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西晋打不过匈奴军,纯属乱说。刘渊的匈奴军在攻下洛阳前,好几次都被西晋地方部队和中央军打得落花流水,重要将领死伤惨重。
但是,刘渊却能够屡败屡战,关键就是不停地有流民武装的补充,导致实力越来越大。而西晋当局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内斗。甚至可以说,西晋军队从来没有集中精力对付过刘渊军。
西晋军队越大越弱,主要是两点。第一,就是西晋的内斗,八王之乱几乎打光了西晋中央的精锐,即使内乱结束后,各路军阀之间的斗争也从来没有过停止。西晋每个州每个郡的长官,互相之间都提放对方,甚至出兵下黑手。例如东晋初代的晋元帝司马睿和西晋末代的晋愍帝之间,麾下的将领都在相互厮杀。
第二,就是西晋各地全都在叛乱和起义,到处是流民武装。刘渊、石勒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而已。西晋残存的兵力,全都在各地被流民和叛军牵制,无力支援中央。
导致西晋灭亡的关键一战,是公元311年石勒消灭东海王司马越的大军。此时,司马越虽然已经死了,但麾下十万军队算得上是西晋最后的一直主力精锐。但是,晋怀帝却宣布司马越的罪状,要求各路讨伐,司马越也因此气血攻心而死。
这时候,太尉王衍秘不发丧,以襄阳王司马范为大将军统令十万大军,试图回到东海国。石勒军趁机攻击,东海王的十万大军虽然人多兵精,但是已经失去大义名分,士气低落到了极点。结果,十万大军根本无心应战,在石勒的流民军打击下乱成一团,被全部歼灭。
由此,西晋也丧失了最后的主力,晋怀帝能够控制的兵力基本不值一提了。此后,刘渊和石勒面对的,只不过是西晋军队的一些残余而已。
首先,这个提问就有问题,西晋是被匈奴族建立的汉赵政权攻灭不假,但晋军在于汉赵军交战的过程中,互有胜负,从没被匈奴军队一次歼灭过十万人。平城之战歼灭晋军的,是石勒率领的流民军,主力以羯族和汉族为主,匈奴人少之又少。我估计提问者问的是这一战。
平城之战,晋军全军覆没,军中主要的领军者是当朝太尉王衍和诸多王公大臣,也在这一战中被俘,后全部被石勒所杀。
平城之战是西晋末年天下大乱的必然结果。晋武帝在位时采取偃武修文的政策,导致西晋地方常备军力薄弱。晋惠帝登基后的八王之乱耗尽了西晋时国力,皇家威望扫地,各地底层民众叛乱四起,各少数民族也起兵割据。面对内忧外患,八王之乱的最终胜利者司马越不说尊王攘夷,还为了攫取权力毒死晋惠帝,立晋怀帝,诛杀亲近晋怀帝的大臣,破坏团结。这种情况下,军队自然军心涣散。
司马越病死后,王衍被大家推举为元帅,统领晋军最后的主力十万人。王衍毫无德行,根本没有统军能力。他打算送司马越的灵柩去其封地郯城,结果在路上被石勒率领的轻骑兵追杀。
失去统帅又要远离洛阳去山东,可想这些洛阳周边人为主的晋军士气是何等低落。在殿后的部队被击败后,晋军彻底崩溃,石勒率军围住晋军,以骑兵射杀晋军,晋军全军覆没,几乎没有生还者。
我们看电视剧里,古代作战影响胜负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粮草,也就是军粮。古代军人的军粮吃什么呢?从军粮上,其实我们就可以分析出为什么汉族军队和游牧民族作战时,常常处于下风。
古代军队的军粮只有两个字形容,那就是单调。我们现在觉得吃馒头就够单调了,古代甚至连馒头也吃不上。玉米是明朝之后才传入中国的,水稻基本上在北方很少见,小麦也是宋朝以后才开始大规模种植。古代很长一段时间,汉人的主要事物就是粟,也就是谷子,脱壳后成为小米。老百姓吃的是小米,当兵的自然也只能吃小米。
