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最震撼的书是什么书?

《三十六计》,《平凡的世界》。


道德经


雨果《笑面人》。


《借命而生》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自己应该在股市上怎么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长久的活下来。


平凡的世界


云海玉弓缘。第一部看过的武侠小说,那个时候简直废寝忘食。


鲁冰孙漂流记。


余华的《第七天》,创作角度非常新颖,内容非常抓人。

作者通过讲述主人公在意外去世后7天里的种种经历,从而抨击现实世界里的残酷,人性的冷漠等。他用死者视角观看生者,或阐述底层世界苦难的生活,或批判官场丑恶的嘴脸,包括暴力拆迁、冤假错案等社会时政热点,让人读了心头一震,久久不能平静。

与此同时,去世的主人公灵魂一直飘着,最后第7天到达了一个充满友善,和平的地方,在那里他见到了那些曾在现实世界遭受苦难而去世的人,他们过得祥和、快乐,且人人平等。

作者描绘这样一幅梦幻且美好的死者世界,是对逝去的人的一种美好寄托,也给了读者一丝丝的心理慰藉。

总之,描写死亡类的书较少接触,当时我用了半天的时间看完了,又用了半天的时间去舒缓自己沉重的心情。


那必须是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

前一半是坐着看完的,看着看着就跪了。

豆瓣评分9.1,自出版以来好评不断。

内容一点都不晦涩难懂,作者言语轻松,却能在各个观点里有其独到的见解。文章所涉及的知识面之广令人叹服。

从人类出现以来到现如今的科技社会,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大的、跨越历史长河的幕布。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以至于我读得心潮澎湃,屡次忍不住推荐给朋友。

这本书被翻译成各个版本远销各国,且译本是根据各国不同的语言特点加以修缮,也是十分用心了。

如果我只推荐一本书的话,我就推荐它!

注意了,接下来是书本内容剧透——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有想象力,知道问“为什么”。

认知革命开始之后,人类学会了采集,他们居无定所,走到哪儿就在哪儿狩猎。

后来人们发现小麦、马铃薯等农作物适合三餐食用,便开始大面积种植。

由于这些农作物不易养活,于是人类只好定居下来,每日伺候着小麦,年复一年。

作者在这里提出一个新颖的观点——人类被小麦、大米等牵制,而不再像采集时代那样外出狩猎,这使得食物的种类变得单一,所需要的营养随之减少,进而导致体型的进化——或者可以说是退化。

种植农作物,使得我们需要长期弯腰干活,便无端生出很多疾病,像肩颈痛,腰背劳损等。

由于人口的密集,一旦滋生了疾病,其他人往往难逃劫难,而那时候的医学约等于无。

由于有了粮食,人们就要建房子存储,就要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因为一旦被抢了,自己就活不成了。因此,暴力冲突也随之增加。

这么看来,小麦是唯一的成功者,它从原先极小的数量到我们如今的时代,哪里都有它的身影,它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压弯了人们的脊背,增长了人口,却使人类生活质量降低并且再也回不去过去的时代。

它才是幕后赢家。

说到植物,就不能不提一下动物,从古至今的家畜家禽比如牛羊猪鸡,它们不得不说是时代发展的赢家,它们不但存活下来了,还大幅度扩张,现在哪哪都有它们的身影。

但真的是这样吗?

例如鸡,原本野鸡可以生存个好些年,成为家禽后,人类只需要它长到成年就可以杀掉,成为美味、成为祭祀品——既然已经长到了合适的身量,又何必再浪费粮食继续饲养呢?

牛羊原本是在大自然驰骋的,成为家畜后,它们要帮忙耕犁,要负责产出奶水,最终也成为人类口中的美味。

人们饲养家猪,又要侮辱它们好吃懒做,再将它们变成所谓祭祀品,最后成为盘中物。

马被穿上铁蹄,这真的是它愿意的吗?

它们不断繁殖,不断沦为人类的附属品,谁有会想,其实它们更愿意在大自然自在的存活,数量的多寡又与它们何干?

