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论剑,其中“华山”是地点。
“论”是形式,表明这次比斗的目的虽然是争夺“九阴真经”,但方式要更温和些、逼格更高些,不必像其他江湖鲁莽之辈那样打生打死,大家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比试中应当点到为止,学习先贤,阐经述道,力争为武学发展做贡献。
至于“剑”,我觉得金庸老爷子纯粹就是为了名字好听。古时的十八般武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流星,非要取个“论X”的话,选“剑”的组合是最好听的,不信我们随便组合,如果取个名字叫“论枪、论棍、论鞭”,哈哈,太有恶趣味了。
假如不选武器,以掌法、拳法、腿法、身法、内功来取名,怎么取?
华山论腿?华山论腰?华山论臂?华山论腹?......这些名头传出去,不知情的外人说不定还以为是在海选华山的形象代言人呢。
如果非要给这个名头加点意义的话,那就只能往“剑”的典故上靠了。
据黄帝本纪云:「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又据管子地数篇云:「昔葛天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
可见,“剑”是黄帝和蚩尤的兵器,这是神话传说中的人族祖先,地位崇高,他们两位老先人的兵器,自然是圣品了。
《初学记;武部;剑》云:“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隶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得带剑,无事不得带剑。”
佩剑,则成了身份的象征。
至秦朝,冶炼技术成熟,剑的产量增加,持有者发展到了平民阶级,剑技也开始飞速发展,江湖中人开始普及。各门各派开始有了剑法绝学。
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云:“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虽是描写剑舞,但公孙大娘必定是个剑术高手。
再发展至宋代,江湖中使剑的高手如过江之鲫,五绝于华山之巅比斗,取名“论剑”便顺理成章了。
剑是一种技巧技艺,武艺武勇的象征,同时重武技更重武德,强调为人和操守,正直正义之心,修武修德,人品和德行更被关注,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这个问题其实金老爷子在最终修订版的书中已经详细解答过了;我来总结一下。
01
华山论剑的“剑”代表什么?
五绝华山之巅的比武到底有没有用剑比试呢?这个还真有,书中也有详细介绍。
原著书中第20章《篡改经文》中洪七公和欧阳锋在海上有过一场打斗,这才战斗也是洪七公和欧阳锋的第三次争斗(第一次是华山、第二次是桃花岛)。这里详细的描写了华山论剑时候用剑的原因。
武学中有言道:“百日练刀、千日练枪、万日练剑”,剑法原最难精。武学之士功夫练至顶峰,往往精研剑术,那各有各的绝招,不免难分轩轾。二十年前华山论剑,洪七与欧阳锋对余人的武功都甚钦佩,知道若凭剑术,难以胜旁人,此后便均舍剑不用。看到了没,用剑是每个武学高手的必修课,书中武林中靠前的高手都是‘精研剑术,各有绝招’而且第一次华山论剑只是为了争夺九阴真经,并非高手之间的生死搏斗,开始用剑比试也是很温和的,只是后来难分胜负才舍剑不用。
包括咱们的男主郭靖,在书中最后武功臻至大成的时候都有练剑,并且在第二次华山论剑的时候用剑法和洪七公争斗了一百余招。
02
论剑的过程是怎样的?
