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看看明君的标准吧,再评价李世民是否达到标准了,最后综合历史分析原因吧。
回顾一下诸葛亮的《出师表》: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亲贤臣,远小人”
诸葛亮认为,做一个好的君主,应该要做到“开言路”、“秉承仁政”、“自身有好的道德修养”、“赏罚分明”、“亲贤臣,远小人”
从中我们可以大略窥视,对于儒家价值观来说,明君应该施仁政、勤政爱民、选贤与能、赏罚分明、察纳雅言……
再从《荀子·君道》一文来窥探一下儒家对于明君的标准。
荀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国家、政治、社会制度的总设计师。正如谭嗣同所说的“两千年来之学荀学也”,如今的国家政治体制都有荀子学说的踪迹。
荀子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也曾奔走于齐、秦、赵、魏之间,向君主们宣讲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政治理想。诸侯们试图向他询问这么一个问题:“请问为国?”荀子道:“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君主是万民的仪表,是天下的标准。您那么急迫地问我如何治国,于其身也,却身不正,礼不尊,人才不重,何谈为国之道呢?
荀子继续说:河水的清澈取决于水源的纯净,而不是河道的变更。先王的法律条令至今仍在,但曾经辉煌一时的大治之国早已经四分五裂,这难道不应归咎于历代的君主吗?所以,一个国家治乱的关键不但在于法律的严谨和各部门官吏的尽心尽职,更在于作为统治中心的君主理应担负起最重要的责任。
除了修身正己之外,荀子提出了为君者的必要条件:隆礼至法,选相取才。运用礼、法这些统治的工具,来建立上下有序、各守其位、各尽其用的稳定社会。因此,统治之道的核心就在于“能群”,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整个社会组织成一个紧密协作的集体,从而加强国家的中央集权,达到君民一体的理想境界。在荀子的政治蓝图中,君主承担着一个国家的宗教领袖、法律的制订者和维护者的责任,一言一行都严格遵守礼法的规定,并且宣扬礼法的尊严。
总结一下,受儒家传统价值观的影响,我们对于明君标准大致有以下
标准:
1.尊孔崇儒
儒家对于明君的论述通过大量礼法观念,不断将“明君”具象化,或者说儒家知识分子牢牢将“明君”标准的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抑或是同化在儒家传统价值观念当中。所以明君的第一个标准就是“尊孔崇儒”,如果君主所为之事对儒家传统价值观有所冲击,那么他在历史上的评价,尤其是在儒家话语体系下,排上“明君”称号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当然这是个必要条件,不是说推崇儒家的地位就一定能被叫做明君,这就需要其他充分条件的支撑了。
2.为国家或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帝王
什么叫做“为国家或民族或百姓做出杰出贡献”,确实有些宽泛,具体来说,还是要符合儒家传统价值观念。比如大一统观念,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或者在全国一统的基础上扩展了国家的疆域,如汉武帝等;或者强化“多民族”国家概念实质操作的帝王,促进了民族交流和民族团结的……
3.戡乱平祸
明君治下至少不能有大的动乱吧,不能影响百姓的安居乐业吧,不能频繁出现不稳定因素影响全国的生产生活吧。内忧外患,诸侯、异族、敌国、乱民、邪教都摆平了,内部外部都稳定下来了,全国进入稳定发展的状态,虽然偶有军事行动,但不影响发展大局的,能做到这样的君主才能称作明君吧。
4.选贤与能
选官当中,什么叫“贤能”、什么叫“德”,这在古代中国一直是一个比较争论的问题。选官最好的境界当然是“德才兼备”,当然这样的理想状态出现的比较少,大部分时候还是“有德无才”或者“有才无德”之间做选择,而且还要做到制度内,能够长效化运作。
当然我们也知道,这一条真的很难,不是难在帝王选才,而是难在制度,难在使用制度发现人才,并且长效化,或者在比较长一段时间内选出人才。
检验标准就是君臣关系、官民关系。帝王的一言堂或者官员集体卸责都是说明君臣关系是不太良好的;没有官逼民反,没有盘剥百姓,真正做到“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再就是臣,臣不能结党、欺上瞒下,当然君主对于臣也不能太过严苛,否则会重蹈明初的覆辙。
最后就是国家的整体实力在君臣一体之下,是否得到了强化和提高。
选贤与能进一步的逻辑就是知人善任。选出人才之后,做到发掘人才适任的岗位,并且给予支持,这也是明君的标准。
5.立储得当
能够做到上述方面的君主,在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方面的手段和效果应该是可以的。那么他下一个急需处理的问题就是立储,并且将立储的班底准备好。
首先,立储。继承人的选择当然是重中之重,没有治理国家的志向,不会任用人才,没有德行,应该不适任继承人。当然继承人的选择还有诸多需要考虑的。
其次是继承人的班底。国家很大,需要治理国家的人才也很多,但终究还是有一个核心团队,或者说君主的核心治理队伍,那么对于继承人继承之初,没有核心班底对于执政之处的继承人,这是非常危险的,也可能出现统治危机的。
最后,扫除威胁继承人继承的因子。
