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岳飞传》的原作者是岳飞的孙子岳珂,为什么不用其他南宋作者写的呢?

岳飞己经距千年历史,不管是他的后代岳珂写的著或是南宋作者的著作,都掩盖不了民族英雄岳飞的形像,从岳飞写的《满江红》诗词中可看出岳飞那种豪迈和爱国热情。还有民间流传‘精忠报国’这些事情也不能贬底岳飞形像。而秦桧作为金人奸细以‘’莫须有‘’的罪名残害飞也是历史实无可争辩。因此可总结为,千古英魂蒙奇冤,怎评奸佞跪与站。忠奸分明青山旁,流传万代警世人。


岳珂书中的很多文献资料其实是他父亲岳霖收集之后留给他的(主要指《金陀粹编》和《金陀续编》两书)!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岳飞冤案平反之后,岳飞三子岳霖就承担了整理与其父岳飞相关文献史料的工作,岳霖收集整理与其父岳飞相关资料距郾城之战不过20多年,原岳家军的一些军官和士兵健在的还不少!岳霖临终时将顾杞整理出的那份岳飞传记草稿以及所收集到的关于岳飞的其它一些资料,一起托付给其三子岳珂,嘱咐他继续其父未竟事业!1204年(嘉泰四年),今存《金陀粹编》的前二十五卷已经被岳珂整理出来并呈送南宋朝廷和史官审核!岳霖为岳飞三子,号商卿。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十五日,生于宜兴唐门军中,母李氏。南宋绍兴十一年除夕(公元1142年1月27日)岳飞蒙冤遇害,其时岳霖年仅十二岁。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即位,岳飞冤案得以平反昭雪,此时岳霖年方三十二岁。淳熙五年(1178年)五月五日,宋孝宗在便殿诏见岳霖说:“卿家纪律,用兵之法,张、韩远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之!”岳霖稽首涕泣说:“仰蒙圣察抚念,故家臣不胜感激”!岳霖遂上疏请求归还宋高宗当年所赐岳飞的御札、手诏、南宋朝廷发给岳飞的省札以及岳飞的部分奏章,宋孝宗随即诏令准左藏南库还之,将尚存于世的那些与岳飞相关的原始文件归还岳家。岳飞冤案平反昭雪之后,岳霖就承担了整理与其父岳飞相关文献史料的工作,岳霖发了很大的气力,在各方的帮助下,搜集到与岳飞相关的部分资料,其中就包括宋高宗当年赐岳飞的御札、手诏八十多份以及岳飞的部分奏章。同时,岳霖还“考于闻见,访于遗卒”,广泛收集时人关于岳飞的见闻和记述,拜访那些尚健在的原岳家军的部分士卒,通过他们的回忆讲述来了解岳飞的部分事迹,并记录下来。南宋国子博士顾杞同情岳飞冤案,故顾杞也帮岳霖收集了不少与岳飞相关的资料,并且顾杞还整理出一份岳飞传记的草稿。而顾杞整理出来的那份岳飞传记的草稿其实正是得以流传后世《鄂王行实编年》的底稿。

岳霖的工作尚未完成,却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月逝世,这位前半生饱经忧患的老人,在临终时将顾杞整理出的那份岳飞传记草稿以及所收集到的关于岳飞的其它一些资料,一起托付给其三子岳珂,嘱咐他说:“先公之忠未显,冤未白,事实之在人耳目者,日就湮没。余初罹大祸,漂泊囚螺。及至仕途,而考于见闻,访于遗卒,掇拾而未及上,余罪也。苟能卒父志,雪尔祖之冤,吾死瞑目矣!”

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八月,岳珂参加洪州(今南昌)朝试中举。开禧元年(1205年),岳珂考中进士,以超群之才在京口与辛弃疾等名家交游。宋宁宗时,岳珂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定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

岳珂(1183~1243)承继父业,“自年十二、三,甫终丧制,即理旧编”,直到后来“束发游京师,出入故相京镗门,始得大访遗轶之文,博观建炎、绍兴以来记述之事。下及野老所传,故吏所录,一语涉其事,则笔之于册”,进一步搜集了不少与岳飞相关的文献资料。

