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冰的演讲《后浪》。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你怎么看?

只要是演讲<后浪&;或〈前浪〉是正能量的,只要是对咱们国家的人好,只要是对咱们国家好,演讲过后有争议哪也没有办法。谢谢。


看第一遍,激动。身在盛世,后浪们可以踏在我们的肩膀上,去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他们无所畏惧,可以探索各种可能,生来就是世界的。在后浪的眼里,未来无限可期!我马上转发了朋友圈,因后浪而心潮澎湃!

第二遍,仔细。因为都说转发朋友圈的是前浪,真正的后浪没感觉。各种diss视频里的剧情,还提到了阶层。所以我又回去把视频重新看了一遍,除了依然心潮澎湃之外,不得不承认视频里的后浪确定生活的品质很高,可能正因如此,所以会觉得他们生来是世界的。确实,在国内还有更多的后浪,在他们更多的介入世界生活之前,他们依然在为了我们国家变得更好而努力。

第三遍,感谢。感谢我们的父母,让我们有机会享受更好的生活;感谢自己,为下一代努力创造更好的生活;感谢后浪,他们会创造出一个更好的世界!

生逢盛世,即便前浪陆续死在沙滩上,也是因为有更多顽强的后浪奋勇前进!


我躺着翘着二郎腿看的。看他怎么忽悠年轻人,可惜人家不买账啊


毛主席早已经说过: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就是八九点钟的太阳云云。。。。激励年轻人多好!掰扯什么前浪、后浪?撑的啊


两个版本都看了,首先这是B站的宣传广告!一个是在央视的版本不带“浪”,另一个完整版就是网络版的。

内容很好,对B站来说效果很好,在原有年轻用户的基础上通过这个视频增加了很多中年甚至老年的用户。

充分的制造了话题,提升热度。选择了何冰来讲述,选人不错。一开始觉得选人有问题,仔细想想用他就是能制造话题。

B站前一段时间很多知名Up主遭网络围攻,让人感觉它的对手们的水军很厉害,这些人是谁?B站当然很清楚。既然如此不如为我所用。这步走的真是时候,就像提前安排的一样。


前浪羡慕后浪,因为他们拥有不尽的诗和远方。后浪则白眼一翻,呛声道:“麻烦你等我把眼前这条叫做苟且的烂泥潭趟完”。

几年前,曾经有个机构做过这样一个调查,找了几个事业有成的70后,或者是上市公司高层,或者是单位里的一二把手。问他们,如果给一次穿越重生的机会,让他们再次回到20岁,但前提是会失去当下的所有已经得到的物质,地位。你愿意吗?

答案惊人的一致,所有人都表示,那太好了,我当然乐意。什么金钱,地位,这些在时间面前,都不重要。

调查继续,这个机构又找了一些90后的年轻人,同样的穿越,只不过是穿越到20年后,会得到足够的物质,地位,但是会失去时间,你乐意吗?

答案同样惊人的一致,所有人表示太好了,我当然乐意。要知道我现在这个样子,就算一直努力奋斗20年,到时候很可能还是一事无成。

有意思吧?这样的调查就像是面对时间这只股票,前浪愿意花任何代价购买,后浪则卖的爽快。于是,双方成交。交易达成的瞬间,彼此心里对对方说一个词:“SB。”

当然,穿越是不存在的,所谓的调查也是我虚构的。可这样的想法,确实存在与前浪与后浪的心里。

就比如我本人,20多岁刚大学毕业,在北京同一个广告公司工作了半年,可一分钱工资都没有拿到,穷的我连袜子都没钱买。

夜里,在潮湿的,吵闹的,一个逼窄的防空洞改造的地下室房间睡觉的时候。我就无数次对自己说,我知道这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我有手有脚,大学毕业,将来一定会好起来,会收入上万,会在这个城市有个自己的房子。可它啥时候到来呢?老天爷麻烦帮下我,直接把我穿越到那一天怎么样?

