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
我对母校的感受是谢谢母校对我的教育与培养,让我学到很多知识,也让我懂得很多道理!
感谢邀请。
很久没回去过母校了。
小学、中学和大学都是在老家,硕士在长沙,现在在武汉。
上次回高中学校,还是几年前和先生一起回去的。
还想着在学校装个嫩之类的,但是外貌都不允许了。
感慨是有的,物是人非也是有的。
但是,回忆里的东西还是不如那天挽着先生手的甜蜜。
每个人都是要向前看的。母校都留在回忆中了。
记忆中的母校才是真正属于我的。
小时候我是差生,所以小学一到六年级从来不被老师待见。当时小学的老师还会体罚学生说一些特别损人的话。小学的我即使很努力老师依然不认可。所以小时候的童年超级阴暗。
对于母校的记忆已经被我埋藏在心底,暗暗保护。我很难去进入我的母校,内心的抵触。
那里是生命发展,弘扬的人生家园。也是不可或缺的人生历程。因为她,我如春蚕。因为她,我生纯洁。因为她,我生自豪……
首先感谢邀请
在社会日益进步的背景下,教育问题确实是越来越被关注和重视力,对教育的投资也越来越多。
在记忆中母校就是一直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让我惊讶得就是速度越来越快了,以前羡慕的一些设备都已经完善和健全。有一种恨不迟生十年的荒唐想法。
祝母校不断发展,学弟学妹学业有成吧
时光一去不复返,往事只能回味。
楼下感觉写的都不错,但并没有用一句话表达啊。
我想表达的观点,就是一句话:母校还保存着我一半童年的回忆,而另一半的回忆已经消失在时光里
不知不觉毕业10多年了,学生的时代让人怀念,初恋更是难忘的。10周年的时候回到母校感慨万干。去曾经读过的班级,曾经坐过的座位,跑过的操场,走过的楼梯,熟悉的食堂,老师还是那样年轻,一切都没有变。回忆是那么美好,未来也同样充满期待。
怀念在学校时的一点一滴,仿佛在眼前若隐若现
今天上午因为参加考试,刚去了曾经就读的初中,说是物是人非都不足以形容的变化:校园已经改造得面目全非,新加盖的教学楼完全是陌生的感觉,只有校园最后面靠近北围墙处的厕所还在,也是凭着记忆找到的,已经不能叫厕所了,而是应该叫卫生间,干净整洁,早已不是当年上学时候那寒酸样了。碰到个体育老师,说了一个以前体育教研组组长老师的名字,被告知已经退休10多年了。最悲催的是:学校已经没有初中部了,只有高中部。
尊师情,同学谊,时时刻刻埋心里!
囬母校最一人感受,就是“报恩”。
曾经觉得的母校很小,现在觉得母校很大。曾经的缺点,都成了回忆的深处...
虽然不大不漂亮,但她永远是自己梦的开始!
回忆总是让人不自觉的带来对其的肯定!
踏的每一个台阶,看的每一个事物,都是回忆和感恩。
走进母校,往日的笑声和读书声在耳边回荡,那么清晰那么悦耳,偶尔难过哭泣,偶尔闹点小脾气。走进教学楼,木桌木椅,已经变成清一色的有钢铁的支架桌椅,曾经坐过的位置,依然那么的充满神秘感,窗外的树林长高长粗了许多。扶着护栏,望着一座校园,眼睛里难免湿润,曾经的伙伴老师已经不在身边……这座校园是我梦起航的地方。伴着黄昏走出校门,耳边伴着熟悉的校歌“啊~校园,啊~母校,扬起远航理想的风帆……”
我是她放飞的雏鸟
对于母校可能每个人都有这么几个,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说最有意义的就是小学母校,小学六年说段也段,说长也长,时间挺快的,我现在已经上大学,想想小学最有意义的就是无忧无虑的玩耍,没有这么大的学习压力。马上出入社会了,要想怎么找钱了,怎么生活了。前不久回到母校,一走进学习里就有种回到了家的感觉,走到母校的操场,就想起了小时候我伙伴一起开心玩耍的场面,回到了小学课堂就想起了我们美丽的语文班主任老师,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一种慢慢的回忆。真的很温馨!
