政治的实际运作过程中,人们的身份地位及政治关系均由体制来决定,无论官职高低,凡是被纳入君臣政治体系的士大夫,其政治身份、社会地位、官爵高下及财富占有,均会按照一定的“官场规则”运行发展,并与其人格特征之间断掉了应有的必然联系。参与者只需也必须“照章办事”,“循规蹈矩”,无法表现个性,不可独出心裁,不能标新立异,否则一不小心就可能被“踢出局”。

而海瑞的所作所为,正是在“打脸”这些官场的潜规则。他不明白的是,在他心目中至善至美的治国之策,仅仅是悬挂在制度上层的一个抽象的道德标准,无法落地。

如果执意践行他的标准,便会打破文官集团内部的潜规则,最终呈现出“表面上被冠以极高的名誉地位,背地里却受到皇帝和官员们的冷遇排挤”之怪现象。


有,岳飞,其母为其刺精忠报国。后被宋高宗及秦桧冤杀于风波亭。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个人认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屈原

屈原—中国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诗人,曾任楚国三闾大夫,任职期间,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抗秦。但是因遭受贵族排挤,而又不被楚王重用,先后被被流放两次。在楚国郢都被秦军公攻破后,屈原自投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中国历史上的“忠臣”实在是不少,历朝历代都有很著名的代表人物,但是,这些“忠臣”能够被君王信任的却实在是不多。总的来讲可以总结为“直如玄,死道边。曲如弓,反封侯”。

其实,如果细细的分析和考量,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忠臣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忠君”之臣,第二种是“爱国”之臣。而既忠君又爱国的是第三种,第三种忠臣算得上是凤毛麟角。能够名垂青史的同时也能够为当时的君王所信任甚至是倚重的“肱骨之臣”或者“护国柱石”大多都是既忠君又爱国的“无双国士”,比如诸葛亮。只是“忠君”的忠臣通常一定是君王的宠臣,这样的宠臣历朝历代也有代表性的人物,比如乾隆时期的和珅。而那些只知“国”而不知君的所谓“铮臣”大多是不被当时的君王信任,但这些“铮臣”大多是可以“名垂青史”,比如明朝嘉靖年间的那个著名的海瑞。

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士大夫集团在“忠君”和“爱国”的关系问题上一直是有不同的认识,其实这也是儒家思想体系当中的两个不同的认识角度和高度。“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国士大夫集团安身立命的基础,无论是追求“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还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桌面上,中国的士大夫(文人)集团还是要把“家国情怀”挂在嘴边的。

很多的读书人认为“忠君”即是爱国,亦或是爱国即是“忠君”。但事实上,历朝历代的君王从来就没有什么“国”的概念——朕即天下。于是那些把爱国当做“忠君”的士大夫就注定得不到君王的信任,在这些人心里一直是“民为本,君为轻,社稷次之”。把对百姓(民)的重视程度放在君王前面,君王如何会信任并赏识呢?

在“君为天下”还是“天下为君”方面,孔子和孟子的看法很有不同。孔子主张的是“君为天下”那么“忠君”就很重要。而孟子主张的是“天下为君”,那么“爱国”就很重要。一这两种思想为行动刚领的士大夫都可以称之为“忠臣”,但显然“忠君”之臣更加可以得到君王的信任,而“爱国”之臣大多会为君王所不信任甚至是厌恶。

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一个不变的法则,在这个背景下,所谓的“忠臣”在历代君王的眼里只能是是那些“忠于自己”的臣子,对于“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个把自己和天下割裂开来的观念以及奉行这个观念的所谓的“忠臣(铮臣)”,如果说有哪个君王表示“无条件信任”的话,那么那个君王不是白痴就是“戏精”。

这样看来,海瑞们不必感到委屈,因为他们选择的本来就是一条不被或者说不可能会被君王信任的路,既然选择了,喊冤也就没有意义,而后人为之“鸣不平”就显得认识肤浅了。


昨天细雨霏霏,天气骤然变凉,在一场冷雨中,我去趟井陉的石头村,参观了于谦博物馆,随后就看到了这个问题,想想大明朝的于谦当时一心为国,却最终落得一个斩刑,这不正好迎合这个问题么。

英宗被瓦剌俘获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最为特殊的皇帝,因为他做了两次皇帝。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大举入侵,英宗朱祁镇从小的梦想就是领兵打仗,做一个文治武功兼具的伟大帝王,瓦剌入侵,给了朱祁镇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恰恰当时的他的发小王振(宦官,人称王伴伴)又那么“善解人意”,知道英宗的心思,所以怂恿英宗御驾亲征,圆一个帝王的梦想。

