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最早始于哪个事件或者战争?为什么?

平王弑父


周穆王猎猃狁吧。毕竟从那以后蛮夷诸部再也不来朝拜周天子了!


—般认为是韩、赵、魏三家分晋,卿大夫将周天子封的晋国土地瓜分了,以下犯上,废晋自立,周天子没办法只得承认,这标志着周礼崩塌,天下大乱。但实际上更早时同样在晋国出现了小宗代大宗事件,即曲沃封地的叔虞后代小宗取代了翼城正统政权大宗的事件,我认为当周天子认可这个结果时,天下即礼崩乐坏了。


春秋小霸郑庄公,曾叫人割了王室的麦子,也射了周恒王一箭。从此就都不尊崇周王室了。


公元前771年西周的灭亡,本身就是礼崩乐坏的重要标志。周幽王随意废立王后、更换太子,触犯了宗法礼制;申、缯联合西戎攻击丰镐二京,直接向王权发起挑战;平王、携王“两王并立”,诸侯为了各自利益纷纷站队,更是对王权礼制的挑战。

太子宝座之争,破坏立国之基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周幽王时期太子之争,实际上是嫡庶两派的斗争,可以分为两派。嫡子一派:申后,姜姓,申国国君申侯之女;周平王姬宜臼,申后所生;申侯,申国之主。庶子一派:周幽王,周王朝天子;褒姒,姒姓,褒国人,周幽王宠妃;姬伯服,褒姒所生。

事情的起因是周幽王八年(前774年),周幽王废嫡立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而立宠妃褒姒为王后,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为太子,并加害太子姬宜臼,致使申后的父亲申侯大为愤怒。据有的学者研究,伯服正式成为王室继承人时可能仅仅是个三四岁的孩童。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有言:“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周朝立太子的顺序都是立嫡、立长、立贤,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嫡长子继承制是周王朝整个宗法制度的核心制度,周幽王此举犯了大忌讳,无疑向王室赖以生存的礼制法度进行了挑战,亲手解开了礼崩乐坏的潘多拉魔盒,埋下了灭亡的伏笔。

诸侯攻伐王室,践踏王室权威

《诗·小雅·北山》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周王室一直宣扬自己的权威不容亵渎,做儿子的不能反对父亲,做臣子的不能攻伐天子。然而,看到女儿、外孙灰溜溜回来的申侯却冒天下之大不韪,盛怒之下,撕开了神威不可测的周王室那虚弱的面纱。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西戎攻打周幽王,显然,王师不敌西申、西戎和鄫的联军,溃败而逃。联军乘胜追击,沿泾河急速而下,顺利抵达周都。由于无法抵挡联军的入侵,周王及宫廷大臣,包括郑桓公在内,向东都成周方向奔逃。当他们逃至骊山脚下时,为西戎赶上所杀。自此,西周王朝陨灭,宗周镐京也被洗劫一空,周幽王即位后,也只能暂时栖身于西申国。

丰镐二京的沦陷,给整个周王朝的政治结构带来了巨大影响,一方面周王室的权威受到沉重打击,周王和他的王廷变得越来越边缘化。另一方面,它开启了周朝的地缘政治构建的过程,牵涉到众多贵族宗族的转变,他们原先坐落在西部,后来在东部成立新的地方诸侯国。

站队“两王并立”,礼乐沦为交易

当镐京陷落之时,申侯、许公、鲁侯(有学者认为应是缯侯)等拥立宜臼于申,是为平王。但平王坐上这个宝座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天下人都知道他外公带着人杀死了他父王,灭亡了他的国家,虽然不能直接说他“弑父篡位”,但他的嫌疑是洗不掉的。

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部分诸侯并不承认姬宜臼的地位,西虢国的君主虢公翰带领其余一些诸侯,在镐京附近拥立幽王的弟弟“余臣”为王,称为“周携王”,这一派基本代表了支持幽王的传统势力。于是周朝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局面,两派诸侯各自尊奉自己的天子。一直到二十年以后的公元前七五〇年,支持平王的晋文侯起兵杀掉携王,才结束了这段独特的历史。

公元前七七〇年,周平王迁都洛邑,拉开了东周的大幕。《左传桓公六年》记载周朝卿士周桓公回忆这段历史时曾讲:“我周之动迁,晋郑焉依”。可见周平王东迁,晋国和郑国是出了大力的。那为什么这两个封国会支持平王呢?因为平王东迁代表着政治中心的迁移,代表着权力势力的洗牌,抓准机会、站好队伍,甚至把水搅浑,就会得到利益。

先看晋国,晋国当时在文侯在位,文侯本名仇,父亲是晋穆侯。穆侯去世以后,本来应该让嫡长子公子仇继承,穆侯的弟弟殇叔却抢先一步,自立为侯。公子仇趁乱逃出晋国。四年以后,公子仇带着自己的军队打回晋国,杀掉殇叔,夺回了政权。

大家自己看,晋文侯是从自己的叔叔手里夺回了政权,而周平王也正在与自己的叔叔夺取王权,相同的经历促使晋文侯不承认周携王的正统地位,因而支持嫡长子宜臼,不但能够大功劳,更是能够稳固自己的政权。也因此晋国成为平王东迁,结束“两王并立”的不良局面,成为东周的功勋,也得到了河西之地。

