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状元放到现代社会是什么学历?含金量有多高?

古代状元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科举制度的进阶

资格。古代人想要获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也是有要求的,限制不少。首先排除女生,女驸马这样的事情在古代是不可能的。而衙役、媒婆、接生婆、戏子等都是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

县试、府试。这类考试一般三年举行两次,只有通过两级考试,才能获得童生称号。这才有了科举考试的入门资格。别以为童生都是年龄不大的孩子,四五十岁一把胡子的大有人在。蒲松龄就是19岁考过了童生,结果剩下的考试一言难尽,屡试不第。

院试。省级别的考试,考中的人才能称之为秀才。成为了秀才,才算一只脚踏入了官场。秀才可以不用参军,不用服徭役,见到县太爷可以不下跪。不要被《武林外传》的吕秀才误导,一个秀才在当地其实很有地位,很受人尊重,算是当地的乡绅。

乡试。通过了乡试即可进阶为举人。头名就是“解元”。这类考试的级别相对来说会更高一点,一般都会由翰林、内阁学士做主考官,乡试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10万人中才能选出100多人成为举人,考举人难度不低,所以就不要嘲笑《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中了举人要死要活了,相当于你在你们市高考考进一百,搁谁谁不哭天抢地,并且举人就可以做官了,范进后来就真的做官了。收复伊犁的左宗棠就是举人,后来凭借战功被慈禧太后赐同进士出身。

会试。会试的举办地一般在京城。我们在平常影视剧中所看到的书生进京赶考就是考会试,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描写了书生进京赶考遇到女鬼的故事,连个举人都没考上的蒲松龄只能在书里自己幻想一把了,蒲松龄做梦都想进京赶考,那书生何尝不是自己的化身。会试三年一考,当然也有例外,比如皇帝登基之初,开恩科,也可以考试。通过会试的就是贡士。

殿试。熬过了前面所有的考试,终于来到了终极一关。就是由皇帝在太和殿亲自主考、出题。主要是给参加殿试的人进行排序。分为三甲,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及第。二甲有多个人,赐进士出身。三甲人就更多了,就是同进士出身。当然这些进士有很大的可能性进翰林院,被称为“储相”,前途无量。进士们也非常看中自己的出身,在官场攀交情的时候互相一攀谈,如果是同科进士,那简直亲得不得了,而没有进士出身的官员就会受到歧视。在《雍正王朝》里田文镜帮着雍正收官员们欠国库的银子,结果进士出身的官员们看不起没有功名的田文镜,讽刺他“不读圣贤书”,而马国远见到田文镜开口一句国粹。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田文镜

状元群体良莠不齐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明代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也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在中国历史上,状元的数目大致有几百位。有过像文天祥这种民族英雄,也有过裴思谦这样溜须拍马的败类。状元才学指定是不差的,比如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杨慎,唐代书法大家柳公权。真正名扬千古的状元还是少数,但是进士出身的名人可就太多了,苏轼、王维、白居易、欧阳修等一大批中国文学史上耀眼的名字都是进士,也许状元们在状元及第后把更多的心思房在了仕途上了,但是水平摆在那,虽然他们的名字淹没在浩瀚的史册中,但是平心而论,我们现在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又有几个人能留在后世的年鉴里。

总结

古代的状元郎的含金量其实是非常高的,毕竟有一层一层的考试,层层筛选。没通过的不一定就不是人才,但是通过的指定也差不多到哪里去。虽然有的同学会讲明代的八股文是对人才的压榨和禁锢,但是那些个通过科举考试走上政治舞台的人物,智商也没多差,张居正、解缙、王守仁这些人即使放在别的朝代,哪怕是现在也依然是人中龙凤。如果非要拿古代的状元和现代的学历对标的话,我觉得古代的状元可以当得起一个院士称谓。


古代状元放到现代社会当然是国宝级的国学大师,是绝对的大师中的大师。

现在国学最牛的大师也不可能在传统文化造诣上跟古代状元相比。一篇文章写得好,不但要熟读四书五经,而且要精通诗书礼易,才能正确地引经据典,精炼文字。

至于相当什么学历,当然是顶级大学的里的顶级教授往上的学历水平。

目前当下,基本上国内没几个人真正懂传统文化。

所以含金量那是比赤金级别高很多倍。


怎么说呢,没有任何可比性,古代的状元更多是靠背诵四书五经,文采出众获得的,那个时候中个状元,基本上一生不愁了,但是反观现在社会,即使你学历再高,那也是一个阶段的成就,无法让你一辈子顺风顺水。另外现代社会,可不是有文采就行了,要求你不能偏科,这一点就不是状元可以比拟的。


假设古人人口基数2亿,文盲率99%,则识字人口数量为200万,其中又只有1%的识字人口能达到高中文化程度,状元就相当于在2万人的竞争队伍中拔得头筹,约为今时1000万的高考生员中的前500名,全国有293个地级市,状元三年一届,另有恩科取士,在人群中学习和应试的能力约等于现在的地级市的高考第一名。

