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在读博士溺亡,女友:不堪导师奴役致其轻生,博士在读生有这么惨么?

一个年纪轻轻的博士,还没来得及施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就选择了跳河轻生,何其悲哀,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悲剧,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根据新闻中披露的资料来看,他自杀的直接原因在于和导师的关系不融洽,导致他觉得自己没办法有什么学术成果,也没办法出国,这让他对前途丧失了信心,感觉自己寒窗苦读这么多年,如今因为导师的缘故所有的努力要付之东流,所以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而选择了轻生。

其实现在大学里面这种现象很普遍,很多博士生导师的权力很大,对于学生的毕业,研究成果,出国进修等指标有很大的决定权,所以很多学生都为了能毕业的时候有个好的机会而拼命讨好导师,而导师也会利用这种机会多多少少压榨学生,让学生给自己打工,当然这只是部分学校存在的不良现象,但毫无疑问新闻中的这个博士生大概也知道自己的导师权力有多大,所以面对老师的刁难和阻碍,他才会感受到自己的无助和绝望,想想也真是有点悲哀,辛辛苦苦念到博士,却依然要看老师的脸色来决定自己的前程,活得如此的憋屈还不如不念。

当然这位导师是不是存心刁难这个还有待商榷,但博士和导师之间的关系不和却是事实,但即便如此,作为一个成年人也应该理性的面对,积极的解决,而不是用自杀来逃避,由此可见其内心也有着极为脆弱的一面,脆弱到无法面对不如意的现实,而走入极端,这样的心理素质即便博士毕业后也未必能成就大器,毕竟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就高低的不是所谓的学历,而是人的性格,这个世界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导师刁难又如何,大不了不出国,大不了不要这个博士又如何,何必为了这样的事而选择自我毁灭呢,实在是不值。


标题和描述比较简略,不好发表观点,但是事情到这一步,想必其中的缘由没那么简单,这牵扯到中国很多大学里某些方面的劣疾,也不是一两句或者一两人能说清的,最后说一句,可惜了一个人才。


交大,博士,这样一些让人羡慕的词语加在一起,让这条新闻发出后备受关注。而关于杨宝德自杀的原因,西安交大说目前还在调查中。也就是说,这名博士生为何“想不开”是不是和如网贴爆料一样是不堪忍受导师的奴役,目前还没有定论。

所以从这个维度来讨论,目前为时尚早。

博士群体在很多外人看来都是一群让人羡慕的群体,他们往往意味着高起点、好的工作、体面的身份。而一个金字塔的顶端,也总是意味着不小的压力。博士也是这样,要做科研,写论文,尤其是在现在的社会背景下,要想做好学术或者并不是我们这些外人想象的那么简单。

当年青年的抗压能力,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每每发生这种青年才俊英年早逝的新闻,总有人跳出来说“现在的年轻人心理素质太差”。我想我们也不必匆匆下此结论。

我们都未曾经历过他经历的事情,未曾用他的眼睛看待过这个世界,更未曾有过和他一样的疼痛,作为一个看客,也就没有资格随意的指摘别人的人生。

惟愿逝者安息,在世者能理出个头绪,不让这一条生命白白的陨落。


对杨同学的去世表示非常惋惜,他导师这样绑架学生是极品个案。从导师周与杨的聊天记录看,这个导师性格扭曲,疑心重重,情商超低,把学生当奴隶使唤,公私不分,对师生的界限非常模糊,对学生个人生活全方位监控和绑架。不仅干涉他谈恋爱,背后说他女朋友坏话,不合适他,还挑拨他与同门师妹的关系,关键还从杨身上获取情感支持,需要学生不仅在学术上葱白她,还要学生夸她漂亮,穿衣好看。真乃极品中的极品,奇葩中的战斗机。

为什么会导致杨同学自杀这样的悲剧呢?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博士阶段师生关系的捆绑。已经不像本科和硕士阶段那样松散了,也不像本硕阶段那样单纯,博士阶段的师生关系,跟古代师徒关系有非常多的共同点,好的亦师亦友、亲密战友,坏的当打工仔、当奴仆使唤,不好不坏的上下级分明,导师很多会把学生当孩子,当家人看待,师生之间的度如果把握不好,会发生师生之间的情感转移,即发生移情现象,会对学生产生学术和科研之外的需求,譬如杨的导师需要杨对她外表的赞扬和支持,需要杨和她同一立场等等,可能还有恋人的需求,导师娶了学生的案例非常常见。