立储当然还是尽可能留下有用的人才,但难免也会留下不利于继承人继承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是人,也可能是事,作为明君来说,在卸任之前,为继承人扫除威胁的因素也是很必要的。
6.制定制度
虽然我们说帝制国家主要方面是人治,但国家说到底还是要讲规矩的,这里的规矩既指的是政策,也是律法,首先要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统治律法,也包括一些刑事民事制度。并且要沿用后世。这就相当于建房子,你不知道后世的继任之君是什么样的作为,会在王朝上建什么样的建筑,那么作为“明君”,就要将王朝的“地基”打扎实,让王朝这栋建筑承受力增强,再将王朝的主体结构完成,把王朝的“大梁”做好,保证房子不那么出圈,那也就可以让后世之君且“造一段时间”,不至于短短时间内“造没了”。
7.安居乐业
中国历史上采用与民休息的君王大都名声还可以,安居乐业、与民休息听多了,总是有种空的感觉,但简而言之,就是。“少去打扰百姓的生活”具体一点就是减少百姓负担,比如徭役、税负、杂费等等,减少了这些,百姓靠着勤劳的双手,穿衣饱腹还是做得到的,或许这就是史书上所谓的安居乐业吧。
8.德行不逾矩
至高无上的皇权,带来的就是“朕即天下”,可以对于王朝产出的一切予取予求,这是作为帝王的权力,但是正是因为统治的需要,君王大都选择儒家经典来教化百姓,带来的后果是同样也约束到了君王自己。儒家的责任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忠孝思想(仁、义、礼、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伦理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儒家思想与专制统治结合的结果,对于君王而言,能够约束他的,大概有两种力量,一种是伦理,一种是体制或者说规则。首先德行上,君王必须不能超过儒家可以接受的底线,伦理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有各自的道,恪守自己要遵循的道,其中作为君王来讲,影响较深的是两种,一是“孝道”,对于君王而言,对于长辈尤其是父母亲的孝道,历来都是检验君王德行好坏的基础性标准;二是“父道”,这里主要指的是立储,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储时不被自己好恶左右而废长立幼、废嫡立庶。
其他的伦理大概就是不要有骄奢淫逸之类的不符合儒家经典的言行举止。
至于体制方面,就是祖制祖训。这就是上文所言的制度,明君需要制定沿用后世的制度,当然需要遵行这些制度,这都是衡量君王德行好坏或者说是否逾越了规矩(儒家的规矩、皇家的规矩)。
现在来看看李世民是否符合这些标准。尊孔崇儒,唐虽然把道家抬得很高,但同时也是做到了儒释道并行,对于儒家的经典、规矩还是尊重的,李世民本人也基本做到了尊孔崇儒,他提倡儒学,赞扬孔子“以大圣之道,天纵多能,王道借以裁成,人伦资其教义,”诏令天下州县皆立孔子庙,开全国范围内设立孔庙之先河;为国家或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帝王,李世民在位期间,经李世民君臣二十三年的努力,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稳定发展,对外武功显赫,人口从贞观初年200万户达到永徽三年的380万户,灭亡东突厥,李世民因此被西域诸国尊为“天可汗”,降服西域,对于加强与少数民族交流,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符合此条;戡乱平祸,这个不用解释吧,应该是很标准地做到了“戡乱平祸”;选贤与能,李世民在政治上还是做到了既往不咎、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其中魏征就是最好的例子了,历史上有名的“房谋杜断”也可以说是太宗最著名的知人善任的一个典范,李世民把房玄龄和杜如晦结合起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特别的了解他们两个,唐太宗李世民在房玄龄做事中发现,房玄龄善于提建议却对如何整理一筹莫展,而杜如晦却恰恰与房玄龄相反,可以说他们两个是一种互补的存在,于是太宗就让他们两个搭配处理事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房谋杜断”的故事,这也是太宗知人善用最经典的体现,君臣关系、臣民关系是比较好的;立储得当,高宗李治时期的国力和统治是可以的,通过父亲的积累,国力还是属于上升期,此项也是合格的;制定制度,有名的就是《贞观律》了,这部律是《唐律疏议》的奠基,基本确定了唐的大部分律法结构;安居乐业,看看人口增长就知道,动荡时期的人口不会呈现大幅度的增长,反推一下,至少唐太宗时期的百姓还是处于相对安稳的环境当中的,贞观之治的结果也说明了百姓在此时期还是比较安居乐业的;德行不逾矩,这个恐怕是李世民的缺点,要说个人私德,勉强可以,儒家的各种行为规范基本都很好的做到了,最被大家攻讦的就是合法性了,玄武门之变这个“污点”为合法性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好,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个价值观上,李世民确实存在他没有做好的地方。
但总的来说,李世民应该是一个明君。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唐太宗时期打败了突厥、高句丽,国力大幅提升,大唐威震八方,被尊为天可汗。你说,如果是王八蛋能干成这样的成绩?