结果老天爷的金手指一动,居然只是给我播放了一个叫做《后浪》的演讲视频,你说我会怎么想?我会说,我知道我有无数选择的可能,我也知道啥叫阳光,自信,我也知道莫欺少年穷,我不缺精神鼓励,我缺袜子!

很多年后,我过上了自己相像中的生活。当了一个网站的总编,在北京买了房子,,平静如斯。

有一次,人力邀请我给新来的大学毕业生做员工培训。课余的时候,我跟他们聊天,就曾经问道这个问题:如果让你们放弃20年的时间,直接变成现在这个网站的总编,有多少人乐意。答案是部分人愿意,部分人不愿意。我又说,如果把这个时间改为10年呢?10年就可以变成总编。于是,大部分人都愿意了。

那时候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不论前浪或者后浪,其实都是市场经济的浪。货币就是时间这个东西,我们自己跟自己交换,在年轻的时候,时间是你唯一的筹码。如果将来不后悔,就不要贱卖自己的时间。

可惜,而当你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就代表你已经成了个前浪。

所以,在你是后浪的时候,就请坦然面对遇到的困难,当你成了前浪,也不必纠结过去的各种遗憾。


很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人说后浪没有未来,个个都说后浪只能是为了活着努力生活?生活,难道不是自己创造的?这本来就是最好的时代,只要你肯努力就会有结果!自媒体的出现,造福了无数人,有人靠写字年收入百万,有人靠短视频年收入千万,也有人只是做做副业也能改善生活。

怎么会没有选择?只要你愿意去做,一切都是选择!我之前刷单赚钱,朋友说这个兼职会泄露个人信息我不做,后来我做婚礼管家,朋友说这个是为人服务我不做,再后来我投稿赚钱,朋友说我不会写东西做不来!然后就是他一边羡慕我一年有大把的时间和钱出去玩,一边抱怨生活好难!你不愿意努力,自然会被生活击垮!这就是年轻人最好的时代!

现在的年轻人有时比我们70后还看的明白,就像最近好多老阿姨们粉了王一博后发现从这样的孩子身上学到有用的东西了!年轻人们经历的东西跟我们那个时代很不一样了!与其给他们讲什么鸡汤,不如给他们创造更好的创造和生活环境吧!比如我在这样的疫情困难时期,作为房东能理解租房孩子们的不容易,主动给降降房租,能帮到一些年轻人就有意义。至少让这些年轻人觉得父母一辈的人们对年轻人还是友善的!

我看《后浪》在网络上的宣传都充满了负面消息,所以准备拜读一下。看完后感概万分,一部励志,鼓励年轻人创作,鼓励年轻人活出自己模样的片子居然被人说成了毒鸡汤?这种充满正能量的作品,无时不刻提醒我们,我们拥有更好的平台,更好的时代,更好的选择,而我们可以创造出自己喜爱的作品,去丰富整个世界,他怎么就能算毒鸡汤了?

难道非要告诉你996才是出路,熬夜加班才有未来的话接地气?何冰老师说的后浪就是指@李子柒@李佳琦Austin等年轻的创作人群,他们在B站,各大直播平台用视频和直播展现创意,用内容体现价值,跳出常规活的照样精彩!这难度不是年轻人该有的模样么?为什么我们不去想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而去攻击这部作品是毒鸡汤呢?无论怎样,我挺《后浪》!


广告


后浪推前浪,一浪高一浪,白浪卷水花,浊浪带泥沙。风平浪静,风高浪急,浪静沙平,浪急帆高。或为白浪,或成浊浪;或浪静,或浪急。总是前浪消退后浪来,前浪无力后浪狂。后浪总比前浪高。


压根儿不是因为出生年代导致观点有分歧,而是因为有没有思考能力导致观点有分歧。如果仅仅看成诗歌朗诵,那就一笑而过,没啥大问题。

但如果细究,探讨,那这里问题很多。把浅薄的当做深邃的,把幼稚的当成熟。逻辑混乱。

这一切其实和朗诵者无关,是和文案作者有关,朗诵者仅仅是个声音演员而已。


特朗普在康涅狄格州海滩警卫队学校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的选段:

”你们以后会发现,某些事本不该由你们承受,甚至没有任何正当性。然而它就会发生在你身上。但是,你要做的是埋头前进,一直奋斗!奋斗!奋斗!永远!永远!永远都不要放弃!然后很多事情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看看我最近的遭遇,特别是被媒体对待的方式,我可以明确地说,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政治家遭遇过更坏的、更不公正的对待,你们不能被类似的事情打倒,不能被批评你的人,以及和你唱反调的人,阻碍了你的梦想之路。”

仔细思考。


由国家一级演员何冰演讲的《后浪》近日引起了全网轰动,里面不乏有借五四青年节营销的成份,但确实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激励作用。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是对青年的讴歌和赞美。“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百年前的《新青年》,百年前的五四青年爱国运动,是青年们的杰作。

随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新时代青年在国内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中逐渐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新中国的脊梁。

青年是时代的骄子,是祖国的未来。青年强则国强。


何冰老师的演讲《后浪》,作为一个宣传片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可里面的某些思维逻辑和图片剪辑有待商榷。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新青年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从此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这就是“五四青年节”纪念的意义所在。

一:五四运动的意义。

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败国德国,把原本归还给中国的山东主权,却转让给了日本,而在和平会议上签字的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被视为卖国贼。当时的青年,尤其是以学生为代表的青年,分分举起爱国主义旗子,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上街游行抗议,引起全国反响,最后演变成一场全国风风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爱国主义运动,从此也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纪念的是青年人在历史舞台上承担的角色,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即便是将来,青年人才都是国家的希望。梁启超先生的名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都寄予国家之青年以厚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旺都是建立在一代一代青年肩上,所以,中国人才有了每年一度的“五四青年节”纪念日,它的意义就在于唤起青年人理想和斗志和在国家建设中的责任担当。

二:《后浪》的逻辑思维。

“那些口口声声说一代不如一代,应该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却满怀羡慕”,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论调,当然,作为宣传片,宣传正能量无可非议。口口声声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且大多数语境下还是在长辈对晚辈失望之后的感慨之言,这不是“前浪”的专利,任何人遇到了都会有的感慨,在何冰老师的演讲里却成了普遍性,这是思维逻辑的不严谨。

“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又是以个别现象代表普遍现象的思维推理,不是每个时代的青年人都可以享受到时代文明的成果,人类演进的发展史残酷地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时代真正享受到的“财富,知识,见识和艺术”,皆是少数人,而且还不分“前浪或后浪”。每个时代的W青年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使命,这种使命由不得自己选择。

“很多人从小就进入了不惑之年”,“你们拥有的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貌似羡慕,表扬青年人多么自由,开放,拥有更多选择权。这又是所谓的“前浪者”们的自嗨,回头看看我们身边,问问身边的青年人,他(她)们从小有多少是自己做主,能做主的事(当然少数国外案例不在讨论之列)?大多数都是按照爸妈,长辈,老师的意愿完成了自己童年,少年,甚至是青年。这是人性,也是人类独有的“前浪”思维,不是个别人可以改变的事实。

“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与否定”,“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与鼓励”,这种思维逻辑的前缀不能让人以苟同,“嘲讽与否定”没有强弱之分,“赞美与鼓励”更没有内心大小之说。生活中,尤其是潮气蓬勃的当代青年人,有多少是靠“鼓励和赞美”而成就自己的梦想,又有多少是因为“嘲讽和否定”而放弃自己的梦想呢?时代的美好在于给予不断奋进的人分享更多的文明成果,让个人的成就惠及更多的人,这才是当代青年人孜孜以求理由。

三:前浪与后浪的共同责任。

时代赋予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从来就不是孤立而存在的,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也都是由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不断演进,因此,奋进中都有自己扮演的角色,这个角色的紧密相关性也是传承梯级,就像人类的知识,技术迭代一样,每个步骤缺一不可。“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用大度,包容,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共生共荣,这才是所有人追求天下大同的生活美景。

