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持续了快两年的时间,哪些行业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

一是餐饮业,二是电影业,三是教育业。你想啊,防控有一条,少聚集,就使得餐饮业,吃饭的人剧减,收入大减,甚至入不敷出,损失巨大;又使花巨资拍摄的电影无人敢进影院观看,票房,投资回报大跌……;受疫情严重影响,学校延期开学,教学进度受影响,甚至重要的考试也被推迟,使师生的心理承受更大的压力……


除了疫苗相关的,有哪些没有被打击的行业呢?p2p暴雷,房屋中介全线告退,教培直接灭顶……

活着不易……


餐饮、旅游、培训等服务业遭受打击最为严重。


就国内而言1-航空业,一句非必要不出省就足够解释。2.旅游业,尤其是像海南云南这样旅游收入占比很大的省份。3.影视业,电影院因为属于人员密集,空间封闭的场所,很受限。影院不开门,拍电影的动力也不足。4.跨境贸易,人员往来受到很多制约,交易沟通很容易受阻。5.房地产,疫情的反复导致人员流动受限,而房地产主推的旅游地产,避暑地产,过冬地产就没有基础。


都不轻松


大小银行


旅游,餐饮,酒店,影院,房产最为严重


眼下已经是海南旅游旺季了,虽然已经开工、看到老板一边在亏钱一边在疯狂扩张,每天看到老板一眼望穿的焦虑,再想想账面上负的现金流…我下意识地打开招聘网,好像已经好久没有更新了……

能说点什么?多灾多难的就业环境,我们身处其中,只剩下一身无处施展的才华……


旅游行业影响最大,公务员不受影响


美国的行业受的大击最严重!


服装店。到各个服装商场看看就知道了。长时间不逛街,又感受了网购的方便,就更不想逛了。


旅游行业错失春节黄金周。春节是除“十一”和“五一”之外的重要旅游黄金周,从产业链可以预判,相关中小业者损失惨重。


要说打击最严重的是进出口、旅游、教培三大行业。损失最大的是普通工薪阶层,一边要还房贷,一边家庭要日常开销,这是要拼底子的。特别是在中高档风险疫区,部分员工没班上还要关在家里。好不容易等到不关了,企业却没了。

大灾大难面前,我们要团结起来,自我做起,自觉遵守防疫办的相关规定,不聚集,不串门,出门戴好口罩,勤洗手,讲卫生。

疫情一定会过去,曙光就在眼前!


可以说各行各业都有影响,最严重的肯定是餐饮,其次是跟旅游有关的景点,最后是各种必须线下才能消费的实体店,比如说理发这种。


打击最大的是人们的消费观念,非刚需消费被大量压缩,刚需消费放在重要位置(例如食品,医疗)工薪阶层再也不乱花钱,忧患意识提升…


个人觉得,打击最大的大致是旅游,酒店,实体餐饮,物流,感冒药相关,零售和部分制造业!利好至少包括:医药相关(免疫产品企业,防护企业,口罩呼吸机等),个护行业(理发,去毛,吹风等产品),家居产品,相当部分外贸相关企业(包括集装箱生产企业)!


汽车行业

2020年全年,中国汽车行业遭遇了重创,销量下滑8.2%,无论是汽油车还是电动车的销量都处于快速下滑状态。除了汽车本身的销售量骤减以外,汽车产业链都受到了波及,例如汽车配件,汽车服务,汽车制造行业等。

原本新能源汽车应该是前景无限的产业,在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拥有着广阔的前景。而去年年初的一场疫情令新能源汽车厂商负债率大幅度提升,现金流也遭遇了危机。

受近日新一波的疫情影响,德国芯片制造商英飞凌科技称,芯片库存创下历史新低,供应严重受限将持续至明年。为什么芯片紧缺对汽车行业影响如此巨大呢?

