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70、80、90后的回忆,你还记得多少?

做为一个70后,很多回忆都是美好的!那时候的孩子们上学,特别是上初中以后。全部都是自己独立完成!走路来回上学,哪里有家长车接车送!现在的孩子们就像温室的花朵,住校不适应了,想家了,不会洗衣服。甚至连一双袜子都不会洗!我不是批评哪个孩子。这就是现在这个社会的弊病。我也不知道这个社会咋的了?真是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也娇贵了?

小时候和朋友们一起捉知了,跳皮筋。机器铃砍大刀!玩的不亦乐乎!现在的孩子们一个个低头族。沉溺于网络游戏!成了一个个近视眼!70,80后哪里有几个带眼镜的!这也是一种悲哀!真希望现在的孩子们也有无忧无虑的童年!不要天天玩手机!


我小时候上学是自带板凳,学校里是用一个长木板,下面用砖砌成,一排可以坐六个小学生。用古钱币做成鸡毛健子踢着玩,用破了的碗片来踢,叫踢瓦,有时放假,在学校里用木板玩跳跳板!上晚自习自带煤油灯,是用墨火瓶加油,然后用铁皮卷个园芯,铁皮芯用棉花卷成个芯,每晚上自习课带上。后来有带灯罩的煤油灯了。


印度最深刻的是弹弹珠,不知道城里的你有没有玩过这个,我想农村的应该都知道这个怎么玩。还有就是小时候父母给的一毛钱我们都会买冰棒吃,那时候真的是无忧无虑的


上学时没有电灯,更没有节能灯,led灯,只有煤油灯,圆珠笔都很少用,只有钢笔,墨水用完后,空瓶子就可以做煤油灯了。用一点棉花搓成细条,再找一个空管子插在瓶盖上,倒入煤油就做成了。家庭条件好的才有蜡烛可用。


记得很多很多,比如破旧的房屋,大都是瓦房,路面都是泥,墙都是红砖墙,家具那种实木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鸡呀,鸭哪,小小种的,板鸠的,由其是各家各户都养猪。那猪,真臭,满身都是泥,臭不可闻,家里吃剩下的饭都倒给了猪,大约养个一年半载的,猪就长大了,几个大人把猪绑起来,放在八仙桌上开始杀猪,那猪叫的声音全村都能听见。放出的血一大斗盆,不说了太血腥了。然后喜欢冬天捉鸟,满天的大雪,都是白的,扫一片出来,从天空看就是黑的,放块砖,用树枝支起来,下面撒些小米之类的,一有鸟儿来吃食,只要一碰那根小棍,砖就会下来,压住小鸟。小鸟毫发无损,拴个小绳,可以飞着玩儿了。一天可以捉三五只,也可全部饨了,好香的肉肉。最喜欢的是去上学,上晚自习,那时候没有灯,全是煤油灯,蜡烛都是有钱人才能买的起的。没有电,一到傍晚天一黑全都睡觉。但是起的早,太阳出来前就已经起床了。还有吃水,没有自来水,家家户户都是压水井,那时候的水真好吃,清凉,甘甜,有滋味。还有零食吃,就是爆米花了,家里有的是玉米,一小茶钢就行,以前是用不起糖的,只好用糖精,放一小小粒就甜的很,爆米花出来的那一瞬间,那香味,那色泽,那馋劲,吃一口脆香酥软,回味无穷。童年有许多说不完道不尽的趣事,满满的都是回忆。


本人80后,记忆最深的是照相。那时候不是人人都有手机,而是还没有手机,大哥大还没有,电话也只只是一个乡才有一个,更别提用手机照相。照相都是专门胶片相机,记得老爸在县某局上班,单位海鸥牌相机借用拿到家照相,别提有多高兴了,正吃饭呢,扔下筷子就走,搬个板凳就坐在院子中了。手里还端着一碗爆米花,边吃边等着照,可是一碗爆米花吃完了,还没按快门,原来人还没来齐,当时一卷胶卷都老贵,人不来齐了,浪费了底板可就太可惜了。好不容易人来齐了,两碗爆米花下肚了。而且还是黑白照片。后来用颜料笔涂了下色,总觉得假。还没黑白的好看,这照片放的时间老长,也不退色,搬几次家,也不舍得扔,虽然现在用手机随手可照,可打记事起照的这张照片永远印在了脑子里。


