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听计从,任人唯贤[捂脸][捂脸][捂脸]
主要是因为曹刿指挥有方,以逸待劳
春秋时候打仗一般是正面刚,两军排开阵势就开打。谁实力强谁赢。
结果这次齐国敲鼓功过来的时候,鲁国严阵以待,严防死守。不正面交锋。齐国只好撤回去。两遍鼓,鲁国还不打。齐国军队都有点跑累了。齐国第三遍时,鲁国才开始敲鼓攻击,因此能以逸待劳打败齐国。
春秋时期,战争不断。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春天,强大的齐国出兵攻击弱小的鲁国。鲁庄公率兵抵抗,两军在长勺这个地方相遇。双方摆好陈势后,齐国军队首先擂鼓冲锋,鲁庄公想马上擂鼓迎击,曹刿连忙劝阻,吩咐士兵坚守阵地,不要出击。齐军第二次第三次擂鼓,又接连发起两次冲锋,士兵疲乏极了,都坐下来休息。这时曹刿对鲁庄公说,可以擂鼓出击了,庄公立刻下令。顿时战鼓咚咚,杀声震天,鲁军士兵奋勇冲杀,齐军大败,纷纷逃跑。鲁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又劝阻道,且慢,说着跳下车去。先从地面细看,看齐军兵车碾过的轮迹,又攀上车前的横木,注意地了望敌人退走的情形,然后说可以追击了。庄公即下令。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了国境。
这次打了胜仗,鲁庄公不明白曹刿为什么这样指挥,曹刿说,战斗,主要是靠勇气,齐军第一次擂鼓时,士兵的勇气大大地振作,第二次擂鼓时,勇气就开始衰退了。第三次擂鼓,勇气就消耗殆尽,这时我们才擂鼓进击,以勇气旺盛的部队攻击已经丧失勇气的军队,自然会打胜仗的。.
曹刿又说,齐国这样的大国不能低估。说不定会设下埋伏,诈败引诱我们。我视其辙乱,望其旗靡,这才追击。(辙乱,轮迹混乱。旗靡,旗帜倒下)
这就是鲁国取胜的原因。
政治家也是阴谋家,实力和谋略匹配,赢面会更大一些,被劳其筋骨,耗(断)其粮草之兵何以获胜?恋战是大忌!
“曹刿论战”中鲁国为什么会胜利?那就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最好例证。
曹刿,知道要爆发战争,主动请缨。先向鲁国公陈术如何才能应付这场战争,这是知己。把自身的准备工作做足做妥后再行迎战。
在战斗开始后,他先蓄锐不发,等待时机,掌握好士气,待敌方两次冲锋均无功而返,士气消耗将尽时果断出击,一举克敌。敌人溃败后,不是盲目冒进,先搞清楚敌方是不是佯装打败而诱惑我,以此设伏。待查证了敌方已车辙全乱,士气全失后,才挥兵追逐。
所以,鲁国胜利是必然的。也充分说明曹刿运筹帷幄的卓越才能。
胜利的原因自然有很多,但最关键还是敌人出现漏洞,我方才能取胜。
当然正片文章也说的很明白,鲁国一开始很担心,曹刿出现从内部外部说明问题,在作战的时候也是冷静观察,抓住时机,克敌制胜。
敌人一方交代的不多,把曹刿的形象描写的十分成功。
其实笔者认为这样的文章不好,很片面。
当时的齐国国君不是别人,就是齐恒公,那个九合诸侯的大名鼎鼎的齐恒公,管仲的那个齐恒公。
霸主齐恒公居然失败了,当时的齐国也是兵强马壮,所以鲁国很害怕。
齐恒公也用了管仲,但不是重用,管仲知道齐恒公必然会大败,也没有阻拦。
管仲知道齐恒公这个人,不让他吃点苦头,他是不会听你的,齐恒公一共是三次大败,才把大权交给管仲,才有了后面的九合诸侯的霸业。
管仲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齐国当年抢占鲁国三土地还过去,树立好的威名。
说实话,如果当时齐国不是管仲没有出手,鲁国就被曹刿谋划的再好也不一定取胜,一定是敌人内部出现纰漏了,才能取胜。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博而化易】
