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父母要照顾好自己。你能否照顾好自己,和你能否照顾好孩子,是一脉相承的。当一个家庭的关系处于失衡状态,孩子的内心是难以平和的。第二,父母要设置好界限。比如哪些粗鲁的言语不能使用,做哪些事情必须经过同意等,如果做不到,后果会怎样。第三,父母要树立好榜样。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孩子会模仿你与他人相处的模式。第四,建立相互尊敬的氛围。发生冲突的时候,父母不要有所反应,快速按下暂停键。不要采用侮辱的方式回击,如果你采用“暴力”方式回击,你就给家庭创造了一种“暴力”文化。第五,和你的伴侣联合起来。发现孩子有不尊敬的行为,你应该和伴侣联合起来,共同纠正孩子的问题。
班上有一个女孩的语文辅导书忘记带了,于是打电话回家,让奶奶给送过来。奶奶可能是听错了,给孩子送来的是英语的辅导书。结果这个看起来很文静的小女孩,立刻变了脸,对着奶奶大吼大叫:“怎么给你说就说不明白,是语文辅导书,不是英语辅导书。你赶紧回去,把那本语文辅导书送过来。”
大中午的,奶奶顶着大太阳,骑着自行车,给孩子送书。可怜的老人,因为分不清楚语文和英语辅导书,拿错了,被自己的孙女在同学面前训斥。可是即使这样,奶奶也没有分辩,而是默默地转身回家,换了书又给孩子送了过来。
我对这个女孩说:“你怎么这样对奶奶说话?”她满不在乎地回答:“谁让她听错了?她不给我送,我用什么?”
好像奶奶给她送书是很正常的事情,是应该做的事情,我却丝毫看不到她对奶奶的尊重和心疼。
现在的孩子,因为生活在一个幸福的环境中,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应该拥有的,认为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是为自己服务的。这和大人的偏爱、袒护脱不了关系。
但是孩子的这种心理是不正确的。一个孩子,如果连最起码的尊老都不懂得,那么将来也不会孝顺自己的父母。
那么当我们遇到孩子不尊重老人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找到原因
孩子不尊重老人,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父母的影响。因为父母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如果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总是对自己家里的老人呼来喝去,言语粗暴,不尊重老人。那么孩子也会有样学样,不尊重老人。
另一方面就是老人对孩子过于娇惯,只要是孩子的要求,都会无条件满足。这样的情况下,老人做什么事情,孩子都不会珍惜,更不会体会到老人的辛苦,也就不会尊重老人了。
其次就是要帮助孩子改掉错误的认知,学会尊重老人
这就需要家长从三个方面来引导和教育孩子。
1、语言上的引导
这需要爸爸妈妈起主导的作用,培养孩子尊老的意识。
比如每天回到家后,爸爸妈妈可以热情地和老人打招呼:“爸妈,我们回来了。”然后引导孩子:“快点喊爷爷奶奶。”
比如吃饭的时候,可以对孩子说:“你看奶奶做了这么多好吃的,都是你爱吃的,你要对奶奶说声谢谢哦。”
慢慢地,孩子就会养成正确地和长辈打招呼的习惯,养成向长辈道谢的习惯。这是孩子尊老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
2、行为上的引导
我们父母在教导孩子尊老的时候,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上。
比如吃饭的时候,应该让老人先动筷子,先吃饭;比如要主动地帮助老人做家务;比如外出游玩的时候,要记得给老人带礼物;比如平时有什么好吃的东西,要第一时间让孩子和老人分享。
如果孩子有表现出对老人的不尊重,我们父母不应该纵容,而是要及时地指出孩子的错误,让孩子向老人道歉。这是让孩子明白,尊重老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就要做什么样的父母。
3、书籍的引导
我们家长也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相关的书籍、绘本,通过里面的小故事,让孩子学习到一些做人的道理。
我们可以陪孩子一起看书,然后讨论书里的故事情节,讨论里面的人物形象,讨论故事里的人物的行为,帮助孩子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而在历史上有着很多尊老的故事:程门立雪:讲的是尊重老师的故事;黄香温习:讲的是孝顺父母的故事、、、、、、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这是我个人的一点心得,如果你在育儿方面有相关的经验,欢迎分享你的心得,让我们一起见证孩子的成长。
谢谢邀请,中国是5000年的文明国家,特别是教育上是有着优良传统的,尊老爱幼,是整个民族的优秀美德,老祖宗留下来的,需要我们人人去传承,为什么到自己孩子这里会出现这种问题呢?我不想去深述,只想说,孩子经常和谁在一起?是谁在影响他的成长?美好的道德行为需要传承下去,是从谁那里出了问题?凡事还是多找找源头的原因吧。做好自己成就一代人,自己做不好影响几代人。
1.平时:以身作则,文明示范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言传身教之中,身教更重要.比如尊老爱幼、文明礼让、使用礼貌用语……在一个家长说话全都轻声细语的家庭中,是培养不出说话喜欢大呼小叫的孩子的.反之,如果家长平时就不注意对待长辈的态度,那么孩子自然也就有样学样,不懂得尊重长辈.2.事前:约法三章,预防为主带孩子接触陌生人或进入陌生场合之前,应该对孩子说明对方的身份、该场合中应该遵守的规则和礼仪,提出行为和语言的具体要求.对于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孩子,要事先约法三章,指出错误的行为必然要受到相应的处罚,让孩子能够主动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打好预防针,就不容易出现尴尬的“意外”.