对于它们来说,这仿佛是一场巨大的骗局。

定居下来之后,开始聚集成部落。

你有没有想过,部落之间为什么能够进行沟通交流,如何以物易物?或者更长远来说,古代帝国的扩建乃至如今的全球化的形成,使人不禁发问,为什么全世界的人们能够进行交易?

因为人们热爱金钱,因为金钱可以换来任何实质性的物品,但为什么是钱呢?

在更早的时代,被人们称为货币进行交易的是麦子、贝壳,到后来的金子银子、硬币,再到现在的纸币。诚然,货币的对象并不是绝对的,但不管是什么,人们都共同相信这种称为货币的东西可以换来自己想要的东西。

正因为大家都相信,所以金钱可以顺利地在市场上流通。

人们可以为了它铤而走险,也可以为了它奋发图强,这么看来,它是我们人类想象出来的、最能令人不断追逐的东西。

为什么说这是人类想象出来的,诚然,金钱有它实质性的呈现形式,但只有人人都相信了它能以物易物,它才能在我们中间无阻碍地流通至今。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一旦聚集成部落,时间长了,就容易形成城邦与帝国。

帝国是指强盛的一方合并其他部族,使其政治、文化等融为一体,最终成为一个强盛的帝国体系的表现形式。它征服分散的民族与部落,统一制度,这对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弊端则是抹去了民族的多元性。

一般提到帝国,也许它给你的印象并不是那么美好。

但事实却是,我们如今生活的社会,我们的语言,习惯,政治,甚至我们喜爱的音乐等等,无一不是帝国遗留的产物。

帝国发展的同时,宗教也不甘示弱,它的发展同样给人类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同金钱一样,宗教也是人类想象出来的产物,不同的是金钱属于实质性物品,而宗教只存在于人的心中。

为什么人类会相信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

比较权威的解释是,世俗生活有很多人类无法解释的现象,像是山崩海啸、蝗灾旱灾,人们不由得相信这世界是存在一些超自然的神力的,而神力的拥有者就是他们应该拥趸的神仙。比如上帝、比如佛祖。

人们因为有共同的信仰而愿意协同做事,我觉得这很像追星女孩,因为共同喜欢一个明星,尽管从未见过面,却能因为共同的信仰而互相热爱。

纵观历史,农业时代在人类史上占据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近代科学革命的兴起。

前面说到,扩建与融合是帝国的主要表现形式,农业革命时期,帝国尚且只在它那一片地域里分分合合,而科学革命的兴起使得帝国的手伸向了全球。

14世纪时期,外面的世界正动荡不休,而当时处于明代的中国,觉得自己已经强盛无比、自给自足,外面的世界与他们毫无关系。

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如果他们再好奇一点,对知识的欲望再强烈一点,就不会浅尝辄止——出行多次,他们甚至没有留下远航的历程、经验或是其他更有价值的东西。

相比同时代的欧洲,那个时代的欧洲与中国相比不过九牛一毛,却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扩张,占领美洲,发展殖民地,最后成为世界霸主。

但,为什么是欧洲?那个时代的欧洲与其他强盛的国家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

可以说改变了欧洲历史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欧洲是最早一批重视科学的国家。

他们不像其他国家一样认为自己无所不知,相反,他们觉得自己知之甚少,如果想要扩张,他们必须要了解这个世界,因此英国政府愿意大力投资科学。

除了国内的科学工作者,英国还常常派队伍远行出征,往往是出行探索的队伍里有一批各个专业的科学家,负责观察记录与汇测,与之同行的是一支经历旺盛,携带一定军事力量的侵略者。

当然,每一次的出行有利有弊,科学家们在归国后会把所见所闻所观察总结下来,汇集成书;弊端是,侵略者所到之处统称英国所有,等到势力更强之时,便开始侵略其他国家。

欧洲的兴起为后来的殖民发展埋下了伏笔。

相较之下,同时期的中国与印度国度强盛,疆土辽阔,如果他们对外面正在发生的事情更好奇一点,更有侵略性一点,此时的欧洲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

