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天津考生考上清北后和其它省份考生水平相比怎么样?

这个不好比较。纯粹从分数上来看,这几个直辖市水平肯定差,不用反驳,你看看海淀的清北人数跟河南省的比比,比例恨不得一百倍差距。你说北京海淀考生比河南人聪明一百倍?那不是扯淡吗?什么时候全国一张试卷,择优录取,什么时候才能证明教育公平。


感觉差别不大。见识有区别。思路和方法应该京,沪,津,好一些。不过,二年后,可能其他省份更好!仅仅个人观点


我们班32名学生,北京4人,一人大学期间综合成绩全班第一,另外3人大概中等,天津和上海只有一人,天津成绩中等,上海的差一些,但人数太少,没有参考价值,总体感觉高考这么多年,各地录取名额分配是比较科学的,大家水平差距不是太大,智商差别也不大,成绩好坏看努力程度。


能上清北的学生,不管来自哪里,本身能力没有系统性差异,造成学生大学期间学习成绩差别的通常不是基础能力和所谓视野,而是升入大学后的学习态度,只要肯努力,哪怕是高中期间应试教育名校只会刷题的考生,思维能力和知识视野的提高也并非难事,特别是在各学科建设均日新月异的今天。

北京大多数顶尖学生的目标校并非清北,并且很小时候起学习目的并非参加高考。这些学生的家长一般名校毕业或在名校任教,在长时间的交流、相处中早就被孩子“鄙视”。考二代一般都认为父母“不过如此”。这些孩子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选择学校的标准很早就定位在“超越父母”上了。

真正造成差异的是人生规划和专业选择上的开放程度。大城市的孩子,通常选择的领域更接近于自己的兴趣点,这样在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上肯定更好。

还有一点很重要,说说亲身经历,我88年高考保送清北(两所大学不同专业可选),自己放弃了,考的上交(想离开北京、离开父母),当时班上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但是来自边远地区的同学,通常存在性格缺陷,比如敏感、安全感低、攻击性格、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差,直到今天我们年届五旬依然在一些人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也直接造成了人生道路上的显著差异,坦率说,以世俗的标准看,工作进30年后,“混的好的”还是普遍来自发达地区的同学,即便88年全国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没有今天这样的巨大差距。

但是这样的差异一代人足矣抹平,现在我们的同学的子女,普遍都很优秀,基本没有差异。


原始地址:/qinggan/4106.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