论剑其实分为三步:口谈→比剑→舍剑用独门绝招
华山论剑最先出来是从王处一口中说出来的:
王处一道:“二十余年之前,先师与九指神丐、黄药师等五高人在华山绝顶论剑。洪老前辈武功卓绝,却是极贪口腹之欲,华山绝顶没甚么美食,他甚是无聊,便道谈剑作酒,说拳当菜,和先师及黄药师前辈讲论了一番剑道拳理。当时贫道随侍先师在侧,有幸得闻妙道,好生得益。”从这里可以得知华山论剑是由“口中论道”开始的。
口谈之后就是比试剑法。第一次华山论剑是因为争夺九阴真经而引起的,并不是五绝之间的生死决斗,所以用剑比试是一种比较温和的较量方式。
武学之士功夫练至顶峰,往往精研剑术,那各有各的绝招,不免难分轩轾。二十年前华山论剑,洪七与欧阳锋对余人的武功都甚钦佩,知道若凭剑术,难以胜旁人,此后便均舍剑不用比剑的结果难分胜负,五绝为了争个高下,决定舍剑不用,各凭所能。
“那时是在寒冬岁尽,华山绝顶,大雪封山。他们五人口中谈论,手上比武,在大雪之中直比了七天七夜,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个人终于拜服我师哥王重阳的武功是天下第一。”五绝用尽生平绝学,还是争斗了七天七夜,才决出王重阳为天下第一,其余四位并列。
由此,第一届华山论剑正是结束、闭幕。
其实这样看来,高手过招和普通人打架也没什么区别,先是“动口不动手”紧接着“试探性切磋”分不出胜负就“各凭本事”
文/三点文墨
原创文章,欢迎关注或吐槽,带你看不一样的文化趣事。
这个问题是很有意思的,因为按照我们现在所知,第一次华山论剑时,参与比武的五人中,王重阳使用的是“先天功”,黄药师所用是“弹指神通”和“落英神剑掌”,西毒所用是“蛤蟆功”,而段智兴和洪七公所用分别是“一阳指”和“降龙十八掌”,五人皆没用到剑。那为何要称为“论剑”,而不是“论武”或者“争霸”这些称呼呢?论剑中的“剑”,究竟代表的是什么?实际上,这在不同版本的小说中,还是有不同解释的,羽菱君结合个人观点,略作探讨。
华山论剑中“剑”字,代表什么,在不同版本小说,或许还有不同的含义。
真正意义上的华山论剑有两次,但第一次论剑只在众人的口中提及,参考第二次华山论剑,我们明显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华山论剑,论的其实是各参与者的“武学修为”。而且,不仅仅是参与者的内外功修为,更重要的还是武理方面的修为,这才是“论”的关键之所在。
不过这个“剑”字,在华山论剑中的意义,实际上却有发生过变化。这是因为《射雕英雄传》这部小说,金庸先生前后出版过三版,做过两次的大修。从最初1957年刊载于报纸的连载版,到1980修订集结由三联出版社出版的修订版,再到2003年的世纪新修版,由于为了前后情节的对应,金庸先生在小说中,赋予“剑”的意义和境界,可以说修订前和修订后已各有不同。
我们先来看看前后版本中,金庸先生在小说中,对“华山论剑”这件盛事的描写。都是通过周伯通在桃花岛遇到郭靖,跟他讲《九阴真经》和他为何被困桃花岛时讲起的。连载版里是这么说的。
周伯通道:“那时是在寒冬岁尽,华山绝顶大雪封山,他们五人口中谈论,手上比剑,在大雪之中直比了七天七夜,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个人终于拜服我师兄王重阳的武功是第下第一。”连载版《射雕英雄传•第五十四章》很明显我们可以看出,从这最初的版本中,金庸先生一开始的设定,华山论剑论的确实是剑,毕竟五绝在论剑时,他们手中的兵器,的的确确是剑。因而这里,羽菱君个人认为,这次论剑所说的“武学修为”,应当可比较简单的称为“剑法”和“剑术”上的造诣。五绝各自通过对剑道的认识和理解,使出手中的剑招,寻找出对手招术之中的破绽,完成彼此之间的克制与破解,论出一个高低。不过,由于在之前或者之后,众人口中对这次比武回忆的相关片段来看,五绝当时在过招时,用的根本就不是剑,像洪七公传“降龙十八掌”给郭靖时,说的他就是用这门掌法。因此到后来修订时,金庸先生为了前后的情节对应,便对这一段话做了修改。其他两版对这段的描写一样,是这么说的。
周伯通道:“那时是在寒冬岁尽,华山绝顶,大雪封山。他们五人口中谈论,手上比武,在大雪之中直比了七天七夜,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个人终于拜服我师哥王重阳的武功是天下第一。”新修版《射雕英雄传•第十六回》金庸先生用一个“武”字,代替了原来的“剑”字。这一改,整个“华山论剑”的意义和境界,就完全是改变和提升了一个层次,因为一个“武”字,可以囊括了剑法在内的所有武学。因而这里面的论剑,就可以定义为“总体上的武学修为”,从其武学的境界来说,可分之为“武理修为”、“内功修为”和“外功修为”。内外功的修为是可以通过直接的比拼,就能看出高低的,而武理的修为,却只能结合内外功的比试,在论之上见修为的高低,就是通过在内外功比拼时,在对方招术上,寻找出破绽,再想出克制和破解之法。这点直接可以参考的,就是《神雕侠侣》中洪七公和欧阳锋在华山,最后打和论持续七天的最后一战。