从治国理政和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以及创立贞观之治打造大唐盛世上看李世民算得上明君,但从玄武门兵变骨肉相残以及晚年荒淫无度导致武则天推翻李唐江山来看,李世民根本就算不上明君。
毋庸置疑,李世民明君当之无愧。千年以来,李世民几乎成为明君的象征。被数千年来几乎所有人承认,自然可堪称明君。
李渊起兵时,李世民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将领,并几乎打下了大半个天下。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称帝后,马上得天下,却不马上治理天下。对内,他能够善于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天下能够休养生息,百姓富足,开创了中国封建王朝史中最著名的“贞观之治”。
对外,李世民开疆拓土,灭亡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了高昌、龟兹、吐谷浑等西域诸国,征伐并重创了高句丽;设立了安西四镇,大唐铁骑之下,无不臣服,被尊称为“天可汗”。
文治武功如此鼎盛的李世民被称为明君,当之无愧。
当然,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李世民是一个好皇帝,但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好人。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杀死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并纳弟媳为妻,同时逼迫李渊退位,如此作为,实在称不上一个好人。但这无损于他明君的称号,更无损于他对历史的贡献。
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从他去为以后唐朝进入了第一个盛世,这个盛世被后世的学者大书特书。后人称其为贞观之治。人们普遍的相信,唐太宗治理之下的唐朝拥有着和历史上任何一个盛世相匹敌的能力。可是唐太宗的继位并不是十分正当,而他继位的不正当性给了人们的口时,大家觉得唐太宗到底算不算一代明君呢?
唐太宗杀兄篡位成为唐朝皇帝本就不应当
从宗法制的继承角度来看,唐太宗李世民在没有做皇帝之前,他只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他的哥哥你建成才是名义上的皇太子,也是宗法制度下面皇帝之位的第一继承人。他哥哥李建成不死根本轮不到其他人,既为李世民的继位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得到的。
李世民当时在外面立下了许多功劳,大家都觉得李建成功劳不如李世民,而当时拥护你是建成的人,又认为李建成被立为太子就应当继承皇帝的位置,双方势力围绕着皇帝之位展开了复杂的斗争,连李渊都很无奈。可是一个做父亲的人无法解决自己儿子之间的斗争,那么他就会失去威信,这使得李渊之后面失去皇位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成功成为皇帝,这场政变是唐朝历史上最阴暗的一面,那个时期的李世民在杀掉自己的兄长李建成和自己的弟弟李元吉之后成功的成为了大唐宗法制度上唯一的继承人。也不能说是唯一只能说最适合的一个继承人,在当时他做了几个月太子之后就逼迫李渊让位自己做皇帝,年号贞观。
从百姓和国家层次来说,李世民是一代明君
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斗争再复杂那也只是他们一家人的事情。我们关心的只是谁做皇帝之后对老百姓更有利,对整个国家更富强。你是民在成为皇帝之后,他励精图治,听取别人的建议,把国家治理的很好,可谓是蒸蒸日上,而老百姓也进入了一段和平发展的时期。
唐朝历史上第一次盛世就在李世民的治理之下,南宁的贞观之治带给后人的不仅是文化上的影响,更是后面封建王朝对盛世的衡量标准,大家普遍的认为贞观之治可以和后世的开源盛世相提并论。而朝廷上面政治清明,朝廷官员任用得当,李世民做皇帝有做皇帝的气魄,它对外征服四方夷狄成为了全天下共同尊敬的人。
从历史角度分析李世民确实是为明君,隋朝杨广造成隋末严重大乱,导致人口锐减,使得武德年间、贞观初只有200万户,李世民经常以亡隋为戒,注意叮咛自我克制欲望,嘱咐臣下莫恐上不悦而停止进谏,励精图治,后经李世民君臣二十三年的努力,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稳定发展,对外武功显赫,至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人口达到三百八十万户,奠下了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年间大唐盛世的基础,史称贞观之治。
作为皇帝善于采纳大臣的建议这很简单,难的是如果大臣经常挑毛病让自己下不来台还任用他就很难。有一次魏征在朝廷上与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太宗想要发作,又怕失去虚心纳谏的好名声,强忍住没有责处魏征,但回到内宫见到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乡下佬儿魏征。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去内室换了朝见的礼服,向唐太宗下拜。唐太宗很惊奇,长孙皇后却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唐太宗听了非常高兴,顿时怒气全消。
贞观时期在李世民的治理下,社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贞观四年,全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贞观六年,死刑犯增至二百九十人。然而这一年的岁末,李世民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贞观七年秋天再回来就死。贞观七年九月,二百九十个囚犯全部回还,无一逃亡。那时候大唐政治修明,官吏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不公平的现象较少,人们心中没有多少怨气。丰衣足食的人不会为生存铤而走险;心气平和的人也不易走极端,因此犯罪的概率也就少之又少。
是明君。
还问为什么,分析起来太累,也说不出什么新鲜的来,免了。
没有玄武门之变那来的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开创了贞观之治,又击败强敌异国、威震四夷,强大了国威军威,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康,四海臣服、八方来朝,又成为一代雄主。因此唐太宗李世民的确是一位明君,也是一代雄主。