小米在干燥情况下,保质期可为9年,大米只有5年。据说在隋朝灭亡20年后,留在长安城里的存粮还能吃。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当然是保持期越长越好。而且,军粮有个特点就是,最不重视的是口感,最重视的就是保持期了。像古代围城,一围好几个月,这时候,有小米就能撑好久了。
古代的厨艺也实在不好,在宋朝以前,很少有铁锅。军队里的炊事班一般的灶具就是陶罐子,想着办法把食物弄熟就够了。而陶罐特别适合煮粥,就像我们现在有时候煮粥也需要用陶罐来煮。那时候军粮是小米,放进陶罐里,再弄点野菜,今晚伙食就好了。不过,那粥可不像我们现在的粥,军中的粥要稠的多,毕竟这是主食,吃饱了才有力气打仗。
天天吃粥也不行啊,那嘴里还不得淡出鸟来,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体缺乏盐后,会虚弱无力,这可就影响军队战斗力了。所以军队要有点副食做调味品,说起来这个就更惨了。古代人坛子多,喜爱做酱,酱在中国的历史已经超过4000年了。所以,古代行军打仗中,酱一直是主要的副食。除此之外,军队中有的还有咸菜,有的还有盐布,荤菜基本是见不到的。总之,口感极差,但基本能保持军队的战斗力。
军粮中没有肉其实导致体力远不如游牧民族,这也就是汉族打不过游牧民族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长期不吃肉的话,人在夜间的视力会退化。就像动物世界里,食草动物晚上看不见,而狼和豹子这些食肉动物晚上视力极其敏锐。不吃肉于是就导致了古代军队里很大一部分士兵都有夜盲症。古代行军夜袭的时候,一般就是挑一些晚上视力好的士兵,偷袭的时候,大部分士兵看不见,往往无从招架。
看到古代军粮的介绍后,你就知道古代军队条件多苦。当兵虽然军粮口感不好,但是当个老百姓连饭都没得吃,所以,古代召集一支军队是很容易的,但是,想要弄到充足的军粮,却是最难的事情。这样一直吃素的人和游牧民族吃肉的打仗,自然体力不占优,所以导致游牧民族军队很少,汉族军队却经常打不过的现象,单纯的调侃而已。
西晋的问题,不要单纯以为就是异族问题。实际上,鲜卑人长期其实是为晋国而战的,而那些胡国的军事主力里面,汉人往往是大部分。
西晋的主要问题是汉族军事集团的核心被摧毁了,另一个方面就是西晋本身的中央权威没有被摧毁,长期是围绕洛阳展开的战事,诸王是以中央名义动员各地的力量,结果地方军力消耗殆尽,却没有形成真正的袁绍、曹操这样的军阀。这也就是西晋军队打不过游牧民族原因。当然原因还有很多,比如关内不好战,以求和平为根本,这也显示出了打仗和打胜仗的根本所在,等等原因。
你好,我是明哥日志,我来给您解答:
西晋承接自两汉三国,自汉武帝组织对匈奴全面反击以来,中原汉人王朝达到过“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丰功伟绩;在汉武帝到晋朝之前,中原王朝其实对北方游牧民族形成了压倒性优势,匈奴漠南无王庭,北匈奴一支被迫迁徙至中欧,甚至三国时期,中原连年战乱北方游牧民族都不敢侵扰边境。
这是整个历史的大背景,下面是总结的三点原因:
1.中原地区力量薄弱;由于长期的战争,造成了力量薄弱,力量分散,晋朝中央政府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对付少数民族;
2.少数民族势力崛起,由于中原长期战乱,少数民族得以休养生息,具备叫板中央的实力,另外在冷兵器时期游牧民族骑兵对中原步兵具有天然优势;