文侯勤王

再看郑国,《史记郑世家》记载:二岁,犬戎杀幽王於骊山下,并杀桓公。照此看,继位的郑武公与周平王是仇敌呀,怎会反过来支持他呢,那是因为郑国需要周平王。当时武公是客居他国,是借了10个城池安的家。帮助平王东迁后,郑武公就毫不犹豫的出手了,他抢先灭掉东虢国、郐国,以及周围的一堆小国,彻底占了这些国家的土地,并把侵占的土地跟之前桓公借来的土地合到一起,重新建立了郑国,将首都建在新郑。而平王不敢发话,还得承认郑国的合法地位。他自己就是靠这几个诸侯扶上位的,现在位置还没坐稳,自己又有点来路不明,总得付出点什么。郑武公正是需要周平王为自己的东强西夺正名,才放弃杀父之仇,转而支持周平王。


施歌6699答:

周郑长葛之战(今河南省长葛县),徐徐拉开列国争雄的序幕。

这里所说的周,是周平王的孙子周桓王,郑是指郑庄公,郑庄公是周王室卿士。

事件起源:郑庄公掌握王室大权后,比较专横跋扈,经常翘班,不到王庭理政。周平王呢,看不惯郑庄公的拽拽样子,想任命另一个国家的国君担任周王室的卿士。

不曾想,这事被郑庄公晓得了,不得了,他就跑去质问周平王。

哪知周平王胆子小啊,矢口否认。为了安抚郑庄公,周平王自己提出与郑国交换人质,以此示好。结果就是周平王的儿子孤跟郑庄公的儿子忽互相交换。

你看这事弄的,周天子和诸侯交换“人质”,历史上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无形当中把周王室降到与诸侯相等的地位了。

周平王驾崩之后,他的孙子周桓王继位。

周桓王看不惯郑庄公的鸟样子,对他开始强硬起来,周桓王一上台就准备让另外一个小国国君做周王室的卿士。郑庄公哪里肯失去应有的地位,就向周王室发起进攻。这个郑庄公做了两件很拽的事:1,春天里,他把周王室温地(河南温县)的绿油油小麦割掉;2,秋天里,他把周王室所属成周(河南洛阳东)的成熟谷子抢走。

周桓王呢,也是个硬骨头,他想:你郑国只不过是俺的下属国,这么猖狂,俺得治治你。随即在公元前715年任命他人为周王室右卿士,郑庄公只是左卿士。

虽然说,周王室当时实际并没有多大的力量,但是周王室却是一块可以用来号令天下诸侯的硬牌子。

郑庄公认真反省之后认识到:失掉王职和与周王室关系破裂,对他既定的争雄诸侯的目标不利。于是就去朝见周桓王,表示服从周王室。

哪曾想,郑庄公的朝见,让周桓王胆肥起来,摆起了周天子往日的架子,在公元前712年吞并了郑国四个邑的土地。

郑庄公咬咬牙,吞下这口气。不久,周桓王又把郑庄公的左卿士职位给罢免了。

郑庄公也不是瓜怂啊,心想,不带这么欺负人的[捂脸],于是就不去周王室朝见了。

后来呢,周桓王感觉还不过瘾:给你穿小鞋又咋滴?还不服气了?他在公元前707年,亲自率领周王室和另外四小国的军队,对郑国开始赤裸裸的讨伐。

郑国呢,本来不想打,但是你都骑到俺的脖子上,那就打呗。

于是周、郑两军在河南省长葛县东南短兵相接。

好嘛,不打不要紧,两军一接触,周王室的联军就被郑国的军队揍的满地找牙。郑国军队作战不墨守成规,大胆采用灵活战术,使其能在春秋初年一度称雄诸侯。

此次战役中,周桓王还被一箭射中肩膀,带伤退出战场。

这一仗,周王室不仅败了,更为重要的是:把周王室“受天有大命”、“辅有四方”的金子招牌给打的稀巴烂。

长葛之战后,郑庄公一度称雄诸侯,史学家称为“郑庄小霸”。


周幽王八年(前774年),周幽王废黜王后申后和嫡太子姬宜臼,而立褒姒为后,庶子伯服为太子,致使十一年(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犬戎攻陷掠烧镐京,幽王被杀,西周灭亡,王室衰微东迁洛邑,诸侯争霸。

前406年周威烈王承认、分封韩赵魏三家臣为侯国,并于前376年废晋静公。自此战国分并开始。

前391年田和废齐康公,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

可见,坏周礼者,周王也。

厉、幽失国,天子九师何在?


猴肉夹馍,没有人接!


繻葛之战

西周时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森严,并制订了诸侯定期朝聘的制度,有所谓“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朝”(《礼记.王制》)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下》)的说法。东周初期在这种相对稳定的形势下,周天子尚有一定的号召力,各诸侯也还朝觐天子,并以朝天子来巩固自己的地位,甚至天子有时还摆架子不让有些诸侯朝见。

如《左传》隐公四年记载:杀了卫桓公自立为君的“州吁未能和其民,厚(州吁党羽石厚)问定君于石子(石蜡),石子日:‘王觐为可。’日:‘何以得觐?’日:‘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又如《左传》隐公六年:“郑伯如周,始朝桓王也,王不礼焉。”

再如《左传》隐公八年:“郑伯以齐人朝王。”各诸侯不仅仍行朝觐礼,而且周天子还不时对不听命的诸侯进行讨伐。如《左传》隐公五年:“曲沃庄伯以郑人、邢人伐翼,王使尹氏、武氏助之,翼侯奔随。”“曲沃叛王,秋,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哀侯于翼。”“郑人以王师会之,伐宋,人其郛”。又如隐公九年:“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伐宋。”又如隐公十年:“齐人、郑人人邸,讨违王命也。”

再如桓公四年:“王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从上述记载看,春秋初虽然诸侯还要朝觐天子,周王尚有一定权威以命令讨伐不臣的诸侯,但由于自身武力不强,在行使权力时往往得依靠郑、虢(北虢)等国的力量,这说明周天子实际已是表面上的天子,他统治天下的架势要垮台是迟早的问题。