欢迎大家留言,一起讨论。
曹刿的智谋加上天时地利人和。
曹刿论战鲁国的胜利得益于知人善用,治国理政从善如流,君主随从上下一心,形成合力与综合实力,从而形成强大的战斗力,一句获胜。
两大原因:
第一、战前的准备充分。
一是准确的分折战争性质。十年春,齐师伐我,确定了战争的时间、地点与性质。这次战争,是一场由齐国发动进攻的,鲁国积报防御的战争。当时,为齐桓公二年,齐桓公,志在成为诸侯领袖,有在政治上要脸的需要,发动对鲁国讨伐,首先能体现齐国的决心,尽显齐国的国际形象。其次展现齐国君王的英勇无畏的气概,巩固大齐的政治地位。从战争的目的看,基本认定它是一次讨伐性的战争。
二是明确战争态度。公将战。鲁庄公,从维护鲁国政治利益、继承祖宗遗志出发,表示了公将战的态度与决心。然而,鲁庄公的水平,在当时诸候中,处于中等,但鲁庄公亦有自知的素养,怎样打这仗心里没有底数。当人民得知,公将战的态度后,迅速得到了人民的响应与支持,尤其有爱国热情和责任感的人士如曹刽等积极请求进谏、询情,请战。
三是确立战争之本。取信于民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人民群众是战争的根基。何以战。曹刽深知民众是战争之本,取信于民是作战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本。
通过鲁庄公与曹刽对话理出战争不能立足于靠小惠、小信的施舍,而忠之属也才是取得战争胜利之本的道理,并(凭借条件)可一战。
有了战争性质的分折定义和战争的应对态度。再加上有一个好的取胜先决条件,坚强的群众基础。那么,我们就从全局上建起了一套积极的战略防御体系,也就完成了充分的战前准备。这也是取得这次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第二作战方针正确。
整个战争用了三个字的动作就完成;即避进追。
曹刽协同庄公指挥作战,根据齐军来势凶猛、兵力多的实际,采取坚守不出,挫其锐气的策略,通过双方勇力的此消彼长;很快就扭转双方力量对比的优劣关系,适时地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战略方针,结果一举溃敌。取胜后,曹刽并未盲目追击,因为他深知,兵不厌诈之道,惟恐中了齐国诱敌伏击的圈套,也表明了他在极善用计的同时,高度警惕,时刻防备对方运用计谋。曹刽在战争中,知己知彼,运筹惟幄,表现出一名军事家的卓绝风彩,他谋略得当,正是齐鲁长勺之战以弱胜强的关键之战。
综上得出:战前的精心准备,和贯彻正确的作战方针是取得鲁国战争胜利的两个重要和关健原因。
我认为鲁国取胜的原因不仅仅是曹刿的“远谋”,更有鲁庄公的错而能改,礼贤下士,知贤,用贤。
齐国角度:1,骄兵必败。齐国兵强马壮,一路风卷残云杀过来,未遇强手,将士骄傲懈怠,破绽自然百出,一遇强力反击,自然瓦解;2,前两次冲击遇挫,士气低沉,攻击队列散乱,而鲁国一杀过来,既无力组织反冲击,也没时间改变队列为防御阵型;
鲁国角度:1,敌军已深入国境,难免有烧杀抢掠,鲁国军队同仇敌忾,背城一战,士气高昂。2曹刿的英明指挥。3.长勺地形我查了下,找找为何齐军两次突击没有得逞,结果真让我猜对了:长勺三面环山,面西为平原,鲁军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啊。
大家好,我是默默共读,和你一起论论《曹刿论战》为什么鲁国会取胜。
让我们穿越回到春秋时期的长勺之战。鲁庄公十年,兵力强大的齐国攻打鲁国,鲁国却能够以少胜多,这是何故?
第一,“十年春,齐师伐我”,“伐”在文言文里指攻打,这说明齐国发动的是侵略战争,是不正义的一方,都说邪不胜正,齐国不得民心,而鲁国的士兵和百姓却会举国之力来保卫自己的国家。
第二,是曹刿的深谋远虑。他的远谋表现在哪里呢?