3.西晋统治者昏庸无能,内部争权,晋朝在统一全国的时候显示出了才干的一面,但统一后帝王贪图享乐,内部争斗,给外族有可趁之机。
以上是我总结三点原因,请您参考采纳,谢谢。
因为三国归晋后,晋朝并没有像其他大一统王朝一样,迅速强大起来,反而一直都在走下坡路。
而且西晋基本没有出过几个像样的皇帝,一直都是内乱不断,导致国力衰退严重。后面更是发展到八王之乱。
少数民族也就是这个时候趁乱进攻晋朝的。
加上三国时期,很多优秀将领已经被各种内耗杀的杀,死的死。
真正有能力的名将已经很少了,这个时候的西晋可以说压根无将可用,完全无法控制全国局势。
最后只能被吊打,导致后面的五华乱话。
可以说西晋的建立,基本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战争,一个司马懿,忍了几十年,熬死了三个皇帝,最后司马家趁着人家扫墓,发动政变,可以说这个王朝得来的非常容易。
可以说西晋从建国初期,就朝着衰败的道路越走越远,一去不复返。
爆发于“永嘉之乱”期间的宁平城之战,虽然在历史上名声不显,但他对历史走向的影响却着实不小。此战之后,西晋最后的主力被彻底消灭,洛阳最终失陷,残余的地方军阀和流民势力各自为战,西晋再也无力控制中原,直接引发了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的混乱局面。那么此战西晋主力面对匈奴军队,为何毫无抵抗能力呢?
△汉人命运的转折点“宁平城之战”
永嘉之乱前的西晋,实际上已经到了毁灭边缘
要搞清楚宁平城之战,我们必须先搞清楚永嘉之乱,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永嘉之乱爆发的时代背景,这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当时西晋的局面。
1、“八王之乱”导致西晋统治几乎崩溃。晋武帝司马炎建立西晋之后,汲取了东汉和曹魏灭亡的经验教训,因而大封宗室以为司马家族屏障,先后分封大小27个藩王,且全部都是掌握军队数量不等的实权藩王,与此同时大肆裁撤州郡兵马,而这则直接导致“八王之乱”爆发后朝廷根本无力遏制。“八王之乱”先后持续七年,整个中原地区虽经曹魏及晋初数十年的整饬,但在尚未彻底恢复的时候便再度遭遇战火纷飞、生灵涂炭,而西晋国力更是在这场动乱中损耗一空。与此同时,匈奴刘渊据平阳、氐人李雄据成都、羯人石勒和王弥乘虚流窜,内乱尚未彻底平定,外族势力虎视眈眈,此时的西晋几乎就是一个空壳,脆弱的时刻便要崩溃。
2、数百年来外族大肆内迁埋下巨大隐患。自两汉以来,由于中原政权与北部、西北部少数民族的不断交战,常常将投降的外族部落迁入境内与汉人杂居,而三国以来由于中原地区长期遭受战乱,为了迅速恢复国力,朝廷更是对外族内迁持支持鼓励态度。例如光武帝刘秀接纳四万南匈奴,东汉永元元年(89年)二十多万匈奴人归附汉朝,又如氐族在汉武帝和三国时期的两次大规模迁徙,再如曹魏时期鲜卑自轲比能遇刺身亡之后,秃发部由塞北迁居到河西,乞伏部则大规模迁入雍、凉二州等等。外族持续数百年的内迁,直接打破了北方汉人与外族人口的比例,虽然人口的大量内迁一定程度充实了中原的发展,但也为永嘉之乱埋下了巨大隐患。晋武帝时郭钦便指出“西北诸郡,皆为戎居”,而晋惠帝时江统更是在《徙戎论》中指出,若是不将胡人迁居塞外,晋室将岌岌可危。