撰文|赵立波
作为大唐盛世的开拓者,同时更是李唐王朝的重要奠基人,李世民的一生可谓骑马射箭纵横沙场,下马后挥毫泼墨,指点江山,是历史上少见的文武双全的人物。从16岁顶着贵族光环的他跟随父兄强势崛起走上军旅路途,18岁充当先锋官,24岁已经威名远扬,纵横沙场取得赫赫战功。在29岁登基后,他俯仰江山,开启了中华文明重要的盛世典范,这些均与李世民的个人风采、能力有着直接关系。
李世民画像
(一)、二十九岁的李世民意气风发指点江山,诠释了盛唐的青春活力。
武德九年(626年)的六月,虽然天气炎热,大唐却刚刚经历了令人颤抖的“玄武门之变”。老皇帝李渊作为这个亲情悲剧的最大冲击者,开始变得心灰意冷,在事变的第三天,正式向天下发布李世民为皇太子的诏书。“皇太子世民夙禀生知,识量明允,文德武功,平一宇内。朕付托得人,义同释负。”最后一句话更加重大意义:“自今后军机兵杖仓粮,凡厥庶政,事无大小,悉委皇太子断决,然后闻奏。”【1】几天后,李渊正式提出“朕当加尊号为太上皇。”以此正式完成了父子的权力过渡。二十九岁的李世民意气风发,与此对应的是精力充沛和对帝国事务处理的快速反应的高效运转,从而为全面开启“贞观之治”提供了充分准备。众所周知,李渊是靠着如狼似虎的儿子们最终夺得天下,将一盘散沙收拢整合。在缔造大唐时,李世民的能力和功绩是最大的。当然,李渊的也绝非范范无能之辈,而是“素怀济世之略,有经纶天下之心。”的一个人。【2】也正因虎父无犬子,李世民在关键胜利战争中,独立指挥了四大战役,从武德元年抗击薛举,到五年后平定刘黑闼前后四十六个月,李世民自己在战场一线就多达二十七个月,战争这个放大器全面展示了李世民卓越的军事才能。对于战争,他曾站在高度总结说:“吾自少经略四方,颇知用兵之要,每观敌阵,则知其强弱,常以吾弱当其强,强当其弱。”【3】这是典型的“田忌赛马”战术,也是李世民活学活用的典范。甚至李世民深谙“持久战”的精神要领,在两军对垒呈胶着状态时,他会采取拖延敌军,磨耗对方耐力和粮饷,最后关键一击,所谓的“坚壁挫锐“、“敌饥以持久弊之”的战术成了青年李世民的制胜法宝,从16岁到29岁的青春年华,李世民终于走上了人生巅峰,诠释了年轻有为的真正内涵。
(二)、大唐软实力的建设者,用人艺术成就了盛唐内涵。
对于软实力他首重的是人才,曾说:“为人君者,驱驾英才,推心待士。”【4】李世民之所以有如此深刻的体会就是源自于早年创业关于人才力量的重大认识。在那个门阀制度长期垄断的情况下,李世民率先打破出身资质,“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5】面对“士大夫以乱离之后,不乐仕进,官员不充”的情况,李世民迫切地希望“擢将于行伍之中,取士于凡庸之末”。在制度上全面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最后让所有读书人都汲汲于功名,时人对此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6】当李世民看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的盛况时,情不自禁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迫切,最终让李世民收获了大量人才,从而充实到各地,为盛唐源源不断注入了活力。此外,李世民选人用人最大的特点是,早年秦王府的心腹,如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高士廉等“亲故”和早年李建成手下的人才也都被李世民成功争取过来,如魏征、王珪、张玄素等。最后就是其父李渊留下的股肱重臣如萧瑀、封德彝等人。
从制度上和有针对性地选人用人无不体现了李世民的战略高度,此外他非常珍惜自己经营起来的人才梯队。在根本上防止彼此倾轧。贞观十七年,萧瑀因为地位被房玄龄超过,于是对李世民进谗说房玄龄:“朋党比周,无至心奉上”,还进而诋毁说:“此辈相与执权,有同胶漆,陛下不细谙知,但未反耳。”【7】李世民严肃驳斥了萧瑀的谗言。此外对于曾经对立面争取过来的人才,李世民“洞然不疑”,通过不断放手使用,最终这些人死心塌地为其出力。(三)、李世民的个人风度,开启了包容的盛唐气象。
李世民在求谏和纳谏上的风度是其一生最大的亮点,虽然贵为帝国之尊,却经常能谦虚听取纳谏。早在被立为皇太子时,他就下令“百官各上封事”【8】此后不久即位,他的书案前如雪片般飞来的奏折涌到了这个年轻人的面前。对于这些建议,李世民对司空裴寂说:“有时候上书奏事,条数很多,朕总粘贴在屋壁,出入都看一次。所以孜孜不倦,要对得起臣下的一片苦心。每一思政理,或三更方寝。”【9】
李世民书法
李世民登基之初,行为举止颇为严肃,许多臣下担心谏言失当,所以很是顾虑。当他听说后,马上改变态度,跟臣下说话都是和颜悦色,诚恳地听取。对此他解释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国,必籍忠臣……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10】李世民的风度如暖暖的春风,吹进了帝国每个角落。对于求谏,李世民还想了许多奖励办法,当时有个叫元律师的被判死罪,主管官员谏言说:“根据法律,不该处死,怎么可以滥用酷罚呢?”李世民听了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就将兰陵公主园赐给他,价值百万钱。有人认为奖励太重了,对此李世民回应说:“即位以来,从未有过这样的谏诤,所以特给重赏”。此后对于官员谏言并得到奖励的事情非常多,带着特殊的体温都被载入了那段历史,而以魏征为代表的直谏将此推向了高度,生动展现了李世民的个人风度和开放包容的盛唐气象。史载“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11】李世民经常召见他到内室,征询一切过失。短短几年,魏征总结了二百多条重要谏言,让李世民非常赞赏。然而李世民毕竟也是情感动物,有时对魏征的劝谏也有过激烈反感。贞观六年的三月,退朝后,李世民忽然大骂说:“一定要杀了这个农家老头”。长孙皇后问对谁如此发怒?李世民说:“魏征每廷辱我。”皇后劝解道:“妾听说皇帝圣母,臣下才会憨直,今天的魏征的言论全都是因为陛下的英明,我应该向您祝贺。”【12】由此李世民给君臣和谐起到了经典规范。
两年后李世民发现一些官员在向他奏事事,总是战战兢兢,恐惧不安,说话语无伦次,于是强调说:“寻常奏事,情犹如此,况欲谏诤,必当畏犯逆鳞。”【13】于是他安慰这些人说:“今后就算你们的谏言不一定对,我也不会生气,如果斥责你们,恐怕你们再也不敢说话,今后谁还能给我提供建议。”李世民的风度影响下“诸臣之敢谏,实由于帝之能受谏也。”大唐的风度就是在如此情况下,逐渐形成,从而让那段历史云蒸霞蔚,雍容大气。
注释:【1】《册府元龟》卷二五九【2】《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3】《旧唐书》薛仁杲传【4】《旧唐书》萧瑀传【5】《帝范》卷一《求贤》【6】《唐摭言》【7】《旧唐书》萧瑀传【8】《旧唐书》太宗本纪【9】《贞观政要》【10】《贞观政要》卷二《求谏》篇【11】《旧唐书》为政传【12】《魏郑公谏续录》卷下【13】《廿二史札记》卷一九