1、“肉食者鄙”,他知道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因为他请求拜见鲁庄公。这也是他热爱祖国的一个体现。
2、当他问鲁庄公凭什么应战的时候,鲁庄公说的“小惠”“小信”,都遭到曹刿一一否定,因为曹刿知道,取信于民才是作战胜利的先决条件和根本,当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做到按实情判断的时候,这件事是得民心的,他才松口说可以一战。
3、他不放心鲁庄公出战于是要跟随庄公去战场。
第三,是因为曹刿卓越的军事指挥和战略。
等齐军三次击鼓,士气衰竭之后,他才下令鲁国的军队击鼓,对方士气衰竭,我方士气旺盛,这样才能打胜仗。
等曹刿亲自下车查看齐军逃跑的车轮痕迹乱了,军旗倒下,他才相信是没有埋伏,于是下令追击。
可以送,鲁国能以少胜多,有大部分功劳都是因为曹刿的远见卓识和军事才能。
但第四,是因为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君。
他能够做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他有一定的民心基础。二是鲁庄公能够善于纳谏,他虚心听取了曹刿的各项建议,并且实行。
综上所述,鲁国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至少有四方面的原因。
我认为鲁国的胜利有三个方面的原因:拥有正当的理由、选择正确的人才、运用正确的策略。
第一,拥有正当的理由。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正当防御,鲁国进行的是正义之战。正义之战的理由之下可以让全国人民上下一条心,同仇敌忾,对付共同敌人。自古以来侵略战争都是为人所不齿的,都是终将失败的,而正义之战终将胜利,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充分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因为是正义之战,所以民心所向,愿意为国效力,这就有了获胜的第二天理由。
第二,选择了正确的人才。面对敌国的侵略,群情激愤,都愿意为国家出力,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这个时候曹刿出现了,而且鲁庄公选择了他,而曹刿拥有优秀的军事才能,后面的战斗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果选择的是其他人而不是曹刿,那么最终的结果未可知也。
第三,运用正确的策略。所谓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彼竭我盈,正是攻打敌人的最好时机,故克之。在正确的策略下,最终以弱胜强战胜了强大的齐国。另外在追逐敌人的时候,也不被胜利冲昏头脑,冷静分析,以防之敌人故意败退。如此优秀的军事策略,怎么能会不取胜。
以上就是水成文读书的回答,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曹刿论战的战即长勺之战,这是春秋时期以弱胜强的一例经典战役,交战双方分别是齐国和鲁国。
齐鲁两国由于一些矛盾,使得齐桓公发动了对鲁国的战争,鲁国本是国弱人少,又是摊上强敌,所以鲁国不敢有一丝懈怠,不仅加紧训练军队,还赶造各式各样的兵器,以此加强国家的守卫力量。同时,鲁庄公也做了一些取信于民的工作,如曹刿论战所言“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原文相信大家都捻熟于心,所以我就不再写了,我只分析鲁国军队为什么能够以弱胜强。
话说当时啊,齐国军队兵强马壮,在进攻方面属优势,现实也是如此,齐国军队步步深入鲁国国境,而鲁国军队正面不敌,处于劣势,从而采取守势,避开了齐军的锋芒,保存实力以待反攻。
很快,齐国军队攻到了长勺,鲁国军队也退在此地,长勺是一个有利于反攻的地方,长勺一战才使得齐鲁战局扭转,也是曹刿论战的地点出处。
话说齐军此次出征很少遇到像样的抵抗,鲁国军队一路上总是避而不战,齐国军队心急火燎,刚刚在长勺稳住便先发制人想要一举拿下鲁国主力,喊杀声,鼓声震天动地。
鲁庄公见阵地受到威胁,便要击鼓反击,曹刿阻拦说“等一等,不要击鼓,此时敌军士气正旺,若贸然出击正合敌人心意,不如不与交锋,消磨他们的锐气。”于是齐军向着鲁军冲杀过来,眼看要短兵相接了,鲁国军队直接万箭齐发。直接使得齐军难以向前一步,此是齐军一鼓作气进攻失利,而鲁军士气大增然并未出击。齐国军队因为求胜心切,一下子擂了三次鼓,前后冲锋了数次,每一次鲁军都没有与之相接,而是以箭雨退敌,齐军见几次攻击都没有奏效,于是人人泄气,冲锋过去被杀的不说,退回去的士兵也很疲劳。
