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孩子只要妈妈在,孩子就不乖?

撒娇呗。孩子很聪明的,知道妈妈最爱她!!




这个问题有点类似于,我们总是把在外面受委屈的不好情绪带到家里,对着最亲近的人发脾气,而对着外人却伪装着。我们的孩子很聪明,因为知道妈妈是疼自己的,可以调皮任性。




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特别懂事乖巧,一见妈妈就立马180度转弯,任性不听话,一不应心就开始苦难,这种情况是如何造成的呢?

一、孩子对其它人不信任

在美国的育儿百科,有样一种解释,孩子除了对妈妈信任外,对其它人都不信任,知道妈妈的底线,不敢过多的去挑其它人的底线!

二、妈妈过度的对他们的溺爱

他们知道妈妈可以满足他的任何要求,就算妈妈生活了,一样会爱护他,宠着他,这样就造成一见妈妈就不听话的原因。




教育无方。




孩子在外面,在陌生人面前总是挺乖的。因为他们对周围的一切有不确定性,不敢太过放肆,为所欲为。

妈妈在身边,孩子便自觉有了安全感,有了保障。想怎样就怎样。因为他们知道,妈妈是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的。




乖和不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01

前几个月,孩子奶奶带娃,经常会给我说,宝宝看见我吃饭就不乖。事实上也是,平时奶奶都抱着孩子在阳台上看车车吃饭,但是有我在就要我各种抱,并且不怎么吃!

02

最近在外婆家,我帮孩子纠正了吃饭的习惯。现在都是站在凳子上在餐桌前吃饭。吃饭时,会让我和外公喂,习惯吃外公碗里的粥。有时会调皮,但说几次,还是会乖乖吃饭!

同样的孩子,同样妈妈在,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

我认为,原因不止在妈妈和孩子本身,还与其它主要抚养人有关!

孩子本身对抚养人都是有依赖的

母亲与孩子有着最天然的依恋关系,但这并不代表这是唯一的。

我一位朋友在外地上班,孩子长期由孩子爷爷奶奶抚养,孩子表现为对奶奶的依恋远远超过了妈妈!连晚上睡觉都只要奶奶,不要妈妈!

所以孩子黏谁,这显然与妈妈或奶奶的身份无关,而且与你带孩子的用心程度有关!

所以,当妈妈们发现孩子在由照顾人照顾后依然非常依恋自己时,其实可以观察下。多数时候是照顾人并没有和孩子达成心灵交流,通俗点说,他们只是保证孩子有吃,有穿,不受但外伤就是。但是没有真的和孩子玩到一起!

我家孩子为什么在奶奶带的时候看见妈妈不乖,在外公带的时候看见妈妈没有不乖呢?因为奶奶只是“养娃”,外公更愿意“陪娃”

孩子可能处在一些特殊的敏感时期

在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许多特殊的事情。比如猛涨期,出牙期。这些时候,由于身体的变化,孩子本身会感到不适,需要将情绪发泄出来。这时候,本能的寻找最亲近的可信赖的人--妈妈。

所以孩子并不是看到妈妈不乖,而是觉得只有妈妈能理解他的痛苦和包容她的脾气。所以在妈妈面前撒娇!




时常听到有人在抱怨,他说自家的孩子只要是当妈的回到家,孩子就各种作各种的缠着妈妈向妈妈撒娇。

奶奶或者是姥姥就会抱怨,你不在家的时候孩子挺乖的,让干嘛干嘛,你看你一回来孩子就不乖了。

其实只能说这是孩子对妈妈的依恋。

首先是因为,妈妈常常不在家,如果当妈妈回到家,宝宝就特别想妈妈,她就会用各种行为去赢,妈妈的注意,想让妈妈关心她,抱抱她,满足一下内心对母爱的渴求。

其次,儿子在妈妈面前表现的不乖,就是因为他知道,母亲可以无条件的包容自己的孩子,不论孩子做什么行为,妈妈都不会生气,所以孩子可以放心大胆的做,这就表明了孩子对母亲无条件的那种信任。

孩子在奶奶或者姥姥的照顾下很乖,是因为一方面是孩子心疼老人。一方面也说明了,他们知道,奶奶和姥姥不可能像妈妈那样无条件的包容呢,他们都是要讲规矩的,所以还是趋利避害的那种本能反应,决定他们在姥姥面前要装乖孩子,因为乖孩子才有糖吃。

老话说:孩子看到娘,无事哭一场。

孩子并不是脆弱,他们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给自己定性的孩子多点爱,情绪稳定的能力才能建立起来,千万不要把小事变成心事。

当孩子哭闹或者是选择在自己身边各种桌的时候,妈妈们要注意了。

第一,不要大声的吼孩子。

妈妈上了一天班回到家,面对孩子各种的痴缠,就有些恼怒了,会对孩子大吼,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妈妈累了一天了,就不能让妈妈歇一会儿,你自己去玩一会儿不好吗?

