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期间,拿奖学金和导师有关系吗?

研究生的国家奖学金评选,主要靠科研论文加分,没有导师的指导和支持,一个研究生很难发表论文,很难获得研究生的国家奖学金。所以,导师的支持和帮助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


奖学金是研一的,跟导师没关系,导师也不会问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没有关系

首先来说一下和导师没有关系的奖学金,主要指的是学业奖学金。

学业奖学金只有部属院校的同学才有。所以在考研的时候,只要考进部属院校,就能拿到学业奖学金。

学业奖学金是分等级的,一等学业奖学金为硕士12,000,博士18,000,二等和三等的话,不同的学校设置的标准不同。但值得注意的是,学业奖学金是每年都发的。一般来说,只要拿到一等二等的学业奖学金,就可以抵扣掉所有的学费和住宿费,这么一来研究生相当于是免费去读的。

学业奖学金只和所考的院校有关,和导师的关系不大,属于个人能够主观争取的奖学金。

学业奖学金之外的奖学金,基本上都和导师有关系了。倒不是说导师能够决定这个奖学金是否发给你,而是研究生阶段的评优,大多都要看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而论文的发表,取决于研究方向,研究进展,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提交的论文导师还要修改。如果导师修改的快,文章发表的快,那么就能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自然就能够拿到奖学金。但如果本身课题进展不顺,加之导师修改论文太慢,注定将和这些奖学金失之交臂。和本科期间相比,和导师关系很大参照评选标准,评上奖学金主要凭论文、专利、项目、有分量的奖项。对于科研,大部分研究生可能才刚入门,要想在高级别期刊上独立发表论文、独立申请获批主持项目、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等等绝非易事(这样的人才一定有,但大部分同学难以达到),这时候导师的影响就大了。参与导师的项目,老师会给予一定的指导,至少提供了大环境大方向,老师的发文渠道也比学生更广。据我所知,有些刊物不收学生为一作的论文甚至不收带学生名字的论文。简单来说,一个搞科研搞了多年的人比刚接触科研的学生总要强多了吧,尤其是那些手握各种项目和基金的导师。个人成绩高绩点、英语六级证书是标配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如个人成绩高绩点、英语六级证书基本是标配,不一定说必须有,但是获奖的同学基本都是如此。还有个小细节,不管表现如何优秀,不能有任何处分,否则评奖学金肯定无缘。

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部分需要考核个人科研成果的,如发表论文、专利等,一个好的导师和团队就会显得十分关键。远不止有利于你个人研究的开题和尽早探索,更加有利于你较早的投稿发表论文和后期顺利毕业。之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生用自己的3年读研生涯证明了这个论点。


除了入学奖学金按成绩,其他奖学金论文的占比都很重的,如果研二评奖学金时你发表了文章,那么奖学金板上钉钉了。而发表论文靠谁,你的导师。


亲身经验告诉你,有点关系没有哦,我们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公平啦。那么能否拿到研究生奖学金与什么有关系呢?

1.成绩,一定不能挂科。

2.发文章,发SCI,EI还有一些核心的文章,尤其是SCI,你能发,奖学金基本就稳了。

3.科研加分:根据你参与的科研项目,会有对应的分值。

以上三条是决定你是否能拿到奖学金的因素,不要想走“后门”。好好搞好你的每一项,你的奖学金,你的工作等等都有着落啦。想要获得更多的内容,记得关注我,我会真实回答。


相信对于很多的大学生来说,在大学四年能够拿一次奖学金几乎是不可能的,之所以因为这样是因为大学的奖学金评选制度极为的严格,于是造成了难以想象的难度,而在每年的考研学生也有诸多这样的学生,在大学没有拿到奖学金,但是当他们顺利的考上硕士研究生之后,才发现自己也能够拿奖学金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研究生期间能够很容易的拿到奖学金,或者说研究生的奖学金门槛很低,而是因为在读研时我们有很大的可能是因为自己导师的作用所以才有了奖学金。

一般来说,普遍存在各高校的研究生奖学金主要是分为国家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评选规则也是从学习成绩、学术成果、思想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这几个方面综合来衡量,当然这四方面的占比内容是不一样的,对于研一的学生来说,学成绩一般是占70%,学术成果占比20%,思想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占10%,但是对于之后的研二和研三在奖学金的评选中,最关键的、最核心的一定是你的学术成果。