“不用活出我们想象中的样子,我们这一代人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你们的未来”,这是“后浪推前浪,一浪比一浪强”的高度体现,也是“前浪和后浪”承前启后的必然。“奔涌吧,后浪,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这就是“同吃武昌鱼,共饮长江水”与君共勉,共同承载国家发展与建设,奔涌在时代的潮流前线,不断奋进,开拓进取,为更好的明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就是“前浪和后浪”的共同责任和担当。

虽然,当代青年人有诸多的不尽人意,也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可我们青年人的理想和斗志不能忘,不是“后浪”有意恭维和刻意要求,土话说:有多少土我和多少泥,有多少水我和多少面。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跟年龄无关,这是时代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加油!后浪们!


后浪把前浪拍在沙滩上,大家觉得《后浪》是拍给那些功成名就的人看的。苦哈哈的80后,90后不愿意买账,10后没看上。60,70后自high!今天我看到白岩松在说:我们为什么要把前浪后浪撕裂开,非得区分自己属于哪一浪呢?

我要说我是后浪,我前边还有前浪,后边还有后浪。我们可以借鉴,相互支撑。

其实他的观点是新的高度,抛开了后浪的话题。也有人说是两头不得罪,但站在他的位置,他支持就是在承认网友的话,反对似乎也不合适。

那么,我们想表达的观点是:真正给孩子们的建议应该是什么?他们很多人还在挣扎中生活。

上课的时候,我的老师,王佩在那天给青年寄语:

只有一个办法测试一个人是否年轻,看他是否还有梦,是否还有实现梦的勇气。对于追求真理、道路、生命的人来说,每一天都是青春。~王佩老师寄语。

我们需不需要一个真正鼓励后辈的态度?生活很难,我们就认输吗?

不,不认输。

那么网友究竟看不惯什么?不满什么?

不满的是没有底层的声音。就是:生活很好的人有发声的机会,我们却没有。

事儿一说透,就变得很现实了。

前几天火了一个视频,大概意思是:我们家族奋斗了几十年,成了富二代,凭什么不如你。

还有:比你富裕但比你努力等等论调。

但没有人站出来给:压力大,买房买不起,房贷车贷还不起的年轻人说话。

这是我们难过的,反感的,不高兴的理由。


剪辑很重要,剪辑很重要,剪辑很重要

换个角度,这件事情其实很有意思。

单从文案来看,如果不配画面,其实还是很不错的。

请你暂时忘记视频画面,重新认真读一下文案。

《后浪》全文

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着你们;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可以尽情地享用。自由学习一门语言,学习一门手艺,欣赏一部电影,去遥远的地方旅行。很多人,从小你们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很多人在童年就进入了不惑之年,不惑于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你们只凭相同的爱好,就能结交千万个值得干杯的朋友。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是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我看着你们,满怀敬意。向你们的专业态度致敬。你们正在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民族变成世界的。你们把自己的热爱,变成了一个和成千上万的人分享快乐的事业。向你们的自信致敬。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与否定;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与鼓励。向你们的大气致敬。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更年轻的身体,更容得下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有一天我终于发现,不只是我们在教你们如何生活,你们也在启发我们,怎样去更好的生活。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看你们,就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感激。因为你们,这个世界会更喜欢中国。因为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因为你们,这世上的小说、音乐、电影所表现的青春就不再是忧伤迷茫,而是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是心里有火,眼里有光。不用活成我们想象中的样子,我们这一代人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你们的未来。如果你们依然需要我们的祝福,那么,奔涌吧,后浪!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

作为一个中年人,我应该算是死在沙滩上的“前浪”。这一生已经过去了大半,很多遗憾与缺失,很多悔恨与悲痛。

如果一定要在某一个场合对孩子说说话,我也许会选择相同的鼓励与赞赏。

我确实羡慕他们的年轻与活力,羡慕他们赶上了一个好时候,毕竟我们小的时候在农村连电都不能保证,经常挨饿受冻。

然而,配上了剪辑画面之后,感觉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画面里的很多事情只能是很少一部分人能够体验的生活。

