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项羽年少的时候,学文不学,学剑不学,学兵法也不学,能不能找到你的影子?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按照后期的表现来说,这个记载可能是说项羽在这几方面天赋异禀,当时的书对他来说过于简单。但是可以看出来,此人没有为政之道方面的积累,就早早参加革命,是个遗憾。想到毛主席经常指导干部读一些历史书籍,补充历史上政治得失的知识,就觉得非常智慧了。


这完全就是没有意志力和自制力的表现,他的话是学书只是记录姓名,就是写写自己的名字,写写他人的名字,然后霸气地说要学习能够力敌百万的东西,项梁听到这肯定为这孩子的雄心壮志高兴坏了,但项羽也只是三分钟热度,过了也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在坚持了,这给他的性格养成造成了致命性的缺陷,成为了兵败垓下的惨淡结尾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性情暴躁,优柔寡断,刚愎自用,眼界狭隘。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圣人之道,唯心是从。项羽是个天才,乃不世出之英雄人物。这样的人物乃天生俊才,非人力可以培养。

就武功来说,过往历史无超越项羽之人,用他们的成法教导项羽,只会让项羽拘泥于过往,而不会自出机杼惊艳于世的。

好学只是普通人的衡量标准。而名显当时,流芳千古之人多属离经叛道之人。

后世的天才名将霍去病,据史书记载并不学习兵法。比项羽更早的赵括,论起兵法来头头是道,但到战场上一败涂地,令对手白起一战封神。

国外的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等一众科学牛人,都不是一本正经的老学究。

项羽毕竟是项羽,用世俗之人的世俗眼光去评价他批评他都是不恰当的!


史书中藏着一些很有意思的规律,看完后你一定非常感慨。

(项羽)

咱们先找几个历史名人的小时候看看。首先是题主所说的项羽,《史记·项羽本纪》的记载是这样的: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由此可见,少年项羽是个典型的学渣,不读书不学剑,兵法也不感兴趣,靠着一身腱子肉闯天下。

(曹操)

《三国志》中对曹操的记载有这么一句话,“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说的就是曹操小时候比较滑头,有心眼儿。天天不学无术,流氓混混一样的四处游荡,看不顺眼就打架。你看,曹操小时候更学渣,还是个“不良少年”。

(刘备)

其实刘备也好不到哪去,《三国志》对他的记载是:“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额,看到了吧,刘备年轻的时候,也不喜欢读书。就喜欢招猫惹狗,骑马遛弯。晚上找几个好兄弟,到KTV吼两嗓子,而且紧跟时尚潮流,有啥新款衣服都要想尽办法弄到……少年刘备比曹操好不到哪去。

(赵匡胤)

《宋史·宋太祖本纪》当中,有赵匡胤小时候的记载,有没有好好读书没说,但是提到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赵匡胤骑一匹难以驯服的马,也不给马套笼头,结果马跑得太快,赵匡胤一脑袋撞在了门梁上。大家都以为这货脑袋肯定碎了,没救了,结果没事儿。第二件事说赵匡胤在韩令坤博士的屋里,看到外面有麻雀,于是就着急忙慌的和一群人乱抓麻雀……结果,把人家房子都弄塌了……看到,也是个喜欢折腾的孩子。

(朱元璋)

本来还想说说朱元璋的,忽然想到,人家连吃饱饭都是问题,就别提读书了。

这个结果难道是想告诉我们:古人少年是学渣,以后有机会大展宏图?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咱们再看几个名人的少年时代。

(张居正)

5岁识字,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16岁中举人,23岁考中进士……知道这是谁吗?张居正,万历年的内阁首辅。人家小时候百分之百的学霸。

(司马光)

那个著名的“砸缸小能手”司马光,6岁开始读书,7岁就能背诵并理解《左氏春秋》。看看,这绝对是神童一样的存在。后来人家在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为官,很受尊重。

(东方朔)

对了,还有个著名的东方朔,他自己说的,16岁读的书就已经够用了,阅读量达到二十二万字。19岁学兵法,也读了二十二万字的书。结果,这位学霸成了汉武帝身边的红人。

(韩愈)

韩愈,7岁读书,出口成章,13岁就能写文章,因为文章写的好,年纪轻轻就声名远扬。后来,韩愈成了唐代著名官员,官至吏部侍郎……

这样的神童还有很多……

所以,一对比,似乎能发现,那些成就霸业者,似乎有很多都是少年不学无术,学渣级别的。那些神童们,虽然声名远扬,但是只能入朝为官,辅佐雄主……

难道这就是规律?

其实也不是,毕竟学渣们混不出来的更多。只能说乱世之中,不拘泥于书本,胸怀大志,经历更多的人,更容易为人主。知识丰富的学霸们,更适合运用自己的才华,辅佐君王干一番事业。


项羽出身贵族,体格好,力气大!他所处冷兵器时代,战争就是靠体魄,两军交战,更是将领‘博斗,项羽也许是有天生优越感吧!所以他不学无术,兵败不意外!


原始地址:/tuijian/9905.html