而等到欧洲越来越强大,开始将目光投向亚洲,亚洲人民便一下子猝不及防被打倒,毫无还手之力。要知道,当时印度的人口是英国人口数十倍之多,却仍然沦为阶下囚。

古老不开明的国家常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无所不知,并不愿意接受新的知识,在强大的武力面前自然是没有还手之力的。而继英国之后,西班牙能后继而上,是因为他们认同的是同一个体系,他们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并为之探索。

帝国与科学关系紧密,相辅相成。帝国的扩张有赖于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发展需要帝国的扶持,所以最终欧洲成了世界中心。

虽然亚洲等国家奋起直追,但不能改变的是,时至今日,欧洲文化对世界影响深远,这是无法否认的。

继认知革命和农业革命之后,人类迎来了工业革命。

正因为人们大力探求知识,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兴起。因此,科学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发展密不可分。

工业革命发展至今才几个世纪的时间,却让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并不是说认知革命或者农业革命不重要,而是因为工业革命发展迅捷。

工业革命的开始源于蒸汽机的发明。

蒸汽机的原理是将热能转化为动能,从而驱动及其工作,一开始只用于提取东西。后来开始应用于纺织业,人们发现,既然它能让其工作,或许能应用于运输物品,再后来又发现,既然能运输物品,为什么不用它来运输人呢?于是,铁路应运而生。

此后,蒸汽机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这是工业革命的开端。

那么区别于农业革命的根本性差别是什么呢?农业革命时期,人类极度依赖自然环境,像是春天该做什么,夏天该做什么,都有明显的规定。什么时期该打仗也需要好好规划,如果碰上不好的季节,生产不出粮食,这对人们来说是致命的。

人们运用太阳能来做事,却没有想过如果把热能转化为动能是什么情况?中国很早就发明了火药,但由于其满足现状,所以火药只用于烟花炮竹等物品时的制作,直到欧洲人应用于炸弹,已经是600多年后的事情了。

到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的发展。

为什么现在的人均产值相比过去有了超级大的突破?

例如,过去人均产值500美元,而现今却能达到8000美元。

是钱的概念变小了吗,也就是所谓的通货膨胀?当然其中有一部分是这个原因,但更多的一定是别的东西。

是人类的劳动力变得更强了?科学证明,人类的体型及大脑相对过去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人类简史》里面举了一个例子,有A、B、C三方,他们之间的现金周转只有100万,但各自的户头余额却可以高达300万、500万。

这相当于拥有了空头支票,但所有人都觉得理所当然。

原因就在于人们足够“信任”,信任是又一个人们所想象出来的产物。

因为人们相信自己的投资可以得到回报,相信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定是好的,所以他们愿意把钱投下去。

相比古时候的人,王爵、公子等,他们更愿意把钱攥在手里,因为他们认为社会是一张大饼,分量就那么多,钱给了别人就算打了水漂——当然,那个时候还没有“投资”这一概念。所以他们更愿意挥霍掉,神奇的是,整个当时的社会都是这种认知,一直要到科学革命之后人们才有了投资的意识。

资本主义是科学革命以后乃至现今的一种主流方式,所谓资本主义是指愿意把钱拿去投资更好的产业,形成”钱生钱”的效果,而不是牢牢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事实证明,这种理念与其做法是可行的。

世界现有的财富并不是衡量的,是变量,二者都基于所有人对未来的信任。

自从全球战争平息以来,我们处于绝对和平的时代。

纵观历史进程,像如今这样连续几十年都不再出现国家之间的掠夺与毁灭,这几乎是前所未有的——不包括小国家之间的轻型战争。

我们正在逐渐全球化,而不再是过去那种隔三差五的挑衅与侵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空前繁荣的景象?原因有几个,一是战争的成本变高了,核物理的制造与使用成本急速增长,而利润却变少了,过去人们战争是为掠夺更多的土地、人力资源等,如今国家更大的价值在于人文、科学科技;二是核武器的发明让每个国家都无法在战争中独善其身,而没有谁生来热爱血流成河。

但人类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了?