3、汉末以来外族军队已经占据极大比例。东汉末年以来,朝廷和各个割据势力为了应对连年战乱,于是开始招募内迁的胡人为兵,例如汉灵帝招募南匈奴兵将帮助朝廷平定黄巾之乱,又如曹操将氐族、匈奴兵将编入军队从而增强军队战斗力,再如晋武帝以匈奴人刘渊为北部都尉、惠帝更以刘渊为五部大都督。而到了“八王之乱”时期,以胡人为兵为将更是极为普遍,例如王浚、司马腾用鲜卑人,成都王司马颖则用匈奴人。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大规模任用胡人将领的情况下,不仅使得这些外族尽知晋朝虚实,而且使得外族军队得到了充分锻炼,形成了一定的战斗力。
△永嘉五年(311年)西晋局势
如上所述,在“永嘉之乱”爆发之前,西晋实际上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即使在“八王之乱”爆发之前,西晋朝廷对于外族的叛乱已经有些焦头烂额,例如晋武帝时发生的秦凉之变,动乱便持续长达十年。而随着“八王之乱”后西晋统治的崩溃,朝廷对于外族的大规模叛乱其实已经有些力不从心。
外有强敌、内有猜忌,司马越最终选择撤出都城
“八王之乱”后期,东海王司马越先后击败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等,开始执掌西晋政权,并在晋惠帝死后立太弟司马炽为皇帝(即晋怀帝),而司马越自任太傅辅佐朝政。
此时的司马越不仅西晋的实际掌控者,而且也是维持西晋统治的最后力量,然而此时司马越面对的情况确实内忧外患不断,处境极为不妙。
1、外患:处于包围之中的洛阳岌岌可危。“八王之乱”后,中央朝廷已经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而北方的外族则趁机纷纷自立,此时的都城洛阳已经处于了四面包围之中。洛阳以北刘汉政权已经占领了河北大部,西面的刘曜则阻断了通往长安的通道,南面的石勒则已经逐渐占据了南阳和襄阳,东面的兖州和青州则是王弥的势力范围。此时,虽然洛阳以外还有王浚、刘琨、张轨、苟睎等忠于朝廷的势力,但不是被外族隔断便是自身难保,对朝廷已经没有了任何帮助。
2、内忧:司马炽和司马越的矛盾愈演愈烈。司马越毫无疑问是个野心家,“八王之乱”后他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然而正是由于他的大权在握,导致晋怀帝司马炽对其怨恨不已。司马炽显然不太甘心做一个政治傀儡,因此即使国家此刻已经是危机四伏,但朝堂上的斗争仍然一刻也没有消停过。到了永嘉五年(311年)正月,晋怀帝更是密诏苟晞讨伐司马越,可见双方矛盾的激烈程度。
在如此的内忧外患、明枪暗箭之下,司马越可以说已经是心力交瘁,而也正是因为如此,虽然宁平城之战前西晋曾打退了两次刘汉政权对洛阳的进攻,但对于坚守洛阳,大家的信心缺失越来越少。
于是,在永嘉四年(310年)十一月,司马越干脆以南攻石勒为名,将晋朝的重臣和主力军队四万余人全部搬离洛阳,出屯项城(今河南沈丘),只留下了右卫将军何伦等少数人和晋怀帝留守洛阳。这既是司马越的自保之举,同样也是司马越向晋怀帝施压的一个手段。
司马越病逝军队群龙无首,十余万军队面对敌军只顾逃命
永嘉五年(311年)三月,苟晞奉晋怀帝司马炽诏书,发兵讨伐司马越,然而还不等他的军队到来,司马越便在内外交困之中病逝了。司马越死后,由于世子司马毗留守洛阳,根本无法统辖部属,于是众人推举太尉王衍为元帅,结果王衍惊惧不敢担当,又推荐襄阳王司马范为大将军统领部属,然而司马范也不敢接受。
与此同时,晋怀帝得知司马越死后,直接就将其降为县王,皇帝的这个态度更是让整个军队人心惶惶。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整个军队完全不知所措,不知道是该继续驻扎项城,还是该返回京师洛阳,亦或者是返回东海国。
