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入乡随俗,学着去习惯许多不习惯的,去适应许多不适应的。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从北方到南方,饮食、住宿、生活节奏、生活方式都会有许多的不同,有许多是以前没接触过甚至闻所未闻的。
既来之,则安之。
我来自北方河南省,在浙江杭州上大学。在上大学之前我就在思考去南方生活需要带点什么适应本地生活的物品,去了之后发现并不需要,与北方的生活并没有多大的差异。
不过,还是有几点需要注意的,要不然以后的学习生活将会有很多的不方便。
首先,是在吃的食物上面。我们都知道南方吃饭主要是以米饭为主,可以做到早中晚都吃米饭。浙江的菜一般口味都比较清淡,带有甜味的菜很多。如果你来自北方,或者来自一个特别能吃辣的地方,那么你就要做好准备天天过着清淡的生活了。
可以的话,建议暑假把家乡的美食都给吃过一遍,要不然到了学校,到了南方想吃到正宗的就更难了。
在家早上我们基本上都是豆浆小菜,或是胡辣汤搭配烧饼、煎包与油条,到了南方豆浆配油条,豆腐脑还是甜的,早上想喝个米汤没有,只有皮蛋瘦肉粥,是咸的,所以刚开始去的时候饮食很不习惯。
还有端午节的时候,想吃个在家吃过的竹筒粽子,南方没有,大部分都是肉粽,吃了四年,我也只是吃过蛋黄粽,肉粽实在是享受不了。
还是在菜的做法上,一般黄瓜在北方都是凉拌的,到了南方处处可见黄瓜炒鸡蛋,黄瓜与其他菜搭配。还有莲藕,在家也是凉拌,到了这也变成了糖醋莲藕,不管怎么做,都只是热菜。
所以,如果你是重口味,最好自备辣椒等佐料。
其次就是天气了。上学的时候老师说过杭州在秦岭淮河以北,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雨水,冬天的平均气温高于北方省市,然后我都是相信的。
但是到了杭州之后的第一年冬天,我就已经被冻成了狗。在南方没有暖气这个东西,冬天也是开空调,所以没有北方暖气的那种温暖。在北方的冬天,是干燥的,因为杭州靠近海边,所以气候很是湿冷,冬天的风吹在身上是那种刺骨的寒冷,是你穿多少羽绒服都无法抵抗的,所以要准备好过冬大衣。
另外,杭州的确实多雨,并且是那种一年四季都是多雨的季节。南方的雨水跟北方的也不一样。南方的雨是霏霏细雨,是绵绵无绝期的。
大家都知道梅雨时节,下个两三个月都能让你发霉。天天都是细碎的小雨,从四面八方飘到你的身上,你的脸上,是雨伞挡不住的,从早下到晚,身上黏黏腻腻的。
南方的天气也是说变就变,一天之内四个季随时切换,让你天天早上不知道该穿什么好。
在杭州我可谓是亲身体会到了,所以出门必须要随身携带的伞,因为可能在你出门的时间不是太阳毒辣,可能就是细雨霏霏,切记,伞一定要随身携带,否则被晒死或被淋成落汤鸡。
南方的天气一年四季不是很分明,过了夏天就是冬天,过了冬天就是夏天春秋就像是不存在的一样,所以在南方不是冷就是热,所以在准备衣服的时候只要准备冬夏两个季节的就可以了。
啊,去澡堂洗澡没有池子,北方有,南方没有,而且一定要穿着内裤洗,别脱掉,我们男生都这么洗的,女生就不知道了。我在武汉上的学,天气比较奇怪,忽冷忽热,雨水多,一定要多晒被子,冬天天气湿冷,零下两度跟北方零下十度是的,保重,兄弟………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家在西安,在南京读了大学,又回到北方大学里工作,不知道算不算你说的这个问题,就结合我的实际谈谈感想吧。
首先要注意的是语言。大学里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庭环境各异,生活习惯不同,住在一个宿舍里,各地方言汇集,需要尤为注意自己的表达,也要适应大家的方式。比如说有人喜欢把喜爱的人成为小猪猪,这个在一些学生那里(比如一些少数民族)无异于骂人;除此之外南方的同学经常会说我们学校如何如何,也许ta和你是同一所学校,但他们没有“咱们”的概念,这个不是和你见外,就是习惯而已;还有就是南方方言与北方方言差别很大,他们也经常会说,你也许听不懂,但要习惯。