唐太宗要还算不上明君的话,历史上怕就没几个明君了
谢谢朋友邀请,李世民,在隋末,刀兵四起,李世民和他父亲李渊,在太原急需力量,以后收复了瓦岗众英雄,用几年的时间,平定的反王,打败隋朝的统治,李世民虽然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好像是不光彩杀了哥哥,但是这个不影响,李世民在历史上的功绩,李世民开创了历史的先河,执政23年造福黎民百姓,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提高,开创了大唐的文化,外国人都像唐朝取经学习,当时李世民把唐朝治理的,夜不闭户,画地为牢,李世民是历史的名君,能听进魏征,劝诫,他平定了突厥,平定了高丽,李世民开创了古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千古传佳话,万古流芳,一代明君李世民!
首先我认为唐太宗李世民乃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明君贤主,其治国理政之才可以称得上是经天纬地。而历史上对于唐太宗李世民也一直是好评如潮,其中不乏有后世一些皇帝以李世民为楷模。就连我们的伟大的开国领袖毛主席也曾评价其军事才能: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而唐宗宋祖一词亦用来形容后世皇帝有很好的治世之才,是一个开明的皇帝,堪比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由此可见唐太宗可称得上是明君贤主。接下来就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唐太宗可称得上是明君英主;
1.从军功来看:唐太宗皇帝之位的由来虽一直受人诟病但是却不能否认其治国理政之才能,然而,玄武门之变也并非无缘无故,如果他不发动玄武门之变,或许死的人就是他了,从晋阳起兵到李世民为唐朝开疆扩土征战四方再到玄武门之变,再到登基为帝,李世民一生战功赫赫,为唐朝统一全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从治国理政上看:对内以文治天下,对外开疆扩土,为唐朝盛世奠定基础,在任期间,任人唯贤,知人善任,从谏如流,魏征,长孙无忌等人皆是名扬天下的名臣,开创三省六部制,整饬吏治,使得唐朝海晏河清,在经济上寓兵于农,均田制,租庸调制度使得经济繁荣军事实力强盛,万邦来朝,外邦称天可汗,这不可不谓之明君。
3.从领导力上看,李世民有责任心,勤于政事,在任期间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皆达到唐朝的鼎盛时期,开创贞观之治,著《帝范》总结自身功过,教育其子。
总述;唐太宗李世民虽有玄武门之变这样不光彩的历史,但是俗话说人无完人,又岂能要求其十全十美呢,总的来说李世民的功是远远大于过的,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明君,称之为千古一帝又有何妨呢。
以下仅代表我个人观点,欢迎评论区交流讨论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十七岁就随父李渊在太原起兵,文韬武略,统帅全军。为大唐建立,居功之伟。627年继位,重用魏征,从谏如流,把魏征当一面镜子,可知道自己的得失。对百姓减轻赋税,发展经济,使人民安居乐业。对外征讨高丽,突厥,吐番,开疆拓土,稳定边防。帮扶弱小邻邦,传播大唐文化,与世界各地贸易经商,加強与各国联系交往,使大唐名扬海内,是世界文明强盛之邦。。。现在世界各地华人华侨聚集之地,有唐人街,盛大节日都穿唐装,不忘大唐之强盛,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邦。大唐互邻友好,帮助其它国家就好像现代中国帮助非洲国家一样。唐太宗李世民把自己与百姓的关系比做船与水,说水能载舟,也的覆舟。李世民精通史册,深知兴衰,百姓是国家的命脉,开启贞观之治,使人民富足,国家富强。李世民为大唐盛世奠定了良好基础,不愧为一代雄主,一代明君。
李世民是我国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家,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明君。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励精图治,经济繁荣,这一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
一,唐太宗继位初对农民釆取了一系列开明政策。如从公元627年至公元629年,吴东,吴中各地连续发生霜、蝗灾害,农民苦不堪言生活难以为继,甚至出现了卖儿卖女的现象。唐太宗当即下令开仓救济,竭力地帮助灾民渡过难关。
二,唐太宗还是一位最善于纳谏的皇帝。有一次他问魏征:“当皇帝怎样才是明,怎样才是暗?”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唐太宗很赞赏这句话。他和宰相商量国家大事的时候,都叫大臣参加,充分发表意见。
三,建立完善的议事制度,集思广益。但凡国家大事,自己先提出主张,再和大臣讨论。可以各抒己见,引受任何限制。这样一来军国大事就很少出错了。
四,知人善用,任人为贤。他说:“人君必须至公无私,才能服天下人的心。我和你们每天的衣食,都是从民众中取得。所以设官立职,就要为民众为事。不应以关系亲疏和资历深浅定官职大小。
他当时选官敀标准:1.是德、2.是才、3.是行为。所以唐太宗时期,选拔了不少寒门子弟出身的人才出任政府官员。
五,对待突厥威胁的问题,他采取了恩威并用的策略。唐太宗亲自训练士卒,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唐军的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利用突厥内部寻盾攻打突厥,突厥兵见大势已去纷纷投降。突厥君长颉利被俘,唐太宗不但没杀他,而且任命他为右卫大将军。这不反反映了唐太宗的宽宏大度,也显示丁他治国安邦的雄才大略。
六,为了巩固封建政权,唐太宗很重视法律、法规的建设。从即位起就开始组欲很多精通古今法典的人才,多次进行修订和编纂法律。公元637年正式颁布唐律12篇,共500条。因为这些律法是在贞观年间制定的,所以也称:“贞观唐律”。
唐律基本上依据隋律制定的,但比隋律有了很大的进步。内容比较完整,条目简要、严整,职权范围清楚明了,进而成为以后宋、明各朝代法典的典范。
所以说唐太宗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明君。
唐太宗的贤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节用戒奢:他力戒奢侈,尽量节俭,克制自己的欲望,减轻百姓的负担。他沿袭了隋朝的中央官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为了减轻百姓负担,唐太宗下令精简机构,裁撤了许多冗员。