其次。博导掌控着学生的生杀大权。能不能出国,能不能出成果,能不能发SCI,能不能发SSCI,能不能毕业,能不能按时毕业,全是导师一句话,全看导师高兴与否。导师对学生的人身控制可见一斑,学生对导师是一点也不敢怠慢,小心翼翼,胆战心惊,当皇帝,当老佛爷伺候着导师,千方百计哄老师开心,导致一些博导自以为是,高高在上,从来不关心学生的死活,也从来不顾及学生的尊严和面子,想批评随时随地就骂上了,博士阶段做科研,做出创新的成果本就困难,尤其是理工科的做项目做实验亚历山大,如果加上导师的侮辱和谩骂,承受力该有多强才能健健康康,顺利毕业。

最后。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极品博导呢?现代高校只重视科研成果,重视发文数量,什么SCI,SSCI,和CSSI的发文情况,仅从文字和科研上是看不出一个人的德行和品德,以及个人道德素质的,教育的畸形发展,片面追求分数和成绩,加上科研工作的高强度压力导致心理扭曲,评职称的时候也没有道德品质考核要求,很多高校,只要你是海归,手上有几篇外文文章都去抢着要,很容易产生像杨的导师这样情商低、超低人品的博导。

最后再补充一句。像杨这样承受能弱力的学生也是少数。大多数师生关系良好,还能建立终生的情感纽带和联系。所以,这个杨同学太傻了,虽然换导师很困难,但是也不是不可能的。希望广大博士朋友要做好心理调节,劳逸结合。

灯博士是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女性发展问题和教育的社会学博士,欢迎咨询、关注和点赞。


自杀是最愚蠢,最无能的办法,既然导师虐待你,你实在走投无路,上诉无门,好歹你临死前把导师带上,去马克思导师那儿去评理呀!读了这么多书,脑子烧坏了!难怪有人说天下最无用的是书生!书生的名节,被你毁了!


读博读得惨不惨还是得看跟哪个导师读,有些导师要求严格注定读研期间压力大,有些导师要求不多,那么就能多抽出点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大部分老师都是讲人情的,只要沟通到位也不怕这种事情,如果实在不行可以反映到学校,让学校帮忙解决。另外,个人也要学会自我调节,读研相对于工作压力还不是特别大,所以千万不要太重视结果,你要做的是把过程做好,多为自己想想后路,总是有办法的,愿逝者安息!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有用可以关注我的号:欢乐一箩筐!谢谢!


读博不仅是精神上压力大,科研压力毕业压力以及工作压力,单身博士还要面临家庭以及社会的种种诸如催婚压力。长期实验室以及文科生长期伏案读文献以及写作,身体健康状况一天天下降。精神和身体双重压力,没读的人真的不能体会,我以前觉得读研究生已经很摧残了,但是在读博以后来看,简直太轻松太幸福。

没有读过硕士博士的人根本体会不到那种压力,虽然厨男读博的导师人很好,对我也很好,但确实听说过身边有很多比较渣的导师,遇到这种渣导,研究生生活真的就如同地狱一样!

国内现在读研读博的现状就是这样!给老师取快递报销各种乱七八糟事!就是廉价劳动力反而到了学术根本不管!全得自己看!主要是导师手里的权利太大,如果说女导师奴役男同学,那男老师跟女同学我简直不敢想象,你幸幸苦苦大学毕业,别的同学都挣钱养家,你还在读书觉得自己再造以后肯定会前途无量,谁知道有一个导师的生物握着你的命门,听话你不一定能获得无量的前途,但是不听话肯定什么都没有!