二是入乡随俗。比如吃饭的口味,起居的时间,看待事物等等,这道不一定是南方同学,其他同学也是。但南方学生生活仔细,虽然家境不错但也精打细算,有些北方同学理解为抠门,其实不是,这只是他们的习惯。再比如有些北方同学喜欢吃面食,而南方则喜吃米,有些南方同学没见过下雪等等,不要因为自己的不习惯或习惯而大惊小怪,以免无意间伤害同学情谊
三是正视差异。除了上面所说的差异外,还有很多,其实这都是正常现象。我们当年一个上海同学你就问我西安有没有汽车和红绿灯,问西安是不是很缺水大家都不洗澡;还听说一个兰州的同学被问是不是上学要骑骆驼等等。其实这些去看起来莫名其妙的问题不一定就是歧视,而是真正的不了解。希望你也不要过于挂怀。
还有很多事在此难以尽数,以后会遇到很多,只要保持平等看待,开诚布公,你就会有很多朋友和兄弟姐妹。请珍惜大学四年的同窗,因为他们是唯一在四年里和你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同学。
我家是内蒙的,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大学是在南昌念的,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我还是很有发言权的。北方人到南方念大学要注意的,那可就多了:
1、最重要的就是气候!冬天冻成狗,夏天热成狗,你以为春秋就好了吗?对,春秋是人,不过春秋一夜过!!!
2、偶尔会特别想家,比如听不懂老师的方言,和同学们在生活习惯上有差别,想吃妈妈爱心饭菜的时候,想家想到哭。
3、在寝室里打电话我听不懂别人打电话,但是大家都听得懂我在说什么。
4、最最重要的是,南方的雨季一下一个多月,梅雨季为啥也叫“霉雨季”,上了大学我算是彻底明白了!而且,冬天也是一样的!传闻中魔法伤害的“冷”名不虚传,寒冷中夹带着丝丝水汽,洗好甩干的衣服本来是想晾着去去水汽,谁承想,拿回来的时候却增加了黑色的斑点,“画风”很梵高嘛!
天知道当时的我,多想有一个能有个干衣机,让我摆脱这样的生活:
照我说,南方各大高校安不安装空调还可以等一等,能不能先安装点干衣机,一个宿舍一台嫌贵,弄个这样的也行:
哈哈,在新闻里盗的南京江宁大学城苏宁易购经贸校园服务站的图,如果涉及侵权,苏宁有关工作人员请联系我删图~
楼上的给出的点可以说是非常准确了,衣服干不了,算是在南方上大学的北方人一个难以忘怀的记忆点了!
很可惜,我并不会有,因为我被东南大学录取了!我们学校在南京江宁大学城里,就在苹果发布会即将开始的那天,大学城苏宁易购经贸校园服务站里新增了很多很多干衣机,随时烘干,随时就能穿了,当时门店那边还做了实验,真的挺神奇的,你说就这个条件,还让衣服晾不干,我不是傻吗?
虽然我已嫁作人妇,但看到跟大学有关的问答还是,忍不住点进来,忍不住的写点回答,沾沾青春气,也为题主答答疑。很庆幸这个题我还真的有话说,六年前我从河北考到南京,开始了南北方差异的生活。大学里遇到了现在的老公他是本地人,后来我就一直留在了南京,在这之前我也像其他人一样讨厌梅雨天气,但也像其他人一样无奈顺从,就这样一直到两个月之前左右,我们这边的苏宁门店放了很多干衣机,推出“共享干衣”的服务,当时正是梅雨季,天气比较潮湿,几乎每天都下雨,见不到太阳,而且当时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什么的特别热闹,所以当时刚看见这个共享干衣就觉得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都去尝试,我也拉着老公过去了,刚甩干还很潮湿的衣服,经过干衣机一烘干,真的马上就干了,一点水汽都没有,直接穿都没问题。我真很开心,有时候人们不是喜欢潮湿,而是没有办法,无奈将就,有了共享干衣机,我们才可以不在将就,去享受干爽,正是科技带给人们越来越多的贴心。