②招贤用能:唐太宗知人善任,不论资历,不计亲疏,只要是治国安邦之才,就委以重任。唐太宗还沿袭隋朝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确立,改变了过去官员选拔主要由世家大族把持的局面。科举取士不重门第,完全取决于考试,改善了选官用人制度,使得有才学人得以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扩大了统治基础。在科举制度的激励下,士人读书的风气更加兴盛,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虚心纳谏:唐太宗经常鼓励大臣们指出自己的过错,不要有什么隐瞒。对大臣们所提的意见,他也总是虚心采纳和改正。唐太宗统治期间被称为“贞观之治”.他的贞观之治,不仅是唐以前所未有的封建盛世,也是唐代以后历代皇帝所赞颂的典范。历史上有这样的皇帝当然算明君了。
唐太宗当然是明君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其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但瑕不掩瑜,以其登位后的政绩来说这些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一、政治
唐太宗任人唯贤,不计小节,对隐太子旧部多有重用,魏征就是典型代表。同时发扬隋朝的科举制,给予寒门子弟进入仕途更多的机会,防止门阀士族垄断人才晋升渠道。而且有明君该有的气量,对魏征等人多次的直言逆鳞也都能忍受接纳。
二、经济
唐太宗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自隋末战乱以来严重受损的经济得以恢复原气,天下出现了久违的安稳局面。
三、军事
唐太宗在位时期,先后攻灭东突厥、高昌、薛延陀等国,重振了“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大汉声威,并在边疆设立都护府,扩大了大唐领土。
四、文化
修史编书,扩大了大唐的文化影响力,确认了泛中华文化圈,其影响力至今仍在。
总结:唐太宗在文治武功上都有所作为,其治理模式对后世十分有借鉴意义。
唐太宗是中国皇帝中少有的贤明君主。
唐太宗注重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他知道只有老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稳定发展。“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太宗提倡节俭,禁止大兴土木工程。重视农业生产,在他执政时期,农田种植面积扩大,粮食增收,人口增长。
唐太宗重视学校教育,完善科举制度。注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他知人善任,许多清明官吏无论在地方做官,还是在中央从政,很多人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公元630年,唐太宗派大将军李靖北击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唐太宗采取宽容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了东突厥问题。通过和亲政策与吐蕃发展友好关系。他派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唐太宗励精图治,唐朝初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亲自经历了隋朝的兴衰,时刻提醒自己不能重蹈隋亡覆辙,他身边出现了很多敢说真话的谏臣,如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马周,为贞观之治作出了贡献。
“太宗三镜”,善于纳谏。大臣魏征规谏200多次,在朝堂上当众指责太宗的过失,让太宗尴尬。而太宗不但不杀魏征,而且对他高度赞扬。《旧唐书·魏征传》记载了唐太宗对魏征的评价。
【原文】及(魏征)病笃(病危),(太宗)舆驾再幸其宅,扶之流涕。(唐太宗)尝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烈征(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征亡后,朕遣人至(魏征)宅,就其书函得表一纸·······云‘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有恶人则国乱。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唯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祥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贰(怀疑)可以兴矣。’其(魏征)遗表如此,然在朕思之,恐不免斯事。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知而必谏也。
【解析】:魏征病危时,唐太宗再次乘车到魏征家,扶着魏征的手潸然泪下。太宗曾经在朝廷上对他的近臣说:“用铜做镜子,可以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道理,用人为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我经常保持这三面镜子,以防自己犯错误。如今魏征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魏征去世后我派人到他家,从他书箱里找到一页奏疏,上面写道:天下的事物有善有恶。任用善人国家就得以安内,任用恶人,国家就发生动乱。朝廷大臣中,君主对他们有爱有憎,对憎的人只看到他的缺点,而对爱的人只看到他的优点,爱与憎,要仔细谨慎呀。如果喜爱一个人能看到他的缺点,憎恨一个人能看到他的长处,斥退邪恶的小人大胆果敢,任用贤良的人不怀猜疑,那么,国家就可以兴盛发达。”魏征留下的奏章就是这样写的。而在我看来,恐怕难免犯这样的错误,公卿近臣们可以将魏征的话写在笏板上,知道我的过失就一定要规谏啊。
人无完人。唐太宗也会犯错误。唐太宗(598-649)比魏征(580-643)晚病逝6年。公元647年他患风疾。久治不愈,开始迷恋方士炼丹,两年后因为服用丹药过多,中毒暴亡。如果魏征还在世,也许能规谏太宗不吃丹药,得以长寿吧。
毛泽东主席曾写词赞太宗“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认为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可以点赞的明君。