曹刿看准时机,让鲁庄公击鼓反击,于是士气高昂,争先恐后,一举冲垮了齐国军队的阵地,锐不可当。
然后鲁庄公见齐国军队败退就要追击,曹刿又以“夫大国,难测也”阻止,待下车仔细检查敌人痕迹后“遂逐齐师”。
总结
总之,鲁国军队能够打败齐国军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人民的支持,齐国所兴之师是不义之师,而鲁国军队则是自卫反击;其次,鲁国根据敌强我弱的客观事实采取了保存自己,积蓄力量的正确战略,不仅主动后撤到预先选择好的有利地点—长勺,并沉着应敌,以逸待劳,先坚守不出,后寻得形势转变之际一鼓作气才拿下齐军。
对于齐国军队来说,国君自恃武力,以为鲁国一击即溃,于是贸然进攻,这在军事上就属于冒险轻敌,在明知鲁国坚守的情况下还一而再,再而三的进攻,过早的削弱了自己,不仅损耗军力,也影响了自己的士气,因而给鲁军提供了机会,在撤退时没有法度,惊慌失措,最终使得大败而归。
长勺之战我们可以学到的是,在一定条件下,优势劣势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小国依靠人民力量和采取正确战略是可以打败大国的。
以弱胜强的不朽典范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发生于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春天,它是春秋初年齐鲁两个诸侯国之间进行的一场车阵会战,也是我国历史上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
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起,我国历史进入了诸侯兼并、大国争霸的春秋时代。齐国和鲁国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重要诸侯国,又互相毗邻,在当时的动荡局面下,不免发生各种矛盾,而矛盾冲突的激化,又势必造成两国间兵戎相见的结果,长勺之战正是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当时的鲁国据有今山东西南部地区,都城曲阜(今山东曲阜),它较多地保留了宗周社会的礼乐传统,在春秋诸国中居于二等地位,疆域和国力较之齐国,均处于相对的劣势。至于齐国,则是姜太公吕望的封地,辖有今山东东北部地区的广大地域,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那里土地肥沃,又富渔盐之利,太公立国后,推行“因其俗,简其礼”、“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举贤而上功”、“修道法”、礼法并用等一系列正确政策,因而经济发达,实力雄厚,自西周至春秋,一直成为东方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国。长勺之战就是在这种齐强鲁弱的背景下爆发的。
公元前686年冬,齐国宫廷内部发生了一场动乱。齐襄公的堂弟公孙无知杀死襄公,自立为君。几个月后,齐臣雍廪又杀死了公孙无知,这样,齐国的君位便空置了起来。当时流亡在外的公子小白和其兄公子纠都想乘机回国继承君位,于是就发生了一场君位争夺斗争。结果,是公子小白捷足先登,率先入国抢占了君位,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桓公。而公子纠则时运不佳,在这场权力争夺中丢掉了自己的性命,其重要谋臣管仲也被罗致到齐桓公的手下,后来成为齐桓公霸业的重要奠基者。
鲁国在这场齐国内部斗争中,是站在公子纠一边的,并曾经公开出兵支持公子纠回国争夺君位。但结果是乾时一战,损兵折将,大败而归。鲁国的所作所为,导致齐鲁之间矛盾的进一步激化,齐桓公本人对此更是耿耿于怀,不肯善罢甘休,这终于酿成了长勺之战的爆发。
公元前684年春,齐桓公在巩固了君位之后,自恃实力强大,不顾管仲的谏阻,决定兴师伐鲁,以报复鲁国一年以前支持公子纠复国的宿怨,企图一举征服鲁国,向外扩张齐国的势力。当时鲁国执政的是鲁庄公,他闻报齐军大举来攻,决定动员全国的力量,同齐军一决胜负。
就在鲁庄公准备发兵应战之时,鲁国有一位名叫曹刿的人认为当政者庸碌无能,未能远谋。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国家遭受齐国军队的蹂躏,因而入见庄公,要求参与战事。