司马越的部属经过一番商议之后,认为返回京城自己众人的性命将很难保证,而继续驻扎在外地环伺的项城也太过危险,因而决定奉司马越的棺椁还葬东海国,但这一番犹豫却已经耽误了十几天的时间。
于是乎,司马越的部下们便率领着十余万军队,裹挟着一众朝廷重臣,开始缓慢的向东海国行进。同年四月,得知消息的石勒率领轻骑追至宁平城,刘汉骑兵四面包围晋军,用箭猛射,而十余万西晋军队却由于群龙无首,再加上人心浮动,根本没有任何抵抗,便立即陷入溃败,各自讨名,作鸟兽散。
在刘汉骑兵的追击之下,十余万西晋军队要么被射死,要么自相践踏而死,几乎全军覆没,而王衍及宗室诸王等皆被俘杀。而留守洛阳的何伦在得知司马越病死后,也带领裴妃、马越子司马毗东撤,结果在洧仓遭遇石勒汉军,除裴妃、李恽、何伦几人逃脱外,司马毗及宗室三十六王全部被汉军俘杀。
这支主力部队被消灭后,只有少数军队驻守,且因旱灾而导致的饥荒之下,洛阳城也最终没能守住,于同年六月被攻破,晋怀帝司马炽被俘,太子司马诠等人被杀。之后,在长安的秦王司马邺被尊为皇帝,是为晋愍帝,但在汉赵刘曜的围攻下,再加上关中遭遇饥荒,最终于次年八月投降被俘,西晋至此彻底灭亡,北方大地至此彻底丢失。
西晋末期,经历八王之乱后司马越掌权,但因其屠杀忠良排除异己而大失人心,西晋内部有苟晞等力量不满司马越而起兵反抗,外部又有逐渐强大的匈奴等胡族势力,可以说司马越最后处于举世皆敌的状况。
永嘉五年,薨于项。秘不发丧。以襄阳王范为大将军,统其众。还葬东海。石勒追及于苦县宁平城,将军钱端出兵距勒,战死,军溃……于是数十万众,勒以骑围而射之,相践如山。王公士庶死者十余万。——《晋书》永嘉五年,晋怀帝让苟晞任大将军征讨司马越,并发布诏书,让各方一起讨伐。司马越得知消息后,病死在项城。当时辅佐司马越的太尉王衍秘不发丧,决定率领当时司马越的十万余部众,返回司马越的东海封国安葬。
但在路上遭遇到了匈奴、羯族军队围攻,最终司马越的十万军队惨败。可以说,这是西晋军队与匈奴少数民族的第一次较为大规模的交战,结果以西晋十万主力惨被而告终。从中能够看出当时西晋军队与匈奴、借等胡族军队之间的实力差距。之后,太尉王衍被活捉后杀死,洛阳也被攻陷,晋怀帝被俘虏,匈奴、羯族入城屠戮数万王公平民,这便是著名的永嘉之乱。
不仅如此,西晋军队的势弱在永嘉之乱后的表现中也能得到体现。永嘉之乱后,刘琨据并州军事对抗匈奴、羯,但面对石勒进攻并州,刘琨遭遇惨被,不得不依靠鲜卑段匹磾等人才得以存续。
面对匈奴的进攻,永嘉之后留守北方的晋朝将领也多不能战胜,建兴二年郭默被匈奴围困,李矩请求刘琨派遣的鲜卑起兵帮助,才逼退匈奴得以脱困。这足见当时晋朝军队的势弱,而包括匈奴、鲜卑等胡族力量的强大。
那么,导致西晋军队打不过少数民族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司马越的10万西晋军队能被匈奴轻易击溃?原因有几点:
1、显而易见的原因: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国力衰弱,胡族力量未加限制
西晋最终无力抵抗匈奴,最为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当时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国力衰微,并且对于已经集聚在中原周边的胡族力量,并没有有效的限制手段,最终导致了西晋军队无力抵抗胡族势力。
