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回忆日本留学往事,为何与恩师藤野说法不一致?

三观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出发点也不一样!


反正我记得歌手艾敬的一句歌词:“我特别怀念艺校的那段时光,可是我的老师们并不这么想”。

年少时的我们,面对着成年的老师,同样一件事情却得到不同的认知。就好比,我们都记得小时候父母打过自己,但是他们缺选择性的忘记了。打孩子的原因,有可能只是他们工作不顺、夫妻矛盾、心情郁闷而已,但是对于孩子却记忆一生。

我还记得我高二的时候分班,我从高一带着好学生的光环来到一个新的集体,期中考试结束后班主任找我谈了一次。她轻描淡写的说“虽然你在高一那个班是前十名,但是你的分数在这个班仅仅排39名。不过这次期中考试你还是有进步,这次考了第38名”。很多年以后她早就忘了这句话,但是缺刺激了一个少年从高二下学期奋起直追,高三进入了前几名。对他来说,是她工作和爱心的很小的一部分工作,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生。

等我们成年后,用成年人的思想回忆少年,对于曾经的师长记忆犹新,反而理解了那种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影响一生的身边小事。对于藤野先生来说,就是自己教师生涯的一种平淡知心(没有歧视中国人),和一种敬业精神。但是他的行为影响了鲁迅的一生,也通过鲁迅的文字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那么,我们再对比一下闰土、祥林嫂、阿Q、孔乙己,那个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他们当时的行为都是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的体现,可是在鲁迅笔下被放大,最后影响了几代中国人。所以,我们的注意力,还是应该通过作者剖析他要表达的情感,而不是追究事件的真相。

道可道,非常道。


藤野先生在给鲁迅补习功课

我们中学的时候都学过一篇课文——《藤野先生》。在这篇课文里鲁迅回忆了自己青年时期去日本仙台学医并认识藤野先生的过程,回国后他选择弃医从文,但是他在仙台和老师的美好记忆始终不能忘怀,于是写下了此文,并收录在了他的名作《朝花夕拾》里。

令人称奇的是藤野先生晚年也写了一篇文章,叫《谨忆周树人君》。在文章里他说鲁迅只记得是个中等生,印象不深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藤野先生

藤野其人

藤野先生,原名藤野严九郎。1874年出生于日本福田县。家里几代都是职业医生,受家族环境影响,他也选了医学,毕业于爱知医学院。他在读小学的时候曾经学过汉学,感慨于汉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01年,藤野从东京到日本仙台应聘仙台医专解剖学讲师职位,同时兼以年级的班主任。在此期间结识鲁迅并产生了师生的情谊。

1915年仙台医专被改为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藤野由于学历低于讲师要求,被解除讲师职务。后来藤野回自己故乡开了一家耳鼻喉诊所,直到日本投降前4天离世。

《谨忆周树人君》

藤野在鲁迅离世后,看到了鲁迅《藤野先生》的日文翻译版本。有感于故人,写了一篇回忆鲁迅的文章,叫《谨忆周树人君》。但是他在文章里有好多处都和鲁迅在《藤野先生》里发生的事情不一致。那么,到底是谁错了,又是谁在撒谎呢?

藤野在文中写到可是周君并没有让人感到他寂寞,只记得他上课时非常努力。而鲁迅的版本是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

藤野在文中写到鲁迅把他的照片放到了北京家里的墙上来勉励自己。可是他记不得是什么时候给他的,也记不得为什么给他,更别说照片上的题字了。

而鲁迅的版本是快走的前几天,藤野专门把他叫到家里,和他相谈甚欢,并把带有惜别字样的自己的照片送给了他,还想让自己也送一张自己的照片给他当纪念。《藤野先生》和《谨忆周树人君》中事件叙述不一致的地方诸如此类不在少数。难道是藤野先生失忆了吗?