比如“去遥远的地方旅行”,配的是一张机票,实际中国有10亿人没坐过飞机。

如果配个旅行背包客……

其它画面就不一一列举了。

说明一个问题。文字所包含的信息或许更多,每个人都可以从一段相同的文字中想象出不同的画面。而一旦画面被坐实了,指向性就非常明确。

一个视频不能让所以有人满意,但起码是应该照顾绝大所数人的情绪。

这锅何冰老师真的不能背,他或许根本不知道视频会配些什么画面。

前些年就经常说,如今是“读图”的时代,图片和视频所包含的信息量确实比文字更精准,有“一图胜千言”的说法。有时发个文章不配图,下面评论立马就来了,“没图说个卵”。

所以

剪辑很重要,剪辑很重要,剪辑很重要

传说北影都没有剪辑系……


一、为什么70/80的“前浪”赞扬?

1.没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的“理由”

因为他们为自己目前疲累的生活状态,找到了一个合理的理由——我们没赶上好时候。

像视频里说的那样,因为你们有了我们那会没有的东西:“选择的权利”。

同时也像视频里说的那样: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

《思辨与立场》里说:我们大多数人,都还没有成为可以成为的人。

70/80也有梦想,但是我们那会什么都没有,我们没有办法去追求,而你们现在有这样的条件,多幸福啊!

这是大部分普通人为主的70/80的羡慕,仿佛通过这个视频将自己曾经的梦想、情怀得以释放一样。

2.自己的孩子就是“后浪”,将自己的梦想寄托在他们身上

同时,70/80们也是在辛辛苦苦地为了生活打拼,上有老,下有小,他们看着视频中的“后浪”又想到了他们的孩子,为了他们的孩子能成为视频中那样的“后浪”,也许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所以,他们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期望他们能像视频中的“后浪”那样,不要辜负了这个时代,更不要辜负了老父母老母亲的殷切期望。

也就是说,视频中何冰老师演说的内容,就像70/80对自己的孩子想说,又没说出的话,道出他们的心声。

二、“后浪”们为什么反对?

在知乎论坛上有一篇关于《后浪》的高赞回答(作者“不睡觉假扮王祖贤),回答者就是一位视频中所说的“后浪”。

然而,通过他的回答,在对照视频里说到“后浪”们做的那些事情,他可能是个“假后浪”,因为:

他没有在巴黎塔下跳舞的经历;他没有在一望无际的大海航行的经历;他没有在湍急的河水中漂流的经历;他没有穿着汉服在CBD天桥上COS的经历;他没有各种炫酷运动的经历;他没有屌炸天的惊人技能........他最多的经历就是打打游戏;50元一斤的排骨真香,但却不能天天吃;麻辣烫、沙县小吃比不上米其林餐厅的豪华;

视频中的那些经历与他的生活相差甚远,与视频里想比他的生活好像不值一提。

这割裂的感觉,让人深感自卑!

这让人感慨视频中的“后浪”以及他们正在做的所有事情,似乎都是用金钱堆砌起来的,作为普通家庭的普通孩子,“后浪”,我们怕是不配做的!

这在很多观看视频的“后浪”眼中,是赤裸裸地炫富,他们除了年龄上具有视频中“后浪”的特点——青年之外,没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就是让观看视频的“后浪”们的不适,引起的抵制的原因!

三、《后浪》是否显示出“贫富差距”

顺着这个问题,我们正好看看最近在网上流行的一个“后浪体”,这段文字是按照姜文导演的电影《让子弹飞》,其中姜文扮演的张麻子和葛优扮演的汤师爷的一段精彩对话,(文中的“后浪”在电影中是“公平”):

麻:“师爷,您给翻译翻译,什么叫后浪,翻译翻译,什么,叫后浪”

汤:“这还用翻译,年轻人嘛,新一代,都说了......”

麻:“我让你翻译给我听,什么叫后浪!”

汤::“不用翻译,就是后浪啊,热爱生活嘛......”

黄:“难道你听不懂什么叫后浪?”

麻:“我就想让你翻译翻译,什么,叫后浪!!!”

