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把手机称为精神寄托或许更好接受一点,当然针对一部分人,社会发展人物质化,现实,相对来说所有的人在这个社会上生活的只是肉体,那精神无处安放,特别是一个人,或者是很多人一起玩,你不能融入的时候,手机可以给精神寄托
我觉得可是可不是吧,首先我不懂心理学。在我看来,当你有事可做的时候,精神障碍?不存在的呀,就我来说如果我有事情需要处理,那我必然在处理完事情之前是不会去想着玩儿手机的,当一个人沉醉于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实是很难再去想另外一件事的。只有当你无事可做的时候,我认为手机就成了一种精神障碍了。比如我一个朋友每次跟我们出去玩儿基本上都是玩手机居多,为什么呢?他跟我说唱歌的时候吧他又不会唱,不玩儿手机干嘛?聊天吧他也插不上话,不玩儿手机干嘛?在他说之后我觉得也是这么回事儿。生活中类似的其实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因此,在我看来就是有无事可做的问题。
手机上瘾可以称为称为精神障碍,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
手机上瘾是行为成瘾,对于成人来说,会导致意志力减弱,对生活失去兴趣,整个人变得懒散、消沉。严重的会产生暴力行为,如毁坏物品、对家庭成员施暴等,个别极端者会导致抑郁症。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讲,玩手机成瘾会导致他们的人格障碍,对人冷漠,缺乏爱心,还可能使他们的社交行为产生问题,不善于与人沟通,甚至遇到事情会更愿意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
任何一个行为宽泛的讲,都可以被称之为“正常”或者“障碍”,就像我的这种说法看似荒谬我仍可以把它归于哲学来解释,瞬间就高大上起来,对别人有了更大的说服力。
人总会被华丽的语言所迷惑,真相总会被美丽的表象所掩盖,就看每个人的内心接受什么了。
同样一件事情,比如我此刻拿着手机,家里基本不太使用手机的老人就会念叨,你就整天抱着手机吧,整天没有个正事儿干!
也许很多人的确是如此,但我呢?老人的念叨只是别人的看法,与我此刻的所作所为无关,我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我才会来回答这个问题,回答很多问题,与我有关的无关的我都会回答,只要我可以谈出我的观点,就有很多人认同,我享受这个过程,即便已经很长时间没见着“答题得##”了。连发现“现金”这词是答题被折叠的禁忌,都是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
其实,我想,只要我们的所作所为不是如没有灵魂一般地去麻木被动地随大流,看手机也是一种特立独行,尽管,大多数人不是这样。
障碍与否,全在于每个人自己。
【一位孤独症儿童的父亲,孤独地看世界,也许是最独特的视角,坚持用文字感染大家,请关注我,请喜欢我的文章的人们评论转发扩散,请做我们能做的,请尊重自闭症谱系的生活,谢谢】
有意思的问题,一般人还真答不上来。
首先刷等于我也经常玩手机,然后根据今年6月份即将执行的国际最新诊断标准ICD-11,游戏成瘾也是一种非物质依赖,如果玩游戏到了不管不顾,脱离现实的地步,就属于精神障碍,叫做游戏障碍,等同于赌博成瘾。根据此诊断标准,如果玩手机是为了玩游戏就可能属于精神障碍。
其实这个最新的诊断标准争议很大,不能说玩游戏上瘾就属于精神障碍。如果如此规定那大学里不是好多精神病?按照这样的诊断标准,我这个时间还在玩手机的精神科医生也是精神障碍病人?那我的患者还会听我的吗?
心理学界对网络成瘾(IAD)的研究事实上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2008年左右,对网络成瘾的研究热度达到顶峰,随后热度逐渐下降。
最早的网瘾测量量表,是Goldbleg在1995年提出的七题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网络图片)
在此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普及度增加,网络成瘾的研究人员逐渐增多。
从最初单一的网络成瘾,演变由网络游戏成瘾、网络社交成瘾等不同类型的网络成瘾,组成的一类障碍。
但是部分心理学家判断网络成瘾属于精神障碍的核心依据一直没有改变,即网络成瘾带来的“成瘾”现象与“戒断反应。”
成瘾,指对对一种行为的控制能力受损,同时对个体、家庭、社会均造成不良影响
戒断反应,指网络成瘾者戒除网络之后,表现出的痛苦、焦虑难以忍受的现象。
当然其他复杂的判断标准还有很多。
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开发,网络进一步普及,甚至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至此对网络成瘾的研究告一段落。
因为实在没有办法再进行研究了,很多行业依赖于网络的使用,人们每天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对网络成瘾的鉴别越来越难。
最终这种研究方向成为一大冷门。
但是,依旧还是有简易可行的判断标准。
确实在种种的诊断标准中,各类精神障碍的鉴别很是繁琐。
但是从根本上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只有两个:一、自身内部感觉到不适;二、社会功能受到损害,影响正常生活。(南希,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大师。)
只要符合这两点,都可以算是精神障碍。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请点赞、关注我。
拜托大家点赞,推广给更多的人,希望这篇文章可以有所帮助。
中国首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