本人是80后,我一直说我的童年是黑色的,仅有的一丝色彩就是和童年的小伙伴们在一起的时光,小时候最喜欢去放牛了,因为可以跟小伙伴们在山上摘野果,采野花,追着五彩斑斓的蝴蝶跑。玉米熟了掰下来放在火上烤了吃,香喷喷的。有时候还拿个搪瓷盅放上香肠腊肉,胡萝卜,加上山泉水放在石头堆的灶上煮,那味道真觉得是山珍海味。记得有一次我还背了一个锅碗上山去野炊。结果被邻居看到了告诉了我妈,我妈骂死我了。以前家里有水牛,经常下山的时候就坐在它背上。后来换了黄牛,我也想去坐,结果刚上背它就一阵狂奔把我摔到沟里了。

真的挺怀念的,很遗憾没有好好珍惜童年的时光。可惜不能重来了。所以我一定会给我的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弥补我的遗憾。


本人80后,小的时候记忆就是学校边的麻辣烫,放学回家后,首先是飞速的做作业然后看大风车,放假了,跟小伙伴漫山遍野的跑滴滴捉迷藏,下河捉鱼,捉虾,钓黄鳝,太多了,童年的美好!


我是90后!至今对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个时候的手机!接电话还得把天线拉出来,这样信号才好一点!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田坎上,用泥巴做手机,用红薯藤做耳环,用书皮做牛角形状的喇叭!去水田里捉鱼,捉黄鳝,总之小时候特别多好玩的东西,小时候的快乐现在是体会不到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小时候虽然穷,住在乡下,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和谐是真心实意的!那会儿可以用民风淳朴来形容,家家户户都认识,来来往往都交心!但是现在却变了味道,现在的人与人之间让我觉得,总是有相互利用的感觉,金钱才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少了曾经的真诚与淳朴!虽然如今中国的发展确实很好,人们的日子确实得到了改善,但是总觉得活的很累,人们的工资涨了,但是房价物价涨的更狠!


放假就得去放牛了,边放牛边捡柴,回来还要煮晚饭,90后,那时候就10岁左右


放假的时候帮家里干活割麦子掰玉米做饭收红薯。


记得插秧啊,收稻子啊,晒稻子啊,还有上树摘果子啊,给果树套袋子啊:还有吃老冰棍啊,大刀肉辣条啊,卫龙大辣条啊,还有烤地瓜啊,烤大蒜啊,烤玉米啊,夏天晚上在外面睡凉床啊,没有冰箱的时候把西瓜放进井水里面冰镇的呀,扇大蒲扇呀,还有和狗狗赛跑啊等等得


抓青蛙,滚铁环,打陀螺,上树掏鸟窝,采蘑菇,小溪捞鱼,插秧,上山采摘草药,放牛。


往事不堪回首简直就是一部痛苦的逗逼史不敢回忆忘了。


田野,乡村,树林,竹林,杂草丛林,地茸等等。

你记得多少?水田有禾苗,汗地有麦苗,棉苗,高梁,玉米等等农作物。


记得小时候特别喜欢做链条枪,一放学就跑到修自行车的大爷那里去玩。去大爷那玩不为别的就是想捡几个大爷不要的链条。终于凑齐了链条可是还缺自行车钢圈上的冒子,这种东西好少捡的到,只好用自己平时的零花钱一毛大洋叫大爷卖两个,可是还差一样关键的主心骨铁丝,要那种跟链条孔一样大的铁丝,找遍家里整个地方都找不到一样粗的,急⋯哎……怎么办?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在我家不远处有个电线杆,四处都是用铁丝拉住的,好多根纽在一起的,于是拿家里的老虎钳去剪,那种铁丝真难剪,手都起泡了都没剪下。最后堂哥从那过帮我剪下了。多么美好的回忆,至今难忘!