同时在南宋国子博士顾杞整理出来的那份岳飞传记草稿的基础上,岳珂“因其已成,益其未备”,即因袭顾杞草稿中已有的记述,并增补其中尚未收录的一些资料,进行整理加工,“涉笔五年”,著成《行实编年》六卷、《吁天辨诬录》五卷,于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刊修了毕”。

嘉泰四年(1204年),时年二十二岁的岳珂将所收集到的岳飞表奏、战报、诗文旧事、被诬始末资料,以及高宗给岳飞的御札、手诏,南宋朝廷发给岳飞的省札,以及南宋时人关于岳飞的旧闻、著述和部分记载汇集在一起,加上他为岳飞辨冤的考证和以顾杞草稿为底本而著成的那部岳飞传记,“悉上送官”,全部呈送给南宋朝廷审核。

岳珂呈交给南宋朝廷的资料和书稿包括:《高宗皇帝御札手诏七十六轴》、大父先臣飞《行实编年》六卷(即《鄂王行实编年》)、《吁天辨诬录》五卷、《通序》一卷、《家集》十卷,而这些正是今存《金陀粹编》的前二十五卷。

经察阅之后,南宋朝廷又将岳珂呈送上来的那些与岳飞相关的资料和书稿交付史馆,让南宋史官负责审查订正,“奉准宣付史官”。南宋朝廷的史官们在仔细考证之后,将审查结果上报朝廷。

南宋朝廷的其中一位官职较大的史官章颖在他的奏表中提到“事皆可证,其书虽见于《辨诬》,然言出私家,后世或疑于取信”,章颖认为岳珂呈送给南宋朝廷的那些资料和书稿中所涉及的事情都能得到证明,其中的《辨诬》之书虽然也能找到依据,但由于是私家之言,后世之人可能会疑于取信。在经过南宋史官的审查订正之后,岳珂呈送给朝廷的那些与岳飞相关的资料和书稿的主本被南宋史馆当作文献史料保管下来。

几年之后,南宋朝廷的那位史官章颖认为,岳飞、刘锜、李显忠和魏胜这四员大将的遭遇都很不幸,为了让后世能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于是就为他们各写一部传记,合编为《南渡四将传》一书。

在审订之后,章颖将岳珂呈送上来的那部岳飞传记书稿(即《鄂王行实编年》)加以删简润色,改编成《南渡四将传》中的《岳飞传》。后来,章颖将《南渡四将传》送呈南宋朝廷察阅,再送交南宋史馆保存,以备修撰南宋国史时参考。

著名历史学家、宋史研究泰斗王曾瑜先生在其著述《岳飞和南宋前期政治与军事研究》一书中,撰有《从南宋官私史书中的岳飞传到〈宋史岳飞传〉》一篇,曾另作考证,证明元人编修《宋史》卷365《岳飞传》,大致是照抄南宋官史《中兴四朝国史》的《岳飞传》,而《中兴四朝国史》的《岳飞传》大致是章颖《岳飞传》,即上引《鄂王传》的缩写。其中比章颖《岳飞传》增加了何铸审讯时,岳飞露出背部刺“尽忠报国”四字的内容,这应是南宋史官修《中兴四朝国史》的《岳飞传》时,依据何铸子孙上报的行状、墓志之类而增补者。但《宋史》卷365《岳飞传》亦无岳母刺字的记录。正可间接证明章颖《岳飞传》确无岳母刺字的情节。

宋宁宗嘉定十一年(1218年),岳珂将经南宋朝廷审核过的书稿的副本,加上《天定录》三卷,汇集成一本书,定名为《鄂国金陀粹编》,在南宋辖区内的嘉兴府刻印,正式出版发行。因岳飞在宋宁宗时被追封为鄂王,故名“鄂国”,又作者在嘉兴有金陀坊制业,所以,取此书名。

到了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年),岳珂又将搜集到的与其祖父岳飞相关的其它一些文件以及时人记述,汇编成书,定名为《鄂国金陀续编》,在南宋辖区内的镇江府刻印发行。

《鄂国金陀粹编》和《鄂国金陀续编》(简称《金陀粹编》和《金陀续编》)两书,保存了不少关于岳飞的原始史料,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是研究岳飞以及南宋的重要资料之一。

《鄂国金陀粹编》(以下简称《金陀粹编》)卷一至卷三《高宗宸翰》和《续编》卷一《高宗宸翰摭遗》,共计四卷,汇集了宋高宗给岳飞的亲笔手诏八十六份,另加《书屯田三事诏》和《御赐舞剑赋》,共计八十八份诏书。

