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诗宋词流传下来,而与之相配的曲谱却没有流传下来?

唐诗宋词能流传下来,主要原因是诗词文字好记,日常生活中常用。比如一首歌,只要文字的东西记下来就可以,根据学习中所记住的音调等注意事项就可以唱出来,谁又会去记那个歌谱呢?再加上,歌谱复杂,除了演奏者去记或使用,谁又去记呢。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所在了,我们今天仍然可以知道两千多年前孔夫子的原话,但是由于地域方言等因素,它的腔调会有所改变,同理唐诗宋词元曲的腔调也是如此,由于古代的记谱方式很复杂,也没发明简谱,谱子失传也很正常


我国古代的曲谱大都是有用符号和汉字标注的,唐代的“燕乐半字谱”是以乐器音位和手法为基础的谱式,工尺谱是我国应用最广的唱名谱,规范的诸字由上、勾、尺,工、凡、六、(合)、五、乙等汉字组成,有“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两种。这就让普通百姓无法大量的传播曲子了,大都是需要记曲谱的人才去看,可能在近代损失了不少曲谱吧。

有人总结过可能有这三种原因。一是中国古代地广人稀,许多弹琴的人交流十分不便,琴谱太复杂,没有一个标准,于是就爱自创标记符号,久而久之,导致后人看不懂,也就难以流传了。

二是印刷的问题,琴谱拿去给刻工雕刻印版的时后,刻工往往也看不懂,一个疏漏稍微刻错,指法就不对了,书的价值也就低了。

三是因为中国古代的乐器也没有一个规范的标准,同时乐器本身也会不断改良,除非知道乐谱用的是哪种版本的乐器,否则旧的指法就没办法套用了。

还有很多其他原因,什么朝代更迭呀,文化纠纷呀,传承困难等等吧


呵呵,这个问题本人是这样想的。

你想啊,只要会写字,有纸和笔就能把什么诗啊、词啊的记下来。但谱不行啊,要记谱用的不仅仅是纸和笔,你还得懂啊,不懂你怎么记,就好比一个只会写中国字的人面对着英文一样,无从下手啊,是不是!


我的回答只代表我自己哈。

首先,成本的问题。以我会计的角度来看,绝对是成本的问题。

一首诗,一首词,只要写的好,被记下来,不管是记在纸上,帛上,还是刻在石头上,只要有一个人记住了,传播就会很快,成本无需太高。因为古代读书人多嘛,在古代读书人是个高尚的职业。

而曲谱流传的成本太高。试想,今天那些有女孩的家庭,让女儿学钢琴,一小时得多少银子?要学多少年才能过级?即便过级了也不一定会记谱。

是时间成本太高。古代有许多乐师,以宫庭居多,优秀的乐师都进了皇宫,普通人应该很少欣赏到吧。

再就是女伎了。古代一般的大户人家女儿肯定会学琴棋书画,但是女子足不出户,外人也听不到。而那些风月佳人,自然会弹琴唱歌,但这属于专业技能,曲谱应该是在一定范围内流传的。

曲谱肯定是会流传的,否则音乐系岂不是要关门了?它只是小众了点而已,而诗词属大众文化,自然留传甚广。

因为稀缺,所以俞伯牙才会摔琴谢知音啊。


因为书法。再早比如王羲之《兰亭序》,因为书法写的好而使得美文流传至今。更早的汉代碑刻,也因为书法而使得文(史)得意流传,为历史考证、碑史互证,提供了可靠的历史资料。更早则有商周青铜金文、甲骨文等,是断代最可靠与不可或缺的历史资料。曲谱因为不具备文字(书法)功能,而没能传承下来。


为什么唐诗宋词都流传下来了,而与之相配的曲谱却失传了?

