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一生一共写了十五部武侠小说,除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还有一部《越女剑》。经常有人会问:金庸古龙梁羽生三大家到底谁的成就高,三人怎么排名?回答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回答基本只有三种,一种是:金庸,古龙,梁羽生,一种是:古龙,金庸,梁羽生,一种是:金庸,梁羽生,古龙。
其实这个问题早有定论,在专业领域,也就是文学领域,专家学者对金庸小说成就的肯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而古梁二人至少今时今日进不了文学殿堂。而在读者中,很显然,金庸的影响力更是远远超过古梁二人。无论古龙迷和梁羽生迷多么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它也是事实。金庸小说的销量,被改变的次数,以及引起的市场效应,古梁二人都无法与之相比。
那么金庸的小说,到底好在什么地方呢?
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专业人士从文学角度,普通读者从小说的精彩程度,都能给出一个答案。
那我就从这个问题的角度,从“读懂”金庸的角度做一个回答。我不敢说读懂金庸,但每看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我想那即是因为自己年龄的增长,对世事人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是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有了不同程度的共鸣。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第读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是金庸的《倚天屠龙记》,那时候刚上初中,忘记了是从哪来借到的四本没有封皮的书,我甚至连这四本书的名字都不知道,小说的开篇几页也残缺不全,但就是这样四本书,让我看的如痴如醉,废寝忘食,连续四天,将小说全部读完。
但是,读完就读完了,除了被精彩绝伦、令人拍案叫绝的故事震撼的脑袋一片空白外,没有太多感觉。
高中的时候,才渐渐知道原来当时看的那部书叫《倚天屠龙记》,才知道这本小说的作者叫做金庸,才知道小学时候看的那部《神雕侠侣》(95版)电视剧的原著作者也是金庸,才知道金庸还有其余十几部小说。
但真正对金庸小说着迷是从大学开始,大学有时间有条件接触到金庸所有的小说,那时候,一边看电视剧,一边看小说,只觉金庸编织的武侠世界简直不可言说的美妙,那些为国为民的英雄,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那些家国天下,儿女情长,叫人除了赞叹就是赞叹。大学时候的我,已经可以从文学性的角度去阅读金庸作品,金庸小说经过两次大修,可以说几近完美。小说语言古典雅致,文辞优美,既体现了金庸的文采,又足以证明他的深厚学养。
金庸小说将中国古典文化的意向化用其中,琴棋书画皆可成为武功,随便引用的几句诗词歌赋又与小说相得益彰。
除此以外,金庸小说的叙事手法,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等等方面,都可以称之为大师,也无需赘述。
这是我对金庸小说第二个阶段的认识。
而工作几年后,也就是现在,再读金庸小说,感触更深的是金庸小说中的情义。就拿现在大火的“倚天”来说,从前读到张翠山自刎,张无忌在光明顶调停六大派与明教纷争时,与武当诸侠相认的时候,只是一扫而过,但现在再读的时候,竟然会忍不住泪流满面。我一个男人,自己看小说的时候,哭的停不下来,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
金庸小说,无论是长篇,还是短篇,都有其巨大的艺术魅力,读者比较熟悉的长篇大部头就不说,只说一部叫《白马啸西风》的短篇,读起来也令人拍案叫绝,现将小说最后一段文字列在下面,以飨读者,感受一下金庸大师的语言魅力。
经文替他们解决疑难,大家心中明白了,都说:“穆圣的指示,那是再也不会错的。”有人便称赞哈卜拉姆聪明有学问:“我们有甚麽事情不明白,只要去问哈卜拉姆,他总是能好好的教导我们。”可是哈卜拉姆再聪明、再有学问,有一件事却是他不能解答的,因为包罗万有的“可兰经”上也没有答案;如果你深深爱著的人,却深深的爱上了别人,有甚麽法子?白马带著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的走,但终是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关键查先生在借古讽今,你还是没看懂!
当然读懂了。我是金庸迷。
从13岁开始接触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直至参加工作,手不释卷几乎每天都看,因此也耽误了好些正事儿,15部作品每一部都看过十遍以上,《天龙八部》看过二十遍,因为金庸先生作品里涉及的诗词,看了《全宋词》,重新认真研读了宋史明史清史,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了国学的博大精深,一辈子的时间也无法全部了解透彻,也因为金庸先生,我打小对亲情爱情的认识就变得十分纯粹,对民族大义刻骨铭心,金庸先生是我没有见过面的人生导师,去年听闻金庸先生去世,着实的难过了好几天,我认为,金庸先生是我国最伟大的国学大师,先生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