《金陀粹编》卷四至卷九《鄂王行实编年》是岳飞的传记,前五卷编年叙事,最后一卷有《遗事》,介绍岳飞的品格道德、治军风范等等,《楚国夫人李氏遗事》、《诸子遗事》简略介绍岳飞后妻李娃和五个儿子的情况。《昭雪庙谥》介绍宋朝廷为岳飞平反和追谥的经过,最后有岳珂的自叙,说明写作经过。

《金陀粹编》卷十至十九《家集》共十卷,将岳霖父子两代人发费数十年精力搜集到的岳飞的部分奏议、公文、诗词、题记等共一百六十七篇汇集在一起,其中《南京上呈币书田吾》、《乞移都奏略》、《论虏情奏略》、《乞定储嗣奏略》、《乞上班师诏奏略》、《乞出京洛奏略》、《乞出蕲黄奏略》七篇原件已佚,只有概略。

卷二十至二十五是《吁天辨诬录》,前一卷是“通叙”,后五卷就岳飞遭诽谤和诬蔑的五个问题分别作了《建储辨》、《淮西辨》、《山阳辨》、《张宪辨》、《承楚辨》。卷二十六至二十八是《天定录》、《金陀粹编》卷十三至十六《天定别录》,共计七卷,收集为岳飞平反、定谥、追封、改谥的文件,其中有些如《忠愍谥议》、《武穆谥议》、《武穆覆议》等等,也记述了岳飞的家世和某些历史片断。

《鄂国金陀续编》》(以下简称《金陀续编》)卷二至十二《丝纶传信录》共十一卷,搜集了一批宋朝廷给岳飞的制诏和省札,反映岳飞生前朝廷对他的战功、军纪等所给予的极高评价。卷十七至三十《百氏昭忠录》共十四卷,刊载别人表彰岳飞的文字记载。基本照抄了章颖所撰写的《鄂王集》五卷,另有刘光祖的《襄阳石刻事迹》三卷,《杨玄事迹》两卷。

《金陀续编》的最后四卷包括了南宋时人黄元振、孙逋、吴拯等关于岳飞事迹的记载,以及奏疏等。如孙迪编鄂王事,有关于岳飞早期抗金的记载。黄元振追记其父黄纵担任岳飞幕僚时的见闻,表现了岳飞的许多可贵品格。

研究历史问题,考究某部史书,显然不能仅仅因为某部史书的某些记述有误就来否定整部书的史料价值,否则,就是断章取义,就是以偏概全,就是在歪曲历史!


表面工程,就像现代给烈士扫墓,找几个烈士子女一起扫墓,一是表尊敬,二是朝廷说你好人英雄你就是英雄,说你反贼就是反贼,总之怎么对统治者有利他们怎么来,让岳珂写,表示对岳飞拨乱反正,时让世人看看,只要效忠朝廷你就千古流芳,


社会的进步,但也随着贫富两极分化,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开始出现向左走或向右转,因为直走已经没意思了。那么现在拿什么去开路最好?首选是历史,因为再真实的历史也已经成为历史,所以每个所谓学者文人都有资格对历史的重新评判,甚至大有向历史挑战的态势,我只能做个文盲,说谁忠谁奸?已经伤不到我的筋骨,因为我对这个社会麻木了


岳飞是我们民族的灵魂,现在有多少人在怀疑他的忠贞。历史在这里停顿,也就有了这样的杂音。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信仰,谁又能把支撑起我们今天的坚强!岳飞,如果也有了一个个疑问,我们这些后来者还能把谁相信?


这个问题可能有三个原因

一、既然已给岳飞平反,就干脆由其后人编写《岳飞传》,一来可以显示皇帝英明纠错,二来可以安抚岳家军,同时还巩固了岳家军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决心。

二、由岳飞后人编写《岳飞传》,因为岳飞后人对于岳飞半生征战史比其他人所掌握的资料更详实,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令人信服。

三、由岳飞后人编写的《岳飞传》,由于其后人还享受着“皇恩浩荡”,肯定主题鲜明、中心明确,百分百的“尽忠报国”,这比任何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都强。