先说唐诗,唐代以诗歌成就彪炳千古。其最初诗歌的内容都是供皇宫贵族们欣赏的,后人逐渐开始转向关山大漠,田园、边塞,诗人也从帝王贵族的文学侍从扩大到一般文人。所以唐诗才得以流传今日。

再说宋词,词是曲子词的简称,也称“长短句”、填词等,是承袭文、魏乐府遗风,并受少数民族音乐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文学体裁,盛行于北宋和南宋。

最初的词都是配合着音乐来歌唱的,有的按照词来制定曲调,有的依照旧有的曲调来填词,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调牌,调牌一般按照词的内容而定。后来人们依据固有的曲调来填词,这些用来填词的曲调叫做词牌,词的内容和曲调、词牌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曲调也就渐渐被遗忘了。用的较多的词名如“西江月”、菩萨蛮“、“浣溪沙”、“沁园春”、“水掉歌头”等。

曲谱失传的另一个原因,是后人只重视了词的保存,而无视了曲谱的继承了。


第一你不知道中国国家典籍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未对大众开放的部分书籍。部分还有孤品。不对外展示,你当然不知道。第二,有些古代音乐书籍因为动乱,特别是文化大革命,都被销毁了。那被称为四旧,一般家里是不敢藏的。第三,你说的词牌或者曲目,大部分是在失意书生间对酒哼唱,花街柳巷伎女(陪酒卖唱)弹唱,本身这些伎女文化程度并不高,也不会识谱,只是会基本的技(指法)法,得拜师言传身教。随着这些产业的消失,言传身教的技法得不到传承。必然失传!第四,这些曲目并无一定的定式,都是随性随意而弹唱。如果你会乐理,你自己就可以按照词牌来弹唱。就像你把一首诗哼成了歌曲!


原因当然很多,但最简单的是识字的人很多,而且文字容易记诵,懂音律的人少多了,而且曲谱难以通过口耳相传。如果光有曲谱传唱,没有词,时间长了,许多也会失传,音乐毕近没有文字好理解记忆。


主要是后人没有更多的传承与发扬。

特别是后之替换的朝代动乱,以及不同的朝代所需不同的文化宣传,所推崇的文化方式不再以文字与曲调共同发展。

所以,文字的唐诗宋词还能得以传承,而可以吟诵的唐诗宋词的曲谱就渐渐流失了。


其实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唐朝鼎盛时期,政府设有专门音乐机构,为其祭祀典礼及别的大型活动写词谱曲伴奏咏唱,文人墨客也去民间采风,谱写诗词曲时有流于教坊文坛成为佳话。宋时官府设有官妓,官妓专门为官员歌词唱曲,有这些机构人员的存在,北宋时还保留,歌有词,词有曲曲有谱的情况。后来战争社会动荡好多乐器消失,有的乐器无人会用,所以乐谱渐废。而词为文人所喜,广被人们记录整理成书流传下来,比如《河渎神》唐为咏祠庙用,《河传》《水调歌头》为炀帝幸扬州制,《兰陵王》为武士歌谱皆不传。更有甚是《醉翁操》徐闲专作此曲,妙特于琴,雅传当时,东坡为其写词,词大传琴曲失。

所以乐谱消失,多因乐器废,无人歌唱为主要原因,但真正原因是社会政治经济所致。国破民疲朝不保夕对文学艺术伤害是最大的。


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先人创造的宝贵文化财富。唐宋词现流传于世的约有23000余首,所用约800余调,然未见书面曲谱流传于世。究其原因,是因这些案头作品本身乐律感就很强。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如《菩萨蛮》,《念奴娇》,《蝶恋花》,《望江南》,《西江月》等等这些词牌,都有自身的格律,音韵律,所用字数也各不相同,句数有长有短,参差不齐。有的还需句句押韵,词调变化多端。按这样的规定“依声”所填出的词,本身的音乐节奏感就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或温宛可人,或缠绵宛转,或闲雅幽远,或慷慨激昂,或抑杨顿挫,那种艺术感染力真是让人荡气回肠。

那么这样的作品再给它谱上一个统一的曲调,就多此一举了。还不如自行“依字声行腔”。人人自由吟唱,那也就不需要所谓的固定书面乐谱了。当然,民间艺人间还有一少部分,留有口传心授的东西,他们也不会主动公诸于世。笔者在80年代初还在唱鼓书的艺人那听到过,那曲调还是非常好听的。


原始地址:/faxian/17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