读研后才知道,很多导师的确人品不佳,急功近利,压榨学生,根本不为学生着想。有些组在这样的导师的带领下,出成果的确很快,但私下导师之间本就喜欢勾心斗角,还以挑起自己学生之间的矛盾来助互相竞争以取的丰硕成果为豪。硕博士中抑郁症不在少数。私认为这样的导师再牛也算不上大家,没有大家风范。

那些说学傻的,这有什么可自杀的人应该都是没读过硕士博士的,遇到一个好导师真的相当于人生再造。硕士压力重重,有的导师要求不发几篇核心休想毕业,学校不可能开除导师,但导师可以不让你毕业。博士就更别提了,一句话,没有不痛苦的博士。

理解导师那种如资本家一样的压榨给学生带来的痛苦!我研究生毕业至今都未与导师有过任何联系!他们只会视你为科研产出的机器,不会把你当人!全年无休,还会因为没有成果一直让你痛不欲生,并以毕业相逼!中国的科研圈,这应该很常见吧?我祈祷每个读博和读研的同学,生命珍贵!


对这位博士的死感到痛心,哀其不幸遇到这样奇葩的导师,怒其不刚的是:孩子,你既然死都不怕,为啥不反抗呢?你可以对导师说:No的呀,再说导师上面还有校长啊!你为啥不反映呢?校长如果护短,你可以把导师奴役你的事公开到网上啊?你知道网络的力量有多大吗?孩子啊,孩子,你想过你年迈的父母吗?你已经读到博士了,你知道父母为你操多少心吗?你经历过中考、高考、考研、考博,你知道你每次考试父母是啥感受吗?你就这样离开了,让你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你让他们情何以堪啊?

孩子,希望你在天堂没有压迫,没有奴役!


首先表示哀痛,一路走好…

现在交大方面没有回复,好那就按照常理来看?一个博士生,自己的思维判断,自己的认知去哪里了?导师奴役你,我猜测大概也就这几方面,一是拉你进她的团队做科研,报酬少,活多,不堪重负,觉得付出与收获不成对比。二是,导师估计给你承诺让你出国留学也好,去好的企业也好,最后没有达到。心里产生了偏差…觉得导师欺D骗你…

我觉得,博士生的心理差异也恰恰反应国内教育的缺失…一个博士居然还要依附导师…

也是教育体制的偏差

最后,交大会出来做一个澄清,然后补偿点,这也就过去了…

但是很少有人真的去分析为何?源头在哪里?源头不在这个读博士期间,可能在从小的教育上…博士呀…好高的学问呀?

博士的心理问题,家人不知道,女友不知道…学校也不知道…就是现在不出问题…以后呢?社会更残酷呀…

各位,重视自己,好好生活…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加油,安好


也许这是把双刃剑,包括张同学自己在内以及和他博士学业有关的一切人事都是这件事的推手。

在导师眼里,项目是我主持的,资金是我拉来的,你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是我或者我嫡系弟子传授的,你学不好,出不来成果,不仅在浪费你自己时间,更在浪费我的时间,浪费晋升的机会,你告诉我都是我的错?!为什么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啊?!

张同学自己肯定就觉得,我的成果,被说是实验室的,由着导师意愿将一作署名,现在连我出国求得一丝出路的口子都给堵死了,你就是要让我无法毕业,或者让我的博士文聘就是个水水的纸,没有干货的博士就算西交大,也是难找好工作的。

学校,甚至可以说是大学教育系统,学生的诉求,导师的诉求根本没有一个渠道去诉说解压,可以说如果生活中有个人给自己这么大压力,好歹人事或者工会仲裁或上访,起码能有个渠道摆在那里,虽然也都是样子货,但还歹有渠道,学校呢?导师性骚扰,导师带头剽窃,学生学术不诚信,学生逃避现实一直缺勤逼老师帮自己毕业等等问题,大概只有买热搜了。

张同学,或许真的被逼的狠了,或许真的是玻璃心了,但不能说他的敏感是咎由自取,他失去了自己的生命,那么伤害过或者给他超过耐受压力的人都应该道歉,无论是导师,同学,学校还是整个社会都应该道歉,只有强心脏才能活下去这是丛林法则不是文明制度,我们进化我们努力不是为了靠蛮力或者,而是包容各种个体,强者应该保护弱者。