总之,终其一生,唐太宗注意汲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善于纳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是屈指可数的明君圣主。
来到唐朝我们看看唐太宗李世民到底算不算明君问题。
毫无疑问唐太宗李世民当之不愧为一代明君。唐王朝是中国历史的巅峰王朝,以繁荣和昌盛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唐王朝三百年历史,其交织着政治的博弈,有这灿烂的文化,史诗班的浪漫,还有我国第一位女皇帝也现与期间。至今,唐王朝的荣光依然闪耀,其中最为璀璨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司马光:“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唐太宗李世民,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随父亲少年从军,晋阳起兵拜秦王
李世民于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8年),父亲是时任隋朝官员的李渊,母亲是北周皇族窦氏。童年时代的李世民聪明果断,不拘小节,接受儒家教育,学习武术,擅长骑射。李世民17岁参加左屯位将军云定兴的军队,前去雁门关,营救被突厥人围困的隋炀帝。18岁,父亲唐国公李渊出任太原留守,李世民跟随到太原并随父多次出征,平服发生在今山西省内的各种叛乱和抗击东突厥人的入侵。
义宁元年(617年),19岁的李世民随父亲李渊起兵反隋,史称“晋阳起兵”。李渊封李世民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起兵攻入长安。李世民官拜光禄大夫、唐国内史,徙封秦国公,食邑万户。
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李世民为右元帅,徙封赵国公,率兵攻克东都洛阳。设三路伏兵于三王陵,击败隋将段达。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废黜杨侑,称帝,改国号为唐,封李世民为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进封秦王,时年20岁。
▪四方征战纳贤士,玄武之变立贞观
唐朝建立后,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并未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自武德元年(618年)起,李世民亲自参与四场大战役。1破薛举,浅水原之战平定陇西薛仁杲(薛举之子),铲除了唐朝来自西方的威胁。2击败宋、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巩固唐朝的北方。3在虎牢之战中,一举歼灭中原两大割据势力: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集团,使唐朝取得了华北的统治权。4重创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和山东的徐圆朗。
武德四年(621年)十月,封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万户。李渊又下诏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李世民因此开设文学馆,收揽四方彦士入馆备询顾问,文学馆与秦王府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军事团队。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在秦府谋士杜如晦、房玄龄,将领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侯君集、王君廓等帮助下,在宰相陈叔达、朝臣长孙无忌等暗中支援下。李世民在帝都长安城宫城玄武门附近射杀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7月5日),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下诏曰:“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626年9月4日),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为帝,次年改元贞观。
▪励精图治薄赋尚俭,开辟盛世“贞观之治”
李世民经常以亡隋为戒,提醒自己克制欲望,嘱咐臣下莫恐上不悦而停止进谏,励精图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经济上,薄赋尚俭,为政谨慎;亦致力复兴文教,令隋末动荡之局得以稳定下来。
李世民十分重视吏治的清明,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13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风评;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另又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廷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百官遂自励廉能,直接提高政府效率。
在军事上,李世民多次对外用兵,先后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等,由是唐朝声威远播,四方宾服。
经李世民君臣二十三年的努力,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稳定发展,对外武功显赫,至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人口达到三百八十万户是隋末的近2倍,奠下了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年间大唐盛世的基础,史称贞观之治。
▪著《帝范》教子,终南山病逝
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太子李承乾以谋反之罪被废,唐太宗遂将其第九子晋王李治立为太子,并对太子严加教管。晚年李世民著《帝范》一书以教戒太子李治,总结了他的施政经验,同时自评一生功过。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正月,唐太宗将他撰写的《帝范》十二篇颁赐给太子李治,并对其告诫说:“你应当以古代的圣哲贤王为师,像我这样,是绝对不能效法的。因为如果取法于上,只能仅得其中,要是取法于中,就只能仅得其下了。我自从登基以来,所犯过失是很多的: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所有这些,都是我所犯的最大过失,千万不要把我作榜样去效法。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649年7月10日),太宗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在位二十三年,建丰功伟绩