如同两个孩子过家家,明英宗和王振率领大明朝五十万精锐,出击瓦剌。结局世人皆知,丝毫没有军事经验的“孩子”朱祁镇被瓦剌领袖也先擒获。

拥立代宗称帝

擒获了英宗,也先信心大涨,继续纠结大兵,准备一举拿下北京。明朝皇帝丢了,群龙无首,于谦为国忧虑,牵头拥护监国郕王朱祁钰称帝。后徐有贞建议迁都到南京避开瓦剌的大军,被于谦怒喝,以南宋迁都临安为例告诉众人,如果迁都,大明会和大宋一样,早晚必亡。

于谦拥立朱祁钰称帝,喝骂徐有贞已经为他埋下了祸根,于谦最后也确实死在这两人之手。

北京城大战瓦剌

瓦剌也先挟英宗围困北京,于谦已经纠结二十二大军严阵以待,也先看捞不到好处,就派人要和代宗和谈,交换英宗来换取好处,代宗朱祁钰不同意。当时于谦已经是兵部尚书,代宗本来就是于谦拥立的,所以他对于谦无比信任。代宗不同意拿英宗来谈判,背后必然是听了于谦的劝谏。于谦一心为国,知道若此时迎回了英宗,明廷内部拥立代宗和英宗的大臣必然会产生分歧,内部一乱,也先就会乘机而入。

为大明江山,于谦心底无私,只是英宗却成了牺牲品,英宗自作孽,罪有应得,也许他是阶下囚时会这样想,有朝一日咸鱼翻身,他肯定认为是于谦等人弃他不顾。

北京城一战,于谦领兵在城外迎战,命人关闭了北京城所有的城门,于谦下令:临阵将领不顾部队先行退却的,斩将领。军士不顾将领先退却的,后队斩前队。众人知晓,此战已是死战,只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于谦领兵背水一战,也先战败,亲弟弟也在乱战中被大炮轰死,他又怕各地勤王的援兵赶来,被困死在北京,所以最后也先裹挟着英宗撤退了。

迎英宗还朝

也先北京城之战大败,英宗也不能用来捞油水,最后也先和大明沟通要放回英宗。也先放回英宗可谓是用心歹毒,英宗回归势必会给大明政坛带来不可预测的变化,有些改变或许是为也先可利用的。

迎接英宗还朝,明代宗反对,他才做了一年皇帝,龙椅才坐热,如果英宗回来他必然会成骑虎之势,位子肯定不能撒手,否则就等于把刀递给了别人,如果不让龙椅,要如何处置英宗。

如果作为一个有野心的政治家,于谦不应该接英宗还朝,因为代宗是他拥立的,朝廷一切国家大事背后都有他的影子,如果英宗翻盘,等待他的结局只能是死路一条。但于谦还是劝代宗说:“帝位已经定了,不会再有更改,只是从情理上应该赶快把他接回来罢了。万一他真有什么阴谋,我就有话说了。”

代宗听了于谦的话,才接了英宗回朝,而于谦也最终死在了英宗的手上。

于谦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大家,因为心中始终想着“清白”两字,为国忧虑,为国尽忠,为官正还刚,正如他诗中所说,“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为了他心中的“清白”,哪怕是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夺门之变

景泰八年(1457年)明代宗朱祁钰病重,一直被幽禁的英宗终于等来了机会,他纠集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策划了“夺门之变”,重新夺回了皇位。夺回皇位后,英宗就先把于谦打入大狱。开始,英宗也在犹豫是否要杀于谦,徐有贞补了一刀,说:“不杀于谦,复辟这件事就成了出师无名。这刀非常恶毒,徐有贞是在告诉英宗不杀于谦,就不能否定当年于谦拥立代宗就位的事,今日的“夺门之变”也就变的不合法了,不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英宗本就昏庸,宠信小人原就是他骨子里带的秉性,如果当年他不听王振的怂恿,也不会被也先囚禁一年,被代宗幽闭数年,而且,英宗心中也忌惮于谦,自己被困瓦剌,于谦就另立一帝,如果以后自己再有过错,忠心耿耿的于谦为了大明的前途,估计还会再立一帝,这种人不能留!

于谦为国家天下,燃尽一腔热血,结果被英宗判了一个斩刑,最后还是死在“忠心”之上!

总结

于谦死后,查抄家产,居然发现家无余财,足见其一生廉洁清正;为了大明江山,于谦置生死于度外,甘愿粉身碎骨,为国尽忠,《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只是于谦太过刚正,不能张弛有度,得罪太多小人,最终死在小人和昏君之手,令人扼腕叹息!


原始地址:/jingpin/9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