郑庄公姬寤生继位后,凭借国力强盛,身为周室权臣的条件,竭力扩充领地,侵伐诸侯:拉拢齐、鲁两国,打击和削弱卫、宋、陈、蔡四国,并灭亡了许国,成就了“春秋小霸”的局面。随着政治、军事实力的增长,郑庄公对周王室的态度变得倨傲不羁,无视天子权威。

周平王在位时,就对郑庄公的专横跋扈十分不满,想要把他的权利给虢公忌父,郑庄公得知后怨恨周平王。为了缓和双方矛盾,发生了“周郑交质”事件,即周平王的儿子姬狐与郑庄公的儿子公子忽互换作为人质。

公元前719年(周桓王元年)周桓王继位后,想要将朝政大权交予虢公林父,郑庄公得知后,派兵割了周王室温地(今河南省温县)的麦子以及成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的禾稻,致使周、郑矛盾更加尖锐。

公元前715年(周桓王五年),周桓王任命虢公林父为右卿士,以分郑庄公之权。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周桓王免去郑庄公左卿士职务,郑庄公遂拒绝朝觐周桓王。同年秋,周桓王为维护王室尊严,亲率王师并征调陈国、蔡国、卫国三国之军联合进攻郑国,郑庄公则率军迎战周联军于繻葛(今河南省长葛市北)。

这年秋周桓王集结虢、蔡、卫、陈等国的军队伐郑,王率中军,虢公林父率领蔡、卫人为右军,周公黑肩率领陈人为左军,向郑进发,郑起兵抵抗,双方在襦葛(今河南长葛北)开战。郑公子子元建议用左方阵来对付蔡、卫军队,用右方阵来对付陈国军队,并说:“陈乱,民莫有斗心,若先犯之,必奔。王卒顾之,必乱。蔡、卫不枝(支),固将先奔。既而萃(聚)于王卒,可以集(成)事。”

郑伯采用了他的战略,以曼伯为右军,祭足为左军,原繁高渠弥护卫郑伯为中军,用鱼丽之阵向周王室联军进攻。战争一开始,郑的左右军挥动大旗鸣鼓进击对方左右军,蔡、卫、陈的军队迅速溃散,周军发生混乱,于是郑集力合击周王师,周军大败。周桓王被郑祝聃的箭射中肩膀。

周桓王虽伤,仍能指挥军队突出重围。当时祝聃要乘胜追击,郑庄公假惺惺地说:“君子不欲”逼人太甚,何况敢于欺凌天子呢?如果能挽救自己,“社稷无陨,多(足够)矣”(《左传》桓公五年)。当晚郑庄公派祭足去慰问周王及其左右,装作尊王的样子来标榜自己的胜利。襦葛之战后,周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原来尚能维持的“王命”已失去作用,周天子再不是天下的共主了。

周天子的失败并非偶然,自平王东迁后,王室的力量已日渐削弱,这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春秋进入铁器时代,生产工具的进步,促使各国农业和手工业日益发展,各诸侯国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和领土,周王的统治范围日趋缩小。

周平王初迁洛邑时,尚有方六百里的土地,比列国大得多,后来有的送人,有的被诸侯吞没,有的被戎狄侵占,有的封给公卿大夫作采邑,“王畿”紧缩,最后仅剩下一二百里的土地。国境北、西、南三面被晋、秦楚包围,国内又有扬拒、泉皋、伊雒之戎和大夫采邑分割,天子自有的土地和人民实已无几。

诸侯定期朝聘贡献本是王室的重要收人,但东周时诸侯不常来,朝聘日益废弛,天子失却了这个重要收入,因此周王非常贫穷。据《左传》记载,公元前725年周平王死后,周派人到鲁国求赙(助葬费用)。自缡葛之战后,周天子更是一蹶不振,公元前697年,周桓王私自向鲁国求车,说明王室已穷得连车都置不起。

周桓王死后,因财政穷竭,七年后才得埋葬。公元前694年,庄王即位三年,王室发生内乱,周公黑肩想杀庄王而拥立王子克为君,周大夫辛伯密告庄王,并与庄王一起杀了周公黑肩,王子克逃奔燕国。周僖王时,周大夫芮国作乱,引晋国军队伐周邑夷,杀大夫夷诡诸。

周公忌父出奔虢,周惠王即位后才恢复了忌父的名位和夷地。公元前675年,惠王即位第二年周又发生内乱。起因是庄王的爱妾姚生子颓有宠于庄王,庄王使大夫芮国为子颓的老师,惠王即位以后夺芮国的园圃为王的宫苑,又将大夫边伯的宫室改为王宫,还将大夫子禽、祝跪与詹父的田地据为己有,并收了膳夫石速的秩禄,于是五位大夫起来作乱。

这一叛乱深一层的原因是周大夫苏氏在作祟。苏氏在桓王时被夺去他的十二邑给了郑国,他一直不满,就利用这机会策动被夺利的大臣们共同叛乱,他们一.起拥戴子颓攻击惠王。结果失败,芳国等逃至温(苏氏之邑),苏子又拥着子颓逃奔卫。卫和燕就联兵伐周,立子颓为王。第二年,郑国调解王室内的纠纷未成,就逮捕了燕国的仲父。

这年夏天,郑将惠王送归,秋,郑军和惠王进入邬,再打到成周,取得周的宝器而还。这年冬,王子颓犒劳政变的大夫,僭用了黄帝、尧、舜、夏、商、周六代之乐。郑国知道后,联合虢国共伐周,郑军从圉门人,虢军自北门人,杀了王子颓及五大夫。郑国帮惠王复辟后,宴请周王时也用了六代之乐。惠王为了报答,将虎牢以东的地方赐给郑,酒泉之地赐给虢,于是王畿更小,与列国相差无几,王室的地位至此只能靠各大诸侯国来扶持了。


郑楚争雄。郑国带表着周天子的礼法,结果郑大败。重而周天子的号令无人再听,也意味着礼崩乐坏的开始!