当下,学生的经济条件有限,宿舍晾衣服又不方便,南方校园与其放置共享单车、共享雨伞,还不如放点共享干衣机,对学生的生活帮助更大一些!也更加符合共享经济联动、互助、全生态的理念。
南方冬天那叫一个凛冬来袭,北方的小伙伴不要被冻死,我去年真的被冻傻了
去成都的同学注意了,一定要注意控制饮食!四年胖80斤鬼知道我到底吃了多少大龙燚小龙坎皇城老妈川西坝子三国川江滋香老码头山城老灶各种串串冒菜干锅瓦块香豆花甘记肥肠王记锅魁廖记棒棒鸡,走到哪都能发现不知名的好吃的苍蝇馆子和各种烧烤。。。还有什么钟水饺龙抄手赖汤圆醪糟跷脚牛肉老麻抄手伤心凉粉三大炮三合泥钵钵鸡叶儿粑糖油果子
ps.每次回去第一顿都是先来顿火锅,吃完之后拉三天让肚子先适应适应
内裤千万千万别攒着记住了因为我一同学攒了两天内裤衣服两天后直接长白色的小蘑菇了周围还有一小片白色的点点原因就是出了汗用塑料袋装起来系好然后就有了
南方人爱吃米饭,在南方你用大葱蘸酱吃会变成围观的对象。具体风俗看你是在南方哪个城市
南方范围可广。就看你到哪个地方上大学了。若在长江中下游的所有城市,冬天注意防冻,南方冬天比北方难过。夏天注意防中暑。若在广东沿海,则注意湿热潮热。饮食全国食堂都差不多,面食米饭都有。但羊肉少,魚多。南方小吃饮食比北方丰富又讲究。
我山东的,去云南读书,别的不关心,就吃一个字!所有的菜都是辣的!炒个小白菜你告诉我为什么要放辣椒!最受不了的是红烧肉里也有辣椒!还有就是顿顿米饭顿顿米饭!好不容易我自己买个馒头吃吧!是!甜!的!!!!
沈阳念书的时候有个海南的同学一直问我们雪是什么样的,很兴奋的样子,我们提醒他要买棉衣棉裤羽绒服,他说冷能冷到哪里去,后来把这孩子冻成狗,两条棉裤,买45鞋穿就为了多穿几双袜子,羽绒服外面还套个军大衣,摔倒了跟球一样爬不起来,我们都架着他走
蟑螂!蟑螂!蟑螂!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作为一个北方爷们,在北方是不怕这玩意的。直到那天,哇这什么玩意,甲壳虫么!好奇怪。然后看着他钻进了下水道,卧槽,这么大,太夸张了,比北方的蟑螂大了快20倍。天,现在也习惯了。不怕了。
▼
语言上
“钢铁锅,含眼泪喊修飘过”是什么歌?
(《海阔天空》:今天我,寒夜里看雪飘过)
▼
社交上
“还是不习惯和南方同学AA,
但是请了他们,
他们并没有什么回请的概念”
▼
生活习惯上
“买不到搓澡巾,就大淘宝买了一个
然后宿舍的南方同学传阅了一遍”
▼
饮食上
社团一个广东同学煲了一大锅汤,
一个东北姑娘
优雅自然的把碗里的玉米排骨都吃掉了,
然后把剩下的汤倒掉了
广东同学的表情是这样的
最近一段时间
朋友圈刷到了一些在北方上学的同学
这样说道
而南方同学则表示
“在30°的广东开着空调向你发来贺电”
南方的夏天的确是热到令人煎熬
入冬也很晚
但你以为这就样就完了吗
南方的冬天
也一定会给没有适应的北方同学不一样的“酸爽”
▼
经历过南方冬天的小伙伴的体验是这样的
“全身自动进入震动模式”
“上厕所洗手只洗两只到三只手指”
“我住的城市从不下雪,
记忆却堆满了冷的感觉”
“骑车快一点或坐电瓶
就像是脸被容嬷嬷扎了针”
“南方的冷是走心的”
“知道上床后没有关灯的绝望吗?”
▼
那么
身在南方读书的你
可以参考一下这些生存技能和注意事项
回南天
回南天是华南地区每年3月至4月时,从中国南海吹来的南风带着和暖而潮湿的空气,与从中国大陆北部来的寒冷气流相遇,形成静止锋,使华南地区的天气非常潮湿,间中有微雨或大雾。这个天气现象出现时,同学们务必记得关好宿舍门窗,做好防潮工作,不然宿舍就很可能会浸满水,墙壁发霉。
粤语
在广东上学是个学习粤语的好机会,建议大家多看港剧,多听粤语歌,当然最好是有一个会说粤语的舍友,说不定粤语能有所进步哟
怎么过冬?