华山论剑,应当不是简单地招术比拼,应当从内外功和武理三方面的修为,都进行过比和论。
在羽菱君个人看来,第一次华山论剑,其实就跟洪七公与欧阳锋,在华山的最后一战是一个样的。五绝的论剑就是分为理论和实战,实战又分外功和内功的比拼,也是这样,前后进行了七天七夜才分出了最终的高低。就像洪七公与欧阳锋的一战,还有杨过在百花谷与周伯通的比试那样,在外功上分不出胜负时,就只能在内功上进行比拼。当然了,杨过只是想想而已,并没有跟周伯通真正比内力,因为他们不是生死搏杀,没意义,而五绝的论剑则不同,是一定要论出第一的。
论剑应当是从外功的比拼最先开始的,五绝各自亮出自己的看家绝技,进行分组对抗。外功的比试中,羽菱君认为应当是洪七和王重阳胜出,这也是“降龙十八掌”被王重阳等人称道的原因。只是当时洪七公的这套掌门,尚未大成,因而他较之王重阳的“履霜破冰掌”,还是稍逊一筹。这尚未大成的原因,就在于洪七公的内功修为和武理修为上,就像后来刚练成“降龙十八掌”的郭靖一样。内功的比拼最终应当是在王重阳与欧阳锋中进行,最终王重阳凭借“先天功”,力压欧阳锋的“蛤蟆功”,这也是后来欧阳锋口服心不服的原因。欧阳锋在内功的比试中,看出自己的内功,并不比其他人差。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虽精妙无比,在外功比拼上胜他,但内力比不上他;段智兴的“一阳指”虽然能克制他的“蛤蟆功”,但段智兴的内功修为,还不足以汇聚到最强指力破他的神功;黄药师属于内外双修的,但他的武功好看,却皆未入大成之境,因而他们四人只能打成一个平手。欧阳锋认为王重阳能够取胜,是得益于他武学修炼的时间更长,功力自然比他们都深厚。
最后的比试,就是对武理的认识上见高低了,这也是“论”的关键。武理的修为,其实最容易看出高低的一个,就是在于是否到了能自创武学的境界。就当时的五人而言,欧阳锋所练的“蛤蟆功”那是白驼山庄的家传武学,同理的还有受传于家传武学,练就“一阳指”的段智兴,和学了丐帮两大传世武学“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的洪七(这里就新版小说的设定,老版小说中“降龙掌”有一半是洪七公自创的)。他们所练之学皆不是自创,只是依先人所创之法而练,卓越于他人而已。黄药师的武功,按他所言是他自己所创,这是不是他自负清高的表现尚且不论,但就对武学原理的认识,明显要较之前三人深,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不过却又比不上王重阳,这也是为何后来黄药师自信只要王重阳一死,他就是天下第一的原因。
王重阳一身之学,均是他自己所悟所创。他出家为道,多读经籍,在经卷中不止参透了清净虚无的妙诣,更是感悟出一套道家武学理论,融会贯通。从这方面讲,在射雕三部曲中只有后世的张三丰才能达到此境界,自创武学方面老顽童、黄药师与杨过次之。因而,王重阳的武理修为,在当时的五人之中无疑是最高的。经多番理论,王重阳针对另四绝的武功,一一指出他们招术上的破绽或者短板。而在论武的过程中,王重阳答辩出来的武学理论,精义深奥,四绝可能都是闻所未闻,再结合内外功的比拼结果,最终就折服于他,承认王重阳为“武功天下第一”。就这样,第一次华山论剑落下帷幕,五人相约,二十五年后,谁还在世,再到华山二次重聚。他们为何要约定二十五年,在羽菱君个人看来,他们就是以王重阳当时的年龄为参考的。他们一直认为五十岁之后,就是武学修为的巅峰期,二十五年后,另四绝的年龄就几乎刚好都在这个年龄段。
华山论剑王重阳获得了《九阴真经》的归属权,不过最终其他四绝,都在不同程度受过《九阴真经》的影响,有只看不练的,有继看既练的,更有反看反练的,但无论是武理修为,还是内外功修为,都上升了一个层次,包括后世的郭靖杨过等人,他们的成就都受过《九阴真经》的帮助。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华山论剑中的“剑”,也可以代表《九阴真经》。毕竟第二次论剑,其实就是在比《九阴真经》的威力,而当年的第一次论剑,其目的就是为了论《九阴真经》的最终归属权。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