导师呢?他需要背多大的锅,这大概是个道德范畴,可是!谁有资格来审判呢?导师即使看见自己学生自杀还是冷漠,这点值得怀疑,不说是人品问题,这简直是智商问题,现在舆论对弱者的同情压过一切,以往新闻都是将导师彻底树立成刽子手,这么个情况,导师如果真像女友说的那样,真是个不怕事的戏精反派导师了。

作为一个吃瓜群众,只能等了,学校的调查结果,父母的发声,女友的实锤。要不把张同学为了出国考的雅思或者托福,GRE成绩,或者联培学校联系的邮件晒出来,这样更能证明导师就是没事儿找事,纯打压。


虽然没去读博士,但也经历了本科、硕士研究生阶段,个人对教育体制的束缚还是很反感的,虽在学校学习的这些年也有点压抑,不得志的感觉,尤其最讨厌各种形式主义的评选,入党,论文,巴结导师等,直到毕业了,才感觉一口压着自己多年的气终于呼出去了。

记得当年有一门课,教课的男老师有收礼的习惯,一般是一条烟吧。同寝室的男生还有别的班的男生怕被抓补考,都送了烟。我自琛学习不错,不屑于搅合这种事,终于在期末被抓了补考,59分!

这两年有个同寝室的哥们脱产读博士,他本身也是大学老师,副教授了,但为了能再职场上继续往前走,还是考了脱产的博士,在北京一所很知名的大学一个知名的院长下面读博士。每一次见到他,都要安慰好长时间,基本上就是老师怎么痛斥他,折磨他,让他给翻译多少东西,干多活,再不就是给老师送了表,送了包,每天担心的就是论文不让过怎么办,毕不了业怎么办。就这么硬生生折磨了他四年,背井离乡想,抛弃妻子的,终于把博士读完了。我们看着他都觉得相当难受,相信个中辛酸苦辣,最清楚的只有他自己了。

我曾经也想过读博士,和一个开公司的研究生同学聊过,他正在读博士,他得建议是,你要想清楚为什么要读?看性价比了。据说他读博士是给导师带去了30万的课题项目。

最终考虑到各种因素,我想还是不读脱产博士了。


看着心理很难受,一个90年的博士,就这样逝去了。

家属拿到8万块的赔偿,也没什么后续了,深感不值得。

————博士的确很惨————

和大多数人相比,博士是一个弱势群体,这个弱势,表现多方面

1,待遇低。

大部分博士大概是27±3这个年龄段。这个时候,大部分人都已经拿到了很高的工资或者成家立业,而博士可以说基本上一事无成,还拿着2000块的补助过日子。

2,顺从

这个词,可能不少博士看着不爽,但是我不得不说,这就是事实。

在不少人看来,大不了老子不读博士就行了,干嘛受这罪啊。然而,很不幸的是,大部分博士都不会这么选择,他们选择的是忍耐。

哪怕被导师来回使唤,哪怕被导师骂的狗血喷头。无论多么不合理的事情,博士竟然都忍下来了。

前两天,北航爆粗来博导性侵学生,可是学生为了学位,竟然忍下来了。

这个环境和氛围,让博士变成了为了学位放弃了很多东西,当然,包括尊严。

———自杀不值得———

虽然我也想说这个博士很懦弱,但是毕竟死者为大,就不再多说了。

但是我想说的是,一个人,如果有勇气自杀,那么,为何不选择其他的方式来反抗?

连生命都不在意了,那么和这个老师死磕又怎么了?到处举报,到处控诉,甚至,大不了带走她呗,反正你都决定自杀了。

当然,我是觉得,事不至此,想象你自杀后的父母的心情,想象你自杀后,这个导师其实毫发无损,最多,她换个学校,依然可以过得很好。

而你,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真的很痛心。一个人能读到博士,不论是个人,还是家庭都要付出很多。就此,失去生命,太让人惋惜了。

看了相关信息,目前,能够确定的,只有溺亡这一件事,网传的,他女朋友质疑他的博导的信,未知真假,无法评论。但是,根据目前信息,他应该是压力太大,选择了轻生。如果真是自杀