本来还是满心期待着,母亲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结果却被吼了,孩子肯定心里特别难过。

第二。提前告知孩子,自己的安排。

这样孩子心里面就有数了,知道妈妈什么时候回来,自己可以等妈妈,然后让妈妈告诉自己,安排的时候孩子心里面也有一种安全感,能减少他的分离焦虑。

什么时候回来都不要忘记抱抱自己的孩子,孩子其实很渴望一个温暖的抱抱。

当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给了他们足够的爱和回应,那么他们长大之后就会充满安全感,遇到挫折也会愿意向父母倾诉,不至于活成一个无比懂事的模样。

当孩子给予期待,然后父母能给予及时的回馈的时候,那么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互动,孩子即便长大之后依然会选择向父母倾诉。而如果你无声的拒绝了孩子,那么很可能就会关机,关闭孩子的心门的孩子,以后不管什么事情都不会再向父母倾诉了。

平时上班的时候,孩子都知道我上下班的点儿,然后一到我下班到家的时候就会在门口接我,张开两个小手,让妈妈去拥抱她,然后我就会给她一个紧紧的拥抱,然后再给几个爱的亲亲,那么孩子满足了就会去旁边玩了。

那孩子的目光还是没有离开我,还是会时不时的瞅瞅我,然后一看到看不到我的身影就会急切的喊妈妈,这时候我会给予他回应,他怎么喊我就怎么回应。

然后过不了多会,孩子就恢复正常了。因为她知道,无论她什么时候叫妈妈,妈妈都在,妈妈是爱她的。

我是@家有小女爱美丽,和你一起关注孩子成长!




这个我是有真实感受的。

在孩子几个月大额时候,是我带的,白天就是不到床上睡,一沾床就醒,一抱在手里就睡,快崩溃了。

刚开始以为是自己养成了孩子抱睡的习惯,后来发现不是,过年我回娘家做客几天,那时她才三个月大,交给奶奶带了几天,我婆婆说,白天睡觉都是在床上的,根本不用在手里抱睡,甚至是有声音也照样睡,我当时想,真是逆天了,我带时一点声音就醒。

后来别人家的小孩也有这种现象,我才明白,不是抱不抱睡的问题,而是孩子粘妈妈,不管多大,都一样,妈妈在身边,孩子就不乖。

主要是原因是:

1、对妈妈的信任

孩子只有妈妈在的时候,才是最有安全感的,出于对妈妈的无私信任,就喜欢把自己所有的好的坏的一面都表现出来。

知道妈妈是无条件地爱自己的,自然就认为不管自己表现的多糟糕,妈妈都不会责怪自己。

2、对他人的不信任

孩子对妈妈是无条件信任的,对其他人就不会那么信任,就不难奇怪,为什么正在哭闹的孩子,看到有外人来了,就停止了呢?正是不信任的原因。

俗话说,孩子看到娘,无事哭一场,归根结底,就一个字,爱。

想要知道更多育儿知识,欢迎关注公众号:今日好习惯




孩子都是妈妈十月怀胎生下来的,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孩子看到妈妈就会有安全感比较依赖,我儿子也是这样,晚上睡觉必须妈妈陪着




谢小秘书的邀请,这个问题在现实中却是不少见,只要妈妈在场,孩子就各种不乖,曾经我也遇见过类似的情况,我家孩子偶尔也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首先,妈妈是这个世界上和孩子最亲的人,孩子不乖,是因为他想让妈妈证明妈妈爱他。

我有个表妹,她家孩子就特别的粘她,只要她一出现,她家女儿就各种胡闹。但是我从她身上看到了一个现象,她上班是上班时间,下班之后,因为孩子会粘她,她会想要逃脱,就是去逃避这个问题。

越是这样,孩子心里越没谱,她不知道妈妈是否还爱她,于是她失落,她伤心,但因为孩子不会处理情绪,就会埋藏在心里的一个角落。

等到妈妈来的时候,继续缠着,让妈妈告诉她,妈妈爱她,这种爱必须是真实存在的,是包容的,是自由的,任何有条件的爱,都不是真正的爱。

其次,孩子也会有不良情绪的积累,他们无处发泄,见到妈妈就会表现出真实的自己。

我之前有一天放学去接孩子,见面之后就各种要酸奶,要零食,要玩具,我当时真的是火气马上要爆发了,还好我还想给他点面子,忍住了。

之后等孩子这一波情绪走掉之后,他跟我说在学校小朋友跟他抢玩具,有个女孩分享零食没有给他,等等,我一瞬间才明白,原来孩子受了那么多委屈,还能表现正常得把课上完,到我去接他的时候才表达出来那些不良情绪,真的不容易。