在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公元771年,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丧失诸侯信任,戎狄趁机入侵都城;诸侯护送周平王动迁洛阳,开创了东周;正式开始了春秋时代;

春秋时期,周礼的约束力已经可有可无,礼崩乐坏,人们不再尊重周天子;这种情况不是一天出现的,反而是长期累积的结果;

最早的事件就是:郑庄公欺凌周天子;

郑庄公为人霸道,在平定郑国共叔段谋反的时候长期不去周天子处就职,于是周天子就商量着让虢国的君主来替了郑庄公上卿的职位,郑庄公就为了这个就和周天子不对付;

后来矛盾越演越烈。周天子纠集了一批人要把郑庄公安排一下子,结果好死不死,郑庄公手下大将祝聃一箭射中了周天子肩膀,差点把周天子报销了,周天子威风扫地,从此颜面无存,与郑庄公交换质子,郑庄公威风凛凛,也因此被称为“春秋小霸”

紧接着的事件就是:筑台纳媳

宣姜的名字是由自己的姓氏和第一任丈夫的谥号组成的,她没有自己的名字。历史唯一记得住的就是她是齐国霸主齐桓公姜小白的妹妹,一个风流灵巧招人怨的美艳公主。

作为齐国公主的宣姜的政治命运,就是和亲,将夫家和娘家结成铁杆政治同盟。这次齐国要结盟的对象是卫国,宣姜要嫁的人就是卫国太子公子伋。

公子伋虽然是长子,但是母亲因为私奔才嫁给父亲卫宣公的,所以一直名不正言不顺地当着这个太子,再加上母亲已经色衰爱弛,公子伋的太子之位完全是拼人品才华才勉强维持住的。看起来,宣姜接下来要面临的就是和这个朝不保夕的太子过一辈子了。

然而,上天却给宣姜开了一个大玩笑。未婚夫公子伋的父亲宣公贪图宣姜的齐国嫡公主的身份和美丽的容貌,秘密地在淇水河边修了一座行宫,把宣姜骗到这里举行了婚礼。

却扇的那一刻,宣姜发现年轻的太子夫君转眼变成了年老的卫宣公,眼中满是震惊和委屈,当她看向参加婚礼的卫国群臣时,发现公子伋垂下头,羞愧地不敢看她。那个原本应该做她丈夫的年轻人,因为惧怕父亲的权力,因为心中的愚孝,因为未来的国君的位子,把未婚妻拱手让给了自己的父亲。宣姜的眼光黯淡了,转而又看向卫宣公,与其嫁给一个懦弱的男人,不如认命嫁给卫国国君,既然和年轻男人的婚姻已经不能拥有,还不如退一步嫁给政治。带着对公子伋的仇恨,宣姜发誓一定要让这对父子后悔。

宣姜嫁给卫宣公之后,效仿苏妲己的故事,诱惑宣公不再处理政务,给自己耗费人力物力修建新台。宣姜可是卫国和齐国结盟的重要纽带,再加上宣公得寸进尺,想得到宣姜的爱情,于是对宣姜百依百顺。但是,宣姜要的不止这些,她诬陷公子伋意图谋反,把公子伋的母亲害死了,自己坐上了国君正夫人的宝座。坐上后位的宣姜更加变本加厉,非要置公子伋于死地。她告诉卫宣公,公子伋扬言,登位之时,一定要报夺妻之恨,一定要铲除他们母子,宣公信以为真,对公子伋产生了杀意。

人常说虎毒不食子,宣公为了讨好自己的后妻和后妻背后的齐国,想到了一条借刀杀人的毒计。派人冒充盗贼在公子伋出使齐国的半路上杀了公子伋。

宣姜的长子公子寿是一个非常品行高洁的人,他偷偷告诉了公子伋,劝他逃出卫国。可是懦弱愚孝的公子伋拒绝了,公子寿只好灌醉了公子伋,自己手拿使节的白旄到了卫国边境替公子伋受死。公子伋酒醒了,看到公子寿的尸体,对亲情的绝望让他彻底崩溃了,他只身前往边境告诉刺客,自己才是公子伋,随后被害。宣姜的儿子公子朔坐享渔翁之利,在两个哥哥死后成了卫国太子。第二年,宠爱宣姜的宣公病逝,公子朔继位做了卫国国君,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卫惠公。

卫惠公即位后,地位非常不稳固。太子伋和公子寿生前的手下为了给两位公子报仇,发动了政变,赶走了卫惠公,立公子伋的弟弟黔牟为卫国国君。后来卫惠公向齐国搬了救兵,攻下了卫国,赶走了黔牟,平息了叛乱,再次做了国君。为了安抚卫国国人和两公子的手下们,继续和卫国维持良好的关系,齐襄公又把妹妹宣姜改嫁给了公子伋的弟弟卫昭伯。

卫昭伯娶了宣姜以后,可能是考虑到齐国和卫国的关系,也可能是因为宣姜风韵犹存,和宣姜的关系竟然十分融洽,两人一同生育了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在春秋时期,像宣姜和昭伯这样的儿子和继母结婚是可以被当时的礼法所允许的,只不过据诗经记载惠公本人对生母和哥哥结婚有点排斥。但是宣公和宣姜之间筑台纳媳的故事毕竟是晚辈和长辈之间的乱伦,再加上宣姜害死了两个无辜的公子,引发了卫国内乱,自然成了史书上令人不齿的无耻淫妇。