首先要探讨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

读博,心理压力之大,外人很难理解。

学业上,中国高等教育虽然在本,硕两阶段大规模扩招,且宽出严进。但是,博士阶段并没有扩招太多,且严进严出。考博士易,想顺利毕业很难。无论哪个专业,恐怕都要求发表C刊,EI等高级别学术论文,而且要数篇才能毕业。曾经有人统计过,以中国高级别学术刊物的数量,就是全部用来给博士们发论文,也不够用。因此,很多博士是不可能按时毕业的。写毕业论文,更是一种折磨,需要达到非常高的水平,才能通过答辩。

再加上人的年纪大了,生活压力也会相应而来,而立之年,成家立业都还未可知,肯定会有想法。

这种重压之下,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着实不易。我亲耳听过的,博士寻短见的消息,也不只这一个。

说这些,不是想指责谁。只是想提醒大家,读博需谨慎,不仅是要做好学术方面准备,还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其次,想说说校方,特别是博导的问题

现在的博导制度,和包产到户差不多。博士生就像导师承包的田。分到名下之后,主要是由导师来负责的。这有点像古代的师徒关系,远比本,硕与老师的关系更紧密。

博士期间,师生关系融洽,就像亦师亦友,未来的发展中,双方甚至会成为科研合作伙伴。反之,如果关系不睦,那学生可就倒霉了。不仅要成为老师的助理,不带名字的做实验出成果,还可能成为老师的秘书,司机,保姆,甚至保洁。。。老师如果再不讲究,很可能对学生学术研究上不尽心,导致学生无法顺利毕业。甚至恶意阻止学生毕业。

这件事中,如果导师稍微尽点心,多少顾及到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使命,也会察觉到学生心理上的问题,多加引导,学生也不会走上绝路!

希望,西安交大能够彻查此事,对校内博导的考核上,加上师德一条。

希望悲剧不再重演


这孩子是西交大医学院的博士,刚失踪那两天我还帮转发过寻人启事。看到他去世的消息第一感觉是可惜,那么年轻,活着一切才有希望啊,即使博士毕不了业,以西交大在西北的影响力医学硕士在西北的大医院有个月入过万的工作不难吧。不过西交大的博士的确很难毕业,其他学校的不知内情,西交大的博士压力很大的挺多,自杀的近几年来一直有,去年有个男生跳主楼了,楼不高但是人走了;这之前还有一个男生在西14宿舍楼内的宿舍趁室友都外出烧炭自杀,三天后才被发现。只能说生命不易,一定要珍惜.


我曾经是一个博士生,读博期间体会过抑郁症厌世的情境。

本科从北大毕业后,和大多数同学一样,选择了去美国读博士。一共读了5年博士,前两年压力不大,因为刚读博,没体会到毕业的压力。

我读的是生物化学类的博士,要想拿到博士学位,必须有创新成果,还要发表高水平论文。到了博士三年级,自己的研究项目和博士一年级时比,几乎一点儿进展都没有。说白了就是所有尝试都失败了。怎样做成功不知道,不过确实知道了很多不成功的实验方法。

于是,博士第四年就非常有压力。每天、每周、每个月都在尝试新方法,想推进课题,然而,失败还是一次次袭来。想到研究似乎成功无望,论文就没戏,发不了论文,就毕不了业,博士学位拿不到,只能拿硕士走人。

越想越觉得郁闷,甚至是绝望。读博到高年级,做研究不顺,我自己情绪就相当压抑。虽然博士导师美国教授没有刻意给我压力,我或多或少能感到导师对我研究进展缓慢的不满吧。

自认为比较乐观的我,确实在某一段时间,比方说美国的感恩节/圣诞节期间,感到孤独抑郁。想死的心都有,不是玩笑。节日期间,老美同学都回家过年了,自己还在苦熬看似没有希望的实验研究,说不出的愁滋味。

怎么排解的呢?我觉得自己就要垮了,要自救。想到了运动。于是就白天做研究,被实验失败疯狂打击,晚上去健身房疯狂运动,大汉淋漓——嘿,出完汗,累得要死,心理压力倒小了:觉得又有信心第二天回到实验室,接着尝试新思路。

靠着运动解压,又熬了几个月,到了博士5年级的9月底,突然有一天——实验取得突破了,研究出现了转机。心情大受鼓舞,不再郁闷,不再想死——还是白天做实验,晚上去运动。