藤野在本文的开头说因为是多年前的旧事了,所以记忆不是很清楚。我们可以判定因为年代久远了,所以他记不太清也很正常。他还写到因为成绩记录的丢失,已经记不得鲁迅的成绩了。

但是在记忆中他的成绩并不优秀。而且当时他在仙台的空崛街买过房子,鲁迅也去他家里玩过,但是没留下很深的印象。还需要靠他的妻子来帮他一起回忆。

从成绩这点来看他俩的叙述是差不多的。恰好是因为鲁迅的成绩并不优秀,所以藤野对他的日常不会记得很准确。可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存在师生之情,老师对学生直言不讳才显得感情的真实。

作为一个合格的老师,藤野知道鲁迅学习很吃力(鲁迅日语交流不太好),他会每天讲完课的时候留下来看看他的笔记有没有漏记记错的现在那个,并帮他改正。这种负责任的态度使鲁迅学习更努力了,虽然他从心里不太喜欢医学以及解剖学。

这样说来,《谨忆周树人君》和《藤野先生》文中的不同之处反而成为了师生感情真挚最好的证明。

弃医从文

在日本仙台医专,鲁迅除了遇到喜欢汉文化、尊敬中国人的藤野老师,同样还遇到了鄙视中国人、看不起中国学生的日本学生以及讲师。

医学院另一位教细菌学的老师中川经常会用自己在德国买来的幻灯片反映细菌的结构。课间休息的时候,会放一些日俄战争的片子。在影片里中国人的形象,使鲁迅深受刺激。

在该电影中,日本人大胜俄国人,中国人总是一副长辫子和尚形象,去当俄国人的间谍被日本人抓住然后处死。虽然这种形象已经很难看了,更难堪的是周围观看行刑的中国人居然面无表情,一脸麻木。学医真的能救人吗?鲁迅开始问自己。

就算把一个人的身体维护的再健康再强壮又如何?当整个人精神还是萎靡空虚的,国人还是无法真正强大起来。那么要想使中国人从精神强大起来,不如学习文学。这使他萌生了退学的念头。

后会无期

鲁迅的从文想法因中川播放影片日本学生高呼万岁而片子里的国人始终狼狈不堪而根深蒂固。当他向藤野提出要退学的时候,藤野还是问起了因由。

鲁迅并不想让他知道又不想让老师难受,就说想改学生物学。藤野先生也知道他对医学兴趣不大但还是说了句,解剖学是跟医学紧密相关的,对生物学的帮助作用很小。分别时,鲁迅在文章中说老师赠给他一张照片,照片背后有惜别藤野谨呈周君的字样。

没想到,这竟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1909年,鲁迅回到了家乡。在绍兴担任教师。在此期间,鲁迅开始研究很多文学作品,直到新文化运动的爆发,鲁迅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他在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杂志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署名为鲁迅。鲁迅自己解释说:愚鲁而迅速。在他的小说里,把他的家乡也命名为鲁镇,这是他母亲的姓氏。

在后来那段举步维艰的时光里,鲁迅虽然不再触碰医学。但是藤野老师的情谊一直没有忘记,他把老师所纠正的讲义,订成三厚本,收藏起来纪念。他的照片也被鲁迅挂在北京寓居的墙上,书桌对面。

1931年,汉学研究者增田涉来中国学习。在内山书店认识了鲁迅,学习了鲁迅的《中国小说史》。鲁迅对他很关照,就像当初藤野老师对他一样。也许是对老师最好的致敬吧。

后来日本出版《鲁迅选集》的时候问他要收录哪些作品,鲁迅说你们觉得哪篇好就可以要哪篇,最好的话,可以把《藤野先生》放进去。出版方也欣然接受了。不得不说,鲁迅不仅重视这篇文章,也更重视和藤野的情谊。甚至希望此篇文字在日本的老师也能看到,也算是一种慰藉吧。

鲁迅所创作的《狂人日记》、《呐喊》等等小说在当时起到了很强烈的反响,他的一生都在为倡导文化启蒙在奋斗,直到生命的尽头。在最后的时光里,鲁迅回忆起过往,写出了《藤野先生》,并收录到了作品《朝花夕拾》里。

鲁迅离世后,作品传到了日本,藤野先生儿子的老师看到《鲁迅选集》后,藤野先生才知道他当时的学生周君已经成为了著名作家鲁迅,并且把自己写到了作品里。他也感慨万分,创作了《谨忆周树人君》来纪念。