70后已经快50了,最早的80后已近40岁,90后已近30岁,曾经被质疑被误解的年轻人们已经人到中年,在各行各业中都已成长为中流砥柱。被时光催着不停脚步前行的人啊,是否曾梦回少年,坐在课桌前打着瞌睡,一睁开眼,却原来自己只是做了一个未来的梦,真实的自己其实还在那个时代?

每天课间必须要做的眼保健操,按揉四个穴道,一遍做过去眼睛轻松舒适。温叔只记得每次都需要找一遍穴位,在脸上若有其事的比划着,心里感觉美美的,偷着睁开眼睛才发现自己做的不太标准,因为讲台上面的班主任也在做着眼保健操,学着标准去做,温叔现在视力都在1.2以上。

夏天最爱就是雪糕车了,听见有卖雪糕的喊声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冲出去,对着小车大喊,给我一个冰棒,温叔舍不得吃太贵的雪糕,零钱总是不够花,拿到零钱放到口袋里面,它就在无休止的叫唤着,心里痒痒的要花出去。冬天最爱的就是爆米花摊了,老式的爆米花高压炉,放在火炉上面转呀转呀,耐心随着转动一点点消耗殆尽,当快要不耐烦的时候,爆米花炉子压力到了,老师傅拿起高压炉撑在一个铁篓子上,另一只手拿炉钳子,使劲一别,“嘣~”的一声巨响,爆米花带着浓浓香气和水汽冲击出来,画面震撼!

学校的大扫除,每周都会进行一次,洒水扫地,擦桌子擦玻璃,各个班级都要把自己班级打扫得干干净净,负责黑板报的同学还要出创意设计板报。那时候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大扫除,地上的土都那么多,玻璃总也擦不干净,检查卫生的来了总能找到没打扫干净的地方,板报还是别班的板报好。

小时候天然气用的少,基本上家家都用煤球炉子生火做饭。蜂窝煤要从煤场买来,储存在煤仓里,温叔家在农村,厕所后面的墙边就是我家的煤仓,每年冬天都会储存的满满当当。买现成的蜂窝煤总是会贵一些,所以很多人都会买煤粉回来,掺和一定比例的黄土和水,用打煤球机手工打一些,晾干了来烧,这种时候家里的院子里面就会有一片地方被占用,小心通过。

街里卖红薯的摊子总是飘出浓烈的甜蜜香气,阵阵诱人的味道勾引着过往的你我他,不用考虑腹中饥饱,馋虫被轻易地勾引出来,不去买一块简直不能行。现在大街上面也有卖红薯的,只是再也吃不出那时候的味道了。

几个红色油漆写就的大字,一座破旧的平房刷了一层半新的涂料,平凡的人走进去,时髦的弄潮儿走出来。温叔写这几个词都感觉到一股年代感扑面而来,温叔小时候没换过发型,一直是小平头,不知道你是什么发型?

天真淳朴可爱的小姑娘,玩的纱巾、小电话有没有很熟悉。温叔小时候班里面有一个特别可爱的小姑娘,只记得她笑嫣如花,声音灵动,像爱歌唱的百灵鸟,温叔特别爱跟她玩耍,后来没待过一个班,再见时已经物是人非,找不到她小时候的影子了。

这种游戏温叔一直没搞明白它的玩法,而且那时候的温叔一直有一种恐惧,万一被绳子绊倒了怎么办,后来看到有玩皮筋的,温叔就在旁边看着,会不会有人被绊倒,她们估计也想象不到温叔有这种想法吧,不过温叔还真就没见过有人被绊倒,失望之余还有一种庆幸,温叔这黑暗的想法啊。