我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可是再难看到那个看背影都知道是谁的人了。
提到母校,我说说我读过的小学。
曾经的小学,是何其的风光有名!那时县城里的小学都要膜拜我们这个村里的小学。学校虽小,但是精致,那时候学校有一个美丽的花园,里面都是种着各种植物和花,有专门的老师守护。学校的操场都是一尘不染,每天早晚都有值日学生打扫,由值日班干部检查。老师们个个兢兢业业,教出的学生也是成绩优异。
但是20多年后的现在,教学楼依然是那几栋,但是花园早消失了,曾经的老师现在都不知道去哪了。学校的学生也越来越少,都跑到县城上学去了。教学水平也是拖县城的后腿。我也可以理解,优秀的老师都去县城了,条件好、聪明点的孩子去县城了。这种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分化的局面,是每个村镇的现状!
但是,还是感谢我的母校,让我度过了快乐的小学生活
感谢邀请!
一提到母校,让我特别想起小时候在家乡里读过的一所小学,此时此刻又在脑海里重现童年的快乐时光,那时候的孩子们充满天真、活泼、烂漫!不管是在村子里,还是在上学的路上,或者是在学校里,总会闻到欢声笑语,让童年的生活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这就是我终生难忘的母校!
我的家乡是山里的农村,母校就座落在离村子不远的一个小山岗上,从村里到学校大概要走十来分钟。记得那时候上学的路还是相当烂的泥路,每到下雨天,孩子们都得打着雨伞,卷起裤筒,深一脚浅一脚地小心走路,还没到学校,就已经被弄到满脚泥土了。现在可不同了,全程水泥硬化,还比原来扩宽了不少,又装上了漂亮的路灯,为孩子们上学提供了方便。
我的母校名字叫大新中心小学,以前学校的名字是写在学校的大门顶上的,字体很小,看着有点小气,要去到大门口抬起头来才能看得清楚。
在去年回去参加母校的一个庆典活动,还没到校门口就看见了学校大门顶上写着的两行比较醒目的大字:澳门街坊学校、大新中心小学。为何会写上澳门街坊学校?后来才得知,原来是因为村里的那些澳门华侨商人在近几年间经常对学校捐资助学搞建设,学校为了纪念他们对学校的热心贡献才写上澳门街坊学校的。
走进校园里,我立刻被一栋栋漂亮豪华又充满现代气息的教学大楼惊呆了。想当初,就几间破旧不堪的教学楼,其实也算不上是楼房,确切来说只是几间破旧的民房而已,每间小教室里只开有几扇小小的木制窗户,光线不足,总是昏暗而又有点潮湿,那时我们这些农村里的孩子们就是坐在这样的教室里学习的,不过时间长了习惯了也不会觉得难受。与现在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今天的教室,每一间都宽敞明亮,而且很大间,就是坐五六十个学生也卓卓有余。还有在我记忆中那间以前农村特有的简漏公厕,整天臭气冲天,让人闻之作呕,而现在取而代之的是干净卫生的新时代卫生间,那难闻让人不敢靠近的臭气已不复存在。更令人惊叹的是,超大型的现代化运动场,具备多项体育运动功能及各种新颖的体育设施,比起以前那个凹凸不平、粗糙简单的操场,简直不敢想像。
今天的母校,让我为家乡感到无比自豪,同时也为家乡的孩子们感到骄傲,也非常感情那些澳门华侨商人,你们为贫穷落后的家乡资助捐款,能让家乡的孩子们有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你们的付出,家乡的父老乡亲、子子孙孙、千秋万代也不会忘记的。家乡的孩子们,你们比我们幸福得多了,希望你们在这么舒适的校园里加倍努力、勤奋学习、天天向上,学好知识,为家乡、为祖国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