郑楚争霸,郑公在周礼的“规定下”失败后,诸侯就开始彻底放弃了周礼开始向实用主义发展【其实就是谁要脸谁就输了】


一、郑庄公繻葛拒周——一箭射掉周王室的尊严

周平王死后其孙姬林继位,是为周桓王,周桓王之父曾质于郑,周桓王原本就对郑庄公心存怨恨,即位后又屡屡被郑国挑衅。郑庄公曾明目张胆的收割王畿之地成熟的小麦,甚至假天子之命伐宋,亦不按周礼规定朝贡天子。因不满郑庄公的僭越行为,周桓王亲自率领周朝及陈国、蔡国、虢国、卫国四国军队讨伐郑国,双方战于繻葛,结果郑军大败联军,并一箭射伤周桓王的肩膀。郑国大获全胜之后,派人向周桓王致歉,相当于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但是周王室的权威已遭受重创,周天子近乎神话的形象从高台跌落。此战郑庄公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首开诸侯挑战天子并战胜之的先河,相当于向天下宣告了周王室也不过如此。

繻葛之战周天子从神坛上跌落

二、诸侯争霸——遮羞布下的僭越行为

繻葛败北后,周桓王戚戚然的败逃回洛邑,天子高高在上的形象完全破坏了。诸侯明白了周天子也是可以战胜的,自此肆意妄为起来,时不时的挑衅一下周王室。虽然主宰国际秩序的周天子成了摆设,但是并不代表国际秩序就完全混乱了,取代周天子政治权威的则是个别强大诸侯的霸权政治;“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逐渐转化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简而言之就是谁的胳膊粗拳头硬,谁就是“扛把子”,就能代替周天子对“刺儿头”诸侯行使征伐大权,且师出有名。各国为了这一至高无上的荣誉,争相大秀肌肉,于是乎就有了“春秋无义战,诸侯竟交兵,中原无宁日,旌旗卷长空”这一段热血沸腾的历史。在长达两百年争夺中涌现出一批佼佼者,它们被称为“春秋五霸”。

齐桓公最先成就霸业,他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表面是在“顺天意,行王道”,暗地里是为齐国攫取利益;实际上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最初版本。后来的诸位霸主如晋文、楚庄之辈,打出的口号虽不尽相同,但是换汤不换药,干着和齐桓公一样的勾当。春秋时期的几个霸主,都是可以号令诸侯的,而天子只是一个陪衬,相当于给王室权威判了“死刑”,各诸侯国越来越不把周天子当回事,所谓的“尊王”,“替行王道”只是遮羞布而已。

晋楚城濮之战

宋襄公打出了“仁义”的旗号,并在争霸战争中付诸实践,为行“仁义”而拒绝趁人之危,击人之短,结果在泓水之战惨败于未遵王化的“蛮夷”楚国;这是礼乐文明倡导的价值观,第一次在战争中惨遭蹂躏。世人皆言宋襄公迂腐不堪,这是抛开当时特定的环境,以今日规则和价值观所作的事后诸葛亮之评,是有失公允的。春秋时期的战争是贵族的游戏,讲究礼法,周礼规定战争要师出有名,不打不义之战;讲诚信仁义,不趁人之危,不伤重伤之人,不攻击不成阵列的敌人,战争中的礼仪风度犹胜中世纪欧洲骑士。春秋诸侯争霸和“春秋无义战”就是对周礼的一次严重践踏。

春秋五霸形势图

三、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士卿大夫们的上位之路

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经过惨烈的杀伐,韩赵魏三家胜出。前438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韩、赵、魏瓜分晋国土地,只有绛与曲沃两地留给晋幽公。从此韩、赵、魏称为三晋,晋国至此名存实亡。前403年周威烈王顺水推舟,封原晋国的卿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韩赵魏正式立国,晋国彻底被瓜分。“三家分晋”也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

齐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72年,陈国公族,陈完携家带眷投奔到了齐国避祸,陈完到齐国后改姓为同音的“田”。田氏善于收买人心,经过几代的努力,取得了“公弃其民,而归于田氏”的有利形势。公元前386年,陈(田)完后世子孙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田氏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齐国灭亡。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田氏代齐标志着战国七雄并立局面的形成。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首开士卿大夫篡国自立的先河,为后世臣子篡权谋逆创造了“蓝本”,自此士卿弑君或篡权自立者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这是春秋战国时期一次严重的僭越礼制的事件,对日后政治秩序的冲击极大,影响之恶劣性犹胜僭礼诸侯称王。它不仅僭礼而且篡夺实权,甚至间接地对被篡国君进行肉体消灭。

晋国六卿势力图

四、商鞅变法——社会道德的一次大滑坡

秦国地处西陲,受戎狄文化影响较大,未遵王化,故不似中原国家那般重视礼教,常常被中原诸国鄙视,开化程度甚至不如自称“蛮夷”的楚国。秦国变法将周礼的精髓悉数摒弃,造就了秦文化的野蛮性和非人道性,也便有了“秦国之俗,贪狠强力,寡义而趋利”的说法。

为了强化控制,秦朝统治者一方面禁锢思想,另一方面出台严刑酷法。秦国律法还扭曲人性的将告密倡导为主流价值观,使整个秦国蜕变成一个恐怖的特务国家极大地败坏了社会风气。而商鞅变法又把礼乐、诗书、良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列为毒害国家的“六虱”,秦律还禁止游士的活动,春秋战国时代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慷慨悲歌之士,在秦朝便失去了赖以萌芽的环境,自此绝迹,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唯唯诺诺,迷信封建权威,圆滑奸黠,断了脊梁骨的奴才顺民。普通民众一改以往谦谦君子之风貌,开始变得薄情奸诈,趋利忘义,凶狠暴戾,将周礼强调的仁义礼智信践踏的支离破碎。