智人正在一步一步地改变着地球的环境,全球变暖、温室效应,这都是新世纪科技带来的后果,所以科技的发展到底是利是弊?工业革命的人们有比农业革命的人们幸福感更高吗?农业革命的人们有比采集时代的人们幸福感更高吗?这些主观的情感并无法获得全部数据的对比。

进入第二个千禧年后仅仅二十年的时间,尤其是计算机科技行业,发展迅捷无比。

让我们展望未来五十年、一百年,地球会变成什么样,人类会变成什么样?

纵观历史,以进化论来说,智人的发展至今可以说是优胜劣汰的最好证明,他们爬上了食物链的最顶端,令所有动植物俯首称臣,但这还不够,他们要扩展地球版面,驱逐所有挡路的生物。

且不说地球的问题——因为在未来的某一天,地球终会耗尽它所有的能源,然后像所有为人类服务过的动植物一样被狠狠抛弃。

就说人类自身的发展吧,智人会一直以这样的意识形态延续下去吗?不见得,科技研究日新月异,已经面世的有克隆动物,荧光兔子,杂交动物。

都知道未来AI是发展趋势,到那个时候,AI可以替代做很多人类做不到的事,替代掉一大部分人。那么一部分人存在的意义就不大了。

还有一种可能,既然能够让荧光水母植入到兔子身上,那么人类自身有何尝不可呢——当然并不是给人类植入水母,而是更厉害的东西,类似生物芯片,它可以改变人类的生理结构,练就武侠小说里的不坏之身?

到那个时候,这种人还能成为人吗?

人类最终会变成另一个物种吗?...

作者写到这里停笔,留给我们巨大的想象空间。

这不禁使我心潮澎湃难以自抑,相比地球的形成,人类的出现到如今的发展,在时间长河上微不足道,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改变了地球的面貌。

是福是祸?无人能评说。

未来我们会走向何方,会不会越来越强盛,又或者在某一时间就灰飞烟灭了,就像上古时代的恐龙?毕竟相对地球乃至宇宙而言,人类实在是太渺小了。

这么渺小却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人类真的是一个神奇的物种。

如果你看到这里,说明你对这本书是感兴趣的,那就快快去看原著吧!


福楼拜的情感教育。


最震撼的书《红楼梦》。

看理想,看见另一种认识的可能,这是《红楼梦》所最终想要的表达的。

红楼梦是一本世界级巨著。写人、写事、写情感、写政治、写哲学、写宗教、写鬼神…无一都会给我们留下借鉴…

读《红楼梦》必须清楚作者表达的二条线:贾府的兴衰;宝玉的悟道(宝玉最后弃管如佛),有以儿女情长纸短(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表现。多维度刻画人物性格;集儒家、道家、佛家思想,互相交织在一起来描述事物的发展;用神话、写实、写虚的手法展示人物的命运。总之,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

真亦假来假亦真,真真假假(甄士隠,贾雨村),真的是假的,假的是真,真的隐藏,假语真说。因情生泪,因泪生债,因债还情,情(林黛玉的泪)债(贾宝玉还债)必然交织在一起。”好了”,好就是了,了就是好,不好就不了,不了就不好,这导出了中国的出世哲学。


如果只挑选一本的话果断<三体&;!极度的震撼!!!另外未来简史也是让人惊叹!最近看了三叔的绝地飞行也是恍恍惚惚了好几天[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易经与道德经吧!把我平生所学所悟全部囊括总结到了一起!


保尔柯察金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三体》,刘慈欣的科幻巨著。

书中对技术,对文明,对宇宙,对人性的描写,看了2遍书,听了2遍音频,依然着迷。


英国作家石黑一雄所著书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克拉拉与太阳》,以一位令人难忘的叙述者的视角,观察千变万化的现代社会,探索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究竟什么是爱?而爱这个问题从来都没有确切的答案,母亲的母爱,父亲的父爱,兄弟姐妹的情谊也是爱,每个人都被世人所爱,但克拉拉呢?身为机器人的她注视着橱窗外的一切,她始终期待着很快就会有人挑中她,而最后她又被提醒不要过分相信人类,克拉拉也是爱着这个世界,无关自己是谁。


商君书


我看过最震撼的是医生开的药方书,怎么看也没看明白,和天书一样。


原始地址:/rebang/21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