几乎村村都有的一个修理店,大到电视机,小到计算器,跟电路有关的各种电器都能修理,每天都会有很多待修理的物品送过来,繁忙之余也能看到人民生活幸福,有了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来丰富自己的生活,现在有的地方还存在这样的修理部吧。


这个问题把我一位80后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多年前,乡村、田野、学校、跳皮筋、白茫茫的大雪、割麦子、摘辣椒、一起看电视、冬天坐在门口晒着太阳吃着玉米曾……太多太多的回忆……

夏天的麦厂,经过一天的劳作,经过晾晒、压撵、扬长,麦子一桩桩堆放到麦厂里,我们都干着力所能及的活,天黑了坐在长里歇脚,喝水的、吸烟的、聊天的,晚上跟着大人睡在长里看麦子,看着天上的星星,七星勺、织女星、牛郎星……摘辣椒、摘棉花、收玉米的场景都历历在目,一片丰收的景象。晚上收工回家,大人们拿着镰刀的、携long的、拉架子车的啥都有,还有带着弟弟妹妹在村口等爸爸妈妈从田地里回来的,一声妈,走回……闲暇时或放假了,有时跟着妈妈去看电视,村上为数不多的黑白电视,记得那时好像看的“令狐飞”,一天两集,总感觉时间过的太快,还没看里就完了!!!

上学了,背着书包穿着妈妈做的布鞋三五成群一起去学校。课间十分钟踢毽子的、跳皮筋的、跳绳的、对牛的,玩的是不亦乐乎!同学之间闹别扭不说话,没过几天忍耐不住又传递纸条,放学后一起说说笑笑回家了,岂不知父母们都看在眼里,私下观察几天了!不知不觉小学六年级,晚上学校补课,回家较晚,总共只有11名学生,还要兵分三路,最近的四人,他们同村一起回家,其余我们要走一段路程再分两路,班长(男)跟我们同村,我们这路自然任务就交给他了,要安全护送我们回家,班主任再三交代后我们出发了,路上怕我们害怕,班长还讲起了不知名的武打片,枪声炮声好人坏人表情动作,无不到位的,可带劲了,简直就是一场真人版电影,到分手路口,因为那边是两名女同学,所以班长要把她们送到村口,我们原地等待,等过来继续我们的武打片……

满满的回忆,那么多的场景,80后的我依然记忆犹新……


我是一位80后,以前小的时候经常帮着爸爸妈妈一起干农活,尤其是农忙的时候一天忙的饭都顾不上吃,比较忙的时间差不多就是春天插秧,夏季最疼苦天特别热要去掰玉米,割菜籽,收向日葵摘南瓜,摘辣椒,还有摘烟叶,感觉天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到了秋天又收麦子,挖土豆,收稻子,到了冬天基本上没有什么农活了,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也会叫一些学生帮忙干农活,,不过老师叫干农活还挺高兴的,因为不用在学校里做那一堆子作业呵呵现在也只有回忆回忆了哦!


我是80后,记忆里最深刻的有很多,以前人多土地少,种稻谷产量低,导致吃半年借半年的米,还吃包谷饭。虽然那时候很穷,但也很开心,那时玩的玩具都是老人帮忙做,比如:三角滑板车,滚铁圈,大陀螺,丢石子等。农忙季节,收菜子时最好玩,打完菜子可以在上面跳高,玩到晚上一把火就点了,到处亮光光的,感觉真不错。到插秧的时候约着同学一起插秧,每天轮着走,这样又好玩又能增加同学之间的感情。记得那时候有老式自行车,借别人家的自行车一骑就是一整天,后来没注意把裤衩刮破了,拉着裤子就跑回家,这是小时最尴尬的一件事了。

那时我们那里都种烤烟,工序特别复杂,这就不多说了,相信80后的都知道,挑去烟叶站排队就一天,好几个村子的人都在一个站卖。

想说的太多了,那时候就三个字:穷开心


原始地址:/qinggan/36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