不过,在古代人才更为稀缺,所以以状元的名义获得的社会资源的能量要远高于现在的市级高考状元。


首先,中国在晚清以前只有私塾、书院和师承等形式的教育,并没有大中小学,同年的考生也从十几岁到六七十岁,所以根本无法用现代的学历去比较,因为根本就不是一个体系。

古代的状元主要有两种:文状元和武状元。状元作为经过从州县到中央的童试、院试、乡试、会试选拔,再到殿试后的第一名,年龄从17岁到70多岁,其名誉不像今天的学历或学位,更像是今天的全国公务员招考第一名。

如果非要套今天的学历,状元的名誉学历肯定超过现在的文史博士武术博士,而其含金量恐怕更是超过现在的院士。因为他们虽然一般也是从六品官员起步的,但他们是发展机遇超越其他进士的潜力股。

试想一下,从唐高祖到清光绪的1280多年,包括历朝历代的文武特科考中,据有人统计仅仅只有839名状元。其卓有建树而众所周知者仅有王维、柳公权、陈亮、吕蒙正、文天祥、翁同龢等十余人。

而包括唐宋八大家(苏轼、韩愈、欧阳修、柳宗元等),诗仙诗圣诗鬼诗魔(李白、杜甫、李贺、白居易),四大名著作者(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曹雪芹),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等人,也都无缘状元,做多也就是进士及第,而左宗棠等更是连进士都屡试不第。


比现在的博士值价,难度太大了


我估计也就是现在的小学毕业学历


可能是研究生、博士之类的,含金量绝对不会很低,古代出一个状元多难得。[泪奔][泪奔]


公布一下状元的试题,也许能找到线索


首先在古代学生的求学之路中,学历分别为秀才,举人,进士,状元。用现在省市区来进行划分的话,如果你想考中状元,第一步就是先通过市级或者区级的考试,类似于现在的小升初。

通过了这次考试,这个时候你就是一位像秀才了,接下来你就需要去参加省级考试,就是初中升高中的考试。如果这次考试你又通过了,那么这时候你就是一位举人了,离当官不远了。

通过了省级考试之后,自然就要到国家首都去参加全国性的考试,就像现在的高中升大学。如果在这样的考试中,你能过了及格线,就可以去见皇上了。在见皇上之前,你还得找一位老师好好给你辅导一下,补习补习,调整好状态,然后去面见皇上。现在就要接受接受最终的殿试了。殿试就类似于研究生的考试了,能够通过皇帝的考核,那这时候你就会被封为状元,成为天下皆知的厉害人物。

所以这样算下来的话,古代的状元差不多就是现在一个初级研究生的水平,也算是精英人物了。


个人认为古代的状元,觉得除了有学问以外还要有多方面综合的高素质!古代的状元应该是是全国考试综合第一名的,是为了选拔国家重臣而设的综合考试,而不像现在的考试单纯的文凭比如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衡量的,所以个人感觉没法与现在的文凭来比较!倒是觉得与现在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差不多,古代的状元应该相当于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第一名吧!考取后被官府派到哪个省或者哪个重要部门任职,为老百姓服务!所以古代状元含金量是很高的!这只是我的一点浅知拙见[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如果古代的状元与现代人的综合素质相比,那只能算现在的小学毕业生了,且很难与现在的初高中生相提并论,单就数理化知识就让那些成天念叨着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的古代状元们为难了。


古代的状元放到现代社会是什么学历?准确地说,现在的学历很难与古代的状元相接轨。因为今天的博士生、博士后,都成千上万;而古代的科举考试,正常情况下,每三年举行一次,录取60人,其中第一名称为状元。

试想,每三年一次,被录取60人中的唯一,相比博士生、博士后的成千上万,根本没法比较,也没法接轨啊。

况且,古代考进士有一种说法,“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由于进士科的吸引力强,报考人员多,五十岁能考上,还算年轻的进士。就年龄而言,考中进士者年龄也都老大不小了。当然,象王维、苏轼等20岁中进士者也不乏其人。

还有,只要考中进士,皇上统统封官,官职最低也是县尉,等于现在的副县长(唯一的副县长)。有时皇上高兴,加上状元郎英俊帅气,往往先召为驸马——迎娶公主,继而再加官进爵,就成了州官,等于现在的市长之类。

因此,从年龄、学业、身份、地位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今天的硕士、博士、博士后等等学历,根本无法与古代状元相接轨。如果非要接轨,找到相对应的资历,那就是今天的院士。

可以说,古代的状元出将入相者很多,完全可以与当今的院士相媲美。

不再赘述,总之一句话——

如果非要古今接轨,古代的状元基本等于当今的院士。


原始地址:/tuijian/22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