“笑贫不笑娼”还成了官方认可和宣传的价值观,秦律公开“笑贫”,把穷当成原罪,在法律中用“人貉”一词侮辱穷人。宣太后也是出了名的淫乱,甚至拿床事说外交,虽然很新颖,比喻贴切,但是总是感觉这事难登大雅之堂,她却能在朝堂上说得如此轻松,就怕是开放后的中国人在众人面前对房事也是讳莫如深呀!国家权贵尚且如此,底层民众道德水准可想而知。

所以说秦朝的国家机器就是以整个社会道德大倒退为代价全功率开启的,终秦一朝是自尧舜以来社会道德水平最低的一个时期,也是中华历史上第一次道德水平的大滑坡时代。但是商鞅变法将秦国上下武装成一台高效率的战争机器,在兼并战争中所向披靡。也许是上天给楚国报应,摒弃礼乐,寡义无信的虎狼秦国将受过严格贵族教育,还信守着春秋时代贵族诚信传统的楚怀王治下的强大楚国碾压的粉碎;楚怀王也为秦所诓骗,客死敌国。礼崩乐坏的乱世,道德常常败于不义,楚国在早期的争霸路上,曾经将奉行仁义的宋襄公按在地上摩擦,如今历史重演,只不过角色进行了互换,楚国变成了为礼乐文明殉葬的一方。

商鞅以社会道德滑坡为代价达到强国目的

五、徐州相王——僭礼无需遮羞布

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称王,诸侯国国君只能称其爵位名称,分别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是侯爵就不能称“公”,是伯爵就不能称“公”和“侯”。春秋时期,周王室的权威不再,各个诸侯国在国内自封为公,已是僭礼;但是底线仍未突破,谁也不敢称王。如果诸侯胆敢称王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人人得而诛之。但是刺头诸侯楚国首先吃了螃蟹,周朝建立后最先称王的诸侯是楚国第六任国君熊渠,周厉王即位后,多行暴虐,不断对楚国用兵;熊渠为了保存实力,避免与周王朝正面冲突,于是自动去其王位,取消对儿子的分封,继续臣服于周。前704年,楚国国君熊通自立为王,是为楚武王,楚国自此昭告天下,正式称王。吴国和越国依葫芦画瓢,也先后称王。

虽然楚吴越三国大逆不道,僭居王位,但是三国地处南方,长江流域还是荒蛮未开的地方,和中原地域隔绝,文化相对落后,习俗都与中原相去甚远,被当时的中原人蔑视为南蛮。齐桓公以楚国不朝天子,僭越称王为由,率吊伐之师逼临楚境时,楚国国君自辩道:“吾乃蛮夷”。楚国更是被鲁公形容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所以三国称王中原各国反应比较冷淡,在周天子和众诸侯的认知中,它们相比较蛮夷戎狄并无二致,也便不与之计较太多了。周王室和诸侯国也从未承认过其王号,楚成王和宋襄公争霸时,宋襄公就曾嘲笑楚成王是“假王压真公”。

但是魏惠王率先称王,继而拉拢讨好齐国,尊齐国君田因齐(齐威王)为王,却是将最后的遮羞布撕得粉碎。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魏惠王率领韩国和一些小国到徐州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于是也承认魏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徐州相王引起了秦、楚等传统大国的不满,楚国立即出兵攻打齐国徐州,妄图齐国取消王号。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立为王,同年,魏惠王尊韩宣惠王为王。魏将公孙衍于前323年发起“五国相王”运动,请魏、韩、赵、燕、中山相互称王,以抗秦、齐、楚三大传统强国。一时各国不论大小纷纷称王,其中甚至包括中山国、宋国等当时的二流国家。

徐州相王和由其引发的五国相王,标志着诸侯国在礼制上与周天子平起平坐,周王室自春秋以来相对于诸侯国仅有的礼制上的优势也已经丧失。此举对周王室的打击较之楚吴越三国称王是有过之无不及,三国称王周王室可以借口蛮夷未遵王化,发挥一下阿Q的精神胜利法,聊以自慰一番,而且三国称王不被天下承认,周天子仍是名义上的老大。可是中原诸侯国长期接受礼乐文明的洗礼,也开始离经叛道,且诸侯的王号相互之间承认,继而被各国广泛认可;诸侯称王,打脸周天子可谓是用脚踹,一丁点情面也不留。周朝的官方史书中,称各国国君的称谓依然是最初的封爵名称,算是周王朝保持自己尊严的最后方式。

天子赐胙相当于承认了诸侯僭越称王

礼崩乐坏可以看作是社会各个阶层对周礼的一次次破坏,僭越;就如“破窗理论”那般,事情的恶化当然还离不开后面那一双双推波助澜的手,面对“第一扇破窗”,人们常常自我暗示:窗是可以被打破的,而且没有惩罚,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己不知不觉,就成了第二双手、第三双手,最后导致一个恶性的循环。周王室对最初的“破窗”行为没有或者无力干涉,对僭越行为反应迟钝,纠正不力,直接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最终演变成秦灭二周,尽取九鼎,这一“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而这一切早在四百多年前的西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时就已埋下祸根,犬戎灭亡西周和周王室的东迁使得周朝丢弃大片王畿之地,丧失了作为天下共主的最大资本。


礼崩乐坏百花放


先解释下礼崩乐坏这个词吧。出自清代章炳麟的《与简竹居书》,礼,源自祭奠天神特定的行为准则;乐,源自上古人们内心情感的表达。这里是不是发现有点奇怪了?