汤:“后浪嘛!”

麻:“翻译出来给我听,什么TM的叫后浪!什么TM的叫TM的后浪!”

汤:“什么TM的叫后浪啊?”

黄:“后浪就是新一代青年,可以选择玩单反,开跑车,玩跳伞,在欧洲旅游拍vlog,明白了吗?”

汤:“这就是后浪呀!”

麻:“翻译翻译”

汤,黄:“.....???”

麻:“翻译翻译!”

汤:“后浪,就是前浪的儿子和女儿!”

麻:“噢,大哥这TM是后浪啊。”

从这段改变的调侃中,我们不难看出,很多网友认为视频中那样的“后浪”所经历的事情,不是一般家庭的常规经历。

大家认为,这必须是“家里有矿”或者“富二代、官二代”的前浪们,有足够的经济支撑才能实现的啊。

因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没有这样的经历,很多人即使是“后浪”中的一员,也已经把自己当成那已经“拍死在沙滩上的前浪”了,亦或是“输在起跑线上的后浪”吧。

视频欠缺普遍性

我想,视频的主旨,是希望青年们珍惜青春,在这个繁盛的时代,有所作为,立意肯定是好的。

但是可能没有考虑到很多现实性、真实性、普遍性的问题,中国人口这么多,还有那么多贫困山区的孩子,虽然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活出“真实的自己”,但是这个想法是多么有难度呢?

也许我们还需要再用一辈人的努力去实现,也许10/20后们,能够更普遍地成为真正的“后浪”,就像先烈一样,他们用他们的血肉为我们换得一世太平,我们也许可以通过努力,让祖国真正的强大起来,人民富足起来,精神独立起来。

没有金钱做支撑,就做不了“后浪”吗?

而在这份努力中,必然也应该有目前的“后浪”们,也许有些“后浪”确实不像视频中描述的那样,但是这不意味着自己就不能通过自己拼搏努力去改变。

在我看来,这个年龄段,除了父母给的条件之外,更多的是建立健康、正确价值观的年龄,而在这个年龄段,有很多没有那么需要金钱作为支撑的爱好、事业,而把你的时间花在哪里,才是这个年龄段最重要的事情。

与其发酸、自卑,不如珍惜时光,审视自己,想一想,自己到底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同时为了成为这样的人,到底应该做些什么?!

以上是我对《后浪》的一些看法和观点,欢迎您的补充评论!

-----END-----

感谢您的阅读!


后浪推前浪是历史的必然,但“前浪”在看“后浪”时却不能把目光只看向“后浪”中的“潮头浪”。

这几天,手机被B站的一部《后浪》宣传篇刷屏。作为一名混迹网络知道B站,但正因为自己是前浪,故并不了解。最开始看到《后浪》时还以为又上影了一部什么电影。

直到看到不少青年人发的视频吐槽《后浪》,引起了自己的兴趣。认真地看完了这一部宣短片。

客观地说,这一部宣传片做得很精致,这一段文也非常优美,何冰老师的朗读也十分精彩。如果仅仅是作为B站的宣传片肯定没有任何问题。宣传站的,当然素材中会用B站的东西。

问题就出现在一个特定的日子里,它上了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段。“五四”青年节,是全体中国青年的节日,如果让大家理解这是为寄语全国所有年青的,当然让更多的年青人感觉自己被代表,感觉说的不是真实的自己。

作为一名“前浪”,我也羡慕,但不是为了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后浪”们可以尽情享用

没有任何一名“后浪”可以否认,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现在的所有年青人或多或少地都能享受到。但这些优美的词语配上只能代表一少部分物质极其丰富的年青人的画面时,的确让更多年青人内心起了波澜。

不是每一位年青人都可以有如此丰富的生活;不是每一位年青人都能抱着吉他畅想未来;不是每一位年青人都能来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不是每一位年青人都有选择的权力。

后浪能推前浪,是所有后浪簇拥在一起的力量,而“前浪”们怎么只能看到潮头的那一片浪花呢?


原始地址:/rebang/36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