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中医应该从哪里入手?《黄帝内经》怎么入门?

应该以黄帝内经素问开始你中医历程,读懂了它你对中医将是一个全新层面,然后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辩等等,你将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名师


多听,狠学,大量实践,自己动脑。


自学中医,主要看的是中医内科学,汤头歌诀,中药四百味,臟腑学等


学中医随缘份,首先要基础从大学学起专业,然后跟师学习一般都是从中药学学起中药知识熟悉后跟师坐堂起码十年待师父评价出师才可单独坐诊。培训机构都是骗钱根本不顶事。就算培训毕业拿到证书开诊所也会关闭。最好师承直接简单明了,一技之长可以解决生存问题。


学会中医只有五步,第一部药性赋,第二部汤头歌,第三部六经辩证与传遍,第四部脉诊,第五部方剂得融合。


从实践中扩知识,从知识中去实践!

从治疗感冒入手,学会理法辨证,方药,再去对照经典怎么说,名家医案怎么讲,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求其本源。你将会有成就感,同时对学习中医会有一个感悟,知道缺什么,该往哪儿使劲。

学中医要沉得住气,非一日之功,得其法,三年五裁可成。


当爱好了解可以。想给人治病,我建议你还是找个老师,哪怕是乡下的中医。中药不同于西药,西药像一些常用药,只要看了说明书感觉对症就可以吃,最多是无效或效果不明显。中药配伍不对症或者用错药,会出人命。

时来砒霜能救命,运去甘草能杀人。


还是从中医经典出发,比如《黄帝内经》。《素问》讲的是中医基础理论,《灵枢》讲的是经络和针灸的基本知识。还有《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掌握基础理论,才再进一步学习中药方剂等。磨刀不误砍柴工。

另外一方面,当然是要寻找一个靠谱的老师,因为临床经验不是光光书中可以得来,有了老师的传帮带,书中知识就鲜活起来。比如“心下痞”,《伤寒论》好多处提到,对应疾病各有不同。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传承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医,最大的未解之谜就是,经络到底是肉眼可见的还是肉眼不可见的?


根据笔者感想,应该是先从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药学开始,逐步方剂学,内科学,外科学,妇儿科学,针灸学等。基础打好了,再学内经,伤寒论,温病学,也可以看看中医各家学说,金匮要略等。医古文应该最后学,因为新人不易懂。

学习中医,关键是要基础打好,中药学更要全面掌握,包括中药的炮制,这对以后的研究、发展、创新有助。

学习中医不要受限于古,要理解、领会、活用。就拿当前的疫情防控用药,就不是限于一个经方,而是多方的辩证组合,现在病与过去的病都可能有了变化了。


学形成理论,再学还原理论。不知形成,怎能还原……


个人认为还是从现代的中医学基础理论开始,基础知识由浅漸深通俗易懂。而且中药学同时进行,有了前面铺垫方剂学自然随之跟进。至于医古文,经典,那是在一定程度后必学知识,初学者如有文学天赋当然可以先行了解,因人而异。


我们的中医好像没什么门槛,谁都可以学,谁都能看病,这样一对比,就看出来西医的不足之处,光上学就多少年,进了医院还要实习多少年,考试又那么严苛,最后学了半辈子,几十岁了才当成医生


以我的经验,要学中医首先要学人大宋志明教授讲授的中国古代哲学通论,对中国古代哲学有些了解后,再学习李德新教授的中医基础理论讲座。这个讲座的好处是从现代科学与中医的哲学起步两个方面入手,使具有现代科学教育背景的人很容易理解中医的理论,不至于不了解中医的基础而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


个人觉得:有机会还是不要自学。

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建议找个好学校,从针灸入门,能够从根本上对中医有本质理解。


多买多睇中医书,近代名家书。《血证论》开始!


比较快捷的方法还是买教科书来看,比如大学课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这些书看一两年后,对中医有基本的了解了。在读中医四大经典和历代名家的医著医案。这样会比较容易上手,如果你的语文基础好至少达到高中毕业水平(有毕业证不一定就达到这样的水平,高中语文成绩在130分以上吧,算达到。)以及悟性高,可能总共学习四五年后,你就有一定的中医水平了,如果你家人有开诊所的,可以经常临床一下验证自己的学习所得,你的进步会更大一点。

基础差的,读中国四大名著读不明白的建议不要自学中医了,读你也读不懂,学不进去。


我觉得首先要有兴趣,其次要有一定的古汉语底子,然后再背伤寒,金匮,神农本草,再看名家伤寒金匮医案,研究仲景用药方法,反复研究,并实践,慢慢的就会有心得体会了,别的书只能是参考,这是我的真心话,仲圣之书够我们研究一辈子的了。


彭子益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沉下心来读,很快就能入手


个人认为,理论更为重要,医理不明则治方不效。阴阳五行是其基石!


原始地址:/resou/52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