结语

韩愈曾经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按照这个标准,藤野先生无疑是一名优秀的教师。而鲁迅虽然没有在医学上发展很远,但是在文学领域又震铄古今。

而且从来没有忘过老师的恩情,把老师的照片放在墙上用来自勉,又何尝不是一位好学生呢?这样的师生让人最多的还是羡慕。


鲁迅出生在积贫积弱积辱的晚清时期,他在日本被日本的同班同学看不起,认为中国人是低劣民族,应该是愚蠢落后的。鲁迅当时学医的成绩并不突出,仅仅中等左右。这一点在鲁迅的回忆里和藤野先生的回忆里是一致的。可是同学们很不服气,认为是藤野先生偏袒了鲁迅,在鲁迅的笔记本上做了记号,相当于提前露题了。而且他们还检查了几回。

藤野先生与中国有一点渊源,对鲁迅不持偏见,让鲁迅抄他的笔记,而且细致地批阅,不对的地方给以纠正。其他的老师与同学们对鲁迅极尽鄙视与冷漠。这就形成了鲜明对比。

鲁迅虽然学医未成,中途课间看到日本人侵略中国的影片,中国人被日本人杀头,周围的观众都是中国人,他们麻木不仁,愚昧无知,深深刺痛了鲁迅的心。

鲁迅想到:中国人思想得不到解放,不能警醒,即使身体如何健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鲁迅下定决心,弃医从文。

鲁迅向藤野先生告别时,藤野先生表示惋惜,并赠送一张照片作为纪念。鲁迅回国后,不管到哪里住下,都把藤野先生的照片放在书桌的对面,每当写作到深夜,瞌睡难耐时,一抬头看到藤野先生鼓励的目光,就立即有了精神,继续创作。可见,鲁迅对藤野先生的尊敬。

鲁迅与藤野先生分别后再也没有见过面了,是双方的遗憾。他们的说法不一致,是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感受不一样,但事实就是这样,不会有假。


老师需要负责的学业很繁重,记不住学业普通的学生很正常


教师这个工作比较特殊,传道受业解惑,他们对于学生三观的形成,起得作用很大,一不小心就决定了学生的性格也说不定,或暴躁暴力,或温婉理性。一不小心决定了学生的人生道路选择更是可能的。

下面是一件真实新闻事件:

2018年7月份的时候,在河南栾川县一个小伙子当街拦住了一辆电动自行车。骑车的是一名中年男子,因为中年男子是秃顶,所以不能说他温文尔雅,但也举止有度,言谈有方,看上去应该是一名文字工作者。见有人拦他,虽然满脸茫然,但也停住了车,温言问道:“啥事?小伙子。”

小伙子白白皙皙,正是夏天,穿一件白色短袖,黑色短裤,干干净净,倒也精神,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坏人,但这时候的小伙子白脸涨红,激动异常,大声喝问。“你还记得我不?老师。”

对,这个中年秃顶男是一名初中教师,一二十年来,教过的学生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哪里能记住所有学生名字呢?但小伙子是他的学生是无疑了,心中一宽,正要开口相问,“你叫个啥名字?”

但遂不及防,中年秃顶男只觉得眼前一黑,小伙子一个狠狠地耳光打在了他脸上,同时口中嚷到:“你还记得你以前咋削我的不?你咋削我你还记得不记得了?”边嚷边打,边打边嚷,足足打了十几个耳光之多。

一来意想不到,二来手中推着电动车,三来年龄也大了,中年男哪有还手之力?

最后报警。

警察一调查才明白,小伙子叫常仁尧,十三岁的时候在这名老师手底下挨过很多次打,曾经多次被这个老师踩脚底下对着头部踹了十几脚。如今街头偶遇老师,他要报复回来。

打人犯法,常仁尧被判了刑。

但是很明显,此案中的秃顶老师这么打人家学生都记不住人家学生的名字和样子了,可见打人是他的教育风格,被打的学生应该不是常仁尧一个人。他对待学生应该是一视同仁的,凡是学习不好的,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一概暴力对待,也许他心中还认为自己是一个好老师呢!我打你们是对你们好!我用了全力教你们学好懂不懂!