而正是因为这样的评选规则,所以才为导师在研究生评选奖学金的过程中发挥更多的作用,有了极为大的可能,因为绝大多数的硕士研究生,如果你所跟从的导师有项目、有课题,那么在学术成果这一块你肯定不会很差,也就是说因为你导师的作用所以你才有了更好的学术表现。

因为在课题组时,在导师的辅导下,或者说在数据分析和整理中,一般来说你会发表以自己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同时导师发表论文时也会带上你的名字,这样便为你之后的奖学金评选提供了足够的基础。

所以,在每年的奖学金评选中很多研究生能够拿出足够多的论文,因为他的硕士导师每发一篇论文都会带上她的名字,这样学术成果这一方面便有了足够的优势。

当然导师在研究生奖学金评选中的作用仅仅是铺垫,并不可能直接的干涉奖学金的评选规则,只能是为研究生顺利的获得奖学金提供更多的学术成果和基础,所以这便体现出导师的价值和作用。

记得我的一个研究生师兄,在评选奖学金时,有8篇论文,3篇北大核心的,5篇学报的,当时就很震惊,可是一细看原来是他导师每发一篇论文便带上了他的名字,所以最后其拿到了一档奖学金8000元。

总之,在研究生期间,导师并不能直接参与到学生的奖学金评选,对于学生的奖学金评选也没有直接的作用,但是很多的导师都在间接的帮助了自己所带学生,所以在选择导师时还是要考虑一下这方面的帮助。


哈哈,硕士国奖两万,博士国奖三万。重利之下,在评国奖的环节中,你会见到各种狗血情节,其中就包括导师为学生拿奖金而带发论文、故意给其他同学打低分、怒踹领导办公室门等。所以你说有没有关系?

但我必须要强调,这是个别导师的行为。也有很多导师鼓励学生,自立自强,不该拿的不拿,让学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人本来就应该自强的,不是吗?姜文说得好:要站着把钱挣了。

顺便说,导师为了学生拿奖金去各种操作,只是各种狗血情节的一种。学生们也会有各种滑稽行为,总之呢,一牵涉到利益,你就会看到人类迷惑行为大赏。


研究生时期的奖学金分为两类入学奖学金和研二研三两年的奖学金。

1.入学奖学金一般就是看入学时成绩来排名发放奖学金。

2.研二研三时期的奖学金评比一般包括几个方面,期末成绩、获得的奖励、考过的证书、发表的论文等,按照不同分数比例来综合排名发放奖学金。

奖学金的发放和导师没有关系,导师也懒得理这些事情,辅导员也是负责收集材料组织评比,还是要看自己的努力。


和本科期间相比,和导师关系很大。

研究生奖学金的分类

学业奖学金。以前读研不需要交学费,现在改革了,要交学费,但会以学业奖学金的形式返还全部or部分。这种奖学金分等级,最高等除了能抵充学费和住宿费,还会有盈余;最低等可能还不够抵充学费(视学校而定,有的学校资金充足且愿意给予学生这方面待遇,最低等也够抵充学费)

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其他奖学金(如企业奖学金、校友赞助奖学金、校级奖学金等)。国奖2万,省奖1万,其他各类奖学金金额不等。所有这些奖学金评选的标准几乎一致:科研占大头,即论文、专利、项目、有分量的奖项等。

为什么和导师关系很大

1、老师对科研的帮助

参照评选标准,评上奖学金主要凭论文、专利、项目、有分量的奖项。对于科研,大部分研究生可能才刚入门,要想在高级别期刊上独立发表论文、独立申请获批主持项目、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等等绝非易事(这样的人才一定有,但大部分同学难以达到),这时候导师的影响就大了。

参与导师的项目,老师会给予一定的指导,至少提供了大环境大方向,老师的发文渠道也比学生更广。据我所知,有些刊物不收学生为一作的论文甚至不收带学生名字的论文。

简单来说,一个搞科研搞了多年的人比刚接触科研的学生总要强多了吧,尤其是那些手握各种项目和基金的导师。

2、老师影响评选规则

学校往往只会给出粗略的评选标准,细化的评选规则各个学院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学院评委会都是由老师组成的,如果导师在学院很有话语权对评选会有影响。不是老师以权谋私暗箱操作,而是有时候会出现存疑或两可的情况,有商讨的必要和空间,这时候导师帮一把说两句可能就评上了。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研究生期间的奖学金有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校级奖励金等。因为研究生包含硕士与博士,但是日常中常常将研究生定位成硕士生。小西之前读研、读博不算优秀,但是也获得过部分奖学金,就个人的学生、导师经历和感悟来聊一聊啊!