根据《人类简史》的观点,古代国家最初的建立都是因为人类发生了认知革命,诞生了宗教这个东西,于是才由宗教开始,建立了国家概念,诞生了统治阶级,理解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也就是说最高统治者(也就是周天子)可以理解为是天神在人间的代言人,拥有独一无二的权利。其余人都是天神的供奉者或者叫信徒,这就是阶级的划分,社会金字塔结构就是这样形成的。

但如果有一天,周天子告诉你,他能做的事情,你也能做;周天子拥有的权利,你也有了,你会怎么想?

从周文王姬昌开始,虽然西周历经14代君王,周王朝声势渐弱,但各诸侯国都还是守规矩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诸侯国也只是敢怒不敢言,没有做什么破格的事情,这也只是个伏笔。

真正的开始是在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当时的周王室隔三差五的就被游牧民族西戎抢劫一番,然后迁都洛邑(现洛阳)。而周平王因秦襄公“勤王”有功封为诸侯,并赐给他岐山(现陕西宝鸡市)以西的土地,并承诺只要秦国能攻打并赶走西戎,就可以占有那些土地。这就开先例了!

表面上看,周平王是拿被西戎占领的土地来赏赐给秦襄公,自己没有损失。但看过封神榜的都知道,岐山是西周王室发源地。相当于我们农村说的卖了祖业,周平王成了败家子。政治上站不住脚,失分很严重,更堵住了东周重返故土的道路。

并且西周时代只有周王室才有名义和权利去消灭某个国家,只有周天子才有权利决定和谁作战,而现在秦襄公也有了,并且获得所有的战利品。你这让其他诸侯怎么想?周天子不再是唯一可以做决定的人了,只要咱们有本事,咱们也可以搞搞事情了。

于是后面大家都知道了,不仅和戎狄搞事情,一家人也经常搞搞事情,搞到最后,周王朝也就搞没了。@微@


从司马光的观点来看,从三家分晋开始,标志着周王朝从春秋走向战国时代。

三家分晋后,周王朝承认了三家也是独立的国家,意味着依靠强大的武力可以称王称霸,从而开始了数百年的战国时代,人民饱受战争之苦。


春秋战国的礼崩乐坏,始于郑庄公伤周恒王的繻葛之战。

镐京被犬戎攻破后,周王朝已无法在关中立足。在郑、秦、晋的帮助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由镐京迁到洛邑。史称“平王东迁”。

平王东迁后,周王虽然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但国力大不如前,实力仅仅局限在洛阳周边不大的国土上,王权衰落,得不到诸侯国的尊重。

而郑国由于在平王东迁过程中甚有功劳,再加上在中原立足已久,实力强劲,对周王倨傲无礼,无视周天子权威,周、郑产生矛盾。

公元前719年,郑庄公派兵偷偷收割了周王的麦子和禾稻,周郑矛盾大大激化。

公元前707年,为维护周王室尊严,周恒王亲率王师,并征调陈、卫、蔡三国之军,联合征讨郑国;郑庄公则率军迎战周联军于繻葛(今长葛市北),史称繻葛之战。

周联军竟然败了。

更丢人的是,周王被射伤!

都说春秋无义战,此战则是不义中的不义!

1,周王天下共主,郑庄公以下犯上,周礼何在?

2,周、郑,同姓“姬”,周伐郑,相当于同室操戈,周礼何在?

3,是非曲直,一目了然,郑庄公行事龌龊,却能逞一时之快,周礼何在?

4,王师败后,郑庄公没有追赶,并派大臣慰问受伤的周恒王。但却拒绝惩罚射伤周王的人。单从这点看,他连后世的司马昭都不如!所谓的周礼,被他蹂躏在脚下。

繻葛之战,使周王颜面扫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宣告结束,春秋诸侯,强者为霸,续郑之后,齐、晋、楚、秦、吴、越,相继走上舞台。周天子形同虚设,成为一个尴尬的名字,礼崩乐坏时代开启。


东周时代王室衰落,诸侯相伐,天下礼崩乐坏。要说造成天下分崩离析的原因,根源还是在于周人三大制度的弊端——分封制、宗法制、藉田制。因此,所谓“最早始于哪个事件”,或许在周人建立起这三大制度时,就已经为后世周王室的衰落埋下了隐患。

制度弊端是长期潜移默化的结果,但西周覆灭、东周开端的直接原因,还是公元前771年的西申国联合西戎灭西周事件。因为申后与周幽王家庭矛盾,导致西申国与周王室矛盾尖锐化,致使申侯联合鄫人、西戎拥立周平王来与周王室对抗。最终,周平王政权弑父篡位,杀死了周幽王,灭了西周。在周王国独一无二的周天子,就这样倒在了外戚手中,无疑震撼了整个天下。这意味着旧的社会体系遭遇到致命冲击,周王室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也不再是天下无敌。

所以,西戎灭西周直接导致了旧时代的终结。但对于新开始的东周而言,礼崩乐坏的起点又是在哪呢?