综上所述,由岳飞后人编写《岳飞传》,是最佳选择。


从避嫌的角度来说,确实不应该。

《宋史》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由丞相脱脱主持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因为元朝统治者大都轻视汉文化的缘故,官员不识汉字者俯拾皆是。因此,《宋史》的具体总裁及编修人员绝大多数为汉人,而脱脱早年拜明儒吴直方为师,深受中华文明熏陶,书画诗词都有相当造诣。

个人认为,正因为脱脱熟谙汉文化,受其影响,同情岳飞及其家人的遭遇,史料上选采了岳珂编著的岳飞生平事迹与言行,还岳飞一个公道,也是极有可能的


感谢邀请。

没想到这个问题在同一时间有两个网友同时问我,详细的解释可以参照我上一条回答。

我们先不说《岳飞传》的作者是否真的是岳珂,历史上他倒是真的有几部作品是为自己爷爷打抱不平的,这是事实。

关于岳飞和秦桧的事情,大家当做研究的焦点,吵吵也挺好,吵吵有益于身心健康,起码比混日子强。不过,我们心中所需要的岳飞,是一个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作用是用来教育国民,警示后人的。只要它起到了良好的榜样作用,我们何必纠结那些杂七杂八的说法?

至于岳飞的身世之谜、被杀真实原因以及生平贡献的争议,作为一个正常的人,我肯定也喜欢八卦一下,没事儿了躲在没人的地方,偷偷看看。但我还是非常富有文化教育的责任感的,没有确凿证据的东西我从来不乱说。

一般人物传记都是改朝换代之后,文人才敢去写,当朝的人怎么敢撰写当朝被杀的将领呢?因此,《岳飞传》的作者是两宋年间的人,这种说法,实在让人难以认可。


这部传记是岳飞死后二十年,才开始编的,很多见证人都不在,关键人物宋高宗仍在,但怎能去问他?而收集资料最多最齐的,是岳飞的兒子,再交给自己的兒子编书,又有当朝皇帝支持,所以用岳珂的著作是正常的。


后人因不知史,却喜凭个人好恶议论古人书,以为凡是子孙后代为其先人立传者,皆是阿腴溢美之词,大违真意,必不可看,其实大谬。岳飞冤狱,秦桧擅政,掌国柄,以其子熺修《日历》,所用之人皆桧之一党。熺极尽阿奉之词,为桧涂脂,而对岳飞者则极尽贬恶之能。飞生前之大量文稿,著述,战表,奏疏,或被焚弃,或被删削,或被隐匿,或恣意歪曲,损失者概十之八九。以致孝宗欲复飞案,却苦于岳飞之资料零落残缺,无以纪实。岳霖、岳珂父子得朝廷特许,整理岳飞史料,以朝廷所发还之手诏、信札、奏疏为基础,遍访故卒遗事,倾几十年之精力,遂成此《粹编》。朝廷令史官审校《粹编》,考订其史实,认为其”实有所据“,遂抄录其副本,许其刊行,而将原本藏于史馆,以作档案收录。南宋史官章颖更依《粹编》作《中兴四将传》之《岳飞传》,《粹编》之真确可信于此可见。至于书中有少量之为尊者讳之内容,实是传统史家之共有作法,实属微瑕,不足以撼《实录》之成就。然《粹编》虽倾两代,广收录,却由于桧专政,毁谤之害,资料匿乏,书中仍有诸多缺憾遗漏之处。如岳飞之诗词,如《剑气堂堂贯斗牛》、《满江红》等不见于此书,而为南宋他人之著作所收录,以致后人有据之以否定为岳飞所作者,不能不说是此书遗憾处。


《宋史》由丞相脱脱挂名任都总裁,帖睦尔达世、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李好文、王沂和杨宗瑞等七人任总裁。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脱脱因病辞职,阿鲁图继任修宋辽金三史。前后史官有斡玉伦徒、泰不华、杜秉彝、赵普、宋褧、王思诚、干文传、汪泽民、张瑾、麦文贵、贡师道、李齐、余阙、刘闻、贾鲁、冯福可、赵中、陈祖仁、王仪、余贞、谭慥、张翥、吴当和危素等二十三人,绝大多数为汉族文人。《宋史》即是由总裁与史官三十人集体编撰,而总裁的作用尤为重要,如欧阳玄、张起岩、李好文等,都颇有名望。


原始地址:/xinwen/11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