应该说这名教师对于任何一个学生都不会有仇恨,一份工作而已,工作方法比较暴力罢了。但是不能说他工作不尽力,如果不尽力,也就不会去打学生了,放任自流也就是了,不会得罪学生。

可悲的是常仁尧恨上了这个老师,同时也接受吸收了这个老师的做人做事风格,遇到问题,先打了再说。

同样的道理,藤野先生做鲁迅先生的教授,做的也是一份工作,藤野先生对他所有的学生也都一视同仁,想不起来鲁迅的样子以及在学校的作为是正常的。

只是藤野先生是一名合格的好老师,鲁迅享受到的是温情,是爱护。

这温情这爱护对身在异国的鲁迅很重要,鲁迅在《藤野先生》中写得明白: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其实鲁迅的成绩不算好,只在中等勉强及格而已。

但藤野并没有因为鲁迅是中国人而轻慢他,也没有因为他的成绩不好而打骂,他怎么对待别的日本学生,就怎么对待鲁迅,该批评就批评,曾经批评过鲁迅画医学图自作主张,为了好看乱改图纸。该催促也催促,曾经催促鲁迅抄讲义,并且认真检查了。

表扬?鲁迅的文章里也没有体现出藤野有过表扬他的意思。

但这也够了,当时的清国人在国外,很少能被“平等待之”的。

孙中山说:“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之所以出名,之所以重要,甚至被选入了中学教科书,在于鲁迅描写的清国人的麻木不仁刺疼了中国人的心。这个麻木不仁促使了鲁迅弃医从文。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于藤野来说,他也就是放点时事新闻的片子,并不单是为鲁迅而放,只是为了让所有他的学生医学知识之外关注下新闻而已,哪里知道对鲁迅影响那么大呢!

教学片虽然刺疼了鲁迅的民族心,促使他做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但是鲁迅出身书香门第,从来不是有啥说啥的粗蛮之徒,他骗藤野说:

“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

为什么不骗呢?藤野又不是中国人!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

同时也证明了两人的师生关系也就是普通的师生关系。

“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叹息归叹息,藤野也并没有挽留鲁迅。

学生那么多,人各有志,一份工作而已,尽职教育愿意学习的学生就是一名好教授。

藤野先生是一名好教授,合格的教授。

但很明显,藤野先生对于鲁迅的人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所以鲁迅记住了和藤野交往的所有细节。

但是藤野先生呢?他和上面所说的秃顶中年男老师一样,他哪里能记住所有学生呢?尽管在当时他们确实用了很大的力量去教育学生做人做事。

他们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如此的,很多年后回忆起来,张三的事回忆成李四的事都不奇怪。


“东京无非也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青云。”对于鲁迅先生的这段话,凡是在中学读过《藤野先生》这一篇课文的人,都会对这一段话记忆犹新。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先生对于藤野先生,那可是充满了满满的尊敬和爱。可是,据有的资料说,藤野先生对于鲁迅先生,却并没有像鲁迅先生在回忆中所说的那样,是那么的慈祥和关爱?这是为什么呢?

我的看法是,在军国主义思潮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喧嚣尘上的那个历史时期,藤野严九郎先生肯定是迫于其国内巨大的压力,因此而不敢大胆的把他对鲁迅先生的关爱,直白的讲述出来的。按照一般的说法,藤野先生是在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发表近十年后,才知道中国大名鼎鼎的作家鲁迅,原来就是他当年的学生周树人。