3.事发:及时指出,明确要求孩子做一些事情,出发点往往是好的,但是由于受到自身表达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的限制,有时会出现“说话太直”、“说话不经头脑”甚至“言语伤人”的情况.这种时候,不必过分指责,指出错误以后说明理由,让孩子及时道歉.但尽量不要在公开场合严厉批评孩子,以免在外人面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4.事后:把握时机,强化训练一旦有“没大没小”的事件发生,要注意把事件本身当成教育的时机,及时让孩子反省自己的行为,要把教育的重心,放在指导孩子如何分析场合、对象、事件上,让他们了解,有些话不一定要说,有些话要换种方式说,并且一定要说明这么做的理由.戴女士能够注意“引导孩子,讲礼貌会让他人觉得愉快、舒服与温暖,并受到欢迎,能够交到更多朋友”,就是很好的示范
谢谢邀请。
孩子不尊重长辈如何教育?
教育孩子尊重长辈就是教育孩子将来成人。古往今来,只有教育孩子先成人才能成事。试想一个孩子连自己的长辈都不尊重,那还奢望他尊重别人吗?如果孤芳自赏,没有四梁八柱还能成事吗?
因此,我们作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和孩子讲寓言、典故、电视剧时有意识地引导到尊重长辈方面去。
例如常和孩子讲讲《西游记》故事中孙的例子,开始孙跟菩提师傅学到了`移山填海,呼风唤雨,七十二变,斤斗云,挥舞金箍捧。本事十分了得。但孙不懂得谦虚,低调,忍让,换位思考,大闹天宫,还和如来打赌,结果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来孙遇到第二位师父唐僧不厌其烦地教孙怎样做人。他教导要有爱心,要懂得感恩,要宽容忍让,要尊重别人,要换位思考。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跟师父说说。最后孙在唐僧的教导下修成正果,取了真经,成了佛,摘了金箍咒。《西游记》告诉我们一个人光有本事还不行,有可能闯下大祸,还要学会做人。有了本事丶有了做人才能成人。
在孩子明白尊重长辈的做人道理后,帮助孩子增强尊重长辈的自觉性。和孩一起查找不尊重长辈的现象。
1,看见长辈不主动打招呼,熟视无睹。
2,对长辈说高声粗气,不分长幼。
3,长辈对自己说话不搭理,装聋作哑。
4,有什么好吃的,吃独食,不给长辈留一份。
5,长辈给自己送礼物,拿了就走,不说声谢谢。
6,有些亲戚长辈来了,不起身迎接,不搬凳端茶。
7,吃饭时,不等长辈入席,自己先动筷。
8,对长辈的叮嘱,批评不接受,回嘴反驳。
9,随便向长辈索要钱物,不懂得客气。
10,不叫长辈的称谓,直呼其名。
和孩子一起排查不尊重长辈的现象后,一起寻找改正的方法和措施。
1,学会打招呼,在学校见到老师,在父母上下班,在爷爷奶奶外出等都要打招呼,都要问好,持之以恒,养成习惯。(不要吝啬打招呼,告诉孩子叫人不亏本,只要舌头翻个滚)。
2,学会好好说话。对人说话要轻声慢语,对长辈尤其如此,不高喉咙大嗓子。(特别在心中有火时,憋屈时,或发怒时说话别着急,舌头先在口里翻三个滚再说话,火气就小了许多。)
3,有什么好吃的,给长辈留一份。在长辈生病时要端药送水,给予劝慰。
4,逢年过节,要向长辈拜年祝福!
5,要听从师长、长辈的教诲。要细心倾听,不能还嘴抬杠。即使认为他们说的不对的,也不能还嘴,只是能心里明白(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6,不能随便向长辈索要礼物。长辈送给自己的礼物,先要推辞。推辞不掉的要说声谢谢。
7,懂得感恩。对经常关心自己的老师,长辈要有反馈。小孩虽然不是经济上的,但要问候,或者替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8,学会待人接物,家里来了人,要起身迎接打招呼,请坐端茶,陪伴聊几句等。
关于教育孩子尊重长辈的事,父母要同孩子共同研究,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要播下金色的种子,一定会结出金色的硕果。
不妥之处,望各位指正!
尊敬长辈是我国的基本的道德,但是有很多一些孩子不懂得尊敬长辈,没大没小,甚至无法无天,这样让很多父母觉得很烦恼,我们怎样教育孩子,让他成为一个尊敬长辈的孩子呢?
首先,宝宝在哭闹的时候,有些父母为了安慰孩子,哄孩子开心,让孩子打自己,其实这种方法是非常不不对的,父母可以换其他的方式安慰孩子,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其次,父母要让孩子从小学会礼貌用语,很多孩子在大人说话的时候,喜欢插嘴,和顶嘴的毛病,他们非常愿意表现自己,这样父母一定要教育孩子,让他知道打断别人谈话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平时尊敬长辈,对孩子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好孩子,让孩子从小学会尊敬长辈.我是侯妈,多平台受邀作者,欢迎你能关注我,每天给大家分享教育内容,培养优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