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儒家的天人合一?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

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并没有一个真正的天,所谓的天,是大自然与周围的万物的一个集合体。天代表正能量,作为一个人小的个体,只有与各种事物人组成的天和谐相处,没有矛盾,没有对立面,你才能安居乐业,你才能静心绘画,搞艺术。

反之,老百姓常说“翻了天了”,永无宁日。


天人合一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源自道家的思想核心道法自然。道家的无为而治是宣扬人应遵守自然的规律,不应多干涉、违背天道而行事,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道家思想也是一种治国理念,天道即王道,百姓安居乐业天下才能长治久安。王者应顺从天意,不宜多干涉百姓的生活。从而使天意与民意融合。就好象大自然中的千万事物无人管理却生生不息世代相传,仿佛有一种天道自发的管理着宇宙一般。道家思想的进步之处在于从百姓生活的角度出发,考虑百姓的苦难与疾苦,主张给百姓极大的自由度去生存发展,以求民强国富天下太平。


万事万物合乎道,道法于自然,自然即天地人关系,最为和谐之状态谓之天人合一!


“满招损,谦受益”,现代人把“满”解释为自满,感觉是正确的,其实,和古代解释绝不一样,是违背天道的。《易经》中有个谦卦,读读谦卦,也不是谦虚的意思。大有“能者多劳”的意思。现实是能者不多来劳。为啥改变真理呢?就是为了所谓的“聪明”,“劳心者治人”,二者结合,就是为了算计人。结果是啥?进入酒场,喝坏党风,喝坏胃。一个事物不能过于强大,过于强大,必然挤占别的事物的生存空间。结果是招致其他事物的不满。怎么反应出来呢?人首先不满意。如果是一个系统,更能体现出来。例如:人体哪个器官过于强大,都是病。根据这个理论,就容易解释“天人合一”了。自己强大了,就该让其他事物变得强大,这样自己才能长久的生存。自己接着强大,没有事物可养自己了。科学发展的暂时停顿,社会的动荡,入院治疗都说明了这个道理。现在“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就特别符合“天人合一”的思想。一个事物能代替另一个事物吗?不能!美国科技发达,离开自认为下贱的工作,又咋样了?还得受制于所谓的下贱工作。


感谢提问者的精心提问,感谢官方的信任,邀请小编回答这个热点的问题!小编先抛砖,目的是引各位的玉,欢迎各位也热心作答!

小编自小以来喜欢看书,喜欢研究研究古今中外的文化,尤其是各种杂七杂八的书籍,所以对于儒家文化还是有一点点的研究,当然比起那些专业研究的朋友水平低多了,所以对于如何理解儒家的天人合一小编以前思考的时候也有不少心得,下面小编给大家说说,分享分享心得:

“天人合一”的概念首先由庄子提出,然后由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和阴阳学派发展成为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天是自然,人是人,和谐是相互理解和友谊。西方人总是试图用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征服和掠夺自然,而东方圣贤则告诫我们,人只是宇宙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紧密相连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即使在中国独特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套组成的茶壶也代表着天、人、地的和谐统一。

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外在表现,可以说是一种人文主义。其主要内容是关于做人之道,包括探讨人性、人生价值、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等。儒家思想强调亲情与仁爱,提出“血浓于水”、“老有所养,幼有所养”、“杀人成仁,舍生取义”等思想。比如,中国人团圆,把享受天堂的快乐当作人生的快乐,不像西方人那样注重自我、独立和冒险的精神。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哲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董仲舒等学者对此进行了阐述,宋明理学对此进行了总结和明确的提出。其基本思想是人类政治、伦理等社会现象的直接反映。

从儒家的观点来看,自然是道德观念和道德原则的本源,人的心灵中有着内在的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和谐是一种自然而无意识的和谐。但是,由于人们被名利欲望蒙蔽了双眼,无法在心中找到道德准则。人类实践的目的,是为了摆脱外在欲望的盲目性,使之“安心”,达到自觉践行道德原则的境界。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如何理解儒家的天人合一这个热点问题的的一些简单的看法,有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意见的小伙伴欢迎下方留言,请不吝赐教,小编感激不尽,必定予以回复,谢谢各位阅读!


首先我要纠正一下: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来自于道家思想而不是儒家,是由庄子提出的这句话,所以楼主说是儒家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我们首先要知道天指的是什么?庄子和老子的哲学思想同样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这个道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天人合一这句话里的天指的是天道,其实就是宇宙大自然的规则,而人指的是与自然相背离的人为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庄子提出这句话的主张是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顺应宇宙自然的固有规则,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从而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如果用现代语言描述,那么就是人类应该热爱大自然,并且学会与大自然和谐共存,达到人与物质、物质与物质极度巧妙完美的结合。这也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儒家有谁提出过天人合一?

儒家《论语》有“死生由命,富贵在天”,孔子弟子颜渊死了,子曰“天丧予,天丧予”,没一点天人合一的意思呀。

儒家经典《易经》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人求天保佑,离天人合一还差一大截呢。

儒家托名孔子《易传,文言》解《易经》乾卦,有大人即圣人四合一,不过与普通人没什么关系:“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庄子》编了个寓言故事,孔子与弟子困于陈蔡之间,七日不食烟火,孔子一手靠枯树,一手用枯枝敲击,边敲边唱,歌声与敲击声却不合拍。弟颜回偷看了一眼,孔子怕弟子误会,曰:“回,无受天易损,无受人易难。无始而非卒也。人与天一也,夫今之歌者其谁乎?”

颜回听了半天也没听明白,问:“何谓人与天一也?”仲尼曰:“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圣人晏然体逝而终矣。”

普通人本性决决,人与天合不了一。只有圣人死后身体消失,人与天就合一了。


原始地址:/rebang/54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