自从实验取得突破,到以第一作者身份,把论文发表在世界化学界第一杂志《美国化学会会刊》,只用了大概半年:自己也因为这项成果,顺利拿到博士学位毕业。

因为上图这项发表在《美国化学会会刊》的成果,我得以“幸运”博士毕业

我自己的经历:博士确实不好读,实验不顺,心理压力可以很折磨人。要说给他人什么建议?我觉得不管做什么职业,心理健康很重要。面对长期压抑或者抑郁,一定要找到排解的途径:不管是运动,还是和挚友倾诉,还是寻求心理医生帮助。一定要自救!

活着真好,健康真重要。

更多科学运动,健康健身知识,敬请关注我的问答和号“王栋聊健身”。


西安交大博士生,家长艰苦把你供。

怎么说走你就走,到底心中为何愁?

导师对你管的严,你出力来她抽钱?

还是导师特别嘎,让你出力当牛马?

家里把你养这大,就让白发送黑发?

建议学校查一查,导师坑了多少娃?

专项管理快出台,别让悲剧再重演。


读博士伊始,指导老师和我做了一次严肃的谈话,大意是这样的,读博士是一个不断和自己挑战、不断与自己妥协、然后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老实讲,每个博士生做的课题在人类科学研究长河中经常会显得很微不足道,也许最终只是走向成功之前的失败铺垫,十几年、几十年后甚至你自己都会模糊忘掉了,但是在没有突破时候的坚持,在失败时候的不放弃,在看似无路可走时的柳暗花明,和苦苦坚持之后的瞬间突破,这些才是培养一个博士人才的关键之处,走过这条路,你才能体验四到五年博士研究的华彩;而走不过去,你就失败了。

所以读博士很难,从当年导师说的这段话就可以看出来,尤其是淘汰率比较高的美国大学的博士。

博士第三年的一段时间,实验总是在原地画圈,各种尝试都走不通,将近大半年的时间没有进展。那时最怕小组开会,别人对自己的数据侃侃而谈,我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这次尝试的路线又是以失败告终。虽然老师不加压,甚至还会帮助我理清思绪给出新的方向,但是自己着急啊,拿着导师的钱不出成绩倒在其次,移民身份悬于一线,不能毕业就不能找工作,博士毕业不了就得拿硕士走人,找工作和办绿卡难度增加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那一种失败感,各种压力几乎到了能压垮我的程度。

各种不顺中,适时地想起了导师的那段话。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住,重要的是能在看似无路可走的时候找到突破口,就这样熬了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我其实已经走出了很远,那曾经走不过去的坎儿在不知不觉中居然跨过去了,这以后的路顺风顺水走到现在。

的确,读博士很苦,所幸我遇到的是很nice的老师。这位西安交大的学生与老师关系的纠缠细情我无从知道,但是肯定有什么事情发生,成了研究不顺之上压垮他的最后一棵稻草,因此选择了轻生的道路。我们在调查学校、导师对学生关注不够、甚至压榨的可能之外,也应该看到,我们的教育太重视分数,却缺少面对挫折和对生命本身的教育,而这一点,在很多最近发生的事件中表现出来,也是我们教育中非常缺失的一部分。


又是一則讓人心疼的消息,作為一名家長,我不建議孩子們一口氣讀到博士生!我主觀意識這樣理解,孩子讀到研25歲,這個年齡階段還能很快融入社會,融入社會染缸磨練,30歲再進入社會太晚了,哪怕學而有成,難過爾屢我詐的人際。

因此我的孩子我只供到讀研,必須社會上歷練人生,沉澱了還想深造,到那時,哪怕山崩地裂,都不會懼怕勇往直前!


有的教师确实有心理问题的,这个事情作为学校的研究生处要及时发现,并做相应的提醒和调整,包括男性导师,行为规范都要有一个字面上的东西,据我所知,迄今为止还没有。


在读硕士或者说研究生,价值还不高,通常情况好一点,不过硕士以上,我就只能说,遇到一个好的导师是你学业生涯最值得珍藏的回忆和宝物!!!几率大概和高考所有学生考上985的几率是等同的!!!


原始地址:/redian/9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