以☆学业奖学金为例,大部分学校是每年评定一次,不同等级的覆盖比例和资助额度稍有差异。不过,推免生或考研排名较高的部分学生会划定为一等资助,后续还有二等、三等资助。在学硕、专硕的学业奖学金划分上,除少量大学有特别政策,否则基本上没有区别。第一年评定后的学业奖学金不是一层不变的,后续研二、研三期间的评定除了绩点,更为看重个人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

☆国家助学金主要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评定过程中班级投票、学院辅导员的推荐比较关键,导师基本上没有啥关系的。但是,之前不少学校在评定过程中,发生不少非公平、非公正的情况,如少量辅导员拿走部分助学金、要求拿出部分助学金赞助班费等。不过,部分研究生导师具有行政职务的,不排除少量辅导员卖人情,有主观倾斜的。

☆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4.5万人,其中硕士生3.5万人(3万元/人)、博士生1万人(3万元/人)。在申请的基本条件中,最为核心的是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不同大学在具体评定中可能标准有差异,但是科研能力的认定依然是看已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

相对来说,平常对☆校级奖励金的关注少,但是校级奖励金额度却是不低,大部分都是5000元/人,甚至可高达1-2万元/人。常见的有××企业冠名奖励金、部分学校已过世大牛命名的奖励金、学校激励性政策产生的奖励金等。比如,中南大学就有拔尖博士生校长奖学金的特等奖励9.6万元/人、一等奖励4.8万元/人。

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如个人成绩高绩点、英语六级证书基本是标配,不一定说必须有,但是获奖的同学基本都是如此。还有个小细节,不管表现如何优秀,不能有任何处分,否则评奖学金肯定无缘。之前,小西就有同学违规使用电器被学院通报,无法参加校级奖学金等评定。

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部分需要考核个人科研成果的,如发表论文、专利等,一个好的导师和团队就会显得十分关键。远不止有利于你个人研究的开题和尽早探索,更加有利于你较早的投稿发表论文和后期顺利毕业。之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生用自己的3年读研生涯证明了这个论点。

大部分研究生一年级时有不少课程,仅仅课余时间参与课题组师兄师姐的少量实验准备工作,如洗瓶子、过滤溶液、筛土等。一般都是比较辛苦的工作,是否要帮忙做或如何做,关键是看个人自己。小西对这个件事的态度是能帮忙的尽量帮忙,付出往往都有回报,后续师兄师姐的指导会让后面的人少走弯路,更顺利的开展课题。

不排除少量人品较差的师兄,之前小西就听学生说过其他导师的一个博士,带硕士师弟做了2年实验,卡着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硬是不给师弟一点数据,导致被延期一年才毕业。因此,个人科研产出更多的是在研二下学期或研三上学期,甚至投稿到论文接受较慢的期刊,催促几次后才能赶上学位论文送审的小论文审核。

注: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后将及时删除。

同时,除了导师,一个好传统的课题组同样有利于研究生奖学金评定,甚至可以逼迫学院修改奖学金评定政策。之前小西读研时,有个团队的导师会将之前的论文初稿(师兄师姐毕业时留下)、实验数据送给本校推免生,让他们研一期间就能有一篇中心核心或Sci三区/四区的论文,在研一学生的奖学金评定中占据优势,直接逼迫学院发文要求研一评定奖学金不看发表论文。当然,这件事就算是彼此自愿,也算是学术不端,但是这样的事情至今时常都有发生,尤其是非自愿的、自愿的都有。

最后,小西想说奖学金评定基本还是公平的,少量不公平可能发生在同等优秀的2人之间向大牛导师的学生倾斜。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让评定奖学金的人不想给你都不行,你觉得呢?

小西的答题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答题最大的收获!


原始地址:/wenti/38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