▪政治方面
知人善任,用人唯贤: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重修《氏族志》,着重立德、立言、立功,以功臣代替世胄;又通过科举,吸纳有才干的庶族士人,用科举代替门第。从而,寒门子弟入仕机会大增,为政坛带来新气象。此外,更接纳封德彝之议,命宗室出任官吏,以革除其坐享富贵的恶习。
完善制度:李世民在位期间使隋制更趋于完善。如中央朝廷方面延续了三省六部制,特设政事堂,以利合议问政,并收三省互相牵制之效;地方上沿袭了隋代的郡县两级制,分全国为十个监区(道)。此外,行府兵制,寓兵于农;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等皆有所发展。
从谏如流:李世民以隋炀帝拒谏亡国为戒,即位后尽力求言,他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和风格。其中魏徵廷谏了200多次,在朝堂上直陈皇帝的过失,在早朝时多次发生了使李世民尴尬、下不了台的状况。又如王圭、马周、孙伏伽、褚遂良皆以极谏知名。贞观时期在李世民的治理下,社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百姓人心中没有怨气。丰衣足食,因此犯罪率很低。
▪经济方面
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农民安定生产,耕作有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赋税劳役。“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重视商业发展,出台便利条件,在李世民政府的倡导下,贞观王朝的商业经济有了迅速和长足地进展,新兴的商业城市像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当时世界出名的商业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国。除了沿海的交州、广州、明州、福州外,还有内陆的洪州(江西南昌)、扬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凉州。首都长安和陪都洛阳则是世界性的大都会。
汉开辟的“丝绸之路”一直是联系东西方物质文明的纽带,唐朝疆域辽阔,在西域设立了安西四镇,西部边界直达中亚的石国(今属哈萨克斯坦),为东西方来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结果丝绸之路上的商旅不绝于途,品种繁多的大宗货物在东西方世界往来传递,使丝绸之路成了整个世界的黄金走廊。
▪军事方面
贞观二年,朔方人梁洛仁杀夏州割据势力首领梁师都,归降唐朝,唐朝统一全国。
贞观四年,令李靖出师塞北,灭亡东突厥,李世民因此被西域诸国尊为“天可汗”。
贞观十三年,太宗以高昌王麴文泰向西域朝贡,遂命侯君集、薛万彻等率兵伐高昌。次年,麴文泰病死,其子麴智盛继位,投降唐朝。太宗于是在高昌首府交河城置安西都护府,西域各国皆到长安朝贡。
观十九年,唐太宗以高句丽摄政弑主虐民为由,亲率六军,从洛阳北进,率兵攻打高句丽。唐军取得多次大。
唐太宗亲征高句丽,战果远大于损失,有利于之后继续征高句丽,灭高句丽。
贞观二十年(646年),唐朝在漠北设立安北都护府,在漠南设立单于都护府,建立了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后改名余吾州,今安加拉河地区)、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
▪文化方面
李世民酷爱书法,其书法以隶书见长,并且酷爱书法名品《兰亭序》,亲自写《晋书·王羲之传赞》。
汇聚四部群20余万卷,在弘文殿旁建“弘文馆”以储图籍。
另有“史馆”、“司经局”、“秘书省”和“崇文馆”等,其藏书质量和数量远远超过前代,史称“群书大备”。
武德九年(626年)九月,即位伊始的唐太宗说:“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贞观元年(627年),又说:“朕以天下为家。”贞观十八年(644年),又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的这种认识和思想,显示了处理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的仁和宽厚的胸怀。在这种思想和胸襟指导下,贞观时期推行了十分开明友善的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政策。
唐太宗实行少数民族政权和亲的政策,以婚姻亲情的方式协调强化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开明友善的民族关系政策和制度在唐代的长期实施,大大减少了汉族和少数民族间的隔阂,增强了各民族间的广泛互补和血肉融合,实现了多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宏大局面。正是在唐代,中华民族新的代称——“唐人”形成,奠定了现代中华民族的基础。
▪外交方面
中外关系方面也迅速出现了繁盛景况。贞观后期,“四夷大小君长,争遣使入献见,道路不绝,每元正朝贺,常数百千人。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唐太宗在吐蕃赞曾(即君长)松赞干布的多次请求下,答应将宗女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公主入藏。从此,吐蕃和唐朝结为甥舅关系,相互学习,友好相处
根据《大唐西域记·卷五》记载,贞观年间唐僧陈玄奘在印度取经,游学十余年,引起了北印度一位国王的注意,这位国王是北印度戒日王朝的开创者,亦称戒日王。经常派使者互动。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津乐道,颂扬备至。李世民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反隋建唐的斗争中起着领导作用。唐太宗不歧视少数民族,主要是采用怀柔的政治手段处理民族问题,方法妥当,政策开明,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明君。
-墨骨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