要知道,在一辆汽车里需要用几百甚至上千个芯片,缺少任意一个芯片都会到这整辆汽车无法生产,疫情导致的全球芯片短缺使全球多个品牌的汽车企业(包括福特、铃木、丰田、本田等)处于停产状态。

房地产

房地产属于典型的高负债行业,无论是投资还是销售周期都会大幅延长,加上房产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对于房产企业的现金流和融资能力也有着极高的考验。2020年全年,中国共有近五百多家房地产企业倒闭。

最大的原因在于传统房产企业过渡依赖回款,如果回款不及时,那么房地产市场接下来的运营和资金链就会面临很严重的问题。

简单的说,传统房企的盈利模式是向银行借款后,进行开发和建设,最终进行预售/销售回款。这种提前消费的模式其实是高风险的,经过本次疫情,为各大房企敲响了“警钟”,如何改革原有模式,提升抗压能力,创新运营才是长远盈利的关键。

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行业,受“疫情”和“双减政策”的影响,可以说是“雪上加霜”!尤其是线下培训行业,还有租金压力以及人员成本压力,更是步履艰难。

往年的6、7月是教育培训行业的营收增长月,而今年受大环境影响,业务收紧,甚至好几个知名教育机构,都产生了员工过剩的情况,“裁员潮”成了近期教育行业的关键词。

除以上行业以外,零售,医疗,能源,科技,制造业都受到了显著的影响。

与此同时,不少新型产业可以说是“因祸得福”,游戏,直播,短视频,自媒体行业结合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做的风生水起。


个人觉得最严重的应该是旅游业,出境旅游已经归零近2年了,何时恢复还是个未知数,最快估计也要到2年以后了。国内旅游本来暑假是个旺季,在经历了一年多的等待以后,想乘着假期旺一旺的,因为南京禄口机场的疫情又停摆了,今年国庆出游的朋友虽然多,但以自驾或自由行为主,通过旅行社出游的仅有小部分,业务量也是大幅下跌。还有就是一些娱乐休闲场所,去年好多家影院都倒闭了,还有餐饮、酒店也是大受影响,这些已在逐渐恢复中,期待疫情早日清零,各行各业重新恢复正常!


航空业,不到两年,全国航空公司亏了1400亿,多为国有航空,这些都是靠银行和国家来补。现在欧美已逐渐恢复至疫情前的量,中国虽然量恢复的很好,但只要有一个地方风吹草动,各地就会发出居家或者不出省、不出市的号召,航空基本就要黄一个月,2021年的寒暑运就是严重亏损。但恢复的回程不论从量和价都是极其缓慢的过程。


首当其冲旅游业。我自己做养了一台39座大客拉旅游,从19年年底开始有疫情,旅游就惨不忍睹,我们养大客的一般都是拉旅行社或者保健品公司的客,因为我是在大连,大连这个地方旅游淡旺季很明显,一般3到4月底是淡季,一个月能好10到20天活,6到8月底是最旺季,几乎天天都可以干活。20年因为疫情淡季几乎没干活,偶尔能干几个活能保证司机的工钱就不错了,好容易熬到7月准备大干一场,7.20日大连有爆发疫情,到10月份就没干过活,11月份偶尔拉一些保健品公司的活维持一下,总得一年下来除了司机工钱,保险钱还没赚出来。但是大家还是硬着头皮坚持下来,准备21年疫情好转大干一番。

到了21年,因为疫情的阴影没有完全散去,3到6月份淡季旅游的人还不是很多,所以出现车多客少的现象,导致车费特别的低,加上柴油的价格越来越高,结果一个活的车费出去油钱加工钱,几乎就不剩钱,但是大家都指望熬到7月份旅游的客多一些,这样活多车费自然就得长高,但是总是事与愿违,7.20日又爆发了南京疫情,旅游全部停掉,到现在10月份旅游的人还是很少,车费又回到淡季价格。车费低,加上旺季已经过去,可以说今年又得赔钱,而且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国外疫情不得到控制,疫情将会成为常态化。

现在很多旅游大客车主开始买车了,因为看不到前景,也实在没钱再往车里投资了,所以我说疫情影响最大的就是旅游行业。


原始地址:/rebang/13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