(秘籍:北方过冬靠装备,
南方过冬靠身体和技能)
按照往常经验,珠海并没有早入冬,但一旦入冬,一切以保暖御寒为目标!
1、睡前可以先用热水泡个脚,睡觉的时候就会比较容易暖和,助于睡眠
2、打底衣物可以穿一些贴身的,或者穿高领衫,避免寒风肆意穿进身体
3、偶尔吃点温补的羊肉,能给身体带来热量
4、南方主要是湿冷,大家可以多晒晒太阳赶走湿气
5、睡前可以先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带到床上,这样早上就可以直接在被窝里换衣服啦
6、坐电瓶时可以用衣服捂一下脸,否则可能会被风吹“面瘫”;女生朋友一定要记得扎好头发,不然头发可能会被做成“爆炸头
7、多喝热水,多点运动
...
作为一个河北人,来南昌上大学,我觉得吧还是有好处的,好处就是大部分寝室都有独卫和空调,哈哈哈你不懂北方大学寝室被支配的恐惧。
但是好处过后就该忍受不了的事了。冬天那叫一个冷,那叫一个湿,作为一个纯正的北方人啊,真心受不了冬天没暖气,别跟我说北方人抗冻,北方人不是抗冻,是装备好!每次快放寒假的时候就是最难熬的时候,每天睡觉前都要先把暖宝宝充好电放到我的两层被子里把被子捂热,然后睡觉,每天穿衣服的时候好难过啊,就像在北方没烧暖气前的一个月,北方是只有一个月,南方好几个月啊。。。每到这个时候,我就好想回家在有暖气的家里穿着我夏天的睡衣活蹦乱跳。
还有就是南方没暖气就算了,开空调竟然被看作不正常???南方人才抗冻嘞!1.南方要比北方暖个,但是也有冷的时候,所以要记得带几件厚衣服;
2.南方少数民族比较多,要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
3.北方同学和南方同学的生活习惯不同,要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并尽快的融入他们;
4.南方特别是岭南常年高温,没什么事的话尽量少出门,出门前记得带伞或者擦防晒霜;
5.南方方言不容易懂,不过不用太担心,大多数人会讲普通话;
以我的经验,北方人去南方上学。最应该注意的就是【防寒抗潮】。
都说北方冬天寒冷干燥而南方温暖湿润,这其实是一个误解,绝对温度当然是北方更低,但长江以北的城镇地区都有暖气,即使不能集中供暖的农村也都有土暖气和火炉子。
东三省室外零下20度,室内零上20度。真正大寒的时候,人在外边活动的时间很短,还没有冻透就进屋了,进屋后温暖舒适。
长江以南,冬天室外零度左右,室内温度六七度,非常的冷。我当年在武汉上学时,在宿舍里看书时得穿上带护脚后跟儿的棉拖鞋,还得穿着大衣。
实在冻的难受了,就约上室友走出去暖和暖和,室外有太阳晒,比屋里能稍微舒服点儿。
在宿舍里偷偷放一个小太阳,被它烤的那一面能热乎点儿,但整个室内温度提不上来,跟北方的暖气没法相提并论。北方的暖气标准是室内温度16度,低于16度属于供暖不达标,可以向热电厂追责。
除了冬天冷得难耐,潮湿也是一个问题。南方会有梅雨季节,洗了的衣服永远晾不干,最难受的是睡觉时被褥也是湿哒哒的。梅雨季节过后,掀开褥子在底层甚至能看出一个深色的人形。
很多南方的学生到北方上大学时担心冬天难过,来了之后才知道北方的室内温暖如春非常舒服。反之,对于来南方上学的同学来说,阴冷潮湿是一个措手不及的打击。
根据我的经验,有一个神器是必备的,那就是电热毯。电热毯很便宜,几十块钱就能买到。能够让你在冬天睡觉的时候不再寒冷,在梅雨季节的时候,被褥可以保持干燥。
我的经验是:白天全天开低档,让它慢慢地烘烤被褥,晚上睡觉时把它关掉,否则烤一整晚第二天头晕脑胀、嗓子疼鼻发塞,并不舒服。
当年就是一条电热毯,陪我度过了南方难捱的冬天和梅雨季,很怀念它~
做好享福的准备就好,不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