人们都知道,自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在日本人心目中的位置,已经由过去的天朝上国,变成了蛮夷之邦。中国人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印象,已经由过去的上国之人变成了现在的劣等民族。日本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蔑视,可以说是深入骨髓了。而当藤野严九郎先生这位日本人中极其少有的善类,在得知了他过去的学生周树人,还在是对他念念不忘的时候,他一定是感憾万千而又心潮起伏的了。如果不是囿于当时的日本国内喧嚣尘上的极端民族主义的话,我想藤野先生也会按照他内心深处的真正想法,不加掩饰地把他过去和鲁迅先生交往的往事,逐一逐二的讲述给大家听。可是,在当时的那种氛围内,藤野先生他不能,也不敢把他和鲁迅先生的往事,真实的说出来给大家听。于是,这位本性善良的日本老人,只能是用一种漫不经心的口吻,说他和中国的那位名满天下的周树人,是没有那么大、那么多的交集的,大家不要想多了!不知道各位网友,赞成不赞成我的这个看法。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图片创作者及始发媒体。)


出现这种情形是很正常的,也是老师与学生的情谊罢了,教师的职业是高尚的,藤野先生对学生是一视同仁的。当时所处立场不同,思想价值观不同,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印象很是一般,藤野先生或许自己并没有觉得自己对鲁迅是格外关照,而是职业使然,当时藤野先生并没看好鲁迅的。只是他没想到鲁迅会有大的作为的!

日本人对当时的中国人瞧不起的,看到鲁迅来日本留学,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并出现几次风波,尤其是考试鲁迅考了中等成绩,那些日本学生怀疑藤野先生漏了题目,偏有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对来自中国的鲁迅很是关怀,对孤独和无助的鲁迅也感到一种温暖,对此鲁迅很感激。

藤野先生之所以对鲁迅先生印象不深,这正是藤野先生因对中国原本就有好感,加上鲁迅是来到这个学校的第一个中国人,多接触一下,并进一步了解中国,自然关心多一点,不过,藤野先生对鲁迅并没有抱多大的期望,他没想到的是,后来鲁迅成了中国的大文豪感到极度惊讶。

鲁迅在日本留学后回到中国,曾专门写了一篇散文《藤野先生》,文中记叙了作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求学的几个生活片断:其中有东京“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由东京到仙台的旅途回忆,有在仙台的食住情况,主要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帮鲁迅修改笔记,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狭隘民族观念的学生的排斥,还有一次看电影受到的刺激,而重点却是记叙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狭隘民族观念的学生的排斥,还有一次看电影受到的刺激,而重点却是记叙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深深地影响着鲁迅。

1931年,日本学生增田涉来上海留学,拜鲁迅先生为师。鲁迅教青年学生一向用心,对这个日本学生更是格外照顾,一如藤野当年的风范,并从日本友人中打听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的侄子藤野恒三郎说:40年前,也就是鲁迅逝世的那一年,有一位日本记者拿来了一张鲁迅逝世时的照片给我叔父严九郎看。这时,我叔父才知道鲁迅逝世的消息,当时他很是惊讶,想不到当年的周树君有那么大的出息,当时,严九郎正襟而坐,把那张照片举过头顶,然后提笔写了谨忆周树人君,由此可见,藤野严九郎此时对鲁迅的敬慕之情多么深切!也为自己有这样的弟子感到骄傲!

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我少年的时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过汉文,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这在周君就以为是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如果周君因此而在小说里和友人之间把我当作恩师谈着,我要是早读到该有多好啊!既然他至死还想知道我的消息,倘早通了音信,他本人也该多么喜欢啊!


鲁迅回忆日本留学往事,为何恩师藤野说法不一致?

读中学时,藤野先生是一篇课文读过,魯迅怎样回忆藤野先生知道,藤野怎样回忆学生鲁迅,未读过他写的文章或书,因此差异怎样,确实不知道。不过有差异不足为奇,对藤野先生来讲,他桃李满天下,正如沙家浜样板戏中阿庆嫂唱的那样:壘起七星灶,銅壶煮三江,摆起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者都是客,相逄开口笑,人一走茶就涼,说什么周详不周详。並且,可能各人的着力点不同而不同,不用斤斤计较。


鲁迅,你高兴了吧。


罗生门


太正常不过,我对我的小学老师印象深刻,她当时对我这个成绩不算太好的学生一举把我提升到班长的位置,那时我真的充满自信!成绩也上去了,现在还是我的qq密码!但多年后,我在菜市场买东西的时候,看到她跟她打招呼,她似乎也不太记得了!