曹刿询问庄公依靠什么同齐国作战。鲁庄公说,对于衣物食品之类的东西,总是要分赐给臣下,不敢独自享用。曹刿指出,这样做不过是小恩小惠,不能施及全国,民众是不会出力作战的。
鲁庄公又说,自己对神明是很虔敬的,祭祀天地神明的祭品从不敢虚报,很守信用。但曹刿认为,对神守点小信,未必能感动神明,神也是不会降福的。鲁庄公想了一下又补充道,自己对待民间的大小狱讼,虽然不能做到明察秋毫,但是必定准情度理地予以处理。曹刿这时才说,这倒是尽到了君主的责任,为老百姓办了好事,具备了同齐国决一胜负的基本条件了。为此,他请求随同鲁庄公奔赴战场,鲁庄公允诺了他的这一请求,让他和自己同乘一车前往长勺。
鲁军根据齐强鲁弱的客观形势,在长勺迎击来犯的齐车。两军都摆开了决战的态势,待布阵完毕后,鲁庄公准备传令擂鼓出击齐军,希望能够先发制人。曹刿见状赶忙加以劝止,建议庄公坚守阵地,以逸待劳,伺机破敌,鲁庄公接受了曹刿的这一建议,暂时按兵不动。齐军方面求胜心切,凭恃强大的兵力优势,主动向鲁军发起猛烈的进攻。但它接连三次的出击都在鲁军的严密防御之下遭到了挫败,未能达到先发制人的作战目的,反而造成自己战力衰落,斗志沮丧。
曹刿见时机已到,建议庄公果断进行反击。庄公听从他的意见,传令鲁军全线出击。鲁军于是凭借高昂的士气,一鼓作气,迅猛英勇地冲向敌人,冲垮齐军的车阵,大败齐军。庄公见到齐军败退,急欲下令发起追击,又被曹刿所劝阻。曹刿下车仔细察看,发现齐军的车辙的痕迹紊乱;又登车远望,望到齐军的旗帜东倒西歪,判明了齐军确是败溃,这才建议鲁庄公实施追击。庄公于是下令追击齐军,进一步重创齐军,将其赶出了鲁国国境,鲁军至此取得了长勺之战的最终胜利。
战争结束后,鲁庄公向曹刿询问是役取胜的原委。曹刿回答说:“用兵打仗所凭恃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冲锋时,士气最为旺盛;第二次击鼓冲锋,士气就衰退了;等到第三次击鼓冲锋,士气便完全消失了。齐军三通鼓罢,士气已完全丧尽,而相反我军士气却正十分旺盛,这时实施反击,自然就能够一举打败齐军”。接着曹刿又说明未立即发起追击的原因:齐国毕竟是实力强大的国家,不可等闲视之,而要谨防其佯败设伏,以避免己方不应有的失利。后来看到他们的车辙紊乱,望见他们的旌旗歪斜,这才大胆地建议实施战场追击。一番话说得鲁庄公心悦诚服,点头称是。
从曹刿战前决策、战场指挥和战后分析的诸多言行里,我们可以看到鲁军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乃有其必然性。鲁国统治者在战前进行了“取信于民”的政治准备,为展开军事行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作战中,鲁庄公又能虚心听取曹刿的正确作战指挥意见,遵循后发制人、敌疲我打、持重相敌的积极防御、适时反击的方针,正确地选择战场,正确地把握反攻和追击的时机,从而牢牢地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赢得战役的重大胜利。可见,长勺之战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它却正确地反映了弱军对强军作战的基本规律和原
则。因此,一直为历代兵家所称道。
长勺之战是齐桓公争霸斗争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也是鲁齐长期斗争中鲁国的一次罕见的胜利。
春秋时期,战争不断。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春天,强大的齐国出兵攻击弱小的鲁国。鲁庄公率兵抵抗,两军在长勺这个地方相遇。双方摆好陈势后,齐国军队首先擂鼓冲锋,鲁庄公想马上擂鼓迎击,曹刿连忙劝阻,吩咐士兵坚守阵地,不要出击。齐军第二次第三次擂鼓,又接连发起两次冲锋,士兵疲乏极了,都坐下来休息。这时曹刿对鲁庄公说,可以擂鼓出击了,庄公立刻下令。顿时战鼓咚咚,杀声震天,鲁军士兵奋勇冲杀,齐军大败,纷纷逃跑。鲁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又劝阻道,且慢,说着跳下车去。先从地面细看,看齐军兵车碾过的轮迹,又攀上车前的横木,注意地了望敌人退走的情形,然后说可以追击了。庄公即下令。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了国境。
这次打了胜仗,鲁庄公不明白曹刿为什么这样指挥,曹刿说,战斗,主要是靠勇气,齐军第一次擂鼓时,士兵的勇气大大地振作,第二次擂鼓时,勇气就开始衰退了。第三次擂鼓,勇气就消耗殆尽,这时我们才擂鼓进击,以勇气旺盛的部队攻击已经丧失勇气的军队,自然会打胜仗的。.