周幽王被杀之后,崤山以东的诸侯随即拥立周幽王之弟姬余臣为王,即携惠王。旧王一死,诸侯拥立新王来与叛逆的周平王政权相抗衡,意味着周王国的诸侯还试图维持住秩序,不想天下大乱。此时,虽然渭河平原已被西戎占领,但崤山以东的大片土地,还是掌控在周人手中。只要崤山以东不乱,周王室依然有重新崛起的希望。

可就在这时,打破旧秩序的捣乱分子就突然出现了。这位捣乱分子不是平常人,还是王室近亲——他就是携惠王的亲叔叔,郑国国君郑桓公姬友。

郑桓公是周厉王之子,周宣王之弟。他也许出生在“国人暴动”之后,是周厉王被流放到彘地(今山西霍州市)后才出生。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郑桓公被封郑地,成为郑国开国之君。在兄长执政二十二年后才得封国,佐证他在这时刚成年不久;据此反推,他当然最可能在周厉王被流放以后出生。

西周晚期时,郑桓公被周幽王任命为王室司徒。可见周王室与西申国关系正不可避免地走向恶化,郑桓公不以为喜,反倒是忧心忡忡。为此,郑桓公特意找到太史伯,向他咨询该如何躲过一劫。太史伯详细解答了郑桓公的疑问,并建议他早作规划,准备向崤山以东的谢(南申国)郏(今河南洛阳北的郏山)之间迁徙。所以,在西周覆灭前,郑桓公就先行把一家老小寄放在东虢国和郐国之间了。

尽管事先做足了准备,可在西戎入侵渭河平原、在骊山下杀死了周幽王后,郑桓公的压力仍然无比巨大。郑国位于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虽然西戎攻击到骊山下后就暂时停止了进攻,但从镐京城到郑国这一路基本无险可守,戎人随时可能向郑国发起毁灭性的进攻。要想让郑国族人得到彻底保全,就必须尽快将郑国迁徙到崤山以东的安全地带。

可是崤山以东的各地早就被王室分封给诸多诸侯,大多都已“名花有主”,郑桓公凭什么去抢占别人地盘呢?

巨大生存压力之下,郑桓公也万般无奈,只能是强行“虎口夺食”了。

西周覆灭之前,为了躲避即将到来的灾难,郑桓公凭借王室司徒的身份,频繁与东虢国、郐国交往,并且提前将财产和家人转移到了这两国。也因如此,郑桓公和郐公熟络了起来。多次走动之后,郑桓公居然勾搭上了郐国夫人叔妘,与她有了私情。(《公羊传·桓公十一年》)在赢得叔妘欢心后,郑桓公就把自己当前所面临的危机和盘托出。叔妘早就被情人迷惑住,见郑桓公有生命之忧,毫不犹豫地决定帮他吞并郐国。

两人几番合谋之后,郑桓公立刻就开始了行动。

他先将郐国的良臣、豪杰之士打听得一清二楚,然后将其列入一份盟单,每人名字后还故意备注上郐国的良田。然后,郑桓公在郐国城门之外伪造了一个会盟现场,将盟书埋入盟坛,洒上鸡血和公猪之血。这时,叔妘就主动吹枕边风,引导郐公将这份假盟书给发掘了出来。拿到这份盟书后,郐公不辨真假,迅速展开了血腥屠杀——将盟书上列出的人一个不留、全都杀得干干净净!(《韩非子·内储说下》)

这场血腥大屠杀,让郐国瞬间陷入了混乱。

公元前769年,郑桓公率兵车七乘、徒兵三十人(清华简《系年》),在叔妘协助下偷偷进入郐国,以清除暴君名义杀死了郐公,一举吞并了郐国、成功东迁!

郑桓公私通郐国夫人、以阴谋来陷害郐公,无论如何都不是光明正大之事。更何况,在西周覆灭前,郐公还帮忙安顿了郑桓公的家人和财产,怎么说都算是郑国的恩人。郑桓公灭郐,不仅不合于礼,更是恩将仇报之举。

可在郑桓公非法吞并郐国后,却没得到周王室任何惩罚。到他儿子郑武公继位后,郑人反倒是变本加厉,加快了非法对外扩张的进程。郑武公投靠了弑父篡位的平王政权,在洛阳盆地周边疯狂扩张领土,先后灭了东虢国、祭国、鄢国、胡国等等,使得郑国一度成为东周“小霸”!

郑桓公父子的作为,完全打破了周王国旧有秩序,拉开了春秋近四百年诸侯混战的序幕。因此说,春秋礼崩乐坏的起点,就在郑桓公以阴谋灭郐。


战争方面,我个人更倾向于“长勺之战”是礼崩乐坏的开始!

长勺之战前,各国的战争有点像过家家,有点到即止的感觉。哪怕郑庄公箭射周桓王、齐襄公五国伐卫时打击了周王室。但总体而言,大家还在遵循着战斗的礼仪,顾着战斗双方的面皮!

但到了长勺之战,一切面皮、礼仪都被曹刿给扒下来了!

按照礼仪,双方战斗,齐鲁两国的战车应该一起前进,交合互砍!就是一个兵对兵将对将,听着鼓声一起上的节奏!

但是曹刿本来就是个平民,没有贵族那么多原则和礼法,一切只为了胜利。所以弄出了个“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战法。放现在看,就是一个简单的预备队战术,齐国头两次全军冲锋的时候,自己原地死守,留了大量预备队,只牺牲了前排很少的部队就抗了下来,最后等齐国部队冲累了,再把自己预备队投入战场,一举获取胜利!

鲁国,本来就是春秋时期最重礼法的国家,结果成为了第一个在战场上不要周礼的国家。确实有点讽刺。

《春秋》上把曹刿论战写的很详细,而长勺之战一笔带过,这是作为鲁国人的左丘明很是不耻这种不尊礼的做法!!

不过,受到长勺之战的启发,后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发展诡谲的战术,涌现出了大量真正的军事家、纵横家,为百家争鸣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我认为这个才是长勺之战的真正历史意义!!

毕竟,所谓“礼崩乐坏”也不过是春秋笔法,实际上还是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先进技战术取代落后技战术的一个历史进程,是发展的必要过程!

综上,我认为在战场上,长勺之战是“礼崩乐坏”的启发战争!!


春秋战国,长期战争,人民负担重,各诸侯国家互相争霸,从齐国变法开始,各国纷纷效仿,这也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原始地址:/kepu/15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