这叫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同一件事也会出现多种版本,这都是正常的。一是角度,二是感受,第三当然就是当时的心情。

鲁迅先生当年东渡日本是想好好的学医的,他发现了中国医学的落后,中国学日本是最迫切的。因为中国人一直认为日本一直是落后于中国的,中国从古到今都是以老师的形象存在。但是甲午战争打破了这种固有的想法,鲁迅先生东渡日本,为救国而去!

那时候的藤野先生对作为中国人的鲁迅先生是同日本人一视同仁的,而鲁迅先生看藤野先生是仰慕的,这就是师生两人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佐藤先生希望鲁迅先生能够好好的学习医学,以服务社会。而鲁迅先生在学医的时候发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很多问题,所以鲁迅先生弃医学文了。

其实中国人很多人都是走了鲁迅先生的路,比较著名的有孙中山先生和郭沫若先生,他们开始都是学医的,后来为了救国他们,都放弃了学医而从政,从文了。他们认为救国比救民更迫切,国家强盛了,人才会好起来,反过来如果人民不觉醒,国家怎么觉醒呢?鲁迅先生和佐藤先生本身就是两路人。

佐藤先生和鲁迅先生的看法不同,也是最正常的现象,一个老师的观点和一个学生的观点是一样的吗?大家都是上过学的人,你的老师和你自己对事情的看法会一样吗?如果真的一样了,说明也许是思想有相通之处,或者有人在说不实在的话了,环境和观点往往是相通的。


藤野先生是小说吧


反正我知道某人笔法犀利批这批那,就是从来不批一句当时侵略我国的日本,并且还在伪政府教育署任职。


这也太正常了,一个老师一生要教多少学生?

可以随便找一个三四十年教龄的退休教师,然后问他一生教了多少学生,能记住几个?

如果都要记住,那老师的大脑如果不爆炸,就可以参选最强大脑了。

对于老师来说,教学只是她的生活方式,他可能能记住的,一定是自己的童年往事,直系亲属,工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

对于教过的成千上万的学生,能被记住的一定是特别特别特别突出的,才能留下深刻印象。

只能说鲁迅在藤野老师的眼里,是一个没有太多特色的。


人都仙逝了,还纠结这个问题,无聊


生活中往往是别人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就会引发你很多的思考,或则别人的话根本就不是对你说的,是对旁边的人说的,结果你听到了,而且让你恍然大悟一些道理。因此你会感念那个也许你根本不认识的人。这个道理对鲁迅和藤野也一样。小的时候读书没有知道其中奥妙,老师估计也没有对人生深刻的感悟。等过了很多年才明白一点。老师看学生是有代差的,也许看到毛病多。我很多的学生也忘了名字和特点。离开多年,没有联系。但是有一些还是会想方设法联系到我,感谢当年的教导。说的是我都忘了的东西。没有想到那些话对他们的成长起到作用。哈哈,甚慰。


老师和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认识差别很大的,很多老师钟爱的学生,对老师印象一点也不好,而一些老师讨厌一些学生,而这些学生感恩老师一生的。


有一次我与几个高中同学在路上遇到了高中时的体育老师,该老师教了我们两年体育,当时结婚不久,还是浓眉大眼的小伙子。因个性鲜明,且是东北人一口浓郁的东北腔,同学们对他印象深刻,亲切的叫他小东北,与他发生的一些趣事经常还会在同学聚会时被提及。但当我们亲切的与他打招呼时,二十多年后的老师已不记得我们了,提及同届一些活跃的同学名字,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老师也是一脸的茫然。分别后我们几个不胜唏嘘。但也突然明白,老师的教师生涯是一段流动的的长河,相同的内容程式化的过程,使他他很难对某一朵浪花某一段流水有深刻的记忆。而学生则不然,从小到大,遇到的老师总共也就几十个,这些老师就如同灯塔、大坝、浅滩,在学生的人生长河中有着特殊的存在。同理,角度不同,鲁迅回忆中的留学生活,与藤野记忆中的鲁迅的印象肯定是有所偏差的。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师生情及纯真年代的赞美与回忆。


原始地址:/rebang/42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