八王之乱对于西晋王朝的国力消耗是巨大的,这场持续了十几年的内部战乱,让刚结束东汉末期以来三国乱世的中原大地,再起战乱。统治各方的诸王起兵参战,导致地方百姓流离失所,八王相继失败也导致地方民众被杀戮众多,但从八王之乱后期动辄数万的“乞活军”便足见当时民众流离失所的状态。经历十数年的八王之乱,社会经济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中原王朝的国力再次遭到衰弱。
并且,八王之乱的末期,胡族力量参与其中,也是五胡入华的提前预演。东海王司马越与成都王司马颖的对决之中,司马越联合鲜卑等力量帮助自己对抗司马颖,司马颖联合匈奴、鲜卑力量对抗司马越,足见当时胡族力量的崛起。并且,像匈奴刘渊等人都在西晋朝中任地方等要职,更加利于其势力的壮大,永嘉之乱前的前赵和成汉政权的建立,就足见当时胡族力量在地方的强大。
综上两种因素,导致了最终西晋军队无力抵挡匈奴势力,再难重新三国鼎立之时平吴的强盛。
需要明确的是,八王之乱导致的西晋国力衰弱最为直观的体现,正是如同题目当中提及的西晋军队无力抵抗匈奴,10万军队被匈奴轻松击溃。那么,到底是何种原因,导致曾经在灭蜀汉平东吴中尚且强盛的军力衰微到如此不堪的程度?
2、西晋军队不敌匈奴等胡族力量的根源:司马炎的州郡去兵和分封宗室
导致西晋军队实力衰弱的根源,应当从西晋建立之后,司马炎所推行的两项政策去看,即“州郡去兵”和“分封宗室”。
悉去州郡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晋书》平定东吴完成天下统一之后,司马炎推出了去除州郡兵力的措施,让原本为西晋主要军事力量的地方军队受到极大的削减。大郡一百,小郡五十的地方州郡力量,当然无法抵挡虎视眈眈的胡族力量,甚至对于当时导致西晋内部的丧乱——八王之乱都无法形成压制。
这与司马炎所实行的另一项“昏招”有着极大关系——“大封宗室”。
鉴于曹魏建立后,曹丕限制曹氏宗亲的势力,导致最终曹氏宗亲无法拱卫皇室而被司马师篡权。晋武帝司马炎称帝之后,大封司马氏宗亲,让司马氏宗亲获得地域广阔的封地,并且能够在地方掌控自己的军队。让诸多封王都督军事区与各自的封地相匹配,更加为司马氏宗亲崛起创造了条件。
这样虽然也让司马氏封王掌兵弥补了“州郡去兵”导致的西晋内部兵力衰弱的弊端,同时还能让司马氏宗亲在天下各方拥有势力,在中枢皇权受到威胁是可以拱卫皇室。但是,这却让地方封王的势力过度强大,形成了对于司马氏皇权的威胁。
等到外戚杨骏、后宫贾南风等势力相继掌控朝政,司马氏的皇权受到了所谓的“威胁”时,在各自封国拥兵自重的司马氏封王起兵作乱,让西晋国力迅速衰落,进而导致了最终的灭亡。
总结:“州郡去兵”和“分封宗室”所引发的最终西晋王朝悲惨结局
司马炎所推行“州郡去兵”,让西晋中枢能够掌控的军事力量受到极大的削弱,这就导致了的因“分封宗室”而强大的地方“八王”起兵作乱,进而让西晋国力衰弱,无法抵挡匈奴等胡族军队,最终导致灭亡的结局。
在这其中,西晋军队无法抵抗匈奴等胡族军队的原因,除了胡族势力的崛起之外,最主要的当然是西晋军力的衰微。而西晋军力的衰微,又是因为八王之乱,诸多掌控军事力量的司马氏封王之间相互争斗,最终导致西晋国力衰弱,军事力量也受到严重损伤。
而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应当追溯到司马炎用州郡去兵和分封宗室的策略,让地方无军事力量可用,而西晋主要军事力量又掌控在了诸王手中,经历八王之乱后这些军事力量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也就造成了在西晋没有多加限制的胡族势力入侵时,西晋军队无力抵抗。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