想想我们成人有时候遇见最亲密的朋友,就会倒出自己积累已久的苦水,希望对方能够给你一点理解,给你一点关怀,这样想就不难理解孩子的行为了。

最后,很多父母会反驳,我怎么会不爱孩子呢?爱孩子要以孩子需要的方式爱。

有一次幼儿园上课,家长可以去参与其中,我发现了一个现象,我儿子班的一个同学,他一见到妈妈就搂着妈妈的大腿,不肯松开,老师也很无奈,阻止不了,也管不了。

其实并不说明孩子有多爱妈妈,只是从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妈妈,我离不开你,因为你总是以自己的方式在爱我。

后来交流之后才发现,这个妈妈很忙,又是很大年纪之后才有的这个孩子,于是各种买玩具,各种满足孩子的需求,但是她没时间陪孩子,所以孩子才会这么粘人的。

一个真正被爱着的孩子,他们会很坦然的去玩,不会缠在妈妈身上的,如果孩子不去玩,那说明你爱孩子的方式,需要改变。

父母之于孩子之间,只有爱根本不够,况且有很多父母根本不了解真正的爱是什么,建议可以看看孙瑞雪老师的《爱和自由》,如果有了爱,还要学习理解孩子,和孩子相处的技巧等等,这样孩子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黏在父母身边的“巨婴”。




我有时也会听到身边的妈妈说,“我去上班不在家,孩子奶奶带,吃饭穿衣特乖巧,自己就能解决,一到下班回家,孩子饭也不好好吃,要你喂,衣服不好好脱,要你脱,总之就是黏着你啥都不会做了,婆婆就用责怪的眼光看着我,仿佛在说‘你会不会带孩子?!’”

其实孩子这一系列行为的背后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

一是妈妈让孩子感到很安全,他能在妈妈身边任性调皮,因为妈妈会包容他。

当妈妈不在的时候,孩子在老人或保姆面前表现得十分乖巧,是因为孩子不够信任这些人,不敢太过调皮,因为孩子不知道这些人会不会包容他。

而在妈妈面前,孩子知道即使自己有点小脾气,妈妈还是会爱自己的。

二则是妈妈让孩子没有安全感,他调皮不乖,是在试图引起你的注意,让妈妈去关注他安慰他拥抱他。

有些妈妈要上班,每天跟孩子相处的时间并不多,时常看不到妈妈,孩子便会认为是不是“妈妈不爱自己了”“妈妈扔下我了”,等你出现在孩子面前,孩子秒变不乖,撒娇黏人,是在表达“妈妈,我需要你”。

这两种心理,无论是哪一种,其实都表明了妈妈是孩子获得安全感很重要的港湾,从自然的规律上来说,孩子依恋对象最早就是母亲,由母亲孕育、喂养、照顾,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依恋对象会逐渐从母亲到父亲,然后到其他人。

当孩子年幼时,父母要满足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孩子饿了渴了困了害怕了,都是通过表情和哭闹来表达,父母要及时识别孩子的需求,做出恰当的回应,经常温柔地拥抱孩子、贴贴脸、摸摸背,多进行肌肤接触,对于孩子的情绪变化,要及时疏导。

除此,夫妻要彼此包容有爱,充满爱的家庭关系才是安全感的基础,才能让孩子感觉到周围的世界是安全的。




有一次我要外出一天,就让儿子在家里面跟着爷爷呆一天。回来之后,爷爷就说:“小家伙今天很乖的啊,他又不吵又不闹,还乖乖的吃饭。”

可是小家伙一看到我回来,马上要哭着要我抱,更加黏着我。这一下可好了,他真的谁都不让带了,我抱了一天。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孩子对妈妈过于依赖,产生分离焦,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宝宝总认为待在妈妈身边才安心。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要给予宝宝足够的关爱,让他们去接触新鲜的事物,以便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或者在你要跟宝宝暂时分离的时候,要跟宝宝解释清楚妈妈要去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妈妈回来的时候适当的带一些小礼物奖励给他,以表扬他好的表现。这样孩子的分离焦虑感就慢慢的消退了。




原始地址:/redian/57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