曹刿又说,齐国这样的大国不能低估。说不定会设下埋伏,诈败引诱我们。我视其辙乱,望其旗靡,这才追击。(辙乱,轮迹混乱。旗靡,旗帜倒下)
这就是鲁国取胜的原因。
《曹刿论战》载于《左传.庄公十年》。
大概因为此文太过精彩,清代吴楚材、呉调侯将其收入《古文观止》,遂有此篇名。
若问此战弱鲁何以战胜强齐,不外有三——一是庄公肯“礼贤下士”听从“庶人”曹刿的谏言;二是曹刿对此战以弱敌强有合理判断;三是曹刿战法得当,而庄公又能听从。
实际上,左丘明此段描写,大约主旨并不在于弱鲁胜齐,而在于文中出自曹刿之口的那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当然,他所说“夫战,勇气也”,以及“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亦为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名言。
《史记.鲁周公世家》载:武王破殷,“封周公旦于少皞之墟曲阜,是为周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周公卒,子伯禽固以前受封,是为周公。”
鲁国一直不温不火。从伯禽算起,到庄公是第十六代鲁国君主,前693-前662在位。这期间,除去与齐战于长勺,庄公没啥太可称赞的作为。
鲁与齐为邻。齐是太公望吕尚亦称姜尚的封国。
《史记.齐太公世家》云:“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
大概一是因为太公曾为文王、武王帝师;二是在周灭商过程中居功至伟,其地位可能还高于周公。司马迁在《史记》里,也把太公望排于“第二传”,而周公排在“第三传”。
后来的齐国,“动静”亦大于鲁国。
第十五代国君齐桓公,前685-前643在位,大约与鲁庄公同时。
此时已进入春秋之世。桓公是第一个“称霸”之诸侯,在管仲、鲍叔牙等辅佐下,会盟群雄,喝令天下,所以古人云,“五霸桓公为盛”。
相比之下,鲁庄公就“窝囊”多了。
先前,齐襄公将鲁桓公灌醉杀掉,“通其夫人”,乱杀无辜,欺臣霸女。他二弟纠跑到了鲁国,三弟小白跑到了莒国。后来小白即位,就是齐桓公。
当年秋天,齐桓公发兵与鲁国战于乾时,大败鲁军。他写信让鲁庄公杀掉二哥公子纠,庄公害怕,就把纠杀了,还按桓公的要求,把管仲交给了齐国。
这是庄公九年的事情。
十年春,齐国再次发兵攻打鲁国,就是《曹刿论战》所讲的那次战役了。
《左传》载:“公将战。曹刿请见。”
这时候,曹刿的“乡人”对他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孟子.梁惠王》论“庶人”云:“七十者可以食肉”。就是说,庶人黎民,不到七十岁是不可以吃肉的。《左传》载,大夫以上,皆可日日食肉。
所以,曹刿的“老乡”或“乡亲”对他说,打仗的事情,是那些能够吃肉的人谋划的事情,你又何必参与呢?
可知,曹刿并非权贵而为“庶人”。
曹刿回答“乡人”说,“肉食者”固陋不通,不会眼光长远的。于是便去见鲁庄公。
居然,鲁庄公就“接见”了曹刿。
曹刿问庄公有什么理由可以迎战齐军,庄公讲了三条。曹刿认为,兵出有由,属“正义之师”,曰:“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就是请求当个“军师”或“参谋”。
又居然,庄公也答应了,“公与之乘”,同坐一乘辇舆,“战于长勺”。
后面就是开战以后的战况了,庄公再居然按照曹刿的战法,“遂逐齐师”。
获胜后,庄公“问其故”,曹刿就讲了“一而鼓,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
曹刿是庶人,但也是“能人”。
此文表达的,是类似于“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的思想。
这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新兴的潮流——一方面诸子百家争鸣,另一方面诸侯礼贤下士。
此战以弱胜强,庄公无非是在正确的时间听取了正确的谏议用对了正确的人。
齐桓公也是。作公子时,他曾被管仲手下用箭射中了衣带钩。即位后,原想借鲁庄公之手杀掉管仲,以报一箭之仇。但后来听从了鲍叔牙的劝导,说我和高傒可以辅佐治理齐国,但要称霸天下,就一定要靠管仲了。所以,齐桓公向鲁国要回了管仲。后来,管仲确实帮了桓公大忙。
而当时,鲁国有人劝庄公不要放管仲去齐国,应该把他杀掉。庄公不听。大约,这个庄公也是一会明白一会糊涂的。
《史记》没有记载“长勺之战”,也没说到曹刿,但说到了庄公手下一个“曹沫”。
“刿”“沫”古时音近,古人认为这讲的是一个人,但也众说纷纭。
曹沫应该是“庶人”。《史记.刺客列传》中,第一个讲到的就是曹沫。
庄公十三年,齐国再次攻打鲁国,鲁国扛不住,于是庄公请求割让遂邑给齐国,桓公应允。但当桓公庄公在柯地会盟,马上要“签约”的时候,曹沫突然用匕首逼住桓公,说不归还遂邑便“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桓公只好退还了这块土地。
此事《史记.齐太公世家》有载。
或许这个曹沫,即《左传》所言曹刿也。
鲁庄公是勤政爱民的好君主,一、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二、战场上有曹刿的正确指挥,优选了最佳的进攻时机。
鲁国能够以弱胜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政治清明,曹刿敢说,鲁庄公可以听
试想,如果当时政治专横,无法谏言自然也就不可能君臣坐在一起谈论国事了,自然也没有了论战之说。
曹刿开门见山地问其何以为战,庄公说,生活中的衣服食物,不敢独享,必定要分给身边的人。
曹刿却认为“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庄公又说:祭祀时所用供品必定如礼,从不敢擅自更改。
曹刿同样不以为然,认为“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直到庄公讲到他在处理案件时,无论大小,总是根据实情、慎重处理时,曹刿才表示赞许,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从这番对话中,我们可以看,鲁国抵御齐国不义之师,本来就是正义之举,加上国人支持,取胜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第二,上下团结,同仇敌忾
面对强敌压境的紧张形势,鲁国上自国君庄公,下至平民曹刿,均以国家利益为重,精诚团结,奋起抗敌,其势当然难以被击败。
曹刿出身卑微,平素生活困苦,面对乡人“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的困惑,毅然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动力,尽力报国。
鲁庄公虽贵为一国之君,却不固执武断,他唯贤是举,将有才能却出身卑微的曹刿引为谋臣,关键时刻又能从谏如流,屈身听命于曹刿,明君风采令人钦佩。
曹刿如有才而不出,庄公就无从得一贤辅;庄公如有贤而不用,曹刿亦无从发挥其才智.所以说,曹刿和庄公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第三,避其锋芒,具有正确的战略思想
临阵而斗,用智为上.曹刿根据齐军来势凶猛、人数占优的实际情况,采取坚守不出、挫其锐气的策略。
通过双方勇力的此消彼长,很快就扭转了双方力量对比的优劣关系,结果一举溃敌.
取胜之后,曹刿并未盲目追击,惟恐中齐国诱敌伏击的圈套,表明他在极善用计的同时,高度警惕,时刻防备对方运用计谋。
曹刿在战争中知己知彼,运筹帷幄,表现出一位军事家的卓绝风采.他谋略得当,正是鲁军战场取胜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